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博2111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考试要点整理.docx

    • 资源ID:2872683       资源大小:51.35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博2111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考试要点整理.docx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博2111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考试要点整理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复习要点考试题型: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闭卷、笔试、满分为100分、3小时第一部分: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 1、关于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府的管理活动。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政治家和官员与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消费者和企业家一样都是按经济理性原则行事的,即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理论)。企业型政府并不是要把政府作为企业来运作,因为二者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别,而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

    2、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委托人/代理人理论。经济学中的委托人/代理人理论过去通常被运用于私人领域,这个理论解释了在私人公司里的经理(代理人)和股东(委托人)的目标的差异性,因而试图寻找一种激励约束机制使代理人能代表委托人的利益,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目标。同时,委托人代理人理论也是被大量地应用到公共领域,尤其是对行政责任问题的分析,激发人们讨论“公域”如何合同化以及政府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治理理论。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1)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2)六个基本要素:合法性

    3、;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性;有效性。3)治理的目的是达到善治,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政策科学理论。关于公共政策的运行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把知识与权力结合起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淡化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寻求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公共”问题的途径。2、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对象;公共管理是研究以政府为主的公共组织依法运用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过程。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主体:1)政府;2)其他公共管理主体:指在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或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公共管理的对象:社会公共事务1)公共资源:公共设施、产品;公共信

    4、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2)公共项目3)社会问题3、公共事务的性质与特征;性质: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让他们共同受益的那类事物。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特征:阶级性。公益性。多样性。层次性。4、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从本源上讲,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权力的产生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公共权力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权力的运行

    5、机制应用到经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进而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5、公共部门及其职能;公共部门是指被国家授予公共权力,并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法定服务的政府组织。政府是公共经济部门的最主要成员。职能:参与资源配置、协调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6、公共部门的领导与组织管理,组织与领导的基础理论;7、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战略分析和管理的主要方法;战略管理是组织高级管理层以组织战略为导向的、以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为目的的管理活动,旨在将计划功能与整体管理工作整合在一起,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战略管理分为: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四个主要环节。

    6、战略分析工具:SWOT矩阵分析法SWOT分析的关键是进行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行动战略。公共部门战略规划包括:(1)确认重要的环境变化及趋势的议题。(2)提出问题和确认目标、任务。(3)决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注重或强调的主要价值。(4)通过战略分析,选择组织应当进入的领域,并设定基本的明确的策略方向。(5)通过战略选择,确定组织应当采取的战略类型。(6)设定执行所选择的战略的行动方案,公共服务的品种规格、功能战略和资源分配等方面。战略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1)确定实际目标与实施的具体指标。(2)进行功能战略的选择。(3)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4)根据战略规划的

    7、要求,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与战略相匹配。(5)建立和发展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6)促进变革,克服变革的阻力。(7)通过政府及社会营销,促进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就是对战略实施进行监控,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的评估的过程。战略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活动:(1)检查战略基础。(2)衡量战略绩效。(3)战略的修正与调整。8、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对公共部门的行为及其取得业绩、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价改进等活动。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是指依据绩效指标,对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平等和划分等

    8、级。公共部门政府绩效:经济绩效;政治绩效;社会绩效;文化绩效四个方面。绩效评估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1)有利于正确地选择公共行政目标;2)有利于明确公共部门的责任,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3)有利于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推动公共部门建立起与社会之间的良性关系;4)绩效评估有利于强化激励机制,推动资源的有效配套。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标准经济(economy):遵循经济原则,少花钱多办事,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效率(efficiency):包括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效益(effectiveness):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公正(equity):公共部门制度和规则的公正、平

    9、等;行政程序和政府行为的公正合理;公共政策的公正。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困难及原因主要困难:评估对象难以量化;评估目标难以精确;评估标准难以确定;评估信息难以完备;公众监督难以奏效。原因:公关部门存在垄断性特点、公共部门目标的特点;公共部门产出的特点、公共部门生产过程的特点、公共部门内部管理机制的特点。推进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引入公众参与机制;高层的支持和承诺;加强绩效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立灵活多样的绩效指标体系;发展和优化组织;健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9、公共部门决策,主要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公共部门中具有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根据公共利益的原则,为了有效地实现公共部门的管理目标,从多种

    10、可能的决策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公共部门决策的原则:信息充分、可行性、系统分析、系统论的基本要求、对比选优、集团决策、时效、公共利益至上、政治价值优先、体现公民意志的原则。公共部门决策的方法:1)经验决策:直接判断法、淘汰法、排队法、归类法;2)科学决策当代中国政府决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调查研究和群众路线3)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现代西方决策理论模式:1)理性综合模式2)有限理性决策模式(满意决策模式)3)渐进决策模式4)混合扫描模式决策过程六阶段:1)发现问题:这是决策过程的起点,也是找出需要决策的原因。2)确定目标:这是决策的前提,

    11、也是正确决策的保证。3)设计方案:设计出多种备选方案。4)分析评估:分析方案是否具备实施条件,对方案的代价和效果进行预测。5)方案选优:这是决策过程的关键。6)实施方案:这是决策的目的,也是决策的归宿。10、准公共部门即第三部门的一般概念和理论,公共事业、社会组织与民办非企业组织及其管理;第三部门的构成公益性企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 由从“少量赢利”组织到“微利”组织再到“无赢利”组织这一系列组织或部门构成。 准公共部门的特点1)第三部门主要是一些从事公益事业的组织,其生产或活动的基本目标是公益性。2)第三部门市场化程度较低或非市场化,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

    12、行政管制。3)第三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往往是一种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 4)第三部门的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主要是政府。 5)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与政府组织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价值取向的目标或原则是一致的。 1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基础概念和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为主要对象,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第一,确立组织目标;第二,收集信息;第三,预测供需;第四,编制人力资源规划;第五,实施与评估人力资源规划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特性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13、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2)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再生性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3)人力资源的社会性。人力资源的成长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4)人力资源的时效性。人力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5)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6)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自身的特殊性:政治性、道德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是:1)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2)改革旧的人事行政管理体制3)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机制4)加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5)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12、公共部门与私

    14、人部门及其关系,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及其模式;(1)所占有的资源方面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2)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3)行为价值取向方面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13、公共部门改革及其趋势,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理论与趋势,中国公共部门改

    15、革的理论与趋势。公共部门改革及其趋势第一,功能的分化与重合;第二,结构的扁平化;第三,机构和人员的灵活化;第四,工作方式的弹性化;第五,工作单元的团队化;第六,组织系统的开放化;第七,管理取向的人性化;第八,管理机制的市场化;第九,组织的虚拟化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的主要做法1)政府职能的优化、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和社会化、3)分权、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6)机构的重组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

    16、场机制的有效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了你的权。2)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政府职能的不到位,主要是指一些政府的职能只能体现在文件上、书本和口头上,而在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中国公共部门改革趋势1、从优先于经济目标向优先于社会目标的转变。政府把自己的主要职责放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方面,才能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2、从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型财政

    17、体制的转变。中国实行的仍是一个投资型财政体制。公益性投资项目设置不合理, 现代公共治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治理结构主体的多元化。公共财政不仅是基于保障公共产品的制度安排,而且是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减少社会风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3、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公开政务、公开政情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让全社会及时了解公共信息。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参与和社会的监督,才能把政府的公共服务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4、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的转变。加强和完善立法,对推进以法治国的进程、对于保障公民权利

    18、、对依法行政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推进依法行政关键是以法律规范来约束政府和公务人员的行为。5、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向统一、协调的行政体制转变。建立统一、协调的行政体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不仅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未来中国政府改革有三大趋势:一是由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性政府;二是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三是有主要靠手工作业的政府转向信息网络主导的信息化政府。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1)公共部门改革必须进行科学而严密地论证和规划,慎重开展;2)公共部门改革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前提;3

    19、)公共部门改革要以改变观念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核心,以高效、公平、廉洁为目标;4)公共部门改革必须有政治保障和法律保障;5)公共部门改革以理顺关系,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第二部分:公共部门经济理论 1、公共部门经济的一般概念和理论1.1公共部门经济学基础理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外部效应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1.2公共支出理论、1.3公共收入理论、1.4公共部门宏观经济理论、1.5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1资源配置的效率a。效率:得者的所得多于失者的所失,b。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净边际效益 marginal net benefit =社会边际效益社会边

    20、际成本,只要一种物品的净边际效益是正数,将更多地资源配置在这种物品的生产上,便会获得追加的收益。*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净边际效益为0,帕累托效益,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配置在每一种物品或服务上的资源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MSB=MSC)2.2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a。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条件:生产资源全部私有、交易在买卖双方众多的市场上发生、任何买卖方都不能自由控制价格、买卖方信息对等、资源自由流动,达到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达最佳。b。市场失灵:*效率的背离(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政府部门发挥特殊作用,以非市场的方式矫正

    21、或解决带有外部效应的物品供给问题、垄断),*分配的不公(初次分配税前极不公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c。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提供公共物品、矫正外部效应、维持有效竞争、调节收入分配、稳定经济)。2.3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a。资源配置职能(原因:*公共物品的存在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外部效应的存在外部效应的关键方面是相互影响而没有相应的补偿,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市场失灵的存在,因垄断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行业的存在造成)b。调节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市场再分配机制不存在或功能很弱、私人慈善机

    22、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依靠财政手段解决)c。稳定经济职能(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3、外部效应理论自我总结: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政府要补贴企业或个人,使其不受损失,从而继续维持或增大正的外部效应;产生负的外部效应,政府要征税企业或个人,使其承担带来负外部效应的恶果(内在化),从而促使其减少负的外部效应。3.1外部效应的定义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即某些个人或厂商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付出成本或获得收益的现象。3.2外部效应的分类a。对消费的外部效应、对生产的外部效应b。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c。正的外部效应、负的外

    23、部效应(*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如消防设备交易;*负的外部效应: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如工业污染;*通过价格的提高而使现有的产量处于合理状态,不属于外部效应;*外部效应类型:消费活动产生正1、负2消费外部效应,消费活动产生正3、负4生产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5、负6生产外部效应,生产活动产生正7、负8消费外部效应)3.3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a。负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随着纸张年产量减少,形成一定面积大小的社会净效益纸张生产减少,导致污染减少,从而使社会净效益增

    24、加;*纸张生产的社会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达到最佳纸张产量水平;*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过多的状态。)b。正的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小于其社会边际效益;*随着接种疫苗人数的增加,会形成一定面积大小的社会净效益增加;*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物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将会呈现不足状态。)c。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现实中,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正的)往往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可能随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如接种疫苗的人数达到一定水平时,外部边际效益最终趋于零;*存在外部效益递减的正的外部效应时,市场机制作

    25、用下的产量水平并非总是缺乏效率的,只有在处于较低产量水平时,市场机制才会在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方面发生失灵此时需要外部力量干预。)3.4外部效应的内在化a。外部效应内在化(*定义:外部效应的边际价值被定价;*目的:解释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矫正措施,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即考虑实际的社会边际效益或成本时,即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在化外部效应得以矫正,资源配置由不具效率到具有效率的过程)b。负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含义:外部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措施:矫正性的税收突出特征:单位税额=外部边际成本;*矫正性的税收虽然有助于河

    26、流污染的减少,但并不能使河流污染成本减少至零;*矫正性税收的作用:将外部边际成本加到私人边际成本之上,增加生产污染成本和售价,从而使产量污染减少到社会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最佳水平;将生产污染企业的收入转移给受污染影响负外部效应的个人或企业,或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个人或企业;将污染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可减少至零。)c。正的外部效应内在化(*定义:外部边际效益+私人边际效益=社会边际效益;*措施: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突出特征:财政补贴=外部边际效益;*接种疫苗的市场价格增加,以弥补生产的边际成本的增加,消费者获得补贴之后所支付的净价格下降;*矫正性财政补贴的发放,通过诱使消费者增加对疫苗接种

    27、的需求量,从而增加了疫苗接种者所得到的效益;*并非政府发放的财政补贴都是基于矫正外部效应的目的如贫困补助,是为了维持人们基本生活水准;*矫正性财政补贴的作用:将外部边际效益加到私人边际效益之上,以此增加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需求,并降低消费者为其支付的净价格,进而将其产量调整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的最佳水平;增加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益,从而鼓励这类物品或服务的消费。)4、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公共物品理论4.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a。公共物品是市场机制发生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就是体现公共物品的提供上,涉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

    28、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许多问题。b。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特性: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2消费的非竞争性不排斥他人或企业享用的数量或质量、3受益的非排他性技术上无法拒绝他人或企业受益;*公共物品不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求平衡;*分类:效用可分割+消费竞争性+受益排他性=纯粹私人物品衣服、鞋,效用不可分割+受益非排他性+消费竞争性=拥挤性公共物品不收费公路,效用不可分割+消费非竞争+受益排他性=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足球赛门票;*总结:公共物品具有的第一位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向整个社会提供、共同受益、联合消费,可简单区分为)c。私人物品满足私人

    29、个别需要4.2纯粹公共物品a。定义:同时满足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个特性条件的物品,即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提供的且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受益上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也指其生产会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正的外部效应(外部效益)的物品。(对比:纯粹私人物品,同时不具备上述三个特性的物品,即只向为其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提供,且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将未付款的个人或厂商排除在受益之外的物品)b。对于非纯粹公共物品,政府需要采取补贴的办法,并通过市场给予支持。c。公共物品的“分配成本”、“生产成本”(*分配成本为0消费的非排他性;*生产成本为正数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永远为正数)d。*纯粹私

    30、人物品的需求是水平相加的,对于私人物品,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纯粹的公共物品的需求是垂直相加的,对于公共物品,每个消费者面临的是同样数量的公共物品,但是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追加单位的纯粹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e。纯粹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一定数量的纯粹公共物品的社会边际效益,是所有消费者因此而获得的个人边际效益的总和;*纯粹公共物品的最佳产量在所有消费者获得边际效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时实现;*公共物品的外部效益=所有其他消费者因个人购买公共物品而获得的边际效益的总和;*某一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本人获得边际效益+其他人获得

    31、边际效益;*纯粹公共物品的最佳配置效率:边际效益的总和即社会边际效益恰好等于社会边际成本;*公共物品必须以非市场的方式提供)。4.3林达尔均衡和免费搭车者a。林达尔均衡:*定义: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假设前提:每个社会成员都准确披露自己可以从公共物品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益,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每个社会成员都清楚其他成员的收入状况及公共物品可为其他人带来的边际效益,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性。b。免费搭车者搭便车:*出现的可能:降低呈报个人边际效益、减少出资,以保存其收入;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使减少出资,也不会真正减少其个人边际效益。*公共物品不可或缺,搭便车现象不可避免;*一个社会成员越多,人们免费搭车的欲望越强烈,从而因免费搭车者问题而导致公共物品供给量下降的可能性越大;*解决搭便车现象的对策:强制性的融资方式如征税。4.4混合物品a。混合物品:*定义:是非纯粹公共物品、非纯粹私人物品,半公共物品、半私人物品;*分类:拥挤性公共物品(1随着消费人数的增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博2111公共管理理论与研究方法考试要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