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UASB常见问题疑难解答.docx

    • 资源ID:3024693       资源大小:94.02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UASB常见问题疑难解答.docx

    1、UASB常见问题疑难解答1、 什么类型的废水才适合用UASB技术?它对进水水质有哪些要求?或者说进水的水质对用该技术产生什么影响?2、 答:大家都不知道“什么类型的废水适合用UASB技术”,这样问就犯大错了!拿水来试,如果长期(6个月以上)稳定(正负5%)地保持BOD5去除率在90%左右,并且,器内污泥量增加,和有足够量的沼气产出。对这种水就能用UASB处理。少谈论,进实验室去!3、 2、三相分离器设计的主要核心是什么?它的角度如何根据水质及工艺参数来确定?如何防止出水带泥花何克服浮沫问题?4、 答:三相分离器的关键(核心),就是保证:产生的污泥量大于流失的污泥量,反应器中的污泥量是增加的。凡

    2、能达到此目的的,就是“好”三相分离器,别拘泥形式,别落入“前人”的桎梏。所以,我说多了会增加此方面的危险,不便多说。出水带泥不能防,不必防。浮沫不是问题,克服它干什么?5、 3、UASB的布水系统如何设计才能让处理效果比较好?如何设计能形成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如何防止进水通过污泥床时形成沟流和死角?如今比较常见的在UASB池底布穿孔管,然后用泵将进水抽进,请问这样的布水方式对处理效果有何影响?6、 答:布水器和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明确。搅拌不是靠水力,而是靠“气”比水轻。产气良好的反应器可能无此问题。布水器对处理效率的影响,我没有定量的数据支持,不清楚,不敢讲,我想大家呢!谁有定量的数据

    3、支持的观点?你们研究研究。这类布水器用起来还可以。7、 4、颗粒污泥如何培养?据称国内的UASB绝大多数难以培养出处理效率比较高的颗粒污泥。8、 答:废水的类型、反应器结构一旦确定,颗粒污泥不是培养出来,是结果,是设计和操作的产物。9、 你的意思是国内UASB没有颗粒污泥吧?!我基本同意,但不是所有的国内所有UASB,都无颗粒污泥,我知道有些UASB,在很长时间内都有很好的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和处理效率的关系可能不是你理解的那样。厌氧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和废水的类型、停留时间等关系更密切一些,和是否颗粒污泥关系不很紧密。所以,“处理效率比较高的颗粒污泥。”这里可能有二个目标,一是处理效率,二是颗粒污

    4、泥。10、 5、UASB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如何控制的?我觉得现在生化处理很多是靠个人的经验控制,缺乏成熟的方法,这是一项技术发展的障碍,如何整理出系统的控制方法是很有必要的。11、 答:这是厌氧问题的关键。有些“专家”在追求高负荷,能达多少多少千克(语不惊人死不休)!而工程上真正的主要目标是“稳定”。我同意现在主要是“靠个人的经验控制为主”的说法。但是,这就是方法的一种吧。所以,我看过前年的春节晚会后,就老讲:我们是污师(污水处理工程师),是“巫师”(靠个人的经验来办事)。不是“技术发展的障碍”,是技术发展的动力,是目标,是大家用武的舞台。12、 我在许多场合下讲自己的“梦想”(这里是第一次):

    5、“把一个反应器的水取出来,用某种仪器一分析,就知道三天之后会出事。”13、 ABR是个非常先进的技术,我毕业论文就做的ABR技术,您为什么不进行研究和应用呢?14、 答:一个技术是否先进,很难判断,我个人认为:(1)看其本质上和其他技术的区别;(2)分析使用对象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讲,越离自然状态远的,人工控制能力越强的技术,就越“先进”。例如,自然界中的厌氧、好氧反应现象,比人类的历史早多了,我们能惊叹在大自然的奇妙,而不能讲大自然的技术水平很高。从厌氧发酵罐UASBIC,反应器结构越来越复杂,人对厌氧过程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单位体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大,单位体积的造价也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依赖控

    6、制能力、控制水平。对于“地多人少”的个案,厌氧氧化塘可能最好;而对于“可用面积极小”的个案,IC系列的反应器可能最好。总之,(1)厌氧技术是一种实用技术,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而讲某种技术先进;(2)如果其它技术还存在,说明有其存在的理由。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技术,我院研究的很多很早,从公开发表的文章的数目看,我院做得可能是最多的。ABR是厌氧技术的一种,脱离“个案的实际情况”我不好谈其是否先进,但是,有二点请你注意:(1)应用实例并不多,成功的个案也极少;(2)属于多级(或多相)串联反应器。厌氧技术的最大问题之一:容易酸败,多级串联对“酸败”的发生“更有利”些。我们对ABR很早就关注,也反

    7、复讨论。看一个实用技术,不应该看它的优点,而应分析其缺点。我们一直没有找到ABR比UASB等技术更适合的个案,所以,一直没有用。当然,多少也有点“门派”的思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怕别人生气。去年,有一个啤酒厂,有二条氧沟,想改一条为厌氧,一条为好氧。我们看这个CASE挺适合的,就悄悄地改一条沟氧化沟为ABR,今年调试下来,和预想的没有大的出入,进水3000m3/d,2500mgCOD/L,出水500600 mgCOD/L。如果能稳定一年,就可给自己打75分了。如果,想知道CASE更详细的内容,我们可以面谈。1. 三相分离器关键是那里,如何设计,请给指点一下.2. 答: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

    8、个关键,关键之处各人看法不一,这样才有了各式各样的“三相分离器”。我个人有几点体会,供大家分享:3. (1) 三相分离器的功能是什么呢?A:是保留足够多的、活性的污泥在UASB内部;B:对污泥进行筛选。设计时要牢牢抓住主要功能,兼顾辅助功能。4. (2) 设计UASB时就应该预先估计(设定)污泥的粒度、比重(将来的污泥是不是颗粒的),并估计污泥所产的气泡大小。5. (3) 弄清楚UASB污泥“流失”的原理。我认为: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正常运行时(不是酸败期、没有急性中毒、没有水力和负荷冲击、),流失是缓慢的,灾难性的结果是长期问题的积累。污泥流失是污泥上所附的气泡所致,当污泥和气泡形成的

    9、“团”和水流同速运动时,就要流出去了。6. (4) “理论计算”的重要性远低于工程经验和教训,而对教训的把握又靠“理论”,否则盲目的“改进”,事倍功半。7. (5) 除工艺问题外,还应抓住力学、材料、防腐、等工程问题,往往小问题引发大问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8. (6) 造价也是大问题,过去的价格不是很正常,现在应该从设计上提高和其他技术的竞争力。9. 还有许多,但我的“二传手”(年轻人)告诉我:别写多!写多了没有人看。10. 布水系统如何设计才能布水均匀?还有是扩大单体的大小好,还是使用串并联比较好,请教了?11. 答:这方面更是“百花齐放”,我们自己也有三四种方法,在这个方面大家吃亏很多。

    10、还是从头分析,什么是均匀(指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均匀?我个人认为:(1)只能是相对均匀;12. (2)过去也谈过,我们没有掌握布水均匀和效果的定量关系;13. (3)堵塞是最大问题,而均匀性最多只能是第二。后面的“还有是扩大单体的大小好,还是使用串并联比较好,请教了?”内容不知所指,可进一步探讨。14. 污泥更新和颗粒污泥培养是如何进行的,请给以指点.15. 答:一般情况下,污泥不需要更新,也就是加一次就行了,最起码这是我们追求的工程目标。污泥填加也是一门技术,如果量小问题不大。在这一年内我们加了上万吨的污泥,量变引起质变,提醒你一下。颗粒污泥的培养注意几点:16. (1) 判断某种水能培养出

    11、颗粒污泥,我个人认为,可靠的办法:到实验室里做出来。可能没有捷径可走。如果你有更好的办法进行判断,万望请不吝赐教,如果我们“俱乐部”都不说真话,会很快消亡。17. (2) 在什么条件下能生成颗粒污泥。也要实验室的。注意:A、尽量模拟实际情况、条件。B、如果你让企业花很多的钱去满足你的条件,你就离失败很近了;如果你要求工人很勤快、很有能力,你离失败就不远了。C、所以,我过去发过“牢骚”:什么水都别用UASB,只有其他技术都不行了才用。18. (3) 如果小试成功了,还有从非颗粒到颗粒的问题,在工程实践中主要限制因素时间,大家都是急性子(投资之后如此,在投资前性子都慢),环保局也不论青红皂白地要求

    12、“限期”。所以,一般设计和调试合在一起,也应该把二者一起考虑。19. 5. 请教专家,您设计的UASB 上升流速一般控制在多少20. 答:我设计过几十套UASB系统,一般在几十厘米/小时到几米/小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1. 6. 请问,国内的UASB设备达到设计负荷的比例是多少?我听说过国内的UASB形成真正的颗粒化污泥的设备比例不到50,是这样22. 答:在前天,一位清华的博士生和我的朋友聊起UASB现状,他说:没有好的!上月咱们“俱乐部”有人也指出这个问题。你就婉转了,问“达到设计负荷”情况?也就是设计者自己给自己打分。国内的全面情况,我们小单位不太了解。但是,确实看了不少,听了不少,大

    13、家都不乐观。我个人认为原因:23. (1) 大家对UASB期望值太高;(2) 对业主许诺太多,导致业主期望值过高;(3) 设计人员看书多,做实验少,实验时间不足够长,什么水都敢做;(4) 设计的负荷太高,没有考虑工业生产的波动、操作水平的低下、设备的粗糙、等不利因素;(5) 某些环保设备厂在起哄,只考虑接工程,不考虑做好工程;(6) UASB的稳定性本身就有问题,研究所里的同事讲:UASB就是减肥药,谁接都要瘦一圈。所以,我们现在采用MIC了。MIC比UASB稳定性好些。(7) UASB一旦出问题,要花钱重新投加菌种;要花时间重新调试,所以,一出事,大家都在扯皮。正常运行的时间就不多了。24.

    14、 还有,大家对“厌氧行”都是瞎子摸象,记得前年,我国某著名厌氧专家在文章上讲(并由他的同事在一学术会上宣读):他们做的3万立方米深度厌氧反应器,占全国的96%。幸亏我在现场,我说:我这次的文章中(我也写了文章去凑热闹)就提到某厂UASB的体积就达2万多立方米!25. 由此可见,大家之间信息多么不灵通。这也是我参加这个“俱乐部”的原因。我不知道“比例”!26. 我们设计了15万立方米左右的深度厌氧反应器,达到设计目标的有60%70%吧!主要原因:厂里没有那么多的水。所以,我们最近的合同都有:“达到设计水量,或把厂方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完,即为完成合同,”。正常使用率在80%左右吧,有个别的厂

    15、已停产。27. 产生颗粒污泥可能不是工程目标吧?当然大部分长期正常运行的、高效率的UASB都有颗粒污泥。我们一般也要求管理和操作人员,每周分析污泥的“品相”一次。28. 7. 我做过的几个UASB设计负荷都在10公斤左右,和书上说的国外的30公斤相去甚远呀29. 答:你呀!你不是害我吗!我在前面说了那么多的话,貌似个专家。这样,不删了,给需要的人看看。30. 10公斤左右是很好的,你是专家。实际运行在多少公斤?能不能给大家举个实例,让大家分享?谢谢了!哪书上讲:国外30公斤?我的印象是:有高有低31. 8. 是吗?我对UASB十分感兴趣,是否可以寄一点资料让我们拜读一下,另外我想问一下高浓度有

    16、机制药废水中含高浓度硫酸根离子是否对UASB工艺又影响多搞的浓度又影响,32. 答:看到上面的问题,知道你是专家。我过去对我的学生说过:大家的问题是对于UASB知道太多。知道多了有害,正如你自己的判断,国内UASB做得不太好,你看他们的文章(东抄西抄,甚至胡编乱造,为了职称、学位,为了广告)有什么利呢?走自己的路,你设计的负荷在10公斤,如果能长期稳定地运行,你应该自己写书,请和大家分享,中国是个大市场,不要怕别人也会UASB。33. 制药废水你做过实验了吗?水质?小试结果怎样?硫酸根的浓度多少?估计你是问:硫酸根浓度多少时影响UASB吧?这个问题是个难题,我们在解,但还不敢说:“没有问题了”

    17、。我可以肯定地说:硫酸根的影响有时是很大的,大到导致厌氧UASB失败。34. 9. 公司的处理设施即将运行,UASB池厌氧菌也准备购置和培养,请问培养这一段时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污水浓度控制多少适宜35. 答:我是个“间接上网”者,有个“二传手”。不知是“二传手”的问题,还是你太急了,看不清这个问题。哈工大的一位博士问过我这个问题,记的我当时的回答:相对待刚刚出生婴儿一样对待你的UASB,这是大家应该注意的。你是专家,UASB的文章你可能看过成百上千篇,细节尽知。如果硬逼我讲点什么,就抛砖引玉:你先做小试,从小试获得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之。如果在工业规模,时间又很紧的情况,压力就大了。3

    18、6. 根据我们的经验,浓度控制是调试阶段的“表相”,不是内核。控制负荷在你污泥能承受的负荷之下。我用普通厌氧(严格上讲应该是水解)后面加好氧池处理印染废水。因为废水呈碱性,所以要用酸中和。但我用钛厂的废硫酸后,厌氧出现跑泥现象,而相同条件下用另外的酸却不跑泥(但不知另外的酸为什么厂的废酸,因为商业原因,原来的供酸者不提供)。经化验废硫酸中钛含量4.1g/l,铁含量1g/l。是不是钛对厌氧菌产生毒害作用?另外的一个问题,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废酸能避免对厌氧的影响。”不管怎样,这个问题我的看法如下:1、 极可能是加废硫酸造成的跑泥,分析原因如下:(1) 在有硫酸根存在的情况下,由于硫酸根的化学活泼

    19、性比CHO中的C高,厌氧微生物首先选择硫酸根为电子的受体,硫酸根接受电子后生成硫化氢、硫氢酸根、硫离子,也可能生成少量的元素硫。而硫化氢、硫氢酸根是对厌氧微生物有毒的,杀死或抑制了厌氧微生物生长。使厌氧污泥(微生物)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不再容易沉淀。(2) 也可能由于硫化氢、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污泥上附着有极小的微气泡,使污泥漂浮。(3) 也可能是突然加入硫酸,微生物还没有驯化好,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不易沉淀了。2、 加硫酸的好处便宜!可以在水解区去除更多的COD。3、 加什么酸好有机酸(如乙酸等)最好,次之盐酸!注意盐酸中的氯离子也是一种有毒(对厌氧微生物)物质,不能浓度太高。4、 不加

    20、酸更好分析一下,印染废水PH高的原因,采用生物调理的方法就更好。二、能产生多少沼气废水中的COD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气体从水中逸出、生成固体(微生物体)沉下来、生成不是污染的水等,好氧也是如此,物理化学法也是如此。厌氧的特点之一,COD用于生成微生物量的比例很低,用于生成沼气的比例很高,在进行沼气产量计算时,假设全部生成沼气误差不大。厌氧系统没有添加任何“氧化剂”,根据前面的假定,从水中去除的COD,必然全部进入气体(沼气)中。340L甲烷相当于1kg的COD。所以,从水中每去除1kgCOD可以产生340L甲烷。这样,我们能根据去除的COD量计算出来甲烷的产量了。沼气是由于CHONSP发

    21、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例如C元素,一部分被氧化了就生成二氧化碳,另一部分被还原了生成甲烷,N、S元素也是如此。一般假定H、O不参与氧化还原过程(除非有大量的氢气等生成)。沼气中的主要组分就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二者之间的比例和CHO的三元素比例关系而定,Bussel有个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来。例如,碳水化合物中H、O比例为2:1,碳的化合价为0,所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比例为1:1。去除COD产生的甲烷量恒定,而甲烷与二氧化碳的比例是变化的,所以,沼气的产量也是变化的。如果,是1:1,沼气产量就是680L/1kgCOD去除。注意,二氧化碳比甲烷容易溶于水,所以,沼气中的二氧化碳比计算值要少。三、沼

    22、气的价值(一)沼气的燃烧热上回讲到在厌氧反应器中每去除1kgCOD能产生340L甲烷气体,如果沼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比例是1:1,沼气产量为680L。如果某种废水流量5000立方米/日,浓度为10000毫克COD/升,在厌氧反应器中的去除率为90%,那么,该系统的甲烷产量为15300立方米甲烷/日,大约30600立方米沼气/日。1立方米废水产生3立方米甲烷,6立方米沼气。查“化工手册”、“燃烧手册”、“化学”等有关书,可以知道甲烷的燃烧热:数值 单位 数值 单位 数值 单位210 kcal/mol 877.8 kJ/mol 877.8 MJ/kmol13.125 kcal/g 54.9 kJ/

    23、g 54.9 MJ/kg9.37 kcal/L 39.2 kJ/L 39.2 MJ/m3大家可能得到一些相差不大的数据,注意:燃烧热有低值燃烧和高值燃烧热之分,这里给的是高值燃烧热,对于沼气利用采用低值燃烧热就行了。我们的连续剧重新开始。上回书讲到沼气用于能源的价值,那个例子水量好象有点大,最后的产出都百万元、千万元级,有点吓人。但工程实践证明确实如此,不改了。如果你的水量小、或浓度低,只要换成去除的COD量就行了。如果用于化工原料是否更有价值?大家可以讨论。用于能源都要一般总要燃烧,我们污师对燃烧学所知不多,但一点都不知道也可能不行,我们试着向燃烧方面探索着前进。错误总是难免的!请求大家原谅

    24、了!我们看到“点击数”远比“跟帖数”多,说明我们社区有不少游客(浏览者),他们对此可能不十分了解,因此,尽管我们估计你对此早已熟知,还是把这些基本知识贴出来抛砖引玉。四、沼气的燃烧(二)沼气的价值我们查了一下,甲烷的低值热值为35.9MJ/Nm3,如果假定沼气中甲烷含量为50%。主要能源的热值比较如下:1、 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kcal/kg,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0.66kg标煤。例子中30000立方米沼气/日,相当于20000kg(即20吨)标准煤。2、 原煤的热值若为5000 kcal/kg,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0.86kg原煤,如果500元/吨原煤,例子中30000立方米沼气/日,用于替代

    25、原煤,其年(300日/年)产值相对于:近4百万元/年。3、 煤油的热值若为10300 kcal/kg,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0.42kg煤油,如果5000元/吨煤油,例子中30000立方米沼气/日,用于替代煤油,其年(300日/年)产值相对于:近2千万元/年。4、 液化石油气的热值若为12000 kcal/kg,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0.35kg液化石油气,如果5000元/吨液化石油气,例子中30000立方米沼气/日,用于替代石油气,其年(300日/年)产值相对于:近1千5百万元/年。5、 煤气热值若为1200 kcal/立方米,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3.5立方米煤气,如果2元/立方米煤气,例子中3000

    26、0立方米沼气/日,用于替代煤气,其年(300日/年)产值相对于:近3千万元/年。6、 气田天然气热值为8500 kcal/立方米,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0.5立方米天然气,如果3元/立方米天然气,例子中30000立方米沼气/日,用于替代天然气,其年(300日/年)产值相对于:近1千4百万元/年。我们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给出固体、液体、气体燃料,(1)给大家一些背景数据,以后可能用得上;(2)告诉大家替代不同的燃料,价值差别大了。(一) 沼气燃烧的空气量我们还假定沼气的组成为甲烷比二氧化碳为1:1。同时假定:空气氧气和氮气比为1:79/21 = 1:3.76沼气燃烧的化学计量方程为(CH4 + CO2)

    27、 + 2(O2 + 3.76 N2) = 2 CO2 + 2 H2O + 7.52 N2通过化学式可见:1、 空燃比(空气沼气比)(空沼比):4.76:1即1立方米沼气燃烧需要4.76立方米的空气,通过此结论,我们可以大致计算沼气燃烧所需的配风量。注意:实际燃烧过程中空气量都是稍稍过量的,不同燃烧器的过剩系统不一样,一般不会超出1.01.2。2、 空气甲烷比:9.52:1即1立方米甲烷需要9.52立方米的空气,通过此可以计算不同甲烷含量沼气所需的空沼比。(二) 沼气燃烧的烟气量通过燃烧的化学计量方程,可知1立方米沼气完全燃烧的所产生的理论烟气量为5.76,沼烟比为1:5.76。实际烟气量比理论

    28、烟气量多,多的部分就是过剩的空气。注意:用烟气量设计烟囱等,千万别忘了计算排烟温度下的体积流量。爬树的猴子一个猴子每天从地面上出发向一棵树顶爬,树顶结的果子是它的唯一食物,摘了果子后回到树下吃。树越长越高,猴子每天要爬高度也越来越高,大家可以想象,总会有一天,果子给猴子的能量和猴子爬树摘果子所需的能量相等,从这一天起猴子就会越来越瘦了,直到猴子饿死。大家还都知道:水向低处流,要想让水从低处向高处流,必须借助于“水泵”。大家肯定也都知道:在水中某物质总是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但是,水中的COD(营养物)浓度比微生物体内的COD浓度低,但微生物却能将营养物质从低浓度处向浓度高处迁移,靠什么

    29、呢?我们可以称为微生物拥有“营养泵”。微生物利用营养产生的能量如果和“营养泵”所消耗的能源一样大时,就象猴子吃果子获得的能量和爬树需要的能源一样大的道理一样。微生物体内COD浓度和水中COD浓度的差别越大,“营养泵”所消耗的能量越大。如果水中的COD浓度低于某个值后,某种微生物就无法正常生存生长了。这个浓度就是这种微生物的“最小营养物浓度”。好氧微生物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厌氧微生物通过有机物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分解有机物,前者的反应能远远大于后者,所以,好氧微生物“营养泵”具有的能量要比厌氧的大,好氧能将水中COD浓度降得更低。微生物的最小营养物浓度(1)和微生物的种类有关;(2)和微生物群

    30、落的食物链有关;(3)和营养物的种类有关。定量的关系还要靠大家努力去研究、实验、测定。有人将最小营养物的浓度Cmin定义为:Cmin = Ks b /( Yk b)Ks 是半饱和浓度 mg/LY 是生物合成率 g生物/gCOD去除K COD利用率速率 gCOD/(gVSS d)B 世代时间 1/d一般好氧生物法,对BOD能利用到浓度为几个毫克/升,而厌氧可能利用到十几仍至几十个毫克/升。从此看到,在低浓度下(十几几十毫克/升)厌氧微生物也能生存生长,反过来,厌氧微生物能处理BOD浓度仅有几十的低浓度废水,而且效率还可以。我们从此可以看到,我们从技术上只能驯化反应器中的“厌氧群落”,只能给好的“

    31、群落”,就是精度高的群落,提供好的生存生长条件,以降低反应器的出水浓度。因为背靠我国最早的卫生填埋的垃圾场,我们对卫生填埋研究起步早,其中对垃圾渗沥液的研究也进行了多年。渗沥液的处理工艺根据渗沥液性质和处理要求等等具体情况而定,技术上有几个方面请注意了:(1) 渗沥液的浓度变化大渗沥液的浓度受许多因素影响:填埋场的设计结构、填埋场的建设质量、填埋场的填埋工艺、操作管理、天气、气候、城市所在的地埋区域、填埋场的年龄、。所设计的渗沥液处理厂、所制订的处理厂操作管理方法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2) 渗沥液的可生化变化大如果采用生物法为主的处理工艺,渗沥液的可生化性、及其变化会影响处理的效果。一般新填埋

    32、的区域的渗沥液的可生化性好一些,老堆的渗沥液的可生化性就差了。(3) 渗沥液的不可生化部分造成问题渗沥液一般是垃圾生化的产物,又在垃圾层中停留很长时间,渗出垃圾填埋区后又在“调节池”中停留很长时间。其可生化的部分已在进入渗沥液处理厂之前降解了相当部分,所以,应该注意其COD中的不可生物降解部分,尤其是老垃圾堆。渗沥液在调节池中产生气泡,尤其在新启用的填埋场常见,令渗沥液处理的污师们振奋,但是,仔细分析就令人不那么不振奋了。微生物和“阶级斗争”(文革的嘴脸暴露出来了)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调节池中有一些(有一点)不令人奇怪。工程中有个“相对论”,微生物总是相对于你的要求,不够多,或不够少;能力不够弱,或能力不够强;,想它它不来,不想它时它出来捣乱。在调节池里总是有,在厌氧池中又不够多。还有,如果在调节池中的厌氧微生物足够多,足够强,厌氧池就可省去了。如果在厌氧池中降解的很好,为什么不在垃圾堆里、调节池里降解呢?对于具体工程的调试我们很希望帮忙,但也怕帮倒忙,越


    注意事项

    本文(UASB常见问题疑难解答.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