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08课 木兰诗第02课时20届初中语文同步讲义.docx

    • 资源ID:2910904       资源大小:368.4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08课 木兰诗第02课时20届初中语文同步讲义.docx

    1、第08课 木兰诗第02课时20届初中语文同步讲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当户理红妆( )(2)著我旧时裳( )(3)朔气传金柝( )(4)雌兔眼迷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品味文中“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4主旨归纳。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却谢绝赏赐,请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地赞扬了木兰热爱国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优良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机智刚毅的优秀品质。(2)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怎么能分辨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3“开”“坐”

    2、“脱”“著”“理”“贴”这六个词表达了木兰多年女扮男装之后终于可以还原女儿身时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运用了设悬念的手法。木兰停止织布,连声叹息。她在叹息什么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同时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叙述。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诗以设问的方式引出木兰愁闷的原因。与后面的“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形成一问一答的格式。这一问一答充分体现了本诗作为民歌的特点朴实自然。“思”“忆”反复出现,反映了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前焦虑不安的心理活动。3“昨夜见军帖”“军书十二卷”隐含了什么信息?“军帖”夜传,军书有“十二卷”,

    3、表明军情紧急,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也为下文木兰代父从军做了铺垫。 学%科网4本诗的详略是怎么安排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这首诗内容安排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详写了木兰从军的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征途中的艰辛与思亲、凯旋辞官、与亲人团聚的场面等,略写了木兰从军十几年的战争生活。这样处理,意在突出木兰勇于担当、孝敬父母的品质,她的英勇善战和女儿情怀,使其形象更加饱满。同时也寄托着作者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5从木兰的身上,我们应该汲取哪些积极力量?木兰是一个娉娉袅袅的女子,也是一个勇敢刚毅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面对天子的赏赐,她又谢绝,毅然选择返回家

    4、园,继续过平凡的生活。我们要学习木兰爱国、爱家的精神,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爱国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双兔傍地走A走马观花B茶走味了C车刚走D走亲戚2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安能辨我是雄雌A坐立不安B安敢如此C安的什么心D安个头衔3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木兰当户织A罚不当罪B当着大家谈一谈C当之无愧D当干部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

    5、的忧虑)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气氛的紧张,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3)描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用夸张的语言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 。(5)表明成语“扑朔迷离”的出处的句子是 , 。6木兰替父从军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人们以各种形式歌咏她。下面是有人为她拟写的一副对联,请你把这副对

    6、联补充完整。上联:_下联:胜战归朝富有女儿情怀横批:_一、阅读木兰诗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有删节)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翻译:织

    7、布机唧唧又唧唧地响着,木兰正对着窗户织布。B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翻译:征兵的名册有十二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翻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壮士们十年后胜利归来。2选出下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C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根据选文,对木兰形象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勤劳善良B孝顺明理C勇敢刚毅D徒慕名利4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段的排比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并非实指。渲染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

    8、紧张与繁忙,烘托了木兰整装待发的豪迈气概。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雄姿。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一句描写边塞夜景,表现了木兰在战场上生活的艰辛。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5下列对选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B全诗详略得当,详写代父从军的缘由,更能突出木兰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丰满。C征战生活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寥寥数语,可谓简而又简。D征途思亲几句话描写细腻,但不符合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特点,所以应该略写。二、比较阅读

    9、【甲】【乙】【丙】三个文段,回答问题。【甲】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乙】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10、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丙】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6对木兰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思。B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可父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

    11、木兰代父从军,心不甘情不愿,无可奈何。C“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D“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B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C即书诗四句(写)D父异焉(诧异)8下列各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传一乡秀才观之C借旁近与之D或以钱币乞之9下列对孙权劝学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被鲁肃叹服,最终“结友而别”的佳话。B本文

    12、注重以对话来刻画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具有情趣。C孙权开始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道破,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可能性。D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10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1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018年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藩国名臣【明】朱国桢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

    13、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学%科网(1)日记数千言(2)赵先生耻居其下(3)诸生侍侧凛凛(4)且遗一朴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日所诵书必与之埒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为讲说甚详恳 二虫尽为所吞C以身先之 太医以王命聚之D书其面曰 其真无马邪3翻译句子。(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作为学

    14、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1A5(1)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3)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4)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要注意“戎”“柝”“勋”“朔”等字词的书写。6(1)替父从军别具英雄气概(2)忠孝两全1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

    15、确,句子要通顺。A项,“户”指的是“门”。B项,“十二卷”不是确指“十二”,而是形容多。D项,此句要按“互文”的手法来翻译,并不是“将军战死壮士归返”的意思,而应翻译为“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故答案为C。2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对偶的诗句上下句要结构相同,而“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上下句结构不相同,所以不是对偶。故答案为A。3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根据所学所记,回顾原文内容。文中写到木兰建功后不要赏赐,只想快点回到故乡,所以D项错误。4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B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翻译为“(木兰)远行

    16、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5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木兰本是个女孩,是替父从军,思亲是人之常情,而且这部分描写一方面衬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一方面与文后写木兰回家突出木兰女儿形象是一致的。所以D项错误。6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言文的信息。木兰“心不甘情不愿,无可奈何”于文无据。7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异”是“以为奇怪”的意思,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A【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A项,“之”字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C、D三项中的“之”字均为指示代词。 学%&科网9

    17、C1(1)每天。(2)以为耻。(3)陪从。(4)留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耻:以为耻。2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用”。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项,代词/助词。B项,对/被。D项,代词/难道。3(1)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2)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3)这确实已经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注意事项

    本文(第08课 木兰诗第02课时20届初中语文同步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