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贵州省遵义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有标准答案.docx

    • 资源ID:2793140       资源大小:45.2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贵州省遵义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有标准答案.docx

    1、最新贵州省遵义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有标准答案遵义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历 史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 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A B C D 2.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 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

    2、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毛泽东主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C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3.“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 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 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 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提出杜鲁门主义 4.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欧共体总部 不结盟运动会议 A世界“一超多强”格局日益显著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西欧、日本摆脱了美国的

    3、控制 D世界两极政治格局受到了冲击 5.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时局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 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 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那么该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基本特点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且将会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B、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 多极世界 C、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 D、众多“巨人”的 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 最终形成 6.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

    4、既隐,天下为家” 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均田制是中国古代比较有特色的土地制度,关于均田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均田制实际上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B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荒地 C均田制非常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经济发展和私有制存在是其破坏的根源8.唐朝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最大的 A筒车的发明 B曲辕犁的创制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荒田开垦 9.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牛耕的运用B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兴修 C播种机械耧车的发明 D在干旱地区使用代田法 10.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

    5、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 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漕渠 D白渠11.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该收藏家 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明代 B隋唐 C宋元D清代 12.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用来纺织的工具 B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 C灌溉工具 D用来舂米的工具 13.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 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 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

    6、推广 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14.下列哪一现象不是宋代城市发展的表现 A坊和市的界限已经被打破 B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C类似后世汇票飞钱出现 D市内店铺林立 15.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使B市舶司 C澎湖巡检司 D十三行 16.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 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C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17.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

    7、、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 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 A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18.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 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 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 现象是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中后期纺织业普遍使用了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19.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二”甚至“棉九

    8、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 的出现说明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 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 B.C. D.20.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 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 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21.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

    9、面貌,影响深远。“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 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22.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在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葡萄牙人基本上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B西班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地中海的香料贸易 D印度半岛战争频繁,香料生产停滞23.新航

    10、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 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畅销于欧洲国家的 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 路开辟 A. 引发了殖民扩张 B.引起了价格革命 C. 引起了商业革命 D.促进了工业革命发生24.下面是某位学生在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制作的表格,其内容填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方向支持国家航海家主要贡献A向东葡萄牙迪亚士航行到美洲最南端好望角B向西葡萄牙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C向西西班牙哥伦布渡过大西洋,到达美洲D向东西班牙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

    11、次环球航行25.“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 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26.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曾指出:“问题并不在于英国是否有权利来征服印度, 而在于印度被不列颠人征服是否要比被土耳其人、波斯人或俄国人征服好些。”下列观 点最切合马克思这一论述的是 A英国有权利征服印度 B英国侵略印度具

    12、有双重作用 C先进文明侵略落后文明值得肯定 D落后文明难以征服先进文明27.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 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探险家对美洲探索范围不断扩大 C、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28.“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 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材料认为黑人奴 隶贸易停止的原因是 A.非洲黑人奴隶的反抗和斗争 B.英国对非洲殖民政策的停止 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 D.资本主义

    13、进一步发展的要求29.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 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30.“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 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D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31.科技的进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下科技成果为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提供 了强大的科技力量的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信息技术 D

    14、.指南针的发明 32.图描绘了少年沃尔特霍利(16世纪英国著名航海家)与经验丰富的老船员交谈的情 景,他们谈论的论题不可能涉及 A哥伦布的海洋冒险 B大豆、玉米的引种 C非洲黑奴的贩卖 D蒸汽轮船的航行33.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年达到十三个;1851年,十万人以上 的大城市已经有七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 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越来越多的 农村人口迅速地变为工业人口。当时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包括 农业发展,流动人口增多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厂制日益普及 内燃机驱动的火车和轮船的发

    15、明 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AB C D34.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 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A. 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B. 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C. 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D. 卡尔 本茨发明了汽车35.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举行。来自世界25个国家的商界、政界代 表人物汇集到伦敦水晶宫。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聚会,人们相聚目的是为了展示进步和 繁荣。当时的中国人把它翻译为“炫奇会”。 在这次“炫奇会”上,人们能够看到 A电话B蒸汽机C汽车 D电灯36.近代以来,欧洲的自然科学取得了

    16、巨大成就,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蒸 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都 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促进了新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 A B C D37.“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 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A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8.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 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

    17、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 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39.美国著名史学家R.R.帕尔默曾说:“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 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 国界。”推动帕尔默所论现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40.第二次工业革

    18、命后,恩格斯指出:“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大 规模的生产机构和交通机构起初由股份公司占有,后来由托拉斯占有,然后又由国家占 有。”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 B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出现了巨大飞跃 C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工业生产结构 D资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20分,42题20分)41.(20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 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引自电影天仙配中歌

    19、词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三: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是有(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一种基本模式?(3分)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4分) (2)材料二

    20、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3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 (3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分) 42.(本小题满分20分)。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发展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 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

    21、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切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时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世界大历史第三卷16891799的部分目录为: 第五章:启蒙运动(约1750年) 第六章:农业革命(约1750年)第七章:美 国革命(17631783) 第九章:第一次工业革命(约17601780)第十一章:大西洋黑奴贸易(约17301807)

    22、 第十二章:法国大革命(17891799) 材料四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五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23、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分) (4)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遵义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CDADC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CABDC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CCDBCDA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DBABDACDD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题20分,42题20分)41题

    24、(1)生活方式: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3分;特点:4分)(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发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关系:3分;影响:4分)(3)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 “ 守信、讲义”等或答出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现象:3分;因素;3分)42题(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

    25、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6分,答出四点即可) (2)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6分,每点2分) ) (3)趋势:工业化时代到来。或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时代、从农业经济过渡到工业经济、从封建经济过渡到资本主义经济。(2分)(4)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分)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贵州省遵义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有标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