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来如何促使备课达到实效是我们语文教师迫切要解 决的问题。一、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 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 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 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 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 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 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 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更 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 师独自一人或
2、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 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 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 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 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 如活动类课程,应以场所、器材、学具及活动的组织安排 等准备为备课形式,研究类课程要做好物质准备、分组安 排等,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本上。 有平行班级的,应大力提倡“集体备课”方式。而教龄 长、经验丰富、素质高的教师,提倡在书上“点画批
3、注”,让他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研究。三、备课的评价要促发展。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 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环节”都 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导 入”、“经过”、“小结”、“作业”等,缺一项就视为 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就在于忽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 师的创造性。按照“课改”的新要求,教师的备课评价应 该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要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 于学生的发展,无论是哪一门课,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 轻教师,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 所以,建立一套符合课改要求的新的备课评价标准,是促 进教师有效备课的关键。新的备课评价标准应把握一下原
4、 则:照搬照抄要严禁,千篇一律要否定,过程思路有特 色,促进发展目标要明确。新课程对教师备课的要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脑力 劳动。可以说,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很大一部分精 力是花在了备课上。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备必有用,劳必 有获呢?有效的做法是:1、教师备课要备教学内容。 这不只是仅仅准备教材内 容,或只是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要求教师对 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 示;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取舍,巧妙地 调整组合,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设计; 要求教 师从参阅配套教参和优秀教案中受到启发,帮助挖掘教 材,拓宽教材
5、,打开思路。2 、教师备课要备学生。 备学生的前提就是以人为本、 充分地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更要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 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已知程 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 清了学生的学情,包括学生知识、技能的深度与广度,讲 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 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 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要 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了 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利用学习 资源;了解学生
6、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帮助他们设计学 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帮 助他们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等。备学 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 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 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 研究学生。3、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 备自己, 有四层含义:一是 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使自身在文化素养、科学知 识、人格魅力上有足够的品位、能力和感召力。文化素养 需要长期的积淀,科学知识需要刻苦的汲取,这里特别要 提一下人格魅力,教师的情感立场、理想精神、敬业态 度、超功利的道德品格、负重前行的超
7、常意志,对学生的 人格养成有很深的影响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不 可低估的作用。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 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学效 果。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认识特点、 情感特点、意志 特点,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以及不同等层 次的能力特点,这一切都必须要在 备课过程中表现出来, 而且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三是教师备课不能 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 中,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要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 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就要靠教师在备课和教 学中如何发挥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了。四是根据能力 大小
8、和自己在某一个教学阶段的侧重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例如新教师通过设计详案熟悉教材,弄清教材的体系,积 累教学的经验;开展教科研课题实验的教师,可以精心设 计满足实验要求的特色教案。再如,对某一教学环节还不 够上水平的教师,可着力在这一教学环节上采用多种设计 方案。4、教师备课更要备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 学习策略的指导。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还要考虑如何把教材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把知识 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就要研究教学方法,这是实现教 学任务的保证。教师研究教学方法,必须紧紧依据每次课 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课的类型 和结构,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
9、法。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 知识、提高能 力的最重要的阵地。既然要以学生及学生的 发展为中心,那 么课堂教学就应当是学生活动的主要时 空,教师应退到次要的位置,来扮演学生活动的欣赏者、 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备课主要是准备这些方法,创设一 些情景让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要做到这 些,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去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教的 本质在于引导,其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 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是一种启迪,也可以是一种激 励;引导的内容既有方法和思维,同时也有价值观、世界 观以及做人的道理。优化教案设计的几点思考 :备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的质量是课堂 教学的基础。在教案
10、设计时,教师应以课程标准和素 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据标准源于教材”的原 则,根据不同课型,以及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己已有 的教学经验精心设计。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 教材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结 合学校、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 性,创造性的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多种多样的实用教案。1、充分认识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获 取知识的过程,多考虑如何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认识 到课堂教学实施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努力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认识 到在新的时期建立一
11、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 性,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宽松 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多一些安排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机 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经历学习的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 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一 定的差异,因此,备课中应尊重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 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 题,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题目,供学生有选择的做,使 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都能在学习过 程中有所收获。2、注重课前的二次备课。我想,在备完课后,不是
12、只等上课,必须再看一遍教 案,进行一次再备课。把教学步骤、教学重点、教学难 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再仔细琢磨一番:教法是不 是非常恰当?问题这样提出是不是恰如其分?某个问题放 在前面先讲到底好不好?这样临时再做些增、补、删 减,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使教案越发完善, 使教学内容熟烂于心,使操作教学过程更加游刃有余、挥 洒自如,使整个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这样,虽然教案书 写乱了点 ,但课前准备充分,心中有数,眼里有学生,心 中有重点,讲起课来才能自如、潇洒,课才能讲活。我认 为, 那种讲课时离不开教案,照本宣科的死板的教学是最 不受学生欢迎的,而那种教学重点不明确、课堂上离题万 里的
13、胡侃乱讲更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学效率因此 也就不会理想。3、重视教法研究,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主要应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 点,适当选择教学方法。在选择任何教学方法时,要重视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活动,要使学生参与学习全过 程,让学生真正体验,获得探究、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当 前可以选择的教学法,如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 习和问题解决等,在教学中不论选择什么方法,一个重要 的原则是,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智力开发和能力提高的目的。目前有些教师不太懂得教学规律,单就留作业就存在 着许多弊病,如练习册泛滥
14、成灾,搞题海战术,作业毫不 选择地留,大量作业压得学生透不过气来,结果学生抄袭 作业,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答曰:“作业太多,晚上写不 完,不交又不行,只好走捷径。”我认为这种留作业的方 法表面看好象挺负责任,实质上是对学生毫不负责的一种 表现,这种不充分利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而只妄想用作 业压学生,逼着学生学某一学科的做法是欠妥的。长此以 往,恶性循环,还谈什么学习效率!还有一种情况,那就 是学生没有自习,从早到 晚,时间一直被教师占用,学生 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自习课个别教师成了长住“大 使”,长期霸占学生的自习时间。这种泡在班级的方法不 赞成也不倡导,学生的智能、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各有 不
15、同,不要一刀切,看着学生只学某一学科。这样做的结 果,只能是让学生生厌,靠这种方法提高效率结果也只能 是徒劳。教师必须在如 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 让他们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学。语文课应根 据教材特点教学, 不同体裁、不同内容可灵活运用教法。 例如,讲小说,可用分角色指导朗读法、表演法等;议论 文教学可用演 讲法、推理法等;散文、诗歌的朗读法,学 生出题考试法、讲练结合法、竞赛法等等。还比如留作 业,会的可以不做,专挑不会的做。这样做之前首先和学 生明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对自己负责,不自欺欺人。其 次教师 、科代表、小组长严加督促,用提问、考试等方法 进行检查,严格要求。实践
16、证明,这样做效果很好,学生 实际能力很强。我觉得,如果教师教法恰当,学生就愿 学,也好学,这样才能事半功倍。4、了解学生,注意学法指导。备课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不了解学生,课就备不 好。因此在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的,选择 教学方法和选配例题与习题时,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 况,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行之 有效的教学方案。如对于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态 度、学习方法、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理解能力以及学习 中存在的问题都要深入了解。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 仅应让学生学到手,还应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未来语文 教学大势所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17、渔”。教给学生开 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发现真理的好方法,让学生自己去 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很 重要。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效果成倍提高,教 师自身也获得了解放。比如,语文教学中的字 、词教学, 课内自读课文的处理,作文的批改,各种不同体裁文章的 特点,应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也可以把 老师备课的过程 告诉学生,使其从老师备课中学到学习方法。5、备课的环节多用留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 决,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备课过程中的留白,最重要的即是把原来教师提出的 问题交由学生提出,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质 量的问题。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变换的又一体
18、现,也是新课程理念规范教师课堂行为的一条严格标准。 “教学设计的理念上要从关系入手,关注教学中人的存 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生活世界的 多向互动及其效果。”然而,如何让学生既充分发挥自主 性,又不天马行空,达到所谓的“效果”比原来的科学设 置课堂提问远远难得多。引导学生提问,可尝试以下一些方法:由彼及此,旧 的提问方法有时同样适用;由表及里,提供现象,让学生 提问本质或规律;制造漏洞,让学生查漏补缺;对比研 究,提供参照物,让学生提问异同点及其原因;游戏法, 鼓励学生提出既有水平又有难度的问题等。同时,还得预 防两种局面。一是提问失控,出现雷同或牛角尖的问题。 不能打消学生的
19、积极性,也不能让这种情况无休止的延 续,应预备巧妙的点评和过渡。二是出现教师无法或不能 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能不懂装懂,一旦露馅, 局面非常尴尬。坦白的承认自己的不足,和学生一起探 讨,学生必有战胜老师的欲望,思维会相当活跃。备课过 程不可能预见学生提的所有问题,但必得做好坦白应付的 准备。放手给学生解决的问题不一定完全放心,所以有必 要把导学的重要内容拿到课堂上来,集思广益,让学生二 次消化。备课过程中同样要估量学生的局限和错误。6、努力追求备课的深度,在备课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 创造力。备课要追求深度,并不是说越深越好,而是在很大程 度上强调教师要把课文内容消化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
20、 在讲解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 得。具体而言,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挥洒自 如,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就必须深入透彻地领 会讲授内容,特别要注意把课文的内容语言、思想、 情感烂熟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就象演员一样,不能仅 满足于对剧本台词的表面理解和记忆,而必须全身心地投 入角色之中,和剧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产生较强 的艺术感召力。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曾说:“每教一篇文 章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品出味来, 才决定怎样去教。我发现,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 了感情,才能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鼓起 来。”此外,备课要真正具有深度,还应
21、注重提炼,追求深 入浅出。备课时,对课文固然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 但最终在进行课型设计时,应追求集中的目标体现和简明 的教学步骤,这样有利于教师课堂的自由发挥,产生较好 的讲授效果,当然也为学生的发挥提供了更加广阔、自 由、开放的空间。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是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也是教师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再 加工的过程,是理智与情感滤化后的结晶,是一种转化、 一种升华、一种超越。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收 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研究工作是否充 分深入,是否切合实际。课备得好不好,不仅直接影响教 学效果,影响整个教学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 成长。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方面精心钻研、深刻领 悟,提高自己的教学层次与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