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原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docx

    • 资源ID:2871545       资源大小:28.4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原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docx

    1、马原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观点案例资料1、对世界本原的不同理解观点1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古希腊哲学家、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予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旋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观点

    2、2 霍布斯的“物体”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论物体、论人、论公民、论社会和利维坦等。霍布斯运用机械力学的观点和几何学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括论物体、论人、论国家与论社会在内的哲学体系。 “物体”是霍布斯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的只有物质所构成的物体。他说:“哲学的对象,或者哲学所处理的材料,乃是每一个这样的物体:这种物体我们可以设想它有产生,并且可以通过对它的思考,指导它同别的物体加以比较,或者是,这种物体是可以加以组合与分解的,也就是说,它的产生或特性我们是可以认识的”。霍

    3、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显然,霍布斯所说的物体具有如下特征:它不依赖于我们思想而客观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能为人们所认识。霍布斯所说的物体概念基本上接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霍布斯还认为,经院哲学所奉”,如同说“圆的方形”一样荒谬。观点3 “存在就是被感知”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乔治贝克莱(GeorgeBerkeley,16851763)在其人类知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著名论断。贝克莱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

    4、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相反,外在事物是“一些观念的集合”, 离开了感觉或经验的“纯客观存在”是不可理喻的。他还认为,物体的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一个站在常识和经验论的立场上难以驳倒的命题。据说,有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散步,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便问:“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贝克莱回答说:即使此前我没有感知它的存在,还有别的人感知它的存在。即使人人都没有感知它的存在,也还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即

    5、上帝在感知它的存在。 “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哲学史上最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不过,尽管“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命题十分荒谬,但贝克莱在西方近代哲学中第一次突出强调了人类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问题。著名科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假如贝克莱生活在今天,相对论很可能会被他所发现。观点4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代表人物莱布尼茨(16461716)在世界本原问题上提出了著名的单子论。莱布尼茨认为,构成万物最后单元的实体不应具有广延或量的规定性,而应具有各自不同的质,并应具有“力”作为推动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则。这样的实体是与灵魂类似的某种东西,莱布尼茨起初称之为“实体的形式”或“

    6、实体的原予”等等,最后称之为“单子”。莱布尼茨认为,单子因为没有广延,也没有“部分”,所以真正不可分,是真正“单纯的实体。单子没有部分,因而就不能由各部分的组合或分离而自然地产生或消灭,其产生或消灭只能出于上帝奇迹式的“创造”和“毁灭”。同时,也没有事物能够进出单子内部,因此每一单子都“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是各自彻底独立的。因为与灵魂相类似,所以单子也具有“知觉与“欲望”。每个单子凭借其知觉“反映”全宇宙,如同镜子映照事物一样,在此意义下,每一个单子就是反映万物的一个不同“观点”。同一个宇宙,由于所处的“观点”不同,就反映出不同的面貌,形成每一单子独特的质。世界上没有两个单子在质上完全相

    7、同,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由于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单子有高低等级之分。从构成无机物的、具有模糊的“微知觉”的单子,到动物的具有感觉的“灵魂”,再到具有清楚的自我意识或理性的“心灵”,以至比人的心灵更高的“天使”之类,最后达到全知、全能、全善,创造了其他一切单子的最高的单子,即上帝。每两个相邻等级的单子之间有无数中介的单子,从而构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其间没有间隙或“飞跃”。莱布尼茨明确肯定: “自然从来不飞跃”。尽管单子与单子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由单子所构成的事物却又是彼此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案例:无限小的粒子世界从古至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希望能够找出物质甚至

    8、宇宙的基本组成。古希腊时, 自然哲学家们如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就提出了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但人类真正理解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从自然科学的出现开始的。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人们发现了分子,把分子当作最基本的物质。应当说,科学家发现分子是一个重要的进步。随后,科学家发现分子其实还不是物质的最基本结构,因为分子还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是比分子更基本的结构重新组合,才会导致分子发生变化。这样,人类又发现了原子的存在,并由门捷列夫整理出“周期表”这个规律性。然而,在当时物质的基本元素有将近100种,所以原子也不是最基本的东西。另外,当时对于电磁学的研究早已经发现原子并不是真正的不带电

    9、,而是处于正负电相等的平衡状态。这样,科学家们就希望把原子分解得更彻底。这个研究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科学家们发现原子中有带正电也有带负电的结构,带负电的部分质量很小,而且是单独一个一个地出现,这就是“电子”。而带正电的部分, 占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而且所有正电荷都集中在一处,即“原子核”。于是,原子就被分成了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两个部分。接着,科学家发现,虽然电子的质量跟电荷成一定比例,几个负电荷就是几倍质量,但带正电的原子核就不是这样。原子核的电荷加倍的时候,它的质量通常不只增加一倍。人们认为原子核一定还混杂了一些不带电的东西才会变得这么重,于是就提出了不带电的“中子

    10、”和带正电的“质子”的概念。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物理学家才找到了中子。这个发现直接推动了原子弹的研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苏积极发展核武器,双方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特别是基本粒子的研究。于是,新的粒子也不断被发现。由于当时发现的“基本粒子” 实在太多,有人就联想到这些“基本粒子”可能像当初的“基本元素”一样,其实是由更基本的粒子组合而成的。于是,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提出了“夸克模型”和“部分子模型”,用以解释质子、中子、其他粒子及更小结构的问题。由于这些粒子的确在质量以及电荷等性质上有明显的规律性,因此夸克模型以及部分子模型的观念对这些粒子的特性预测得很

    11、成功,提出这些模型的科学家和宣称发现了夸克的实验室获得了诺贝尔奖。夸克模型主宰了近30年来粒子物理发展主流。早期研究中子、质子结构时所提出的夸克模型只提出两种夸克,但很快实验物理学家就发现有些粒子无法用这两个夸克的组合来解释。因为有些新粒子的性质跟质子、中子很像,是一个质量大了非常多倍的未知夸克。所以,他们就推测这是一个新夸克,这个夸克就被命名为“奇夸克”(s)。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魅夸克(c)、底夸克(b)和顶夸克(t)。著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博士就是因为证实了魅夸克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除了夸克以外,还有一类被称为“轻子”的粒子,这一类粒子以很早就已经被发现的电子为代表。后来,陆续又发现

    12、了比电子重大约207倍的“渺子”和3 484倍的“淘子”。一般说来,所有的粒子都可以分为传递各种作用力的“规范子” (gaugeboson)和构成物质的“粒子”,粒子这一类里面又分为“轻子”和“夸克”两类,而轻子和夸克又可以根据带电荷数各分成两类。像轻子就可以分成中性的“微中子型轻子”和带1个基本电荷的“电子型轻子”。每一个家族中又有三个成员,称为有三“代”。如电子型轻子依质量大小顺序就有“电子”、“渺予”和“淘子”三代,而微中子型轻子也有对应的“电子型微中子”、“渺子型微中子”和“淘子型微中子”三代,微中子的质量到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1998年5月, 日本神冈山实验室曾宣称找到了微中子有质

    13、量的间接证据,不过确实情况如何还有待其他实验室的重复实验才能确定。夸克则分成上型夸克和下型夸克两类。上型夸克依照质量大小有“上”、“魅”和“顶”三代夸克,它们都带+13基本电荷,其中的顶夸克质量远超过其他粒子,一直到1994年才被实验室找到。下型夸克则有“下”、“奇”和“底”三代夸克,它们都带有13基本电荷。目前粒子物理所能探索的最小结构只到夸克和轻子。但是,根据以往数千年来的经验,很多人都不同意这些就是宇宙最终的基本结构,所以探索宇宙最终结构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观点案例点评:唯物主义哲学从来都是把物质性的东西当做世界本原的,但不同的哲学家对于物质性世界本原的理解和具体规定并不相同。本专题列

    14、举了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对于世界本原的理解。观点1“德谟克利特的 原子”中,古希腊原子论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把原子当做世界本原,对后世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观点2介绍了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的“物体观”。霍布斯把存在于具体时空之中的物体当做世界本原,表明了唯物主义哲学在世界本原问题上的发展。观点3中,贝克莱则把世界本原理解为我们所感知的东西,在注意到人的认识的主体性的同时,却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观点4中,莱布尼茨把世界本原理解为“单子”,既具有原子论的色彩,也具有柏拉图理念论的色彩。通过了解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提供的“无限小的粒子世界”案例,介绍了自然

    15、科学对于基本粒子的探索过程,说明基本粒子不是人类想像的产物,而是世界客观存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符合物质世界的本来状况的。2、运动和静止观点1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 “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 因而“存在是不变的。巴门尼德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则进一步提出: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为了论证他的观点,芝诺提出了四个悖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然而芝诺却断言: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芝诺说:如果

    16、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向前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又到达另一新地点。如此类推下去,以至无穷。所以,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此外,芝诺还提出了“飞矢不动”的论断。芝诺认为,既然任何事物在刹那时间都只能占有和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飞矢也是如此。飞矢在飞行的过程中,这一刹那间在这一点,那一刹那间在另一点。这样,飞矢实际上经过的只不过是无数个静止的点。把无数静止的点加起来的总和,仍然是静止,而不会形成运动。所以,飞矢实际上是不动的。根据上述两个命题,芝诺得出结论说: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甚至连

    17、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观点2 机械论者的观点17世纪英国哲学家、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代表霍布斯认为,运动是一切事物的最一般的原因,一切变化都在于运动。运动就是物体“不断地放弃一个位置,又取得另一个位置。”霍布斯认为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他说:“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他还指出,运动是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时间是运动中先后的影像,空间则是心外之物的影像。“设想某件东西可以离开时间而运动,就等于设想没有运动的运动,这是不可能的。

    18、”观点3 “热寂”说“热寂说是19世纪中期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和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所作的宇宙学推论,在当时轰动一时。1850年2月,克劳修斯在提交给柏林科学院的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标准说法: “热不能自动地从较冷的物体传到较热的物体。”1851年3月,开尔文勋爵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说法:“热不能自动地完全变为有用功”。这两种说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在自然界里凡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克劳修斯指出热传导是不可逆的,而开尔文则指出功变热是不可逆的。一杯放在书桌上的开水可以把热量自动地传给周围的空气,最后使杯中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一样,但水周围的空气不会

    19、把热量自动地传给水,使杯中的水沸腾起来。自然界这种不可逆的过程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可以证明所有这些不可逆过程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相互导出的。既然这无穷尽的不可逆过程都是有联系的,那么就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的标准以判定不可逆过程允许的方向和允许的限度。克劳修斯于1865年提出了“熵”的概念。什么是熵呢?克劳修斯曾作过通俗的解释,他写道:“熵在希腊文里表示变化。我专门挑选了熵这个词,为了使它与能量一词在发音上有相同之处。因为按照它们的物理含意这两个量很相似,我认为,使它们的名称在发音上也相似是有益的。”从微观上看,熵表示系统实现一定状态的或然率大小的量度;从宏观上看,熵显示一孤立系统中热能转化

    20、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能力的衰减程度。用熵来描述热力学第二定律,那就是说任何自然过程总是从或然率小的状态向着或然率大的状态变化,直到或然率最大的状态为止;也可以说在孤立系统中,系统总是向逐步丧失转化能力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在一定条件下(孤立系统中),一切变化都是向熵增加的方向进行。这就是克劳修斯的“熵增加原理”,它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最普遍的描述。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来看,由于热量是分予无规则运动的表现,所以熵实际上就是热运动“混乱程度的量度。例如,汽车关了油门后,由于摩擦最后汽车会自动停止运动。摩擦会产生热,所以这个过程是有规则运动变成了无规则运动,其混乱程度增大,即熵增大,故可自动发生;但相反的过程

    21、,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自动规则起来将汽车推动,则不可能自动发生,因为它违反了熵增加原理。克劳修斯建立的热力学的第二定律,有着极深刻的物理意义,它指出了自然的过程是有方向的(尽管不可能的方向并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这无疑是物理学的一个巨大进步。克劳修斯等人把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到宇宙问题,提出了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轰动一时的“热寂说”。热寂说认为,整个宇宙是朝着单一的方向变化的,宇宙中一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电磁的、生命的等等各种能量,最终将全部转化为热能。而热又总是自发地从高温部分流向低温部分,直至到达温度处处相等的热平衡状态为止。1867年,克劳修斯在德国自然科学家和医生的集会上,发表了

    22、题为论热之唯动说的第二原理的演说。他在演说中指出:“宇宙的熵趋向于极大。宇宙越是接近于这个熵是极大的极限状态,进一步变化的能力就越小;如果最后完全达到了这个状态,那就任何进一步的变化都不会发生了。这时宇宙就会进入一个死寂的永恒状态。”热寂说后来被大爆炸宇宙论推翻。科学家们根据已获得一系列实验证据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指出,科学所展现的宇宙图景是同“热寂说完全相反的。“热寂说”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了引力场在宇宙演化中的作用。由于存在万有引力,宇宙根本没有平衡态,宇宙只能处于动态的演化过程之中,而不是静态的。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否定了热寂说。这个理论说明,宇宙不是克劳修斯所设想的孤立系统

    23、,不会越来越趋向于单一、无序、完全平衡和绝对静止。物理世界是一个非稳定和有涨落的世界,整个宇宙及其所包含的各种物9贾形态都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宇宙的运动不可能是一个方向,而是有不同的方向,同时它总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因此,宇宙永远处在运动、演化过程中,它的历史不可能有终结。案例1: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宇宙有开端和起点吗?宇宙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或者宇宙是自古如此永恒不变的吗?这些问题是引发了人类强烈的好奇心, 当然也引起了人类的极大关注。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是对于宇宙起源问题的一种回答。它认为,宇宙起源于温度和密度极高的“原始火球”的一次大爆炸。1932年,比利时的C勒梅特在其提出的宇宙膨胀概念基础上

    24、首次提出了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他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超原子宇宙蛋“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猛烈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宇宙。20世纪40年代后,美国天体物理学家C伽莫夫第一次将广义相对论融入到宇宙理论中,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度的原始物质,最初的温度超过几十亿度,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宇宙开始膨胀,物质形态依次发生变化,首先由中子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原子核。然后,电子和原子核结合成原子,形成气状物质。最后,气状物质逐步凝聚成各种各样的恒星系统,一直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世界。1965年,美国的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后来他们证实宇宙背

    25、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时留下的遗迹,从而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他们也因此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对于宇宙起源后1043秒以来的宇宙演化图景作了清晰的阐释。最初是比原子还要小的奇点,然后是大爆炸,通过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至此,大爆炸宇宙模型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大爆炸模型认为,最初的宇宙是超高温、高密度的“一点”。大约180亿年前,这“一点”突然爆炸了,仅用1036秒,伴随着真空相转移的过冷却现象,“一点”经瞬间几十个数量级的膨胀,成为一厘米规模的宇宙。其后宇宙继续膨胀,温度从几十亿摄氏度开

    26、始下降,大约在5 500万摄氏度时,由降温过程的能量,生成中子、质子,它们又合成原子核,这些过程仅有3分钟。约30万年后当宇宙的温度下降到3 000摄氏度时, 自由电子被原子核捕捉形成原子。在随后的大约3 000万年中那些原子继续向外膨胀,宇宙也继续冷却,到宇宙温度降至绝对零度之上167度时,原子开始化合形成稀薄气体。此后因密度波动、引力作用等开始向新的天体进化。又经过100多亿年,显示出多种多样的物质形态,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自从150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星体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飞散。从理论上讲,相互维系的重力应该减慢这个膨胀的速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膨胀还在加速进行。美国普林斯顿大

    27、学的斯坦哈特说,宇宙无始、无终,一次次宇宙大爆炸将会永不止息,不断发生。案例2:倒流的长江与喜马拉雅海浩浩长江,奔腾汹涌,一泻千里,流向大海。正如古人诗词所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从西向东流入大海,这是最基本的常识。然而,人们很少能够想到,长江并非从来就是由西向东流的,最早的长江是由东向西流的,万里长江有过倒流的历史?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在15亿年前,万里长江地带经历了从汪洋大海逐步演变为陆地的过程。长江形成后,在1亿年的漫长岁月里,它发源于现在的三峡地区的山地,沿东高西低的地形走势,向西流入地中海。一直到5 000万年前, 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撞,在地中海的东部隆

    28、起、形成了原始的青藏高原,从而使原来东高西低的地势演变成西高东低,长江也就由向西流入地中海变为向东流入太平洋。自于青藏高原的高度逐渐增高,长江的源头也由三峡地区转移到唐古拉山主峰海拔6 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峰。同样,举世闻名的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也并非自古就是如此。地质资料表明,喜马拉雅山是由喜马拉雅海变化而来的。一直到18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生活着当时在水族中称霸的喜马拉雅鱼龙。后来,由于地壳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山升出海面,此后不断上升。现在,珠穆朗码峰仍在缓慢地增高。最为明显的例证是,杜鹃花现在生长在峰区3 400-3 900米的高度,但在1万年前则生长在4

    29、300米的高度。可见,珠穆朗码峰在1万年间有过剧烈上升的运动。观点案例点评:在所提供的观点中,观点1是承认静止、否认运动的例子。观点2则把运运动仅仅理解为空间位置的变化,并且否认运动与静止之间存在转化关系。观点 3把运动理解为有终点的,不承认运动的永恒性,结果最终被科学研究所推翻。在所提供的案例中,案例1“宇宙从大爆炸中诞生”介绍了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指出宇宙就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并且还处在运动之中。案例2“倒流的长江与喜马拉雅海”则描述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说明人类所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界也是运动变化的产物,并且仍然在运动变化。二、典故“狼孩”的故事(意识的社会性)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

    30、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 “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

    31、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狠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七、八月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

    32、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己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自然界喜欢矛盾”(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光是什么?”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状的物质组成。不久,惠更斯又提出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波。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威信,“微粒说”占了上风。19世纪初,波动说又重新提出,并用实验有力地否定了牛顿的“微粒说”。当时,人们确信光是波,除了波,别的什么都不是。19世纪末,光电效应等一系列的实验向“波动说”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由于光波说已牢固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许多学者在新的实验面前踌躇不前。而爱因斯坦却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即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两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爱因斯坦听完朋友的话,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


    注意事项

    本文(马原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