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张仲景50味药证》笔记doc.docx

    • 资源ID:2952603       资源大小:23.0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张仲景50味药证》笔记doc.docx

    1、张仲景50味药证笔记doc桂枝一、应用:1治心悸、气上冲等,认为桂枝具有平冲降逆作用,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2治疗出汗。汗为心之液,汗多者多心悸,桂枝能温通心阳,可治疗汗多、心悸等,桂枝汤是主方。3药证桂枝舌:舌质淡红或黯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桂枝体质:“林黛玉”为代表。二、经验:使用桂枝,配伍极为关键。1桂枝甘草是平冲定悸的主药。但配伍不同,主治也不同。桂枝甘草茯苓为动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是虚悸;桂枝甘草五味子是咳逆而悸。2治疗自汗。桂枝汤治脉弱自汗;桂枝加附子治身痛自汗;桂枝加黄芪汤治身肿自汗。3另:桂枝

    2、甘草配伍麻黄,无大汗亡阳之忧;桂枝甘草配柴胡,则有发汗透邪之功。4经验方:桂枝10g,附子10g,细辛6g,甘草3g。用于治疗以身痛、汗出、脉弱为特点的疾病,如腰腿痛、头痛、神经痛、肿瘤疼痛等。三、用量仲景用桂枝有三个剂量段:大剂量(5两):治疗心悸动、奔豚气等;中剂量(34两):治疗腹痛或身体痛;小剂量(2两):多配伍麻黄治疗身体痛、无汗而喘等。所以,桂枝用于心脏病,必须量大,可用1215g,甚至达30g。四、学术争鸣:有学者认为:仲景方中的桂枝就是肉桂。芍药一、应用:1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仲景对此汤解除肌肉挛急的作用是相当肯定的。另:腹痛也是挛急性的症状。2腹痛时,仲景必用芍药。3芍

    3、药能用于便秘者。4咽喉疼痛不是芍药的应用指征。5芍药枳实主治腹痛便秘,是胃肠动力剂,相当于西医马叮啉。6芍药配白术茯苓,是利水剂。二、经验:1芍药兼治便秘。笔者经验,芍药量至30g以上,就有通便作用。2江苏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有柔肝饮一方,即芍药甘草汤加生麦芽。3小建中汤是保肝方。P19三、用量:仲景用芍药有2个剂量阶段:大量:46两,主治以腹中急痛为主证的病症。若配附子或黄芩,或配桂枝等则不必大量,用小量:23两即可。芍药甘草汤原方用量各4两。后世用量比例不一,从12:1到3:1不等。甘草一、应用:1用于瘦人。神农本草经载甘草能“长肌肉”。羸瘦可以看做使用甘草的客观指征之一。2咽痛,多用甘草。

    4、3甘草用于口腔黏膜病。咳嗽也是黏膜病。总之,甘草证以体形羸瘦为客观指征,主治病症以干枯性(羸瘦)、挛急性(肌肉痉挛、绞痛)、刺激性(咽痛、黏膜溃疡)、躁动性(心悸、脏躁)、突发性(中毒、外科感染)为特点。二、经验:1甘草6g,桔梗3g。为利咽方。治疗急性咽炎,笔者常加山栀10g,连翘20g。加制半夏12g、厚朴10g,治疗慢性咽炎、梅核气等。2甘草6g,桂枝12g。为定悸方。方中桂枝多改用肉桂10g。3甘草12g,干姜6g。用于以吐涎沫而不渴、苔滑为特点的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4大枣一、应用:1张种景使用大枣最多的是与生姜、甘草分别同用。2临床所见,凡动悸者、脏躁者,多形体瘦弱、舌淡脉细

    5、,故使用大枣、甘草为主的方药,要注意辨清舌脉。3大枣味甘,含糖量很大,作为能量补充,张仲景对体质瘦弱的虚劳患者,常常大量使用大枣,最大量达30枚。二、使用注意:1大枣一般不与麻黄配伍。2张仲景治疗胸闷气喘一般不用大枣,这恐怕与“甘能令人中满”有关。3治疗关节痛的麻黄方也很少配伍大枣,可能大枣大量服用能妨碍麻黄发汗功效的发挥。麻黄一、应用:1麻黄多用于无汗证,而与石膏同用时,则不必拘于无汗一证。麻黄配石膏能调节发汗的强弱。石膏量大于麻黄,则不发汗而退肿。麻黄量大于石膏则重在发汗。2麻黄配黄芪:主治关节疼痛、汗出身重而肿者。3黄肿,是仲景使用麻黄的客观指征。黄肿者的咳喘,麻黄最为适宜。4仲景使用大

    6、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浮紧即有力,是患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一种反映。5麻黄体质P386配伍桂枝的麻黄剂应该是较为安全的,尤其是桂枝量大于麻黄的处方。麻黄汤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7麻黄6g,附子10g,细辛6g。是温性止痛兴奋剂,治疗腰痛效果最好。但以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麻黄量在10g以上,芍药量在30g以上,服用以且须避风,服第一服时常常会周身出汗,腰痛随之减轻,以后再服就不一定会出汗,有效才常常三五剂内见效。笔者经验,本方加大姜、甘草、大枣等,使用更安全,汤液的口感也较好。二、用量1麻黄的用量有多个阶段:2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仲景用麻黄多先煎去上沫。附子一、

    7、应用1麻黄汤证或桂枝汤证的恶寒,一般经发汗以后可以,但恶寒不仅不减轻,反而比以前严重,这种情况多出现于阳虚证患者,恶寒同时,常常汗漏不止,身体湿冷,精神萎靡,是使用附子的指征。2大剂量附子多用于痛证。3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证。所主治的二证之中,脉象沉微最为重要。4“附子脉”(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5近代名医恽铁樵认为“脉硬有汗”是应用附子的特征之一。6仲景使用附子:止痛多与细辛同用;温阳止泻多与干姜同用;与白术茯苓白芍同用则利水;与麻黄芍药桂枝甘草同用治疗身痛;配人参治大泻而脉微不出;配大黄治腹痛而大使不通。7真武汤乃温阳利水剂,用该方以后能缓解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个人的经验,宜在真武

    8、汤的基础上加肉桂,甘草更好。二、用量:仲景用附子有2个剂量阶段:止痛炮用35枚;回阳生用12枚。三、使用注意:有毒,须久煎。附子中毒,古时侯用甘草、黄连、肉桂、绿豆、黑豆汤解之。现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鲁卡因等。口服浓茶也有解毒作用,目的是沉淀生物碱。干姜一、应用1干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2“干姜舌”: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黏液,可称“干姜舌”。3干姜主治与附子相似,其区别在于:附子多用于心血管系统,脉沉微;干姜多用于消化系统,舌苔白腻。此外,附子能止痛;干姜除腹胀满,二者有内外之别。4干姜6g,甘草12g。为甘草干姜汤,本方为温中的祖方。5著者经验方: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1

    9、0g,肉桂6g,甘草5g,茯苓20g,大枣12枚。主治: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见咳喘心悸、痰清稀量多起泡沫者。患者体形以瘦弱为宜。6与生姜的区别:生姜偏于止呕;干姜偏于止泻,二者有上下的不同。细辛一、应用1治“咳”,配干姜、五味子;治“寒”,配当归、桂枝、芍药、甘草。2细辛主治“口不渴”一证尤为重要。3细辛配附子、乌头等可用于剧痛。4“细辛舌”:其舌质淡红,舌苔白滑,上罩一层稀滑黏液,笔者称为“细辛舌”。5细辛主治咳逆上气,多配干姜、五味子,其痰必清稀;治四肢厥逆,多配桂枝、当归,其舌必淡红;治疼痛,多配附子、乌头、肉桂、干姜等,其疼痛必剧。6细辛与附子主治相似:但

    10、细辛主治必有水,附子主治必有寒。7细辛与干姜均用于不渴而苔滑者,但细辛能止痛,干姜能止吐利,前者偏于神经系统,后者偏于消化系统。二、用量仲景用细辛,入汤剂宜量大,23两。吴茱萸一、应用:1仲景书中寒都有痛义,用于“寒”病的方药大多有止痛作用。2吴茱萸量越大,大枣用量就越大。柴胡一、应用1小柴胡汤中加减唯柴胡、甘草不可减,故可视为小柴胡汤的核心。2所谓往来寒热,主要指患者的自我感觉,即一种寒热交替感。或忽而恶风怕冷,肌肤栗起,忽而身热而烦;或心胸热而四肢寒,或上部热而下体寒,或半身寒半身热。这种寒热冲锋枪感还包括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如特别畏风、怕吹空调等。再推而广之,对湿度、气压、光照、气

    11、候、居住环境、音响、气味的变化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可以认为是往来寒热的延伸。3笔者将胸胁部、身体的侧面、腹股沟等部位称之为“柴胡带”。4“柴胡体质”P815笔者经验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柴胡用量在20g以上方能显效。6四逆散是止痛升压剂。7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精神疲劳恢复剂。8笔者经验,使用逍遥散,除有腹痛等症状外,还要看舌,舌体要胖,边有齿痕,大使不成形,患者常有浮肿,尤其是晨起脸肿。二、用量柴胡用于发热,用量宜大;用于慢性肝炎,用量宜小。半夏一、应用1大剂量半夏用于治疗呕吐以及咽喉部症状。2半夏主治“呕而不渴,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证”。3不渴:指口腔无明

    12、显干燥感,也没有明显的口渴感,甚至经常泛吐的清稀的唾液或胃内水液,其舌面也可见湿润的黏腻的舌苔。4“半夏体质”黄芪一、应用:1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者。2黄芪用于体形偏胖、肌肉松软无力者。3黄芪可与麻黄同用,治疗关节疼痛。4黄芪主治的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5“黄芪体质”、“黄芪肚”腹部松软,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肚脐深陷,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6麻黄证与黄芪证均治肿,但麻黄为无汗而肿,黄芪为有汗而肿。7伤寒论不用黄芪,金匮罕见四逆。8笔者经验,治疗高血压浮肿,可重用黄芪30g以上,并配相同剂量的葛根。9大量使用黄芪的时候必须看体型,有无黄芪体质的存在。二、用量:现代用量:治疗浮肿,

    13、大量60120g;治疗半身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可用1530g。白术一、应用1白术茯苓配伍可治小便不利及口渴。小便不利指小便量少及排泄不畅。2白术、黄芪均能利水。但黄芪主治在表之水,故浮肿、汗出比较明显,而白术主治在里之水,故以口渴、眩晕、身重、大便性状改变为明显。3使用白术不论体形胖瘦,但患者多呈黄肿貌,肌肉松软,容易浮肿,特别是尤为明显,如眼睑浮肿。另外,必见舌体胖大而淡,或有齿痕,或舌面白苔,或舌面水滑。4白术18g,茯苓18g,猪苓18g,泽泻30g,桂枝12g。五苓散的客观应用征,是患者大多舌体胖大而有明显的齿痕。茯苓一、应用:1悸、小便不利是使用茯苓

    14、主要指征。2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3茯苓主治口渴及小便不利。其渴感并不严重,惟口内少津而思饮,虽饮而不多。4茯苓舌:舌体多胖大,边有齿痕,舌面较湿润。胖人舌体大,固然多茯苓证,瘦人见舌体胖大者,茯苓证更多见。5舌体胖大而有齿痕,多为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舌体瘦小而有齿痕,多为半夏厚朴汤证。6茯苓证与白术颇多相似之处,故仲景使用茯苓多与白术同用。所不同之处,白术重在治渴,而茯苓重在治悸。故前人称白术能健脾生津,而茯苓则能安神利水。猪苓一、应用:1猪苓与茯苓均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其区别在于:茯苓治眩性,猪苓治热淋。2仲景猪苓方仅三方,三方均有猪苓、茯苓,主治小便不利。泽泻一、应用1

    15、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小便不利者。”2仲景用泽泻,多与白术、茯苓、猪苓合用,主治小便不利。四药的区别在于:泽泻主冒眩,白术主渴,茯苓主悸,猪苓主淋。滑石主治小便不利而赤者。防己一、应用防己与泽泻都可治疗浮肿、小便不利,但泽泻治眩冒,防己治关节疼痛,主治有上下之别。葛根一、应用1仲景使用葛根必配甘草,主治头项腰背强痛拘挛。2葛根主治“项背强痛、下利而渴者。”3项背强痛一证,非葛根证所独有。然而下利而项背强痛者,为葛根证所独有。下利的程度越严重,葛根的用量越大,所以葛根证识别必须看下利的有无。4葛根还是治疗口渴的重要药物。口渴,是无汗而渴,多为口干而不能多饮。5葛根30g,黄芪30g,川芎12g,

    16、桂枝10g,赤芍20g,生姜3片,红枣12枚。(笔者经验方)主治中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6葛根黄芩黄连汤多用于治疗糖尿病腹泻以及急性肠炎、痢疾等。瓜蒌根应用1瓜蒌根主治渴者。其渴感明显而难愈,喝水有解渴。2瓜蒌根证的渴与石膏证的渴相似,但石膏证是烦渴,且有自汗出;瓜蒌根证是苦渴,饮水不解渴。3瓜蒌根证与半夏证正相反,仲景常常用瓜药根即去半夏。半夏证是口不干渴而呕,瓜蒌根证是口干渴而不呕。所以,两者不能同用。黄连一、应用1黄连配黄芩是黄连最主要的配伍,也是诸泻心汤之祖方。2黄连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3“黄连舌”:舌质坚老,舌色红或黯红,舌苔黄腻而厚。4泻心汤(黄连3g,黄芩3g,大

    17、黄6g),是经典的止血剂、抗炎剂、解毒剂、健脑剂以及通补性的保健剂。二、用量1仲景使用黄连有2个剂量阶段:大剂量除烦(4两),小剂量(1两)除痞。2笔者使用黄连,用于除烦在6g,用于除痞以及止利,则在23g。黄芩一、应用1黄芩与白芍、当归、白术、川芎同用可用于妊娠保胎。2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热利、热痞与热痹等。”3黄芩证中烦热最为重要。4黄芩本是止血良药,后世则用单味黄芩治疗出血。5笔者经验,黄芩所主的出血,有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适应面较宽。不过,其血色多黯红,质或有血块,应是黄芩证的特点。6伤寒论黄芩汤是治疗热痢的祖方。7目前临床上泻心汤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其中,黄芩是必不可少

    18、的。8笔者经验,凡适用于黄芩者,其人亦必肌肉坚紧,面红唇黯红,舌质坚老,脉象滑数。黄柏一、应用1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2笔者治疗胆道感染,多配大柴胡汤,治疗尿踟感染、盆腔炎等,多配猪苓汤,再加连翘;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多配茵陈蒿汤;治疗痛风,多配五苓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配小柴胡汤等。栀子一、应用1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窒者”。2栀子、黄连、连翘均可治烦,但黄连之烦是烦悸,栀子之烦是烦闷,连翘之烦是烦而汗。黄连烦悸而心下痞,栀子烦闷而胸中窒,连翘烦汗而咽中痛。不过,临床三药常常合用。大黄一、应用1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厚干糙

    19、,或如干焦锅巴状,笔者称之为“大黄舌”。2大黄体质: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黯红,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二、用量仲景用大黄有三个剂量段:大量(6两,18g以上),攻下。中量(34两,1012g),活血通经。小量(12两,36g),除痞退黄。厚朴一、应用1厚朴主治“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二、用量厚朴大量用于治疗腹潢。张仲景常用至半斤。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人参与厚朴的比例为1:8,如以1两为3g计算,则厚朴的剂量应达到24g为宜。而小剂量则用于治疗咳逆胸满、咽喉不利,量仅24两。枳实一、应用1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2枳实与

    20、厚朴经常遇用,两者均能治胸腹满,但厚朴除满,是除胀满;枳实除满,是除坚满。厚朴除满不治痛,枳实除满且治痛。3按照目前用法,大便秘结者用枳实,腹胀满者用枳壳。二、考证古今枳实同名而异物,仲景所用枳实,即今之枳壳。对此,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他说:“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惟枳实,大者惟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薤白仲景薤白方共四,薤白与瓜蒌同用者三,与枳实同用者二。石膏一、应用1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数或浮大、洪大者”。2黄芪、石膏均治汗出:黄芪主治汗出而肿,不烦;石膏主治汗出而渴,必烦。3石膏与桂枝

    21、均治汗:桂枝主治汗出而悸,其脉缓而迟;石膏主治汗出而烦渴,其脉滑数。4石膏、白术茯苓均治渴:石膏治渴而大饮热水,舌苔干燥或焦;白术茯苓治渴而不欲饮,舌苔薄白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5张仲景石膏多配粳米。张锡纯先生有石膏粳米汤。笔者则多配山药。6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中出现严重渴感、出汗等症状时,白汤可配伍人参同用,方如白加人参汤。龙骨龙骨脉:作为客观指征的脉芤动,脉浮大而中空,轻按即得,重按则无。一些体形羸瘦的患者也可见此脉象。人参:总的看来,人参多用于消瘦或枯瘦之人。麦门冬:主治“羸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阿胶一、应用:1阿胶主治“血证,又以便血、子宫出血、尿血”为主。2仲景使用阿胶,必见血证。临床上,患者有以出血为主诉者,也有不以出血为主诉者,可以询问其有无出血倾向。3又其人多面色萎黄或苍白,皮肤枯焦,爪甲无血色是其客观指征。4阿胶为“衄家”之专药。当归:合用当归,其人多羸瘦状,皮肤多干枯,或如鱼鳞状。所谓的肌肤甲错,甚至有脱屑,其脉多细。五味子五味子与泽泻均治冒:五味子治冒兼见咳,泽泻治冒兼治小便不利。桔梗桔梗专治咽痛。


    注意事项

    本文(《张仲景50味药证》笔记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