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语文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docx

    • 资源ID:2924039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语文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docx

    1、苏教版语文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2019年苏教版语文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一、单选题(10分)1(2分)下列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发髻(j)秕谷(b)称职(chn)嗔怪(chn)水波粼粼(lng)B.热忱(chn)菡萏(hn)崭新(zn)抽噎(y)咄咄逼人(du)C.粗犷(gung)长吟(yn)攲斜(q)惩戒(chng)谆谆教诲(zhn)D.静谧(m)温馨(xn)狭隘(y)哺乳(p)拈轻怕重(nin)2(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

    2、是尊称对方的父亲。C.小东属“马”,小明比小东大两岁,小明应该属“龙”。D.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大寒、霜降”。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为臧克家,他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回家的故事。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原名张迺莹,其代表作有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D.黄河颂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间接抒情,充满

    3、了雄浑豪迈之美。4(2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C.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5(2分)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

    4、,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书是为了消遣。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了消遣。二、诗歌鉴赏(4分)6(4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定林所居宋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二月四日作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

    5、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释】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和消残之雪来描写早春的景色。(2)尽管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心境却不一样,请作具体分析。三、文言文阅读(12分)7(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

    6、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日:“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选自韩非子喻老)【注】御:驾驭车马。易:更换。过:问题,过错。调:协调。逮:赶上。诱:引导。(1)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字的意思。非学无以广才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俄而与子期逐。(3)根据上下文意思,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标出两处。先 则 恐 逮 于 臣 夫 诱 道 争 远 非 先 则 后 也(4)结合诫子书中的相关

    7、内容,分析赵襄主驭马落后的原因。(5)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C.第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D.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四、默写(8分)8(8分)名句填空。(1)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惟解漫天作雪飞。(杜甫晚春)(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5)竹里馆诗中以动衬静,表现诗人悠然自得情怀的诗句是“,”

    8、。(6)逢入京使诗中描绘诗人偶遇老友,万分喜悦,并托友人捎信回家的诗句是“,”。(7)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诗句是“,”。(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 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五、现代文阅读(30分)9(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透早的枣子园林清玄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而且看起来像新的一样?“妈?这是从前那一台裁缝车吗?”妈

    9、妈说:“当然是从前那一台了。”妈妈熟练地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地车我裂开的裤子,我看着妈妈专注的神情,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善于女红的妈妈,其实没有什么衣料可以做衣服,她做的是把面粉袋、肥料袋车成简单的服装,或者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妈妈做衣服的工作是至关重大的,使我们虽然生活贫苦,也不至于

    10、穿破衣去上学。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块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上,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屋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我喜欢爬上枣子树,回头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那时的妈妈青春正盛,有一种秀气而坚毅的美。由于妈妈在生活中表现的坚强,常使我觉得生活虽然贫乏素朴,心里还是无所畏惧的。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逢早就

    11、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这时我会无比地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子,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

    12、妈忍不住笑了:“大人了,还整天憨呆憨呆。”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摘自林清玄淡品人生)【注】“透早”是闽南方言,指清晨。(1)给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绒布()赫然()抽屉()憨呆()(2)联系文本,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句子是()A.文中开头写到妈妈的缝纫机,是为了设下悬念,吸引读者,引起下文对三十多年前妈妈用裁缝车陪伴我们度过艰苦童年的温馨回忆。B.童年的我们都“透早就去采枣子”是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而且大家都希望自己是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的人,表达出孩子们对母亲浓浓的爱。C.本文采用了插叙的记叙顺

    13、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一是母亲为我们车衣服,二是我们为母亲摘枣子。D.文中多次刻画母亲为了我们勤劳缝制衣服的画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们浓浓的爱意。(3)任选其一赏析下面画线句子、词语的妙处。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4)结合文章内容,第段中画线的“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内

    14、容,至少列举两点。10(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手掌里的清凉树荫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

    15、弟扇着。【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

    16、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

    17、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1)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3)按要求品析语言。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画线词语)(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

    18、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六、语言表达(6分)11(6分)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

    19、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

    20、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会意字:从、吠、休、炙、苗。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七、作文(50分)12(50分)请以“动情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A.秕谷

    21、(b),水波粼粼(ln);B.崭新(zhn),咄咄逼人(du);D.狭隘(i),哺乳(b)。故选C。2【答案】D【解析】D.“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依次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故选D。3【答案】C【解析】A. 红烛死水是闻一多的诗集。B. 木兰诗是叙事诗,不是抒情诗。D.应是: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不是间接抒情。故选C。4【答案】C【解析】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多用于自己不能陪客人的情况,此处谦敬错位。B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这里用来称对方的家,使用不当。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句中用来称自己

    22、的女儿,不恰当。故选C。5【答案】C【解析】阅读全文,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旨趣“三点”的共同点即读书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重点读经典名著,不端架子,然后从选项中选出答案。故选C。二、诗歌鉴赏6【答案】(1)蜿蜒曲折(弯曲)高轻柔之风(飞蝶鸣鸠)(2)定林所居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的“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解析】(2)可结合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三、文言文阅读7【答案】(1)增长穷尽(2)内心不能恬淡轻利,就不能明确志向。不久(赵襄主)和王子期比赛。(3)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4)示例:诫子书中指出“非宁静

    23、无以致远”,强调要以宁静的心绪涵养德行。文中赵襄主在比赛中没有保持内心的宁静,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手身上,心有杂念,未做到“人心调于马”,从而导致落后。(5)C【解析】(5)C.第三幅是篆书,其特点是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故C项说法不正确。四、默写8【答案】(1)何人不起故园情(2)杨花榆荚无才思(3)落花时节又逢君(4)海日生残夜(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解析】注意“故园、榆荚、幽篁、琴、啸、朔、柝、夜阑”等字词容易写错。五、现代文阅读9【答案】(1)rnghthn(2)C(3)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

    24、辞手法,把阳光下妈妈温柔的侧脸比作一座立体派的浮雕,生动地写出了阳光下妈妈温柔、梦幻、迷人的样子,表现出“我”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赞美。“震慑”有“震惊”的意思,作者震惊的是这台缝纫机使我们在贫苦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让我命里有无边的幸福,而三十年过去了,缝纫机还像新的一样。(4)“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或者写妈妈在晨光中为我们车衣服的情景)。(5)勤劳,如“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善于持家,如“总是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

    25、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不至于让我们穿破衣去上学。温柔和蔼,如“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解析】(2)C项,“本文采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有误,本文采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先写当前,再写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故C。10【答案】(1)题目新颖有美感。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暖的,这里以“手掌里的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由手掌里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以“清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完整。(2)渴望(期盼)清凉。传递(给弟)清凉。(3)运

    26、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把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写哥哥给弟弟传递清凉做铺垫。画线词语是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粗重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砖的费力。(4)甲。(5)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母),遇到困难肯动脑(聪明),而且肯吃苦,有毅力。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解析】(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贯穿全文线索、表明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象征或比喻、透露情感主旨。此外还有: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使形象生动等。六、语言表达11【答案】(1)示例一:汉字既能表意又

    27、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示例二:写好汉字的关键是社会要有文化诉求和文化修养。(2)示例:小岚,你好!汉字不仅蕴含丰富的表意文化,更具有独特的书写审美,这些都是传承千年的宝贵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学生,伫立在时代的洪流中心,我们更应肩负起传承汉字文化的责任,因此希望你能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3)示例:书写中华汉字,弘扬传统文化。(4)示例: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具有休息之意。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苗,上面是“

    28、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可提炼出主要信息;材料二可根据“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提炼信息。七、作文12【答案】略。【解析】题目“动情一刻”中,“动情”在字典中有两个意思:对人或事物产生爱慕的感情;情绪激动。文章应该从第二个意思入手,即“产生激动、感动等正面的情绪”。“一刻”限制了写作的范围,情感的触发是瞬间的,不是刻意的。可以选择亲情类,如父母之爱,无声处却令自己“动情”;可以写友情类,如同学、朋友之情,小小的一次伸手援助,让自己不禁“动情”;也可以写陌生人的关爱,体现社会的和谐美好。据此分析选材作文,尽量以小见大,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语文初一上学期综合检测卷四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