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docx

    • 资源ID:292673       资源大小:43.2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docx

    1、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一、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终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引发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对全球经济格局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1 经济全球化调整深化进入本世纪以来,以全球市场整合和扩大规模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全球化高潮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东亚、拉美和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依靠全球分工体系深化带动

    2、的“斯密增长”,创造出巨大的“全球化红利”。这次金融危机标志着?球化由高潮期转向低潮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多哈回合”进程取得重大突破的难度加大,各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会更加谨慎,经济全球化进程可能会放慢脚步,但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大趋势,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重构全球金融体系,仍将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但发展进程将更加曲折复杂。2 催生新科技革命因素增多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缺乏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新科技革命不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便难以重现20世纪90年代依靠信息技

    3、术革命带动的“熊彼特增长”。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增长模式,是摆脱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把发展绿色能源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热潮,很可能成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动力。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各国在绿色能源科技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美国的清洁能源战略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清洁能源战略,就是要通过在节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供应、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清洁煤等诸多领域推进创新战略,实现能源发展战略性转型,减少

    4、对化石能源、碳基燃料的依赖,发展新能源,构建一个2030万亿美元的大产业,带动美国经济重走创新之路,控制全球经济战略制高点,扭转美国能源外需格局为内需格局,再造国际分工新格局。美国清洁能源战略的内容包括:(1)发展新能源,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2)电力开发,大幅度减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3)发展节?汽车和电动车;(4)开发新能源技术;(5)改造建筑节能设施;(6)集中对电网系统进行改造,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建立有竞争优势的绿色能源经济。3 全球经济失衡再平衡压力增大全球经济失衡2005年2月

    5、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演讲中正式使用了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一词,意指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迅速扩大,经常项目逆差呈现向美国集中的趋势,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对美国持有大量贸易盈余,经常项目顺差向东亚地区集中。是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接近极限而出现的一次强制性调整,势必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调整。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降低消

    6、费率,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而发展中国家将因外部市场收缩而被迫扩大内部需求。对东亚出口导向型国家而言,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萎缩和全球贸易减速,出口增速将持续下降,而短期内很难找到转移出口的新的增长点;对石油输出国而言,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对石油需求下降,经常项目顺差和进口需求将大幅减少。全球失衡的再平衡调整,不仅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负债消费型增长模式的调整,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也将面临再调整过程。4 世界经济增速在调整中放缓金融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大幅放缓。虽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这些措

    7、施包括大幅?降低利率、向金融体系大量注入流动性、斥巨资救援金融机构和大量增加政府开支等。,但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缓慢的过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发展前景看,世界经济复苏将是曲折、缓慢和复杂的过程,金融机构处置大量不良资产和实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需要持续数年,新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加大了复苏的复杂性。“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恢复增长,年均增速难以达到危机前五年接近5%的增速。5 发达国家发展模式面临调整压力美英等发达国家通过放松管制和推进经济自由化,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战后最长时期的经济增长,

    8、形成了持续10年的“新经济繁荣”。此次危机爆发于发达国家,重创了发达国家经济体系和基础结构。发达国家在走出衰退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两次能源危机之后,欧洲大陆的发达国家经济始终处于低迷状态。1990年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也陷入了长期停滞。美英等发达国家通过放松管制和推进经济自由化,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但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打击最大,很可能会步其他发达国家后尘,进入长期低迷状态。这场危机暴露了崇尚自由竞争和市场至上、放任过度消费和负债消费,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美国模式的内在弊端,随着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可能会退潮,国家资本主

    9、义有可能抬头,对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的干预力度加大,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治理模式有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6 新兴市场地位有所提升这次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出口导向型新兴市场国家也形成了巨大冲击,但所受的冲击和?响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从发展潜力来看,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完成,人口结构日益老化,劳动生产率增长趋缓,相继陷入低迷状态绝不是偶然的。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方兴未艾,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逐步提升,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看好。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上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重要力量。在此过程中,全球经济

    10、格局将加速调整,经济力量向新兴市场经济转移的速度将有所加快。7 全球治理问题更加凸显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诸多弊端,以G20伦敦峰会为标志,加快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进程拉开序幕,在强化金融监管、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发展、加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话语权等方面将展开一系列调整。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国际金融体系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问题的凸显,既为增加我国在重构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提供了战略性机遇,也将面临发达国家利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制约我国发展的更大压力。表1主要经济体生产总值占全球比重及增长贡献率200

    11、7年生产总值(亿美元)生产总值占世界比重()对增长贡献率()92010世界54347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100 0美国13811225 424 824 324 08 2-79 513 0欧元区12179322 421 921 320 86 6-87 61 4日本437678 17 87 57 4-0 7-40 41 5英国272785 04 94 74 61 0-27 40 3小计33095060 959 457 856 815 1-234 816 2中国328016 06 46 87 116 085 318 0印度117102 22 22 32 44

    12、 622 85 1巴西131422 42 52 52 54 18 92 9俄罗斯129102 42 42 42 44 3-3 41 0小计7056313 013 514 014 429 0113 627 0资料来源:2007年实际数据和20082010年各国增长率预测值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20082010年比重和增长贡献率是根据2007年实际生产总值和预 增长率推算出20082010年各国生产总值预测值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其中贡献率是指各国生产总值增量占世界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全

    13、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也增大了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1年的38 5%上升到2007年的64 8%,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仍保持在60%左右。这次金融危机引发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多年来所未有的困难,并对投资、消费和就业等产生广泛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限制措施?显增加,我国稳定出口市场和份额难度明显加大;全球失衡再平衡调整,使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持

    14、续时间拉长。这些都表明,继续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扩大国内需求,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不仅对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且对迎接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后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二是绿色能源革命使我国经济科技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也增大了我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发展空间。为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走“绿色复苏”之路,发达国家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和 洁能源技术,抢占绿色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在率先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知识经济后,又掀起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热潮。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期,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条件相对落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总量

    15、大,绿色科技革命使我国在信息技术扩散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面临绿色能源革命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将面临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压力。同时,我国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今非昔比,如果应对得当,抓住机遇,实现技术突破,就可以在绿色能源市场领域争取到新的更大空间。三是?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回归实业将挤压我国产品的市场空间,也增大了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国际金融危机促使西方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出现了“再工业化”和重归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再工业化”不是回归传统工业部门,而是通过政府扶持,实现传统产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复兴,并加快

    16、发展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部门。我国既要增强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又要在新兴产业领域争取市场空间,就必须改变依靠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劳动者素质, 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跨国直接投资放缓影响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也将促使我国更大力度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融资困难和利润下降将导致跨国公司收缩对外投资,全球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趋势放缓,对“十二五”时期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部门利用外资造成直接影响。与此同时,全球能源和矿产资源价格走低,企业资产缩水和价值低估,为我

    17、国对外兼并收购、延伸产业链条创造了条件,也是我国设立生产基地、商贸中心、研发基地的有利时机,将促使我?扩大对外投资,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五是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有利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面临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的压力。随着我国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手快、出拳重,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积极参与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主张建立更加平衡和相互制约的国际货币体系,通过加强区域和双边货币互换安排,实行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有效地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加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带来了历史?机

    18、遇。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有约束力减排责任的呼声增大。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反恐、防核扩散、控制流行性疫病和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援助等领域,也面临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的压力。综上所述,“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统筹内外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仅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增强我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大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中华民 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面临的重大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承前

    19、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过去三十多年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有的已经发生变化,有的正在或将要发生变化,对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十二五”前期我国仍将处于经济调整期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引发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也预示着我国新一轮调整的开始。我国经济调整的持续时间不仅取决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取决于我们化解过去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估计将持续到“十二五”前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从表层上说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造成国内工业生产大幅回落和就业形势急剧变化,但深层原因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

    20、。新一轮调整既要化解过去高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要为经济复苏后我国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更长期、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这也意味着这一轮经济调整所要完成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艰巨。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速相对于上一轮经济快速增长将有所放缓。从实证数据看,2001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上升了5 9个百分点,净出口贡献率高达42 4%,资本形成和消费的贡献率分别为33 9%和23 7%,都远低于净出口,表明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国外需求的快速上升(见表2)。未来一个时期,由于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在外部需求难以成为经济提速的主要动力,增加的内部需求难以完全抵补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

    21、,“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速将难以达到20012008年高于10%的水平,有可能回落到8%左右的增长速度。表2三大需求对经济加速增长的贡献(百分点数)国内生产总值加速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1981198410 05 66 4-2 0比重(%)100%56 0%64 0%-20 0%1990199210 48 54 8-2 9比重(%)100%81 7%46 2%-27 9%200120075 91 42 02 5比重(%)100%23 7%33 9%42 4%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有关数据计算。(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阶段性特征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看,“十二五”

    22、时期将表现出诸多阶段性特征。1 工业化进入转型?键期本世纪以来,我国第二产业和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持续提高。20012008年,第二产业和工业年均增速分别为11 3%和11 5%,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1 1和1 3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分别提高2 7和2 59个百分点。(见表3)“十二五”时期,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增速仍会快于经济增速,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或在“十二五”后期趋于稳定,但工业内部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尚未完成,仍会拉动钢铁、建材、化工、汽车、机械、有色金属为代?的重化工业部门发展,但随着重化工

    23、业产能趋于饱和,规模扩张为主阶段会逐步结束,并将进入产业素质提升为主的阶段;另一方面,国际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造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趋势增强,工业转型升级压力增大,核心是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部门,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和整体素质,提升制造业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含量,推动工业化向创新型、融合型、生态型的新型工业化模式转型。表32001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其中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2000年)15 0645 9240 3539 02增加值份额(2008年)11 3148 6242 9440 0720012008年年均增长率4 211 3%11

    24、5%10 8%份额变动-3 752 702 591 05对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贡献5 1552 6646 9341 95注:对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年限为2000年到2007年,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 城乡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 7%。“十二五”时期虽然城镇化增速会趋于下降,但仍将保?每年提高0 81个百分点左右的增速,我国城镇化率将可能在20132015年超过50%,城市社会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将为

    25、城乡结构转换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十二五”时期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要由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转向进城农民工市民化。通过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的投资需求,以及城镇人口增加带来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扩大国内需求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大都市圈和城市群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存空间,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趋势将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城镇化快速发展地?的土地、交通和生态环境矛盾将更加突出,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的难度也将加大。3 体制改革进入战略突破期在充分肯定改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要看到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

    26、,支撑这一体制的重要支柱,包括现代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市场信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还比较薄弱,有些深层次问题,如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和职能转变问题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及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领域的改革进展还比较缓慢。“十二五”时期,需要推进改革的战略性突破,由过去渐进的、先易后难的、局部的或增量改革转向战略性突破阶段,重点突破制约经济战略性转型的关键环节。改革还将从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拓展,这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地有力推进,还需要社会主体广泛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体制改革将进入战略性突破阶段。4 与世界经济互动关系明显增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将引发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大

    27、变化。发达国家是这次金融危机的“震中”,摆脱危机需要较长的时间。我国经济总体态势较好,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提高我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逐步确立我国的世界大国地位。这次金融危机?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严重打击,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方面,国际社会要求我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提高我国在重构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推进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提供了战略机遇。我国立足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未来将继续向内需和外需更加平衡的方向转型,在继续鼓励出口的同时将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在继续“引进来”的同时将更加重视“走出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将明显增大,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

    28、(三)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保持过去三十多年持续较快?展后,我国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难度在增加,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制约因素在积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复杂。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增大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这种增长模式加剧了我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国际收支盈余过大。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减速和外部需求萎缩,将使出口增速难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国内市场短期内很难形成替代出口的空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原先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

    29、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低成本优势开始减弱。我国劳动力供需总量平衡和年龄结构正在和将要发生明显变化,人均占有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我们仍然停留于传统比较优势,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换取微薄利润,依靠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来实现经济高增长的局面将难以为继,不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的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路子就会越走越窄。2 经济结构调整难度明显增大近年来,在市场需求驱动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产业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张,供给能力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新增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进行释放。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表明,外部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危机

    30、前的水平,需求结构调整的压力明显增大。需求结构调整的背后是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直接影响到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利益关系调整,还涉及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垄断行业体制和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系统性、综合性要求更高,不仅调整的阻力比以往要明显加大,调整的难度也远远大于供给结构调整。3 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更趋强化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持续增加、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特别是重化工业部门的加快发展,近年来能源、资源消耗迅猛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不断攀高。作为一个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能源、资源消耗较快增长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即使采取节能措施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今后一个时期能源、资源消耗的增量也可能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由此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可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今后一个时


    注意事项

    本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