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化学二轮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 资源ID:3033820       资源大小:27.2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化学二轮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1、(73) &l1B(g)的燃烧热是2830 &l1,则22(g)=2(g)2(g)反应的H22830 &氢气的燃烧热为28 &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l)=电解2H2(g)2(g)H28 &D1 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l液态H2时的反应热叫作中和热,中和热是以生成 1 l 液态H2为基准的,A项错误;(g)的燃烧热是2830 &l1,则(g)122(g)=2(g)H2830 &l1,则2(g)2(g)=22(g)H2l1,逆向反应时反应热的数值相等,符号相反,B项正确;电解 2 l 水吸收的热量

    2、和2 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相等,项中的H应为710 &l1;在101 Pa 时,1 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水应为液态)所放出的热量是该物质的燃烧热,D项错误。“三热”是指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可以用对比法深化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免认识错误。(1)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符号为H,单位常用&l1,它只与化学反应的计量系数、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条无关。中学阶段研究的反应热主要是燃烧热和中和热。(2)燃烧热:在101 Pa时,1 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l1。需注意:燃烧热是以1 l物质完全燃烧

    3、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1 l 物质为标准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2、H2H2(l)等。(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l液态H2时的反应热。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中;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H化合生成H2,即H(aq)H(aq)=H2(l)H73 &题组二依据图像理解反应热的变化32014&北京理综,26(3)已知:2N2(g) N24(g)H12N2(g) N24(l)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4、)_。答案A解析等质量的N24(g)具有的能量高于N24(l),因此等量的N2(g)生成N24(l)放出的热量多,只有A项符合题意。题组三“一式”解决反应热的计算4(2014&重庆理综,6)已知:(s)H2(g)=(g)H2(g)Ha &2(s)2(g)=2(g)H220 &HH、=和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l1,则a为()A332 B11830 D130答案D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和焓变与键能的关系解答。根据题中给出的键能可得出热化学方程式:2H2(g)2(g)=2H2(g)H3(24364964462) &l1,即2H2(g)2(g)=2H2(g)H3480 &l1,题中2(s

    5、)2(g)=2(g)H2220 &l1,()12得(s)H2(g)=(g)H2(g)H1(H2H3)12,即a(220480)12130,选项D正确。(2013&P4(g)6l2(g)=4Pl3(g)Ha &P4(g)10l2(g)=4Pl(g)Hb &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l中Pl键的键能为 &l1,Pl3中Pl键的键能为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键的键能大于Pl键的键能B可求l2(g)Pl3(g)=Pl(s)的反应热Hll键的键能ba64 &DPP键的键能为a3b128 &答案解析A项,由于氯原子半径小于磷原子半径,所以PP键的键能应小于Pl键的键能,错误;B项,由于不知Pl(g

    6、)=Pl(s)对应的H,所以无法根据盖斯定律求得该反应的H,错误;项,P4(g)10l2(g)=4Pl(g)Hb &l1P4(g)6l2(g)=4Pl3(g)Ha &l1()14得l2(g)Pl3(g)=Pl(g)Hba4 &Ell312 &l1 &l1ba4 &Ellba64 &l1,正确;D项,根据P4(g)10l2(g)=4Pl(g)l1得6EPP10ba64 &l14l1b &EPPa123b12 &l1,错误。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要熟记公式: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其关键是弄清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在中学阶段要掌握常见单质、化合物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原子晶体:1 l金刚石中含2 l

    7、 键,1 l硅中含2 l SiSi键,1 l Si2晶体中含4 l Si键;分子晶体:1 l P4中含有6 l PP键,1 l P410(即五氧化二磷)中,含有12 l P键、4 l P=键,1 l 2H6中含有6 l H键和 1 l 键。考点二“两模板,两注意”解决热化学方程式1两个模板(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板步骤1写方程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步骤2标状态用s、l、g、aq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步骤3标条标明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强(101 Pa、2 时可不标注);步骤4标H在方程式后写出H,并根据信息注明H的“”或“”;步骤标数值根据化学计量数计算写出H的数值。(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

    8、模板步骤1审“”“”放热反应一定为“”,吸热反应一定为“”。步骤2审单位单位一定为“&l1”,易漏写或错写成“l”。步骤3审状态物质的状态必须正确,特别是溶液中的反应易写错。步骤4审数值的对应性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即化学计量数与H成正比。当反应逆向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步骤审是否符合概念如注意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2两个注意(1)注意同素异形体转化的名称问题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之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如S(单斜,s)2(g)=S2(g)H129716 &S(正交,s)2(g)=S2(g)H22

    9、9683 &S(单斜,s)=S(正交,s)H3033 &(2)注意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热及热量变化问题由于反应热是指反应完全时的热效应,所以对于可逆反应,其热量要小于反应完全时的热量。题组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1)2014&大纲全国卷,28(1)化合物AX3和单质X2在一定条下反应可生成化合物AX。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936 和76 ,AX的熔点为167 。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1 l AX,放出热量1238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2014&天津理综,7(4)晶体硅(熔点1 410 )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Si(粗)l2460 Sil

    10、4蒸馏Sil4(纯)H21 100 Si(硅)写出Sil4的电子式:_;在上述由Sil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 g纯硅需吸收a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1)AX3(l)X2(g)=AX(s)H1238 &(2) Sil4(g)2H2(g)=1 100 Si(s)4Hl(g)H002a &题组二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4(g)22(g)=2(g)2H2(g)H8903 &l1(浙江理综,12A)(2)00 、30 Pa下,将0 l N2和1 l H2置于密闭容

    11、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催化剂00 、30 Pa2NH3(g)H386 &浙江理综,12B)(3)2HH(l)32(g)=22(g)3H2(g)H1 3670 &l1(燃烧热)(4)NaH(aq)Hl(aq)=Nal(aq)H2(l)H73 &l1(中和热)()2 ,101 Pa时,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73 &l1,则2H(aq)S24(aq)Ba2(aq)2H(aq)=BaS4(s)2H2(l)H1146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易出现的错误1未标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而造成错误。2反应热的符号使用不正确,即吸

    12、热反应未标出“”号,放热反应未标出“”号,从而导致错误。3漏写H的单位,或者将H的单位写为,从而造成错误。4反应热的数值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不对应而造成错误。对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理解不到位,忽略其标准是1 l 可燃物或生成1 l H2(l)而造成错误。考点三盖斯定律的多角度应用1定律内容一定条下,一个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2常用关系式热化学方程式焓变之间的关系aA=BH1A=1aBH2H21aH1或H1aH2B=aAH2H1H2HH1H2题组一利用盖斯定律求焓变1(2013&新标全国卷,12)在1 200

    13、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322(g)=S2(g)H2(g)H12H2S(g)S2(g)=32S2(g)2H2(g)H2H2S(g)122(g)=S(g)H2(g)H32S(g)=S2(g)H4则H4的正确表达式为()AH423(H1H23H3)BH423(3H3H1H2)H432(H1H23H3)DH432(H1H23H3)解析给题中方程式依次编号为、,3得3S(g)=32S2(g)(H1H23H3)故2S(g)=S2(g)H423(H1H23H3)22012&江苏,20(1)真空碳热还原&sh;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Al23(s

    14、)All3(g)3(s)=3All(g)3(g)3All(g)=2Al(l)All3(g)Hb &反应Al23(s)3(s)=2Al(l)3(g)的H_&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答案ab解析两式相加即得Al23(s)3(s)=2Al(l)3(g)H(ab) &广东理综,31(1)用aS4代替2与燃料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为主反应,反应和为副反应。1/4aS4(s)(g) 1/4aS(s)2(g)H1473 &aS4(s)(g) a(s)2(g)S2(g)H2210 &(g) 1/2(s)1/22(g)H3862 &反应2aS4

    15、(s)7(g) aS(s)a(s)62(g)(s)S2(g)的H_(用H1、H2和H3表示)。答案4H1H22H3叠加法求焓变步骤1“倒”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颠倒过,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相反。这样,就不用再做减法运算了,实践证明,方程式相减时往往容易出错。步骤2“乘”为了将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标方程式,可将方程式乘以某个倍数,反应热也要相乘。步骤3“加”上面的两个方面做好了,只要将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标方程式,反应热也要相加。题组二多角度比较焓变大小新标全国卷,13)室温下,将1 l的uS4&H2(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 1 l 的uS4(s)溶于水会

    16、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uS4&H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uS4&H2(s)=uS4(s)H2(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BH1H3H1H3H2DH1H2H3解析1 l uS4&H2(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为吸热反应,故H1>0,1 l uS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为放热过程,故H2<0,1 l uS4&H2(s)溶于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先分解成1 l uS4(s)和 l水,然后1 l uS4(s)再溶于水,uS4&H2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即H3&0,根据盖斯定律得到关系式H1H2H3,分析得到答案:H1H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

    17、g)122(g)=H2(g)H1a &2H2(g)2(g)=2H2(g)H2b &H2(g)122(g)=H2(l)H3 &2H2(g)2(g)=2H2(l)H4d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0 Bbd02ab0 D2d0解析H2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a、b、d都小于0,B、D错;反应与反应相比较,产物的状态不同,H2(g)转化为H2(l)为放热反应,所以a,A错;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是的2倍,的反应热也是的2倍,b2a0,对。6(2014&江苏,10)已知:(s)2(g)=2(g)H12(g)(s)=2(g)H22(g)2(g)=22(g)H34Fe(s)32(g)=2Fe23(s)

    18、H43(g)Fe23(s)=32(g)2Fe(s)H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H10,H30 BH20,H40H1H2H3 DH3H4H解析A项,(s)、(g)在2(g)中燃烧生成2,均为放热反应,则有H1&0、H3&0;B项,2(g)与(s)在高温条下反应生成(g),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有H2&0,Fe(s)与2(g)反应生成Fe23(s)为放热反应,则有H4&项,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可得,则有H1H2H3;D项,将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由32可得,则有H43H32H。反应热大小比较1利用盖斯定律比较。2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

    19、时,如A(g)B(g)=(g)H1,A(g)B(g)=(l)H2,则H1H2。3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A(s)B(g)=(g)H1,A(g)B(g)=(g)H2,则H1H2。4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较时,如(s)2(g)=2(g)H1,(s)1/22(g)=(g)H2。比较方法:利用反应(包括H1)乘以某计量数减去反应(包括H2)乘以某计量数,即得出H3H1某计量数H2某计量数,根据H3大于0或小于0进行比较。总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H有正负之分,比较时要连同“”、“”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若只比较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小,不

    20、考虑正、负号。专题突破练1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Ba(H)2&8H2,并用玻璃棒搅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知()A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氯化铵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4lBa(H)2=Bal22NH3&H2H0解析根据实验现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项正确;D项未标明状态;A项,该反应从环境吸收热量,转变成化学能。2(2014&海南,8改编)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

    21、化剂的条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解析A项,由图可知,反应过程a需要的活化能比b要高,所以a没有催化剂参与,错误;B项,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之差,即H,正确;项,改变催化剂,改变了反应进行的途径,可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错误。3关于下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说法不正确的是()A2H(g)2X(g)=2HX(g)H30B生成HX的反应热与途径无关,所以H1H2H3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吸收的热量依次增多D生成H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l比HBr稳定解析项,非金属性越弱,

    22、X2越不稳定,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越少,错误。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H(aq)=H2(l)H73 &向1 L 0 l&L1的Na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1H3H2H2H1H3 DH1H3H2解析与浓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H最小,与稀醋酸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少,H最大,所以H1H3H2,B项正确。已知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 l S(g)与2(g)完全反应生成S2(g),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2970 B在相同条下,S3(g)比S2(g)稳定1 l S2(g)和12 l 2(g)生成1 l S3(g)吸收987 DS(s)与2(g)反应生成S3(g)的热化学方程式S(s)322(g) S3(g)H397 &解析A项,S(g)燃烧生成S2(g)放出的热量多,错误;B项,由于S2和2反应生成S3,放出热量,所以S3稳定,正确;项,应放出987 热量,错误;D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6已知:u(s)2H(aq)=u2(aq)H2(g)H12H22(l)=2H2(l)2(g)H22H2(g)2(g)=2H2(l)H3则反应u(s)H22(l)2H(aq)=u2(aq)2H2(l)的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化学二轮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