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常用纺织纤维及纺线的基本知识.docx

    • 资源ID:2991183       资源大小:46.94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用纺织纤维及纺线的基本知识.docx

    1、常用纺织纤维及纺线的基本知识第一章 常用纺织纤维及纺线的基本知识一:纤维的分类及常用纤维的性质 1、纤维的分类 植物纤维(纤维素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天然纤维 毛纤维(羊毛、兔毛、骆驼毛、牦牛毛、马海毛) 动物纤维(蛋白质纤维) 丝纤维(桑蚕丝、咋蚕丝) 普通黏胶纤维 人造纤维 富强黏胶纤维(富纤) 聚酯纤维(涤纶)化学纤维 聚酰胺纤维(锦纶)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 合成纤维 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 聚氯乙烯纤维(氯纶) 聚丙烯纤维(丙纶) 聚氨酯弹性纤维(氨纶)2、常用纤维的主要性质:1)棉: 耐碱性纤维,但在1.0NaOH、170时,它会受到强烈的水解作用。 不耐酸,它遇浓酸后,常会表

    2、现出手感变硬、强度严重减低。 耐还原剂不耐氧化剂,在高温碱煮时应尽量防止与空气接触。在丝光时,要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保证织物的强度。 吸湿性好,在温度20,相对湿度65%时,吸湿率为7%。2)黏胶 黏胶对酸碱氧化剂都比棉敏感,在浓碱下剧烈膨化以至溶解。 吸湿性好,在温度20,相对湿度65%时,吸湿率为12%。3)涤纶 与酸作用,耐酸性好。 与碱作用,在碱中比酸中易水解,与NaOH会发生剥皮现象。 与氨作用,不稳定,会发生水解和氨解,使强度减低,(当有机胺或氨作用于涤纶时,会被涤纶吸收,发生反应。) 与其它化学药剂的作用,一般有机溶剂对涤纶无作用,还原剂对涤纶基本无损伤,对各种氧化剂也有较高的抵抗

    3、能力。 在标准状态下,吸湿率很低,为0.40.5%。4)锦纶 化学稳定性好,特别是耐碱性更为突出。 耐酸性不好,酸和热对纤维起催化作用。(稀无机酸在温度低,时间短时,破坏不显著;浓度搞时,时间长,破坏明显,在室温就能破坏锦纶大分子,发生溶解现象。) 不耐氧化剂,氧化剂能破坏锦纶,使强度减低。耐还原剂;所以漂白时,一般用亚氯酸钠或还原型漂白剂。 是疏水性纤维,由于其含有亲水性基,起吸湿性高于维纶以为的所有合成香味,吸湿率可达4.2%。5)腈纶 对酸、碱、氧化剂的稳定性都比较好。(但在50g/LnaOH沸煮5小时,纤维全部溶解) 不溶于醇、醚、酯、酮及油类一般溶剂,可溶于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

    4、热的饱和氯化锌中。 具有优良的耐日光及耐气候的性能(在直接日光及气候作用下,光照一年,强度损失5%.) 具有优良的耐霉、耐菌、耐虫蛀的性能。 吸湿率很低,加入第二、三单体后,吸湿性大大改善,在标准状态下为1.02.5%,还与单体的种类及数量有关。6)丙纶 耐酸碱的综合性能比涤纶,锦纶都高。(在20%的NaOH中70处理一周,丙纶不受影响,涤纶无损伤。) 耐光性较差,日光暴晒发生光敏退化或光氧化作用,且纤维强度下降。 吸湿率是合成纤维中最差的一个,吸湿率低于0.03%。7)氨纶(有称为莱卡、拉架,也称为弹性纤维。) 有高伸长,高弹性和弹性恢复极强的特点,这是氨纶的最大优点。其断裂伸长率可达到48

    5、0800%。断裂伸长以内的伸长恢复率可达到0.81%。 有较好的耐酸碱性及耐光耐磨性。 强度虽比橡胶高23倍,但在纺织纤维中则是最低的。 吸湿性较差,标准状态下回潮率为0.81%。 氨纶主要用于弹性织物,做紧身衣、内衣、游泳装、袜、领口等。一般很少单独使用氨纶裸体丝,而是与其它纤维的纱线一起交织,或做成包芯纱或加捻纱后使用。3、纤维的一般鉴别方法:燃烧法和溶解法。1)燃烧法 依据纤维接近火焰时,在火焰中和离开火焰的不同燃烧和熔融情况,燃烧时的气味以及燃烧剩余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来鉴别纤维。各纤维的燃烧情况为:1 棉和黏纤等纤维等纤维素纤维在火焰中迅速着火,离开火焰后继续燃烧并形成数量不多的灰白

    6、色轻质残渣,有烧纸的气味。2 羊毛和丝等蛋白质纤维也能燃烧,但燃烧缓慢,并结成小球,离开火焰后往往自停燃烧。燃烧时发出烧头发的臭味,并留下黑色脆性小球,一捏就碎成粉末。3 合成纤维近火焰时发生收缩,纤维受热易熔化成硬实的小球。燃烧性质和着火情况随合成纤维种类不同而不同。锦纶燃烧往往产生白烟,有氨臭味;涤纶在火焰中有黑烟芳香气味;腈纶燃烧油特殊辛辣味,燃烧熔融得是脆性小球,易碎;维纶燃烧油甲醛味。各类纤维燃烧鉴定情况具体见下表:纤维名称燃烧情况气味剩余物的颜色和形状棉接触火焰既燃烧,离开火焰能继续燃烧,烧焦部分黑褐色。烧纸的气味成粉灰色粉末状,易飘散羊毛着火后徐徐燃烧,边冒烟边起泡,离开火焰继续

    7、燃烧,有时自己熄灭。烧毛的气味成松脆、有汹涌的黑色块状蚕丝同毛同毛同毛黏纤近火即燃,燃烧迅速。同棉灰少,成深灰色粉末状态,甚易飘散醋纤近火焰即融收缩,接触火焰即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微弱醋酸味成松而脆的黑色小块锦纶近火焰即融收缩,接触火焰即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易熄灭,燃烧时冒烟。有特异臭味成硬而光亮的深褐色球块,不易捻碎涤纶近火焰即融收缩,接触火焰即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易熄灭,燃烧时冒烟。无特殊臭味成硬而光亮的深褐色球块腈纶近火焰边融化,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特异臭味成松而脆的黑色空球状维纶近火焰边收缩边熔融,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有特异臭味成不定形的黑

    8、褐色块状丙纶近火焰边收缩边熔融,接触火焰熔融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轻微沥青味褐色硬块氯纶近火焰熔融收缩,接触火焰即燃烧,冒黑烟,离开火焰自行熄灭。氯臭味褐色硬块2、溶解法 利用纤维对各类溶剂的不同溶解性来鉴别纤维类别。该鉴别方法简易可行,准确性也高。分别在各试管中放入一纤维试样,加入溶剂35mL,按室温或煮沸处理515分钟,不断摇动,注意试样的变化。举例:锦纶、维纶能溶于浓硫酸中,黏胶纤维和面能溶于70%浓硫酸中,涤纶能溶于煮沸的40%氢氧化钠溶液中,羊毛和丝能溶于煮沸的5%氢氧化钠溶液中,腈纶能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二:纺织纤维的吸湿性纺织纤维在空气中吸收和放出水分的性能称为纺织纤维的吸湿性

    9、。纺织材料吸湿的多少影响纺织材料的重量,强力等及许多物理性能,从而影响其工艺和使作性能。纺织材料吸湿能力的大小还直接影响服用织物的穿着舒适性。吸湿能力小的纤维不易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故有闷热不适的感觉。而表示吸湿性的指标有:1、 回潮率(R):指纺织纤维内水分重量与绝对干燥纤维重量之比所得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R=G*-G/G X100%式中:R材料回潮率(%) G* 材料湿重(g) G 材料干重(g)2、含水率(M):指纺织纤维内所含水分重量与未经烘燥纤维重量之比所得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M= G*-G/G X100%式中:M材料含水率(%) G* 材料含水重(g) G 材料干后重(g)3、

    10、几种常见纤维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回潮率:纤维空气温度20,相对湿度未QQ=65%Q=95%Q=100%棉7812142327羊毛151826273336蚕丝8919223639黏胶121429353545锦纶3.55891013涤纶0.40.50.60.71.01.1腈纶1.221.5355.6维纶4.558122630丙纶000.10.10.2标准状态下的回潮率:是指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温度在20,相对湿度为65%测定的回潮率。三、纱线的基本知识1、纱线的基本概念 1)纱线:是纱与线的总称,有纺织纤维加工而成,具有一定细度的产品。 2)纱:纤维成单股或单根的称为纱或单纱。3)线:两根或以上的

    11、单纱并合加黏后称为股线。可以是双股线、三股线、四股线等。股线比单纱的强度要高,粗细均匀,表面光洁。2、纱线的的分类: 1)按结构和外形分类 短纱纤维长丝纱短纤和长丝的组合纱。 2)按用途分类 织造用纱其他用纱 3)按原料分类 纯纺纱线混纺纱线 4)按纤维长度分 棉型纱线(3040MM)中长纤维纱线(5175MM)毛型纱线(75150MM) 5)按后处理工艺分:原色纱、漂白纱、染色纱、丝光纱。3、纱线的细度指标(细度是指纤维或纱线的粗细程度,它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 1)公制支数(公支)定重制 在公定回潮率下,单位重量(以克计)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以米计)称为公支。例如:1克重的纤维长为150

    12、m,则称150公支。用公式表示为Nm=L/G,式中,Nm为公制支数,L为纤维长度(m),G为纤维重量(g)。同一种纤维,支数越高,表示纤维越细;相反,支数越低,表示纤维越粗。 2)旦数定长制 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m长的纤维或纱线具有的重量(以克计)为旦数。对于同一种纤维来说,旦数越大,纤维越粗。用公式表示为Nden=G/L=9000/Nm。式中,Nden为旦数,G为纤维重量(g),L为纤维长度(m)。 3)特数(特克斯或特) 特克斯是我国法定的线密度剂量单位。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 m长的重量(克数)称为特数。例如:1000 m长的纤维是5,该纤维的细度是5特。用公式表示为Ntex=G/

    13、LX1000,式中,Ntex为特数,G为纤维重量(g),L为纤维长度(m)。由于纤维较细,用特表示时数值较小,通常用分特dtex表示纤维细度,1dtex=tex/10。特数、公支数和旦数米的换算关系如下:Nden=9Ntex Nden/Nm=9000 Ntex/Nm=1000第二章 针织物漂染基础知识一、染化药剂及其性能1、酸和碱 1)酸是溶于水中会带有或轻或重的酸味,常见的酸有:硫酸、冰醋酸、草酸等。 2)碱是带有涩味及手感滑腻,常见的碱有:烧碱、纯碱、小苏打、磷酸三钠、硅酸钠等。 3)酸碱强弱用PH值表示:PH值分114,7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所以PH值的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

    14、强;相反,PH值的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用下图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PH=7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4)酸遇碱会产生中和,生成非酸非碱的盐和水。例如:2NaOH(氢氧化亚钠)+H2SO4(硫酸)=Na2SO4(硫酸钠)+H2O(水)2、 氧化剂和还原剂1) 常见的氧化剂有:双氧水、次氯酸钠。2) 常见的还原剂有:保险粉、亚硫酸钠。3、 常见的助剂及其作用1) 渗透剂: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使纤维易湿润渗透。2) 洗涤剂:起洗涤作用,使织物上的污物易于去除,长做煮漂助剂。3) 烧碱(NaOH)强碱:作棉布煮练剂,亦可作剥色助剂,用后应用酸中和

    15、方可洗清。4) 纯碱(碳酸钠Na2CO3):作软水剂,T/C织物煮练助剂及活性染料固色剂。5)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可作活性染料固色剂。6) 磷酸三钠(Na3PO4):起软水作用。7) 六偏磷酸钠:起软水作用。8) 硅酸钠(Na2SiO3):做棉布煮练助剂,亦可作双氧水漂白的稳定剂。9) 双氧水(H2O2):漂白剂,对织物起漂白作用,也可作脱氯剂。10) 亚硫酸钠(Na2S1O3):做棉织物煮练助剂,防止棉织物脆损,亦可作残氧中和剂及去氯剂。11) 硫化钠(Na2S):硫化染料色助剂,使硫化染料充分还原溶解。12) 次氯酸钠(NaCIO):作漂白剂,亦可剥色及作洗缸剂。13) 食盐

    16、(NaCL)或元明粉(Na2SO4):作直接染料、活性染料及硫化染料的促染剂,可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14) 保险粉(Na2S2O4):强还原剂,起剥色及还原清洗作用。15) 分散剂(或扩散剂)作分散染料染色助剂,使分散染料均匀分散染液中,保证染液的稳定性。16) 冰醋酸(Hac):作分散染料染色助剂调节PH值,作碱的中和剂。17) 硫酸铵(Nh4)2SO4:作分散染料的抗碱剂,亦可起调PH值的作用。18) 匀染剂:能使染料均匀上染,达到匀染效果。19) 草酸:可洗除织物上的锈斑。20) 固色剂:(固色剂Y或M)使直接染料牢固着在纤维上,从而提高染色牢度。21) 柔软剂:与纤维结合或吸附在纤维

    17、表面,起湿润作用,改善织物的手感。22) 平平加O:作直接活性染料的匀染剂。23) 去油灵:清楚织物上的油污。24) 膨化剂:使纤维膨化,有利于染料渗透到纤维的内部。25) 修补剂:使纤维吸色均匀,有利于匀染。26) 增白剂:提高漂白布的白度。27) 消泡剂:减少或去除溶液的泡沫。28) 太古油:作硫化染料染色渗透剂,渗透力强可使硫化黑、布乌黑的手感柔软。29) 尿素:助溶剂,亦可作硫化染料的防脆剂。二、染色的基础知识1、什么称为染色?染色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1)染色:是指染料舍染液面转移到纤维上,使纤维染上颜色的过程。随着上染得进行,染液中染料的浓度越来越小,而纤维上染料的浓度越来越大,直

    18、至上染达到平衡为止。 2)染色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吸附 扩散 固着(其中扩散决定上染的快慢)吸附:染料由染液被吸附到纤维表面。在吸附过程中加元明粉或食盐起促染作用。扩散:染料由纤维表面扩散至纤维内部。固着:扩散到纤维内部的染料与纤维结合。2、什么称为浴比?浴比大小对染色有什么影响? 1)浴比是指被染物料的重量与所用染液体积之比。例如1:20,表示的意义:被染物重量200kg,则溶液的体积是200X20=4000L(升)。 2)比值的大小对染色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如被染物重量相同,染料用量相同,温度时间相同。助剂用量相同。),小浴比有利于染色深色;大浴比有利于匀染(但色浅)。3、料浓度的两种表示

    19、方法及理解 1)%,是指染料重量比染物重量的百分数。例如,染料浓度为2%,若被染物重量是100kg,则所需染料重为2%X100=2 kg。 2)G/L,是指每一升溶液中所含有的染料克数。例如,染料浓度为10g/L溶液体积为300L,则所需染料的重量为10X300=3000克=3 kg。4、各种常用的纤维可用什么染料上染? 1)涤纶分散染料 2)腈纶阳离子染料 3)棉直接、活性及硫化染料等 4)锦纶酸性、分散染料等 5)T/C织物一般选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上染涤纶部分,再用棉用染料在常温常压下上染棉部分。三、常用染料及其主要染色性能1、直接染料 1)是一种无须其它介质就能直接上染棉麻等织物的染料。

    20、 2)易溶于H2O(但对硬水敏感,须在软水条件下染色)。 3)在染色中加元明粉(Na2SO4)或食盐(NaCL)起促染作用。 4)用固色剂Y或M处理,能提高直接染料的染色牢度。2、活性染料 1)是一种反应性染料,能上染棉麻等织物,牢度较直接染料好。 2)易溶于H2O、易水解、对硬水敏感,(须在软水条件下染色)。 3)通常中性条件下上染,在弱碱(如Na2CO3 PH值=1011)条件下固色。 4)染色中加元明粉和食盐起促染作用。3、分散染料 1)是涤纶的专用染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2)染色时只能借助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才可上染。 3)分散染料不耐碱,在高温及碱性条件下会分解破坏。 4

    21、)在弱酸(如冰醋酸PH=56)条件下上染涤纶。4、硫化染料 1)是一种含硫的染料,不能直接溶于H2O。 2)染色时先用硫化碱(Na2S)将染料还原溶解后方可上染。 3)在染色过程中加食盐或元明粉起促染作用。 4)主要用于棉织物的深浓色品种的上染,如黑色深蓝色等。5、阳离子染料 1)能直接溶于H2O,在水溶液带有阳性电荷。 2)主要用于腈纶织物的上染。 3)在弱酸(如冰醋酸PH=4-5)条件下上染腈纶。 4)在染色中加元明粉或匀染剂1227起到促染作用。6、酸性染料 1)酸性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羧基等酸性基因。 2)能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带负电荷。 3)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上染羊毛、蚕丝等蛋白质纤

    22、维,亦可以上染锦纶。 4)按染料的染色性能不同可分为强酸浴染色、弱酸浴染色及中性浴染色的酸性染料。第三章 针织物的结构一、织物的分类1、按使用原料分类:针织物的所有线圈是由同一种原料纤维编织的叫纯纺针织物,如纯棉针织物、纯毛针织物、纯丝针织物。混纺针织物使用的纱线是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合后纺制的,。如用棉腈混纺纱编织的针织物有:毛腈、涤腈、毛涤、棉麻、丝麻等针织物。交织针织物是用不同的纱线或长丝编织而成的针织物。如棉纱与涤纶低弹丝交织,涤纶低弹丝与锦纶网络丝交织,氨纶丝与其它纱线交织等。2、按下机产品的形状分类:针织物从针织机上取下后,其外形即为某类产品的称成形针织物,如袜类、手套、羊毛衫等。针

    23、织物下机后为筒状或片状的针织物称胚布针织物。如汗布、棉毛布、罗纹布、经遍布等,此类胚布如同机织物(梳织物)一样须经裁剪和缝制才能加工成各种针织服装和内衣。3、按纱线结构和外形分类:根据纱线的结构和外形不同,可分为普通纱线针织物、变形纱针织物和花式线针织物。4、按编织方法分类: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接形成的。纬编针织物的线圈串套特点是由一根纱线按顺序弯曲成线圈横列;经编织物的线圈横列是由平衡排列的经纱同时弯曲成线圈相互串套连接。5、按用途分类:人们日常家庭生活使用的针织物,如内衣、手套、袜子、外衣、围巾、帽子等;产业用针织物,如各种管、包装袋、人造血管。二、纬编针织物的组织纬编针织物是由线圈串

    24、套连接而成,线圈是织物组织的最基本单元。织物组织就是指线圈的排列、组合与联结方式,它决定着针织物的外观和特性。针织物的组织分三类:原组织、变化组织和花式组织。1、 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成的针织物。线圈由圈(针圈弧和圈柱)和沉降弧组成,在针织物中,线圈在横向连接的行列,称为线圈横列;线圈在纵向串套的行列,称为线圈纵行。针织物分单面和双面,线圈圈柱或圈弧集中分布于针织物一面的称为单面针织物,其外观有正反面之别,例如平纹。若线圈圈柱分于针织物的两面,称为双面针织物,例如罗纹。2、 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和变化组织:1)纬平针织组织,又称平针、平纹组织。

    25、它是由连续的单元线圈以一个方向依次串套而成。其两面有不同外观,正面呈现圈柱,有平坦均匀的纵条,表面平滑、光洁、明亮。反面呈现圈弧,有横向起伏弧形线段,光泽较暗。纬平针织纵向和横向延伸性都比较好,特别是横向,广泛用于内衣、运动衣、袜子、手套等。因有较大的卷边性和脱散性,有时还会产生线圈歪斜,给服装制作和穿着带不便。2)罗纹组织,为双面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相间配置而成。在自然状态下,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彼此接近,反面线圈纵行呈隐藏状态,因而两面都呈现明显的正面线圈。;罗纹组织的横向有较大的延伸性,外力去除后,变形回复能力很强,有良好的弹性,穿着舒适,因此广泛用于弹性背

    26、心,弹力衫、裤,运动衣、裤,服装的下摆、领口、袖口、袜口等处。罗纹组织密度越大弹性越好。3)双反面组织,也是双面纬编组织中的一种组织,有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交替配置而成。自然状态下,线圈圈弧凸出,线柱凹陷,使组织两面都呈现反面线圈,与纬平针组织的反面类似,故称为双反面。双反面组织比较厚实,弹性也较好,横纵向延伸性较好,适用于制服装衣物、手套、袜子、羊毛衫等成形产品。4)双罗纹组织,双面纬编变化组织的一种,由两个罗纹组织复合而成。由于一个罗纹组织的反面线圈纵行被另一个罗纹组织的正面线圈纵行所遮盖,因而,织物两面都呈现正面线圈。双罗纹组织的针织物俗称棉毛布,具有厚实、柔软保暖、无卷边的特点,

    27、并有一定弹性,表面光滑平整、结构稳定,适合做内衣、外衣。3、 纬编针织物的花式组织:花式组织是以原组织和变化组织派生而成,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者另外编入附加纱线,并配以适合的纤维原料和后整理,使织物在原有的基础上具有显著的花式外观和优越的的内在性能,以满足服装、装饰及工业、医疗上的需要。花式组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主要有下列几种:1)添纱组织,全部或部分线圈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纱线形成。地纱线圈在反面,添纱线圈在正面。当采用不同原料或色彩的纱线,可使织物正反面具有不同性能和外观。例如涤纶丝作添纱,棉纱作地纱,可制作出既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又有吸湿、透气、舒适的丝盖棉产品。2)衬垫组织,是

    28、以一根或几根衬垫纱按一定比例在织物的某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悬弧,在其余的线圈如呈浮线停留在织物的反面。该组织可用于绒布,经拉毛整理,使衬垫纱线成为短绒附在织物表面,如卫衣布就是添纱组织和衬垫组织的结合组织。3)集圈组织,某些线圈除与旧线圈串套外,还挂有不封闭的悬弧。集圈组织可以在单面或双面组织的基础上得到,具有色彩变化、凹凸、网眼和闪色效应,不易脱散,横向延伸性较少,常用于外衣和袜子等。4)提花组织:按照花纹的要求,纱线垫放在相应的织针上,形成线圈。在不成圈处,纱线以浮线状留在织物反面。当采用各种颜色的纱线编织时,不同颜色的线圈在织物表面形成图案、花纹。由于存在浮线,织物横向延伸性减少,适用于外

    29、衣面料和羊毛衫。4、 纬编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指标:1)线圈长度,是指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它决定了针织物的密度,而且对针织物的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力及抗起毛起球和钩丝性等有影响。2)针织密度,表示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横向密度是指沿线圈横列方向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是指沿线圈纵行方向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横向密度主要用于控制织物门幅,密度对织物的平方重影响也很大。第四章 染色牢度及染色质量问题分析一、 主要染色牢度的测定方法:印染加工纺织品经受日晒、皂洗、磨擦等外界因素作用二保持其原来色泽的能力叫染色牢度。由于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这些作用而产生褪色,因此,染

    30、色牢度也不同。染色牢度主要有:日晒、皂洗、磨擦牢度。1、 日晒牢度:分为8级,1级最低,相当于太阳光下暴晒3小时开始褪色;8级最高,相当于太阳光下暴晒384小时以上开始褪色。2、 皂洗牢度:指染色织物于规定的条件下在肥皂液中洗水后褪色的程度。包括原布褪色印染物在皂洗前后褪色情况。白布沾色将白布与染色织缝叠在一起,经皂洗后,因印染织物褪色使白布沾色的情况。测量方法:将染织物经肥皂(纯碱液)处理。溶液的温度分别为40、60、95三种。皂洗牢度测定时,将准备好的试样(5CM10CM)的正面与一块同样大小的标准白布四周用线缝合在一起,内里要嵌加一条多纤维试样。投入200ML的规定浓度和温度的皂液中处理30分钟(在10分钟和20分钟时段剧烈搅拌1次,每次30转),取出后,将试样和白布拆开三边,用40温软水洗涤,然后把试样与白布分开,在40以下干燥。最后评级。评定方法:用灰尺(染色牢度褪色样卡及染色牢度沾色样卡)与原物对比进行评级。原布褪色牢度等级分为5级,1级最差,褪色严重;5级最好,皂洗后试样色泽基本没有变化。白布沾色牢度等级分为5级,1级最严重,5级为不沾色。3、 磨擦


    注意事项

    本文(常用纺织纤维及纺线的基本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