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课后训练.docx

    • 资源ID:2957913       资源大小:154.1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课后训练.docx

    1、高考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课后训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课后加餐训练(一)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的H最终都被氧化释放大量能量B细胞中ATP/ADP的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C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D检测是否产生CO2可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解析:选B在无氧呼吸过程中,细胞质基质中的H与丙酮酸反应不释放能量;ATP/ADP的值下降说明ATP含量相对减少,可促进细胞呼吸;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CO2。2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部分物质代谢过程。对这一示意图的解释正确的是()A在人体内,

    2、、过程可在同一细胞中完成B在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过程所需的酶C在乳酸菌体内,当过程加强时,过程会减弱D在细胞内发生的过程不需要H2O作反应物解析:选B在人体内,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中,过程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可完成无氧呼吸生成乳酸的过程;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发生过程;过程的发生需要H2O作反应物。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B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C包扎伤口时,需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

    3、剧烈运动产生大量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解析:选A蔬菜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能减少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是抑制有氧呼吸,从而延长贮存时间。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型细菌,容易在伤口深处繁殖。慢跑可以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乳酸而不是酒精。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C3和C5的叙述,错误的是()AC5固定CO2形成C3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B一个CO2分子被C5固定后会形成两个C3分子C外界条件改变使C3增多时,短时间内C5会减少D被还原的C3可在酶的作用下再形成C5解析:选AC5固定CO2形成C3的场所不是

    4、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而是叶绿体基质。一个CO2分子被C5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外界条件改变使C3增多,则短时间内C5会减少。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又形成C5。5将一组小麦培养于含C18O2的空气中,将另一组小麦培养于含18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两组最先出现含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A葡萄糖和CO2BC3和水CC5和水 DC3和丙酮酸解析:选BC18O2首先与C5结合,形成C3;而18O2首先与H结合生成水,所以两组的放射性分别最先出现于C3和水中。6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体中ADP的含量

    5、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光照,下列能表示叶绿体中ADP含量变化的曲线是()解析:选B突然停止光照,则光反应停止,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受阻,ADP的含量先上升,上升至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稳定。7如图甲为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小麦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BC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CO2浓度C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D当温度从25 升高到30 时,B点将左移解析:选DA点时光照强度为0,小麦只进行呼吸作用,故A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C

    6、点为光饱和点,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和CO2浓度,由于此时温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故限制因素应该是CO2浓度。由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B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温度从25 升高到30 时,呼吸速率加快,而光合速率减弱,故只有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才能与呼吸速率相等,B点将右移。8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下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玉米叶肉细胞中没有还原氢生成

    7、B光照强度为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C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 molm2s1D实验表明,超过一定光照强度,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解析:选D分析曲线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相等,两者均产生还原氢;光照强度为b,影响两曲线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为c,单作时玉米固定CO2的速率为10515 molm2s1;曲线表明超过c点光照强度后,间作时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增加产量。9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

    8、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B过程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过程比过程耗氧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H不足D过程比过程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解析:选C实验研究的是影响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因此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过程有氧气消耗,因此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加入呼吸底物后耗氧速率加快,说明过程耗氧速率低的原因可能是H不足。加入ADP后耗氧速率加快,说明过程比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10(2016广州二模)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波长(nm)40045050055

    9、0600670700吸收光能百分比(%)叶绿素a4068515164016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解析:选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能吸收光能并产生H和ATP,释放出O2,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色素吸收利用光能越多,O2释放量越大;当光波长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时,植物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增加,光反应阶段加快,H和ATP增多,C3的还

    10、原加快,因此C3的含量会减少;当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不能合成,因此叶绿素a吸收光能的减少幅度更大;当环境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二、非选择题11某研究小组探究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实验在其他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种子中ATP含量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_能源物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通过_产生ATP,满足其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2)酸雨会导致大豆种子萌发受阻。由图1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阻碍大豆种子萌发。由图2可知,总体上酸雨可能通过_阻碍大豆种子萌发。(3)结合图1、图2分析,在实验开始的前5天,模

    11、拟酸雨_(填“促进”或“抑制”)ATP的合成。通过检测ATP的含量_(填“能”或“不能”)判断种子呼吸作用的强度。(4)为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用_试剂进行检测。解析:(1)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大豆种子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以满足其生命活动对能量的需求。(2)由图1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ATP含量下降;由图2可知,与pH为7.0相比,酸雨使细胞呼吸速率下降。(3)由图可知,57天,ATP含量下降,而细胞呼吸速率上升,可能的原因是ATP消耗量增加。(4)酒精的鉴别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答案:(1)直接细胞呼吸(呼吸

    12、作用)(2)降低ATP含量降低呼吸速率(3)抑制不能(4)酸性的重铬酸钾12.铁皮石斛为药用草本植物,图1为其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图2为某科研小组测定的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据图1分析,铁皮石斛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_,此过程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_中的化学能。研究发现铁皮石斛叶片变黄过程中叶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基本不变,但黄叶基本不转化光能,由此推测_(色素)参与光反应中能量的转化。(2)铁皮石斛由光下进入暗处的短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变化是_(填“增加”或“减少”)。据图2分析,铁皮石斛不同于一般植物的特点是_;但其在黑暗中并

    13、不能产生糖类等光合产物的原因是_。(3)实验人员研究发现铁皮石斛的气孔在暗处开放。综合题图和上述结果推测,铁皮石斛在光照下吸收CO2不足,而暗处可以_,进而提高光合速率。解析:(1)铁皮石斛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此过程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2)铁皮石斛由光下进入暗处,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则短时间内生成C5的量减少而消耗量不变,故其含量减少。在黑暗中铁皮石斛仍从外界吸收CO2,但在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导致缺乏由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使暗反应不能进行,故铁皮石斛在黑暗中不能产生糖类等光合产物。(3)结合铁皮石斛在暗处气孔开放和图2,可推测铁皮石斛在光照下吸收

    14、CO2不足,而暗处可以吸收CO2并储存起来,为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CO2,进而提高光合速率。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TP叶绿素(2)减少CO2吸收速率始终大于零黑暗中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3)吸收CO2并储存起来,为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CO213.图甲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甲(1)图甲中在_点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与D点相比,C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2)从生长状况、部位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相同的若干叶圆片,均分成若干份。抽

    15、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且适宜的光照等条件(如乙图)。叶圆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部分氧气存在于叶肉细胞内和细胞间隙中,导致叶圆片上浮。测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将记录结果绘成丙图。该实验的目的是_。分析图丙可知,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c点以后曲线上行,原因是_。乙丙(3)另取相同的叶圆片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叶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有适宜光照强度的密闭装置内,一小时后,测得乙组叶圆片干重为B,丙组叶圆片干重为C。则叶片净光合速率为_,实际光合速率为_(用A、B、C)

    16、表示。解析:(1)图甲中A点至D点光合速率一直增大,D点时达到最大值。在D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CO2浓度,而可能是光照强度或温度。与D点相比,C点时CO2浓度较低,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较少,故H含量较高。(2)培养皿中的NaHCO3溶液可提供CO2,叶圆片上浮至液面的时间代表光合作用强度,上浮至液面时间越短,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实验中的自变量是NaHCO3的浓度,因变量是叶圆片上浮到液面的时间,故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与a点相比,b点NaHCO3浓度高,即CO2浓度高,消耗C5多,此条件下C5含量较低。当NaHCO3浓度过高时,可能导致细胞失水,影响光合作用。(3

    17、)AB代表呼吸作用速率;CA代表一小时净积累有机物量,即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CA)(AB)CB。答案:(1)D光照强度或温度较高(2)探究CO2的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低NaHCO3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细胞失水过多,影响光合作用(3)CACB课后加餐训练(二)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不同,产生CO2的场所也不同B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C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不能完成暗反应D密闭玻璃容器中降低CO2供应,植物光反应不受影响但暗反应速率降低解析:选A酵母菌细胞可以进行

    18、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暗反应需要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即NADPH)参与,因此,给离体的叶绿体基质提供CO2,同时提供ATP和H,就能完成暗反应;密闭容器中降低CO2供应,会引起CO2固定形成C3的速率降低,则C3的还原中消耗光反应产物ATP和H的速率也降低,从而使光反应也受到影响。2微生物菌种常常在04 的低温下保藏。下列与微生物菌种保藏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低温保藏有利于减少菌体内有机物的消耗B低温保藏可以减慢菌体繁殖的速

    19、度,减少变异的发生C低温保藏时菌体内酶蛋白分子的结构可能会受到破坏D低温保藏时菌体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度会减慢解析:选C低温抑制酶活性,呼吸作用速率下降,有机物的消耗减慢,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速度也减慢;低温保藏可以减慢菌体的繁殖速度,菌体分裂次数减少,DNA复制次数下降,减少了变异的发生;低温时,酶蛋白活性受到抑制,但分子结构不会被破坏。3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

    20、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解析:选D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4下列关于比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豌豆种群不断自交,A基因频率与a基因频率的比值不断减小B人体剧烈运动时,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不变C小麦根尖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O2消耗量/CO2产生量1D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内浓度/外界溶液浓度减小解析:选B基因型为Aa的豌豆种群不断自交,正常情况下,A基因频率与a基因频率均不变,两者的比值始终为1;无论是剧烈运动还是安静状态下,机体

    21、的产热量与散热量都保持动态平衡;小麦根尖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时,O2消耗量/CO2产生量1,小麦根尖细胞存在无氧呼吸时,O2消耗量/CO2产生量1;正在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内浓度因失水而增大,外界溶液浓度因吸水而减小。5在某装置中加入葡萄糖以培养酵母菌,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经检测,装置中葡萄糖减少了X摩尔,气体的体积总量增加了Y摩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此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此过程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量为(6X3Y)摩尔CX摩尔葡萄糖分解后,其中的能量的去路是形成ATPD反应结束后向装置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则装置内溶液会变黄解析:选B

    22、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据题干信息可知,此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Y摩尔,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Y/2摩尔,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XY/2)摩尔,故此过程中酵母菌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的CO2量为(6X3Y)摩尔。X摩尔葡萄糖分解后,其中的能量的去路包括以热能形式散失、形成ATP和存留在酒精中等。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灰绿色。6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B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可能同时进

    23、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葡萄糖需要借助载体蛋白的作用D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线粒体内分解产生大量ATP解析:选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由题干信息可推知,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中,可能有一部分是通过有氧呼吸消耗掉的,有一部分是通过无氧呼吸消耗掉的。葡萄糖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需要借助相应的载体蛋白进行跨膜运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内发生分解,产生少量ATP。7如图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表示渗透吸水,对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ATP中B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产生的能量可

    24、用于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C过程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水和CO2,过程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D就整个植株来说,若过程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O2的吸收量,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解析:选D表示细胞渗透作用吸水,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对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于ATP中,一部分储存在C2H5OH和C3H6O3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表示光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过程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全部来自CO2,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可在根尖细胞中发生;

    25、若图中过程(光反应阶段)O2的释放量小于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O2的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0,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8下面为植物体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作用的示意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在高O2含量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卡尔文循环的具体场所应为叶绿体类囊体膜将植物突然置于黑暗环境中,C5与C3之间的转化不受影响C2和葡萄糖均可在线粒体内被彻底分解成CO2和H2OA零项B一项C二项 D三项解析:选A从图中信息可知,在高O2含量环境中,产生的C3也可用于卡尔文循环,进而生成糖,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卡尔文循环的具体场所应为叶绿体基质,错误;光合作用的暗

    26、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黑暗条件下,不能生成H和ATP,故而C5与C3之间的转化将受到影响,错误;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错误。9将某绿色盆栽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天气晴朗时的早6时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继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在8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在916时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C该植物体内17时有机物积累量小于19时的有机物积累量D该植物从20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解析:选B8时和17时,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

    27、等;17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植物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最终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说明植物进行了无氧呼吸,但并非从20时开始进行无氧呼吸。10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B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D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解析:选B早晨日出后光照强度不断增大,使得露地栽培的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迅速上升。大棚栽培条件下的油桃在bc段Pn下降,主要原因是日

    28、出后旺盛的光合作用消耗大量CO2,使大棚内密闭环境中CO2浓度迅速下降;而露地栽培的油桃在mn段Pn下降,是因环境温度过高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吸收少量CO2。15时以后,两种栽培条件下的光合速率持续下降,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所致。适时浇水避免植物因缺水导致气孔关闭、增施农家肥从而增加土壤中CO2浓度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二、非选择题11.科研人员从小鼠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并将其放入测定仪内的生理盐水中保持活性,然后按图示顺序向生理盐水中依次加入相应物质,其中X物质不包括还原氢,从加入线粒体开始测定O2消耗速率,结果如上图。请据图分析:(1)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是_。(2)图中X物质表示_。(3)区间内,线粒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属于有氧呼吸的第_阶段。(4)图示4个区间()中,线粒体内有水生成的区间是_,一定有CO2产生的区间是_。解析:区间,线粒体内存留的H消耗O2,随ADP量减少,O2消耗速率减小,此时线粒体中不一定发生丙酮酸分解产生CO2的反应。区间,加入ADP和Pi,O2消耗速率增大,随H量减少,O2消耗速率减小,此时线粒体中不一定发生丙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复习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课后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