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

    • 资源ID:3018301       资源大小:360KB        全文页数:8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

    1、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在自读课文时画出自己的问题 ,初步学习做批注笔记 。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词语。认字八个:娓、姥、恍、窍、描、配、圣、设;写字七个:恩、兄等。理解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戛然而止等词语。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感知理解文章脉络。教学重点:把课文读通读顺 。教学过程:一、解题激趣,引入新课。1、 教师: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 指名回答。3、 师: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让他难忘?4、 教师板

    2、书课题,生齐读课题。5、 教师:“师恩”指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对“师恩”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简单解释什么是“师恩”。 二、初读课文,批注质疑 1、学生预习。 出示:金钥匙:“阅读时,再不懂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 2、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便在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不懂的词句以及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学生如何做批注,并把学生画出的词句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 3、小组相互交流,解决自己在读书中不懂的地方。 4、教师随意抽出生字卡片,指名读,其他正音。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再强调。“兄”“恍”“恭”都是后鼻音节;“描”是前鼻音节。 5、教师再次出示 以上

    3、的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对生字的掌握。 6、指名班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如: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 7、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1)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赛读,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娓,襟,念叨,恭)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出示自学提示 :1、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2、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49自然段。)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那三件事对我印象最深?3、 课文中那句话概括插图的意思?4、 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分小组读书讨论,选派代表在班级内交流,组员可以相机补充)5、 指

    4、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初步学习了做批注笔记。当我们阅读文章是,如果有疑问,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或直线,曲线;同时,在同学们交流或教师讲解后,在已解答的问题旁做记号或写简短的答案。 六、 1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词。 身( )其境 ( )人入胜 ( )生难忘 ( )( )动听 教( )之恩 戛然而( ) 2认真诵读课文。 中华民族最强音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字,正确读写生字:豪、占、词|。会用|“油然而生、居安思危”造句。2.有感情地朗

    5、读全文,背诵谱曲过程及定为国歌原因的句段。3.在读中唱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二、教学重难点唱国歌,抓重点词句,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三、教学准备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放国歌课件。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

    6、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2.小组交流:(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魔爪”比喻什么?“血肉”“长城”分别比喻什么?3.全班交流:(1)自由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2.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1.默读全文,思考

    7、: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2.小组交流讨论。3.全班交流。指名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感情朗读。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会想到奥运农运摘金夺银场面,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感悟其内涵。教师相机板书:催人奋

    8、进(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重点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教师相机板书:战斗号角(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教师板书:警钟长鸣(二)领悟聂

    9、耳及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的感情1.你喜欢国歌吗?为什么?2.文中的人物对国歌怀有一种什么感情?抓住四个“一会儿”体会聂耳谱曲时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这是谱出了他的“心”曲。结合上下文认识周总理、徐悲鸿、梁思成等对国歌的深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感情。(三)整合信息,深入感悟1.引导学生介绍田汉、聂耳的相关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2.老师讲关于国歌被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学生讲有关资料。3.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新的认识?4.当你高唱着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领悟国歌的现实意义。(四)品味赏读,背诵积累1

    10、.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读后的体会。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3.背一背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陋、催、荐”的写法)(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2.全体起立,配乐齐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七)作业:1.把你搜集的与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做好摘录笔记。(八)板书中华民族最强音高昂激越 振奋人心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孔子和学生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裕、资、择、贡、既”,并能正确书写“施、及、谨、谦、虚、慎、肃、优”。2、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包罗、敬重、选择、富裕、

    11、愚笨、谦虚、谨慎”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并积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孔子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4、练习自读,做好摘录笔记,标注和记录问题,展开讨论。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绍棠的师恩难忘,孩子们上学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还记得么?对,是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2为什么要学生们拜孔子呢? 谈谈你对他的了解 (播放课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12、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以“仁”为中心,对后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称为“万世先师”。孔子不仅在中国受人尊敬,在国外也备受瞩目。德国柏林得月园的人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名言。 西方将他列入“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称其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这么伟大的一位思想家、万世之师,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他的魅力何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和学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1听课文的录音,请认真听,听清字音。(播放课件)2、生自由练读,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3、检查汇报,指名读,其

    13、他学生正音。4、同桌互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5、我们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在文中根据自己的情况画出生字新词,做摘录笔记。请看一位同学的摘录笔记。(播放课件)第1单元 2 孔子和学生贫穷 富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远近驰名严谨 庄重 和颜悦色 谦虚 宽厚 谨慎 严肃齐读,开火车认读。6出示生字(播放课件)裕 资 择贡 既 施 及 谨 谦 虚 慎 肃 优请你和同桌互相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既”“肃” “及”“谦”字,指导书写。7、还记得上节课学过的阅读时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的阅读方法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读书方法。(1)金钥匙:(播放课件)阅读时有的问题需要认真

    14、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自读笔记中。(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另一篇文章随文标注问题的例子,感知用符号、线段标注问题或在有疑问的地方用文字标注问题的方法。(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画或是记录下来。(播放课件)学生汇报,展示笔记。老师把大家的问题汇总了一下: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为什么被后人称为“万世先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1、课件出示小练习:孔子是我国时代的大教育家,、是孔子受到学生尊敬的重要原因。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的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子和学生。二、抓重点词句学习课文内容

    15、学习一自然段:1、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孔子的两个重要思想,是什么?快速浏览勾画重点词。抽生回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师板书,并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这两个重要思想在飞越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两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有教无类”?(指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3、请自读一自然段,用“”勾出解释“有教无类”的意思的句子。抽生汇报,出示课件,齐读这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总结:多博大的教育思想呀。孔子所在的时期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阶段,他主张,人不分富贵贫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将面向贵族官僚子弟为主的教育转向了贫民子弟,他的这一创举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16、让我们再来读读写孔子有教无类的句子。4、在这句话中有两对反义词请找出来读读,说说这两对反义词的作用是什么?“包罗”换个词是什么?“敬重”呢?为什么如此受到人的敬重?学习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4个)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颜回、子贡、子路、子张)(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2、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 3、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不及他们)“我不及他”也就是(我不如他)4、想象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加上提示语,分角色读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读

    17、好问的语气和孔子耐心解答学生的问的语气。)5、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面对子夏一连串的发问,孔子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和颜悦色)谁能用和颜悦色的态度读一读孔子的话?指名比赛读。6、孔子说的这段话中心句是哪一句?请用“”勾出来。齐读,谈谈为什么还要不断学习?他们各自还需要学习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7、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点头称是”是什么意思?“这”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找一找你在哪方面还需要进步?8、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优点都了

    18、若指掌并能准确地之处每个学生的不足,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叫什么?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叫什么?(因材施教)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个词的意思。9.教师小结:在孔子的眼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比如颜回的守信用、子贡的聪明、子路的勇敢、子张的严谨庄重,都值得自己学习;比起别人,每个人都必然有不足,即使是孔子这样的人,也需要学习。这些思想即使是现在,也很有价值,对我们现在的教师也是很有启发的。所以说他是大教育家。子夏“明白这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这”指的是“要不断学习”的道理,我们也受到了启发,相信这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10、再读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有教无类”概

    19、括的是哪个段的内容?而“因材施教“呢?这个句子将第一自然段和第二三自然段巧妙地联系起来,由第一段自然过渡到第二三自然段,这样的句子叫什么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三、总结1、如果将这篇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怎么分?说说理由。写文章就是要有条例,结果分明,层次分明才能让人读懂哦。2、总结这节课你的收获。(知识上,情感上、思想上、写作上)四、 板书设计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万世先师五、作业设计1、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试着

    20、写一写。古诗二首一、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是“明月”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鸟鸣涧描写诗人看到的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静谧意境。暮江吟诗人选取了红曰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后两句写新月东升的夜景。选文旨在通过古人笔下言简意赅的诗情画意的品读、想象,感受月夜的静谧、月色的美丽,从而激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怀。结合诗歌的特点与四年级学生年龄认知上的状况,教学当遵循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的原则,加强主导性,增强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言说实践中实现知识增长和精神成长的总目标。二、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6个,会写

    21、6个,了解“涧、残阳、瑟瑟、可怜”等词的正确意思),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2.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首古诗的情景,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并背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感受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四、教学策略:读想说练五、教学准备:师:配乐诵读带等;生:通过查字典、搜集资料等方式,自学两首古诗。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尝试着自学了这两首关于明月的古诗,请大家和老师一起书写题目鸟鸣涧、暮江吟。(

    22、师生边读边写,含诗人)引导学生正字(鸣、涧、暮、吟),并连词成句感受题目的意思。师:月夜,鸟在山涧之间鸣叫是怎样一幅景色呢?诗人日暮时分在江边又吟咏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试着来读懂这两首古诗吧。同学们可以学习交流其中的一首,也可以两首诗一起学习。(二)指导学习环节一、出示学习目标,齐读明确1、会读文中9个生字,6个会写;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首诗描写的前景;3、能正确流利朗读、诵读两首诗。环节二、出示学习指导,引导自学1.读: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想: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诗写了什么,连起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说:同桌或前后四人一小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描写的情景。4.练:有感情的诵读

    23、两首古诗,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生自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环节三、汇报展示、班级交流1、指名读诗,引导评价,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2、交流诗歌大意(1)鸟鸣涧、走近诗人王维师:了解诗人有助于我们准确的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谁来说一说你对王维的了解?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了解或课前搜集资料交流。、走进诗文情景师:很好,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你从中感受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指名交流。(相机板书:静)疑难处,教师相机指导,尤其是后两句以动写静的表达特点。、诵读悟情师:是啊,月夜的春山是怎样一幅静谧

    24、的景色啊!置身此中,诗人王维的心头涌起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假设我们就是王维,让我们读出心中的所思所感吧!配乐朗读。师生感情朗读,感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2)暮江吟(环节同上)、师:谁能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呢?、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呢?(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你从暮江吟描写的内容中可以体会到这些吗?(相机板书:美)、师;让我们带着作者当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吧!配乐朗读。师生感情朗读,感受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3、总结学法:师:同是写明月,但景不同,情有异。接下来,哪位同学

    25、来总结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两首古诗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学指导归纳。(初读正确去障碍;走近作者理思路;交流讨论明诗意;诵读想像悟诗情) 师:非常好,相信大家今后能够用这种方法学习更多的古诗文,充实自己的文化积累了。环节四、总结与收获师:同学们,愉快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剩下的几分钟,咱们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请结合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一吐为快吧!(相机板书:明月,即生活爱自然、热爱生活,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三)、巩固练习作业超市:必做题:1、六个生字临写2遍,组词默写1遍;2、同桌互相诵读1遍,若有错误,纠正后再正确诵读1遍;选做题:1、读一读课文18页的“读一读”,并和同桌交流一下学过的描写明月

    26、的古诗;2、查一查,抄一抄其他描写明月的诗文,感受明月带给生活的美,带给诗人的情,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写一篇与明月有关的诗文。(四)、板书设计:鸟鸣涧 暮江吟(唐)王维 (唐)白居易静 美 明月,即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七、课后反思: 只要课前预习指导到位,落实到位,这一课时的目标是可以有序完成的,即使容量感觉稍微有些大。飞向月球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径、舱、素、络、缘、悬、陆、减、岩,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芒、茫、驰、析、研、究。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训练有素、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径直、联络、奔赴、嶙峋等词语。学习多音字“着”。3、朗读课文,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大致过程

    27、以及课文说明的航天知识。4.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学会摘录相关资料信息。 5.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6、继续练习自读提出问题、区别处理所提出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学会摘录相关资料信息。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3、让学生练习自读时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自制幻灯片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 1、大家知道月亮吗?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你知道哪些?(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2、月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千百年来人们探索着,渴望着能登上月球。终于这个梦想在1969年实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飞向月球)学生齐读课题。3、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径、舱、素、络、缘、悬、陆、减、岩,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芒、茫、驰、析、研、究。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训练有素、小心翼翼、心驰神往、径直、联络、奔赴、嶙峋等词语。学习多音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