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1.docx

    • 资源ID:2968572       资源大小:581.23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1.docx

    1、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1【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1)一、选择题1“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郦道元2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统一黄河流域B开发江南经济C笼络守旧势力D学习先进文化3历史图片往往能再现当时的历史现象。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交融B中外交往C国家统一D经济发展4“自东汉末年以来,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逃往战争

    2、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技术 南方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的重视 自然条件优越A B C D5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采取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号部分措施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以汉服代替鲜卑服3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A促进民族交融 B推动经济发展C加强中央集权 D实现南北统一6据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下列选项中,对

    3、这一现象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苏湖熟,天下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南方相对和平稳定A B C D7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A西晋“八王之乱”时期 B三国鼎立时期C淝水之战后 D北魏孝文帝改革期间8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执掌朝政后,在一次战役中指挥晋军将“投鞭断流”的前秦军队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次战役是指A桂陵之战B垓下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9下列砖画山上于甘市嘉格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图法制作系惯与烙饼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经济重心南移10我国的春运被称为

    4、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 D西晋末年11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推算大明历时,必须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精细的推算。下列成就对他创制新历法产生重要作用的是( )A设计制造指南车 B设计制造千里船C编著缀术 D精确计算圆周率1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地理方位( )A B C D13辞海说,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它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这一字体的创立者是( )A钟繇 B胡昭 C王羲之 D王

    5、献之14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自然条件优越 南迁的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 B C D15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16据南朝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

    6、17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迁。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A“城头山鸡呜角角,洛阳家家胡乐”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雨中”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8“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A严禁贪污B颁布均田令C迁都洛阳D实行汉化政策19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孟子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论语20如图反

    7、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口的大量南迁C统治者的政策推动 D稳定的社会环境21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感受下列古代艺术作品,具有“书圣”风格的作品是( )A BC D22人口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西晋末年我国出现了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政治经济发达C八王之乱相互混战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23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说:“当时(北魏)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 请再结合以下图片,说出这些材

    8、料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大交融 B国家大一统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繁荣发展24“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李白的诗句中提到了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西晋都城被匈奴攻陷后,中原人民大量南迁江南的景象,史称永嘉南渡。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永嘉年间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A西晋迁都到南方 B南方经济发达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战乱多,为躲避战祸南下25下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它们的引入(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丰富了汉族生活C导致民族关系紧张 D推动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

    9、【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圆周小数点分明”,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故A符合题意;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D【解析】【

    10、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学习先进文化,故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故D符合题意;统一黄河流域、开发江南经济、笼络守旧势力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图片中胡床、方凳、汉人食胡图,这些都说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生活习俗上逐渐趋同,是民族融合的具体体现,民族融合是指民族之间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逐步消失,相互融合成新的民族,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俗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特点之一,所以A项符合题

    11、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睛】本题是图片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材料信息“胡床、方凳、汉人胡食图”,判断历史事件所指“民族交融”。审题并弄清题目要求,最后结合所学知识再认再现基础知识准确做出选择。4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可知正确。据题干材料“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逃往战争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可知正确,所以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A项符合题意;而和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5A解析:A【

    12、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采取措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加强了北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以后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A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北魏的汉化措施,没提到经济、中央集权,故BC不符合题意;北魏只统一了北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解析:C【解析】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放,其原因包括: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经济发展;南方相对和平稳定。“苏湖熟,天下足”局面的出现,是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所以排除项,符合

    13、题意,故选C。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在北方建立政权,北方战争频繁,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故A符合题意;三国鼎立时期是从东汉到西晋过渡的一个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进入混乱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暂时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D正确;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垓下之战发生在楚汉之争时期,官渡

    14、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的重要战役,ABC排除。故选D。9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据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的砖画“制作蒸馍与烙饼”“食用烧烤食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汉人学习胡人的生活习俗,胡人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相互交融,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所以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民族交融,故选B。10D解析: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进行了行了历时十六年之久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这次战乱使西晋王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北方人口为躲避战乱开始南迁,形成我国古代历史

    15、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故选D。点睛: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需要重点掌握北方人口南迁的时间和原因;掌握江南地区得以开放的原因。11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推算大明历时,必须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精细的推算,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对他创制新历法产生重要作用,故D符合题意;设计制造指南车、设计制造千里船、编著缀术与题干无关,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2D

    16、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后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229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根据三国都城的位置可知,D项中的图片反映了229年形成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势,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1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曹魏时期,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独创楷书书法的是钟繇,故A符合题意;胡昭是三国时期书法家,擅长隶书,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王羲之、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擅长行书,故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

    17、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富二号和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ABC总结原因不全,故选D。【点睛】此题应理解并识记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掌握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经过南北方

    18、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地区得到迅速开发。15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题文中的“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说明孝文帝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开始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进行了著名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作汉化措施,ACD选项和孝文帝无关,所以此题选B。1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

    19、分清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和主要原因。1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分析选项可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中的胡乐即少数民族音乐,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能反映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A项符合题意;“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雨中”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事业的发展,B项不符合题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描述的民族冲突,C项不符合题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信息“反映民族交融”,结合四个选项的内容逐一分析,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

    20、,结合“城头山鸡呜角角,洛阳家家胡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雨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具体含义解答问题,排除不是体现民族融合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8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主要的措施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其中讲汉话规定汉语为“正音”,鲜卑语为“北语”,他下令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从材料中的“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

    21、。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我们可以判断出是孝文帝改革中的“讲汉话”内容,即是实行汉化政策,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想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生

    22、产技术,可以查阅的书籍是齐民要术。C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A不合题意;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不合题意;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C。20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中流民迁移方向为自北向南,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

    23、发,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从图片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2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书法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品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属于行书,A正确;B属于楷书,C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像,D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女史箴图,均排除。故选A。2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人民饱受痛苦。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C符合题意;北方自然条件恶劣的说法错误,A不符

    24、合题意;南方政治经济发达的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不是北人南迁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A解析:A【解析】【详解】由“当时(北魏)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及图片“汉人胡食图”“汉人牧马图”可以看出,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的民族交融,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及图片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24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三川北掳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晋到东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多,为躲避战祸,北方人口纷纷南下,材料反映了永嘉年间北方人民南迁的主要原因是北方的战乱,故D项正确。A项“迁都”说法错误,排除。BC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D。【点睛】根据材料的主旨意思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或者直接找出答案。25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知,此内容体现了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对汉族的影响,体现了胡汉之间的民族融合,椅子、方凳等的引入丰富了汉族生活,故B符合题意;AC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注意事项

    本文(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题带答案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