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 资源ID:2839308       资源大小:24.0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

    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长城路小学 语文 学科备课单元备课第 二 单元教学内容:科技之光教材分析:第二单元由一篇通讯报道和两篇说明文组成,弘扬我国威,展示人类最新科技成果。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4、能正确地修改病句,感知掌握其中的方法。5、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6、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和培养热爱科学研究的志向。7、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课时安排: 10课 题 6、梦圆飞天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3、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熟悉课文,质疑问难。教学重、难 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教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光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3、师生谈感受。二、初读课文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3。提出要求:(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

    4、问的地方做上记号。(4)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如何描写的?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1)按自然段读课文。(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3)正音:“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三、交流感悟1听写部分词语。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3质疑问难:(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3)教师给予解答。(补充资料)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称:“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B 航天员在太

    5、空失重环境中,吃饭有几种吃法。一种是坐着不动,像在地面上就餐一样,自己把食物往嘴里送。另一种吃法是把要吃的一口大小的食物块放在半空中,食物在空间不动,人飞过去用嘴凑上去咬住它。吃饭的时候要闭着嘴吃,千万不能叫食物残渣漏到嘴外边去,否则食物渣子会在空中飘浮不落,很难清除,如果自己或同伴把它吸到鼻子里就不好办了。四、安排写字练习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五、作业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2、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 生谈感受学生自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听写部分词语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写习字册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课 题 6、梦圆飞天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精

    6、读感悟。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教学重、难 点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二、精读感悟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2、朗读1自然

    7、段。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3、朗读2-5自然段。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4、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

    8、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点名读,分角色读。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5、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4)请小组中朗读

    9、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三、合作探究1、老师提问: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3、指导方法:(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4、全班交流。四、课堂练习1、朗读练习。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听写词语指名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朗读1自然段朗读2-5自然段朗读,体会喜悦心情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 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读第三部分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朗

    10、读练习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课 题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教学重、难 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教法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导入新课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2用课件演示两者的真实图片,作一个初步的了解。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

    11、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带着心上问题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不理解的字词同桌相互质疑。(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4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想:从哪里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兄弟俩长得太太像了)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似之处。(3)师述: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再读读理解。(4)引入: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5为什么

    12、会作出如此推测呢?自读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6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第一段(1):“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第三段(68):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7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三、小结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 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带着心上问题读课文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按段读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课 题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

    13、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教学重、难 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教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2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3这孪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呢?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二段。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像,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20XX年3月分析证实”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哪句话又能证明推断的可信性呢?读句“科学家研究分析了亚马逊河。”激

    14、发探究“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兴趣。3齐读第3 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4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想。多读把握领会。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4课件演示,指名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5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二)学习第二段1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2带着问题讲课文,找出原因。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2)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的写法写

    15、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引导读句理解“然而”5可是,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来不得一丝马虎。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三、结合板书,总结全文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学生观看一组

    16、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像,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齐读第3 自然段读读第4自然段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带着问题讲课文,找出原因读句理解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努力探究科学奥秘 生命存在(谜) 课后记 课 题 8、神奇的克隆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意义。教学重、难 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意义教学教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谈话引入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

    17、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二、初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三、检查自学效果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四、分段指名读课文五、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2引导评价

    18、,适当范写。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作业1、抄写生字词2、练读课文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指名读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课后记 课 题 8、神奇的克隆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2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重、难 点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教学教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读

    19、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

    20、”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师:克隆技术造

    21、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默读第一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7。奇妙的克隆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课后记 课 题练习2课时安排总课时:2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2、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3、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教学重、难

    22、点1、学习“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学会积累同义词和近义词。2、用钢笔描写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教学教法诵读和熟记12个词汇。教具准备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随记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创设情境:播放“神舟5号”或“神舟6号”发射升空的场景。(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3)通过比较得出什么情况下用“看”或“紧盯”更合适。(4)学生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2、教学第二部分。(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然后说出来,看谁说得多。(2)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3)分别选用几个所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体会这些词在句中

    23、的作用和好处。(4)教师小结。3、教学第三部分。(1)读题的五个词,进一步理解它们的意思,辨别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仔细阅读句子,尝试填空。(3)师生评议。4、教学第四部分。(1)自读词语。(2)说说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理解。(3)小结:这些用法是古代的用法,但当代仍然经常使用,需要掌握。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1、诵读词语。(1)学生自读,读不准的可查查字典。(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3)讨论交流成语的意思。(4)学生练习背诵。2、积累反馈。指读、齐读、指背、齐背。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1、指导。(1)指读题目,明确要求。(2)引导观察书写的格式

    24、,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3)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均匀。(4)重点指导“浩瀚”、“脚印”等词语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2、练习。(1)学生临慕、描红。(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反馈。(1)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2)指出存在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用“看”和“紧盯”哪个更好读出题中所列的看的同义词、近义词想想还有哪些和“看”意义相近的词思考并说出各个词的适用场合分别选用几个所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体会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好处说说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理解诵读词语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均匀临慕、描红 板书设计 课后记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