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成人高考政治重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3029749       资源大小:25.55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人高考政治重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1、1由实践到认识,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2、从认识到实践,既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3)、认识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开展。10、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开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开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1、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社会意识的开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开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2、社会意识的开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开展变化具有不无完全

    2、同步性。3、每一种形态的社会意识都具有自己纵向的历史继承性。4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横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2、简述改革及其在社会开展中的作用1改革是在同一种社会形态,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开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及局部,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开展和自我完善。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根本矛盾运动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根本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开展的重要动力。3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开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13、简述人民群众在历史开展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在社会历史开展中起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

    3、的创造者;2、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人民群众既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第二局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开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的科学理论体系。 2、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理论问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开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4、科学开展观:第一要义是开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2、中国共产党的五条路线?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新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辛创业,为把我国建立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核心:

    5、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3、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历。道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农业合作化对个体农业进展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合作社的途径对个体手工业进展社会主义改造;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展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历: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立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改造结合起来。第三,用和平方法进展改造。4、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根本纲领:1、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开展生产力。 2、建立中国特

    6、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共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根底上,依法治国,开展社会主义政治。3、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开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群众的社会主义文化。5、简述“三步走开展战略的容及特点。容: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拟富裕,根本实现现代化。2、特点:、我国的开展战略注意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我国开展战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7、和归宿。 、我国开展战略既坚持实事,又有雄心壮志。 、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6、简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新要求。1、增强开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开展。2、扩大社会主义,更好保障人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立,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开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立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构造、增长方式、消费方式。8、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是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2相对于新主义革命而言;解放生产力,扫除生产力开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落后贫穷的状态;3从改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引起整个社会关系

    8、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9、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怎样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重要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参按奉献参与分配制度。2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4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上下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规垄断行业收入。10、简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涵及其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经济体制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

    9、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要求。11简述科学开展观的科学涵,并论述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开展。科学开展观:对策: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 2、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推动产业构造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开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推动区域协调开展,缩小区域开展差距。12、怎样推进农业现代化建

    10、立?1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产业支撑。2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3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立;4稳定开展粮食生产;5积极推进农业机构调整;6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开展循环农业。13、怎样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视检查力度。、加快构造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立生态文明14、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涵及其对策涵:坚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

    11、新型工业化路子。1、优先开展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2、全面开展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战略。3、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大力开展环保产业,形成工业化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15、怎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坚持和完善人民专政制度。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6、简述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科学涵。广阔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国家

    12、各项工作都依法进展,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17、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1、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根底。2、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容,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本质要求3、是丰富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18、简述“一国两制“设想的根本容及其重要意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澳门、是中华人民国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着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意义:、“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开

    13、展。 、“一国两制是和平共处原那么在国创造性运用的典。、“一国两制设想丰富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一国两制设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正确方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世界遗留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19、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始终保持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先进性。、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把实现好、开展好、维护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使党保持活力。20、简述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立1加强党的思想建立,建立健全党的思想建立保障机制2加强组织建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3加强制度建立,健全制度运行机制,加强制度

    14、落实。4加强作风建立,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等5加强廉政建立,作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立的重大政治任务。易考选择题的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及其根本问题: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4、哲学的根本派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6、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15、和方法论的统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根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那么神存,形那么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始基泰勒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根底是原始物质,是根本元素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16、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历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决定精神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二、物质和意识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起源4、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容是客观的5、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6、中共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实事是思想路线的核心。

    17、三、事物的联系、开展及其规律1、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开展2、开展的实质: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联系的特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4、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5、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统一: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事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点改革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事例:“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两手抓4、事物开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5、事物开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应对金融危机。四、实践和认识1、实践的根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对认

    18、识的决定作用4、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5、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6、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实现的途径:实践7、3、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开展8、真理的特性是客观性 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社会存在开展的根底和根本构造1、历史观的根本问题:2、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唯意志论和宿命论是唯心史观的两种形式 重要1、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历史的最终决定力量。2、否认人民

    19、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作者,将少数英雄、帝王当作社会历史的主人3、人口状况能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开展4、一定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开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根底;5、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开展的物质前提和根底6、社会经济构造是指同生产力开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7、社会政治构造的容: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构造的核心8、国家:起源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本质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工具。9、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作用于国体10、社会意识构造:社会心理感情、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形式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

    20、术、等1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六、社会开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1、社会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根本矛盾是社会开展的根本动力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 物质对立、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根本矛盾在阶级社会的直接表现3、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社会根本矛盾的必然产物4、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人民群众在历史开展中的决定作用: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分歧之一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7、社会形态的演

    21、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局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思想;第二次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中共七大将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开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的科学理论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理论问题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开展要求,始终代表中

    22、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6、科学开展观: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华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实事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对实事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实事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二|新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抗战时期,1339年到1940年发表了?共产党人?的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主义论?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争、武装斗争和党的建立,标志新主义论体系的形成。2、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对帝

    23、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新主义革命。新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无产阶级领导是新主义革命区别旧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新主义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3、中国革命两步走:第一步革命,建立新主义国家;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国家4、新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5、新主义革命根本经历:新主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加强党的自身建立6、新主义革命性质:新主义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畴,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7、新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

    2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8、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三、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理论1、1992年,南巡讲话总结了社会主义本质,标志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2、社会主义本质涵: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4、1987年党的十三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体系的形成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四、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根底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的特点:非对抗性的3、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广

    25、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4、改革是社会开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5、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6、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7、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经济制度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那么。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开展起主导作用。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控制力上。5、鼓励、支持和引

    26、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安康开展。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7、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根本原那么8、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标志10、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要求。六、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建立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3、坚持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方略治国方略4、我国的国体:人民专政5、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畴。7、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8、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根底9、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必究保障七、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立的根本容:思想道德建立和教育科学文化建立思想道德建立是精神文明建立的灵魂;社会主义道德建立的


    注意事项

    本文(成人高考政治重点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