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各单元科学上册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2843444       资源大小:63.0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各单元科学上册复习资料.docx

    1、七年级各单元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1章 科学入门 林洋整理2011-1-17 1科学并不神秘1.1 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2观察与实验2.1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3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2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 刻度值(分度值)。3.3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3.4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应平贴着

    2、被测物体。刻度尺不要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一贴二正三垂直)3.5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3.6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米3=1000分米3=1000000厘米3 ; 1升=1分米3 ; 1毫升=1厘米3 3.6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体积=长宽高。(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3.8排

    3、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V;用细线拴住小石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VV即为石块的体积。4温度的测量4.1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4.2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4.3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4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4.5温度计的使用:(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

    4、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5)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7)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4.6体温计量程为3542,最小刻度为0.1。体温计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5质量的测量5.1质量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5.2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物体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5.3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较小的质量单位是克(g)。1千克=1000克5.4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5.5天平的使用:(1)调平:放水平台(把天平

    5、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2)称量:左物右砝先大后小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读数:(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m左=m右+m游码示数 要点:“调平过程用螺母,称量过程移游码”: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在调平过程中使天平平衡,在调平后的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方法是:若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左侧,则平衡螺母向右移;若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右侧,则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只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在之前的调平过程中游码应始终放在标尺

    6、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向右盘中加极小的砝码。读数时,游码的示数以左边沿为准,要注意分度值。 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不能用手去摸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要用镊子。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测液体质量的方法是:测空烧杯的质量m1。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计算液体的质量m=m2-m1 。测一滴水的质量可用积少成多取平均值的方法。6时间的测量6.1时间的单位是秒。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6.2实验室计时的工具常用停表,分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6.3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先读小盘是多少分钟;小盘指针没

    7、过半格则大盘用0-30秒刻度读数,小盘指针过了半格则大盘用30-60秒刻度读数。7科学探究7.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测与评价合作与交流。(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

    8、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 第二章1生物与非生物1.1植物和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营养。2常见的动物2.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2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5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3无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8类:原

    9、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2.4(脊椎动物中)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一般体表有鳞片,变温,卵生。(注意)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是哺乳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它们都不是鱼类2.5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变温、卵生。青蛙、大鲵(娃娃鱼)、蝾螈等都是两栖动物。2.6爬行动物的特征是:陆生,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变温、卵生。龟、蛇、鳖、鳄(鱼)、蜥(蜴)等都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2.7鸟类:前肢特化成翼,体表有羽毛,适

    10、合飞行。恒温、卵生。鹰、家鸽、鸵鸟、企鹅、鸡、鸭等都是鸟类,(注意)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2.8哺乳动物:全身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猴、熊猫、袋鼠、猪马牛等都是哺乳动物。(注意)蝙蝠是哺乳动物。鲸、白鳍豚也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2.9(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疟原虫等;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珊瑚虫等;扁形动物如涡虫 血吸虫等2.10线形动物如蛔虫、蛲虫等。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等。节肢动物如虾、蟹、蜘蛛、蜈蚣及各种昆虫。2.11软体动物如蜗牛、田螺、河蚌、乌贼、鱿鱼等;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2.12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

    11、、腹3部分,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有外骨骼。如蜜蜂、蚕蛾、螳螂、蜻蜓等益虫,苍蝇、蝗虫、蟑螂、蚊子等害虫。3常见的植物3.1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2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种器官;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有根、茎、叶;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结构。3.3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有花和果实,种子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柏、杉、(苏)铁、银杏。3.4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如蕨、胎生狗脊、桫椤。苔藓植物有茎、叶

    12、,无根,用孢子繁殖,生长在阴湿环境中。如葫芦藓、地钱。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生活在水中。如海带、紫菜、衣藻、水绵。4细胞4.1显微镜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等过程。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2显微镜对光时,光线太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并调节反光镜用凹面镜;视野太亮时,选择小光圈,并调节反光镜用平面镜。4.3向后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向后转细准焦螺旋,物镜会非常缓慢的上升。放片后,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至靠近载玻片,但不能碰到载玻片。观察时,左眼朝目镜内观察,右眼要睁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

    13、物像后再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4.4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用“b”字装片,看到的像是倒立的“b”字:( q )。若发现被观察物体的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则载玻片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若物像偏右,则载玻片应该向右方移动。4.5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4.6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基本结构。植物细胞除了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外,还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4.7树木能“顶天立地”这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结构有关;植物的叶通常显绿色,这是因为叶的细胞内有叶绿体。4.8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其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9人体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

    14、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4.10细胞分裂时,母细胞内会出现染色体,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量增多;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会增加生物的个体数量。4.11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5.1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衣藻是植物,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草履虫是动物;无细胞壁和叶绿体。5.3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菌无细胞核、无叶绿体。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无细胞核,是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都是真核生物。5.4真菌有细胞膜、细胞核

    15、、细胞质、细胞壁,真菌无叶绿体。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5.5细菌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5.7植物的基本组织有5种:(保护、输导、营养、机械、分生)保护组织:有保护功能;如叶的表皮。 输导组织:能输送物质;如叶脉中有。营养组织:能制造和存储营养;如叶肉。 机械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如叶脉、茎中有。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如芽的顶端、根尖部位。5.8动物的基本组织有4种:(上皮、结缔、肌肉、神经)上皮组织:有保护功能(有些还有分泌、吸收功能);特点: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表面,体内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有运输、支持等功能;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分布如血液、软骨、肌腱

    16、。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分布在脑、脊髓、神经中。5.9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中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如果皮肤擦伤并流血,说明已经伤到了真皮层; 如果用针扎皮肤感觉到痛,这是真皮中的神经组织的作用。6生物体的层次结构6.2被子植物的6种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它们都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5种基本组织构成的。)6.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动物体的结构层

    17、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7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7.1仙人掌的肉质茎和刺状叶,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 沙漠中的蝎子白天藏在深沙里,是对沙漠炎热环境的适应。 青蛙、避役的保护色,竹枝虫的拟态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无脊椎动物动物类群特 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太阳虫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海葵扁形动物身体背腹部扁平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钩虫、丝虫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沙蚕、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蜗牛、河蚌、螺、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蝗虫、虾、蚱蜢、蜈蚣棘皮动物体具棘皮海参、海盘车、海胆5、无脊椎动物

    18、中节肢动物分为四类:昆虫类、蜘形类、甲壳类、多足类。节肢动物中昆虫类的种类和数量是生物界中最多的,昆虫类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和二对翅,身体、触角和足都分节,体表长有坚硬的外骨骼。6、学会利用生物分类的:逐级分类框架检索图来给生物分类。第三节:常见的植物1、林耐的生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的等级越高,同类生物的差别越大;分类等级越低,同类生物的共同点越多。2、植物分类3、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合称种子植物,两者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发育成种子后外有果皮包被。4、注意书本上的各类型代表植物图片。5、探究:是什么将蝴蝶

    19、吸引到花上去的?体会探究的四个主要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和证据。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应体现的三点: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组、消除偶然现象第四节:细胞1、细胞学说创立的历史: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的

    20、结构:(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内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细胞壁(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液泡(内含细胞液)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3、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4、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导致细胞数目增多,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细胞分化导致出

    21、现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进而形成了各种组织。细胞生长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分化和生长是同时进行的。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1、单细胞生物(1)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里。如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2)衣藻(单细胞植物)与洋葱表皮细胞(多细胞植物)的对比内 容衣 藻洋葱表皮细胞相同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不同点眼点(感光)、鞭毛(运动)无眼点和鞭毛(3)衣藻(单细胞植物)与草履虫(单细胞动物)的对比内 容衣 藻草履虫相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点眼点、鞭毛、叶绿体、细胞壁、液泡纤毛、收缩泡、食物泡、肛孔2、细菌和真菌(两者合称微生物)(1)细菌:属

    22、于原核生物,按形态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靠分裂生殖。(2)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主要有三类:酵母菌、霉菌、食用菌。常见的食物菌有:香菇、蘑菇、木耳、金针菇、银耳、灵芝。3、细菌、真菌、植物细胞的对比对比内容细菌真菌植物细胞壁有有有细胞膜有有有细胞质有有有细胞核无有有叶绿体无无有营养方式异养型异养型自养型生物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真核生物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细菌);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动物)。 5、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6、植物组织组织名称主 要 功 能保护组织保护(植物体的表皮)机械组织输送营养物质(导管、筛管)营

    23、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根、茎、叶、花、种子、果实中都有)输导组织支撑和保护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7、动物组织组织名称主要功能主要分布上皮组织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皮肤、内脏器官表面等肌肉组织具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结缔组织运输、支持等血液、软骨、肌腱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脑、脊髓、神经8、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有血管)和皮下组织三层。9、微生物滋生的条件:水分、空气、温度。10、食物的贮藏方法:干藏法、冷藏法、加热法、真空保存法。第六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人体的八大系统4、注意消化系

    24、统和食物消化的过程图。5、显微技术与科学的发展:光学显微镜(实验室用)、电子显微镜。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类型适应性特征作用实例保护色颜色与大背景相同躲避天敌,利于捕食蛙、北极熊、蝗虫、变色龙警戒色颜色与大背景不同,具恶臭、有毒刺、毒毛警告作用蝮蛇、黄蜂、箭蛙拟态形状和色彩与背景中的某一生物或非生物相似躲避天敌枯叶蝶、竹节虫、尺蠖向光性植物向着有光的方向生长利于光合作用向日葵、向阳花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掠夺性的开发、外来物种入侵。(3)保护生

    25、物多样性,一定要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的重要措施。(4)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水杉、秃杉、人参、珙桐(鸽子树)、桫椤、金花茶、望天树中国动物国宝:大熊猫、朱鹮、扬子鳄、黔金丝猴、白鳍豚、褐马鸡、中华鲟。3、实验:沙蝎藏匿沙下的原因。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1)取镜: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安放:置于体前略偏左。(3)对光: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集光器,左眼观察目镜,选取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至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4)调焦:先粗后细,先低后高。(5)

    26、观察: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记录。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和物镜倍数的乘积。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双倒”的,所以要想把视野中看到的像移到视野中央,只要向看到的方向移动即可。4、注意两个实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和观察(要染色)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制作(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第三章 2地球仪和地图2.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形状是半圆,经线长度都相等。2.2赤道到两极距离相等,纬线都与赤道平行,纬线形状是整圆,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长度也越短。2.3零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东西经各有180度。 东经部分,越往东边

    27、(右边)经度越大; 西经部分,越往西边(左边)经度越大。2.4赤道是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南北纬各有90度;北纬部分,越往北方纬度越大; 南纬部分,越往南方纬度越大。2.5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交织成经纬网。经纬网有定位、定向的作用。2.6划分南北半球的纬线是赤道,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西经小于20的部分位于东半球, 东经大于160的部分位于西半球。2.7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8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描述越简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描述越详细。例如中国政区图比例尺小(分母大) ,光明中

    28、学社区平面位置图比例尺大(分母小) 。2.9比例尺1:5000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即5000厘米)。2.10地图的方向: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连南北,纬线指东西)指向标定向法(用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太阳与月球3.1太阳到地球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太阳直径14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8分多钟。3.2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3.3太阳活动增强会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磁场、增加紫外线损伤皮肤等。3.4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布满了环形山。月球上听不到声音,没有风,不能放风筝,没有云,没

    29、有冰雪和天气变化,天空背景是黑色的。5月相5.1月相变化的原因是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月球绕地球公转,被照亮的月球表面有多大比例朝向地球,就形成不同的月相。5.2新月:月球黑暗面朝向地球,发生在初一(朔);上弦月:半圆形,光亮部分向右(向西)凸出;发生在初七、初八;满月:圆形,月球光亮面朝向地球,发生在十五、十六(望);下弦月:半圆形,光亮部分向左(向东)凸出。发生在二十二、二十三。5.3春节正月初一的月相是新月,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相是满月,重阳节九月初九的月相是上弦月,端午节五月初五的月相为接近上弦月。5.4上上西、下下东: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光亮部分向西(向右)凸出;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

    30、,光亮部分向东(向左)凸出。5.5月相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农历就是以月相周期为标准的。6日食和月食6.1当日月地三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若月球在中间,则发生日食(月球遮掩太阳);若地球在中间,则发生月食(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域)。6.2日食发生在初一,当天月相为新月;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发生在十五、十六,当天月相为满月;月食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6.3日全食过程中,太阳被遮掩部分是从西边(右边)开始的;月全食过程中,月面亏损部分是从东边(左边)开始的。7探索宇宙7.1太阳系8大行星从近到远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哈雷慧星公转周期是76年。7.2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经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用来计量天体间的距离,1光年约等于94605亿千米。、在宇宙中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球是:太阳(恒星)月球(卫星)、太阳:本身能发热、发光,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各单元科学上册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