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6部语八下第22课《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2943484       资源大小:25.8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6部语八下第22课《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1、5.一词多义:闭:是故谋闭而不兴(闭塞);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关闭)谓:是谓大同(动词,叫作);予谓菊(动词,认为)6.文言句子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单敬爱、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疼爱、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样一来,图谋之心就闭塞而不会兴起,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文章理解】1. 梳理层次: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是对“大同”社会的纲

    2、领性说明(根本特征):“大道之行”是总说,“天下为公”是说政权归属于社会全体成员,“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管理者应有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讲信修睦”是说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二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三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折射现实。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外户而不毕”的和平、安定的局面。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做解释。人人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写法点拨】1.文中排比句、对偶句的表达效果。排比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一贯而下,气势十足,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

    4、社会状态。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结构整齐,两两相对。【拓展】1.大同社会的思想价值及影响:“大同社会”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

    5、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康有为的大同书,力主“以新知益旧学”的他,用一个19世纪末先知先觉者全部的想象力描绘了一个中国的“大同梦”。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真题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 ) 男有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选贤与能 能:( ) (2)讲信修睦 修:( )(3)不独亲其亲 亲:( ) (4)不独子其子 子:(5)矜、寡、孤、独、废疾者 寡:( ) 者:(6)男有分 分:(7)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贼:( ) 作:3.从课文中选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1)黄发垂髫

    6、,并怡然自乐 ( )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幼以及人之幼 ( ) (3)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 ) (4)路不拾遗 ( )(5)夜不闭户 ( ) 4依据“故外户而不闭”这句话,你可提取一个成语:5.填空。(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 )。照应此句的是:(2)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 )(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货|恶其弃于地也C是故|闭而不兴 D是谓|大同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

    7、一样)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9.根据对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10.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11.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人才选拔:福利保障:12. 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13. 填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8、答案】1J ;m;gun;fn;2(1) 能:才干出众(2)修:培养(3)亲:父母(4)子:子女(5) 寡:老而无夫 者:的人(6)分:职分,职守(7)乱贼:作乱害人的事 作:兴起3.(1)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5)外户而不闭 4夜不闭户5.(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外户而不闭。(2)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天下为公。6.A(解析:A.故|人不独亲其亲。7.D(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8(1)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2)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

    9、起。9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外户而不闭”。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10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康有为大同书的构会构想。11.人才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2. 皆大欢喜、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13.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拓展阅读】【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

    10、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纲纪,准则);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通“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明)其义,以考其信,著(明,揭露)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职位)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1注音:笃( ) 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今大道既隐( )(2)以睦兄弟( )(3)是谓小康( )3选择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译:每个人像敬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敬

    11、重其他老人,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抚育其他的孩子。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所以奸诈之心发生,战争也因此而引发。C以著其义,以考其信。(用礼)来著明民众应做的事,(用礼)来考查民众做事是否正确。D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如有不以礼为准则的人,在位者要将其黜退、罢免。1d;y 2(1)已经 (2)使和睦 (3)叫做 3A【二】【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选自礼运)【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12、。 (选自学记)【丙】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选自曲礼)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弗学而能 () (2)其次务施报()(2)玉不琢,不成器() (4)人有礼则安()2.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_(原句)。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何谓人情?(2)玉不琢,不成器;(3)人有礼则安;4.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1)不(2)实行,引申为给予恩惠(3)琢磨、雕琢(4)安定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1)什么是人的性

    13、情呢?(就是)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厌恶、欲望这七种性情,(这些)是不需要学习就具备的。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人(虽贵为万物之长,但)不(通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人有了礼,才能得到安定;失去了礼,就要发生倾覆。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4.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应该注重礼尚往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为度养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参考译文】【甲】所以圣明的人把整个天下看成是一个家,把整个国家当成是一个人,并不是(他们)凭主观妄为,而是(他们)了解情况,能剖析其中深刻的含义,明白它们的利害关

    14、系,擅长处理其中的冲突,然后才会有所作为。什么是人的性情呢?【乙】玉(的质地虽好,但)不(加)琢磨,就不会成为(美好的)器物。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兑命中说:“自始至终,都惦记着致力于学习。”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丙】因此圣人兴起,制定礼法来教导人,让人们懂得礼仪,知道自己与禽兽的区别。上古时以德为贵,后世才讲究施惠与回报。礼所崇尚的是有来有往,只施与而不接受,是不符合礼仪的;只接受而不施与,也是不符合礼仪的。一个人遵守礼仪会使自身安定,不遵守礼仪则可能面临危机。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中考链接】一、综合性学习题:(2018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爱是一种博大

    15、而深厚的情怀,生活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疲惫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那风雨中的清洁工地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幼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活动设计】请你仿用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2分)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 ( )(2)【交流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经常去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如果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2分)(3)【国学运用】探望李妈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6、A.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有所养。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 贤战,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示例:“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2)示例: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营养品,给您补补身子。祝您早日康复!(3)A二、2018湖北襄阳中考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

    17、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注释】布:颁布,公布。於:同“于”。卒:终于。嗣:继承。刑:处罚。傅:老师。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秦民大说说:有一人徙之之: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18、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故外户而不闭C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4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甲文中的“( )”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5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分)【答案】1通“悦”,愉快。 代词,指“木”(木头)。2A3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4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5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

    19、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三、2019年四川达州中考题:【曱】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20、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共4分,每小题1分)(1)选贤与能( ) (2)不独子其子(3)屋舍俨然( ) (4)寻病终(2.翻译下面的句子。(共4分,每小题2分)(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3分)4.

    21、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5. 【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4分)1(1)同“举”,选拔(2)以为子(3)整齐的样子(4)随即,不久2(1)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2)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3.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意思相近即可,答对一点1分)4.桃源外的世界依旧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意思相近即可)5.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1分)【乙】文“世外桃源” 的

    22、境界是根据【甲】文“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是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1分)【甲】文侧重于议论(1分)【乙】文侧重于记叙(或描写)(1分)四、阅读理解:【甲】大道之行也【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注释】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

    23、之意。允:符合。解释加点的词语。(1)盗窃乱贼而不作( )(2)选贤与能(3) 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 (4)上常临镜(2翻译下列语句。(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1(1)兴起(2)与,同“举”,举荐(3)就(4)面对2(1)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2)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3 示例: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乙文翻译:唐玄宗任用韩休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涉及名誉权势。等到担任宰相后,所做所为

    24、很得当时民心。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偶尔玩得过度,就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韩休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唐玄宗常常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担任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我任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啊。五、对比阅读文段:【乙】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注释】挟:(用胳膊)挟着。

    25、语(y):告诉。折枝:按摩肢体。王(wng):统一天下。(1)不独亲其亲() (2)男有分,女有归 ()(3)盗窃乱贼而不作() (4)货恶其弃于地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大道之行也王之不王 B.是谓大同是智也C.为长者折枝通计一舟,为人五 D.故人不独亲其亲故王之不王(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是不为也,非不能也。4.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5.(1)【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的理想社会。(2)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用【乙】文的语句回答)1. (1)以为亲(2)女子出嫁(3)兴起(4)憎恨2. C3. (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这是不(愿意)去做(它),不是不能做到(它)。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1)大同(2)天下


    注意事项

    本文(26部语八下第22课《礼记》二则 《大道之行》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