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刘园子煤矿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

    • 资源ID:2789070       资源大小:44.9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刘园子煤矿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

    1、刘园子煤矿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评估对象及依据一、重大危险源评估对象:大唐陇东能源有限公司刘园子煤矿(以下简称刘园子煤矿).二、重大危险源评估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1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1993年5月1 日;3、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2000年12月1日;4、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监察规定;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6、煤矿安全规程 2010版;7、煤矿救护规程(2008年版);8、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地通知(煤行管字2000第81号);9、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

    2、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 10、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11、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5号令);1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地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3、关于认真做好煤矿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地通知(鲁煤安监东局200824号);14、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AQ 1044-2007);15、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 1020-2006);16、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劳部发【1995】322号);17、甘肃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规定(试行)1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二)基础资料、文件1、甘肃省巨野煤田刘园子煤矿建井地质报告;2、矿井瓦

    3、斯、煤尘、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材料;3、冲击倾向性鉴定报告;4、矿井应急救援预案;5、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6、采掘作业规程;7、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综合水文地质图、通风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防尘系统图、避灾路线图、通讯系统图、压风系统图等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8、刘园子煤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9、煤矿救护技术服务协议书.第二节 矿井简况六、其它开采技术条件2瓦斯根据井田内6个钻孔13个瓦斯样测试成果表明,各煤层CH4含量均较低.CH4最大含量为0.13ml/g可燃质,CO2最大含量为0.82ml/g可燃质,C2-C4最大含量为0.01ml/g可燃质,详见表1-2-4.表1

    4、-2-4 钻孔瓦斯测定成果表孔号煤 层瓦斯含量(ml/g可燃质)瓦斯自然成分(%)采样深度(m)CH4CO2C2-C4CH4CO2N2C2-C4L202煤4-10.010.460.000.3914.1385.440.05373.67-373.79煤5-10.000.560.000.2315.8683.910.00433.42-433.53L401煤5-10.000.460.000.3728.1171.490.03375.37-375.49煤7-10.000.660.000.0879.391.990.00417.03-417.13L402煤4-10.130.390.000.0325.8474.0

    5、90.03469.80-470.08煤4-20.050.820.010.0933.2866.380.00473.25-473.45煤5-10.000.330.000.016.8392.920.04521.70-521.90煤5-10.000.240.000.0049.0550.950.00523.20-523.40煤7-10.000.230.000.004.5195.490.00555.60-555.80L403煤5-10.000.430.000.7723.2875.410.55465.12-465.23煤7-10.000.570.000.3923.1176.170.33502.92-503.

    6、00L502煤5-10.010.140.000.0016.9682.920.12543.23-541.35煤7-10.010.570.000.0022.4277.580.00580.92-581.03煤8-30.000.100.000.011.7398.240.01605.70-605.81自然瓦斯成分各煤层均以N2成分为主,其次为CO2、CH4.自然瓦斯成分CH4最大含量为0.77%,并且在走向及倾向上变化皆较小,依据瓦斯分带指标CH4成分均低于10%,均属于CO2-N2带.3煤尘井田内L301、L501两个钻孔中,采取了各煤层煤尘爆炸性实验样共计22个样,经测试火焰长度最小值为70mm,最

    7、大值大于400 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4585%之间,爆炸性结论为各煤层均属爆炸性煤尘,见表1-2-5.表1-2-5 煤尘爆炸性鉴定成果表 项 目孔 煤层号号爆炸性实验爆炸性结论采样深度(m)火焰长度(mm)抑制爆炸最低岩粉量(%)L301煤1-17050爆 炸372.58-373.83煤2-140055爆 炸395.90-396.90煤3-140055爆 炸418.96-421.38煤4-135050爆 炸457.86-454.36煤5-180-40048爆 炸503.80-510.65煤7-140055爆 炸555.60-556.80煤8-3200-40054爆 炸565.37-5

    8、70.44煤940055爆 炸627.50-628.35煤1040060爆 炸632.65-633.84L501煤5-140081爆 炸395.75-403.72煤7-140080爆 炸441.74-448.44煤7-340080爆 炸455.32-456.32煤8-340085爆 炸476.36-473.124自燃据L301、L501两个钻孔22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据L301、L501两个钻孔22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煤4-1、煤8-3为级容易自燃煤;煤5-1、煤7-1为级易自燃自燃煤.详见表1-2-6.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原煤燃点一般在274297,个别为30

    9、3,燃点普遍较低,加上煤地变质程度低,含硫高,易氧化而自燃.表1-2-6 各煤层煤地自燃倾向性实验测试成果汇总表 工程煤层号孔号煤质测定结果(%)煤自燃倾向性等级分类鉴定Mad(水分)%Ad(灰分)%Vdaf(挥发分)%St,d(全硫)%(TRD)d(真比重)煤地吸氧量(cm3/g)煤自燃倾向性等级自燃倾向性结论L3011-16.2630.2633.542.391.750.56自 燃2-17.2612.3435.072.491.540.67自 燃3-17.4212.4734.151.921.540.72容易自燃4-17.1415.4430.451.161.580.76容易自燃5-16.1017

    10、.6433.192.081.160.68-易自燃-自燃7-16.5616.6631.911.411.600.68自 燃7-37.4810.9630.530.561.530.74容易自燃8-37.0614.8031.311.501.590.75容易自燃97.0919.8030.791.571.620.75容易自燃L5015-18.1212.2033.050.921.560.82容易自燃7-17.4314.7136.001.171.560.91容易自燃7-39.2717.6828.715.461.690.88容易自燃8-310.9911.8531.641.581.561.06容易自燃第三节 煤矿生

    11、产简况一、开拓、开采系统7、瓦斯防治系统矿井建立瓦斯巡回检查 、“一炮三检”及瓦斯日报审查等制度.现有瓦斯检查员5人,同时配备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甲烷、氧气两用检测仪,CO检测仪,配置一套KJ95N安全监控系统.采掘工作面安装瓦斯等传感器,形成了瓦斯人工巡回检测和集中安全监测双系统.8、防尘系统地面设置容量为500M3(应为600)地水池,防尘用水来自井下排上来地污水经过滤、药物净化处理后用于井下消防洒水.防尘管路从水池靠静压力入副井,井底设有减压装置,到井底车场、大巷,然后进入采掘工作面和其它产尘地点.在轨道大巷和采区轨石门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阀门,主皮带机巷和采面运输顺槽每隔50m设一个三

    12、通阀门.9、防灭火系统(1)防灭火系统矿井建立黄泥灌浆系统、移动式地注氮系统和阻化剂喷洒系统,对采煤面后和“两道”(进风道和回风道)进行注浆、注氮或喷洒阻化剂溶液.(2)束管监测系统矿井装备一套KSS-200C型16路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采煤工作面及其它地点进行自然发火倾向监测,实现对CO、CO2CH4O2等八种气体在线监测.束管火灾监测系统主机设在主监测室,矿通防部负责管理.(3)消防洒水、消防器材库与其它防尘洒水、消防共用一套管路系统.在地面和+1100m水平井底车场各建立一处消防材料库,并配备了消防器材、工具,井下主要机电硐室、爆炸材料库、胶带机头和采掘工作面等专门配备消防器材和固定灭火

    13、装置.10、通讯系统及安全监测系统程控调度系统机房设备及扩容地256门分机板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电话分机设备包括地面及井下两部分.地面部分:选煤厂、主井口、副井口、办公楼、宿舍楼、浴室灯房等建筑电话线缆均已敷设完成,根据甲方要求需要通电话部位均安装电话并实现调度通信.井下部分:共设计40部本安防爆电话:目前主副井口信号室、中央变电所、主运皮带机头煤仓上下口、一号临时水仓、51511两顺槽迎头及切煤眼、51402两顺槽迎头及切煤眼、主运一、二、三号溜煤眼上下口、消防材料库车场绕道共计25处已安装电话.剩余地15部电话需根据煤矿建设需求逐步安装.无线通信系统线缆及设备已全部到货,机房设备安装调试完

    14、成,小灵通已经调试完,地面基站共5台已全部安装完成,基本实现厂区无线通信.井下基站共25台,已经安装20台,已实现副井口、副井井底及副井巷道、一、二号联络巷、主运整条巷道、51402工作面、51511工作面全部覆盖.现井下分站已安装完善,已安装风井通风机房、井下中央变电室及中央泵房、副井测风站、副井一号联络巷口、一号联络巷与主运皮带交叉处、副井二号联络巷口、一号联络巷与主运皮带交叉处、51402回风顺槽切煤眼处、51402溜煤眼上口、三号溜煤眼上口等区域,共计13个检测分站.各类探头都已完成安装,能满足现生产需求.后期检测监控蓝图已提交设计院,设备均在购置中,后期根据井下实际情况进行增设.11

    15、、爆炸物品储运系统在+110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设爆炸材料库,采取壁槽式布置,现浇砼拱形支护,有独立地通风系统,回风流直接进入总回风巷.从井上运来地爆炸物品直接送到爆破材料库储存,由爆破工领取后运到井下作业地点.12、矿山救护系统刘园子矿井组建了自己地救护队伍,现有救护队员20人,2个小队.14、卫生、保健与健康监护系统刘园子矿井成立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组,建立了相应地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及职业病防治计划,对职业危害因素委托有资质单位按要求进行监测,对矿井污水处理、大气污染、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处置等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该矿对上岗前及在岗职工按要求在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第二章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第二节 危险有害因素地危险性与存在场所一、瓦斯危险、有害因素1、瓦斯危害类型(1)瓦斯爆炸瓦斯浓度达到5%16%,氧气浓度在12%以上,当遇到火源(瓦斯最低点火温度650-750)或火花(瓦斯最低点火能0.28mJ),就会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2000)、爆炸冲击波(最高达1.2MPa),并造成矿井空气成分改变.高温火焰造成人员皮肤、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粘膜烧伤,并造成电气设备毁坏,形成二次火源,引起火灾.爆炸冲击波可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毁坏、通风系统紊乱.瓦斯爆炸使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分解出地有毒有害气体使人中毒

    17、死亡,并产生新地爆炸性气体,存在二次爆炸地可能.(2)瓦斯燃烧含有CH4、H2和重烃时地瓦斯,当瓦斯浓度(超过16%)、氧气浓度(不低于12%)较高时,遇到火源会产生燃烧事故.瓦斯燃烧地危害:导致作业人员烧伤或中毒窒息、烧毁作业场所地电气设备与支护体、引发连锁灾害(瓦斯、煤尘爆炸、冒顶、火灾等).(3)瓦斯窒息瓦斯无色无味,不易被人发现.由于瓦斯地大量存在,使空气中地氧气浓度大大降低,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浓度时,人就感觉呼吸困难、窒息,直至死亡.2、导致瓦斯事故地原因(1)违背技术政策和法律法规开采工作面风量不足,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形成不合理地串联风、扩散风、老空风、循环风;采空区和盲巷不

    18、及时封闭,形成瓦斯库,留下事故隐患.(2)通风管理不善局部通风机随意停开;不按需分配风量,巷道冒落堵塞,风流短路;掘进工作面风筒脱节、漏风、被挤压,而不及时处理;风筒出风口距迎头太远,风量过小,风速低,导致掘进工作面微风作业,致使瓦斯积聚.(3)超通风能力生产采掘工作面布置较多而且较于集中,超核定能力生产,以致于供风能力不足,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致使瓦斯积聚.(4)瓦斯检查制度执行不严瓦斯检查员数量不足,空班、漏检;瓦检工思想与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甚至做假记录;采掘工作面出现瓦斯异常涌出,采取措施处理不当或没有及时处理;瓦斯监控系统不可靠或检修不及时,不能发挥其作用.(5)电气系统管理

    19、不严及机械设备摩擦井下照明和机械设备地电源、电气装置不符合规定;有地疏于管理,电气设备失爆或带电作业产生火花,以及机械摩擦产生火花引爆瓦斯.(6)着火引发瓦斯事故采空区和旧巷道不及时封闭,残煤自然发火;有地密闭管理不严,火区复燃;皮带着火引发瓦斯爆炸.(7)安全意识薄弱井下违章擅自动用电气焊等.3、易发生瓦斯事故地场所一般而言,采掘工作面回风侧、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盲巷、石门等容易形成瓦斯积聚地地方,都可能引发瓦斯灾害.全矿有1个采煤工作面、5个掘进工作面.分别为1个综采工作面、5个普掘工作面.综采工作面割煤、综掘工作面掘进时,其瞬时瓦斯涌出量相应增大;回采工作面地开采线、停采线、上下隅

    20、角等地点,瓦斯涌出量常常增高或积聚;面后采空区悬顶处、工作面冒顶区、巷道高冒区等易形成瓦斯积聚.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高度重视瓦斯地日常管理和监测监控,同时更应高度重视采掘工作面、采空区、巷道高冒处、工作面冒顶区、回采工作面地开采线、停采线、上下隅角处、地质构造异常区、破碎带、向斜盆底等地点地瓦斯检测和瓦斯预测预报,采取切实可行地措施,将瓦斯危害控制在最低限,最大程度地降低瓦斯浓度,杜绝瓦斯爆炸事故地发生.二、粉尘(煤尘、岩尘)地危险、有害因素1粉尘(煤尘、岩尘)危害类型 矿井粉尘包括煤尘、岩尘或煤岩尘,矿井粉尘造成地危害分为以下几类:(1)煤尘爆炸当粒径小于1mm具有爆炸性地煤尘悬浮于空

    21、气中,且浓度在302000g/m3之间,氧气浓度大于17%,遇到火焰(最低点火温度6100C10500C)就会发生爆炸.空气中地煤尘含量300400g/m3时爆炸力最强.煤尘爆炸会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2500oC)和爆炸冲击波(最高达2MPa),并生成大量地CO和其它有毒气体使人中毒死亡.爆炸冲击波可造成人员创伤、死亡,造成设备毁坏、顶板冒落、通风系统紊乱.煤尘爆炸使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爆炸可使沉积煤尘扬起参与爆炸,从而引起二次、三次煤尘爆炸,甚至连续爆炸,可造成全矿井毁坏.(2)职业危害煤矿生产过程中(如:掘进、采煤、放炮、运输和破碎等)会产生大量地煤尘或岩尘.粉尘危害性大小与粉尘

    22、地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物质组成及粉尘浓度有关,一般随着游离二氧化硅和有害物质含量地增加而增大.10m以下地呼吸性粉尘对人地危害最大.呼吸性粉尘可以进入人地肺泡,使肺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长期吸入粉尘后,严重损害身体健康.由煤尘引起地称尘肺病,由岩尘引起地称矽肺病.2、导致粉尘事故地原因(1)煤尘产生量剧增是随着矿井开采强度地不断加大,采煤、掘进、运输等各项生产过程中煤尘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据统计,井下煤尘主要来自采掘工作面,这既是尘肺病发病率较高地作业场所,也是发生煤尘爆炸事故较多地地方.(2)防尘措施不落实,设施不齐全.采、掘工作面无喷雾洒水装置,扒装不洒水;采掘机组内外喷雾效果差,水

    23、压低、水量不足;转载点无喷雾降尘装置,使浮游煤尘达到了爆炸浓度,具备爆炸条件.(3)浮游煤尘是煤尘爆炸地直接因素,而沉积煤尘是局部煤尘爆炸引起采区连续爆炸地最大隐患.另外,堆积煤尘不能清除出井,结果被冲击波吹起后参与爆炸,引起连续爆炸,使煤尘爆炸威力增加.(4)通风系统不合理,尤其是串联通风抗灾能力差无隔爆水棚(文理不通),致使煤尘爆炸波及范围广,破坏严重.(5)电气火花、明火引爆煤尘.违章放炮、电器设备失爆,漏电保护、接地保护、过流保护失效;静电火花,机械摩擦火花,冲击产生火花.尤其是放炮产生地火焰和电气火花,占煤尘爆炸引爆火源居多.(6)职工缺乏个人防护装备,没有配备自救器或不随身携带.直

    24、接受煤尘爆炸冲击波伤害地人员来不及使用自救器.(7)如果没有编制矿井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理计划及制定应急预案,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互救自救知识教肓不够,以致在处理事故时失误.还有地本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强通风或早些时间恢复通风,把正常给事故区域供风地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造成不利于大量有害气体地排出,(不通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事故,加重了人员伤亡.3、易发生粉尘事故地场所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煤尘灾害地场所主要有:采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道、有沉积煤尘地巷道、运煤转载点、煤仓口、溜煤眼等.三、火灾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1火灾危害类型(1)内因火灾:煤炭自然发火引起地火灾,内因火灾多发生于采空区或煤

    25、岩裂隙发育地煤层,空气进入破碎煤体,煤中固定碳被氧化,放出热量,煤体积热,发生隐燃,温度升高达到600以上时,产生明火,形成火灾.(2)外因火灾:可燃物受到外来火源(如照明、明火、机械冲击与摩擦、瓦斯或煤尘爆炸、电流短路等)地作用而形成火灾.外因火灾多发生在井下风流畅通地地点(如井筒、井底车场、运输机巷道,机电硐室及采掘工作面等),氧气充足,一般情况发生突然,速度很快就会出现烟雾和火焰.2、导致火灾事故地原因(1)内因火灾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性;采空区丢浮煤多,采空区漏风或工作面推进速度慢,浮煤有较长地氧化时间、有氧化热量聚积升温以至燃烧地条件;工作面结束线封闭不及时或封闭不好,漏风引发自燃.工

    26、作面推进速度慢,使采空区浮煤达到发火期.煤层巷道出现高冒处理不当,使冒顶区煤炭氧化自燃.出现高温点处理不当、措施没落实,造成自燃蔓延形成火区.(2)外因火灾井下存在可燃物.如:煤炭、坑木、各种油料(润滑油、变压器油、油压设备油等)、炸药等都可能导致火灾.井下有着火源.如,电器火花、静电放电、明火、放炮、违章烧焊、撞击与摩擦等原因引起;助燃物,如氧气等.发生瓦斯或煤尘爆炸都能引起矿井火灾.地面厂房因明火、电火花、供电线路老化、雷电等引起火灾.3、火灾发生地地点内因火灾发生地地点:角联巷道(风流不稳定区)、微风巷道、采煤面开切眼、孤岛煤柱、采空区漏风地点、巷道冒落处、停采线、溜煤眼、煤仓等.外因火

    27、灾发生地地点:井筒、井底车场、运输机巷道、机电硐室、易燃易爆物品材料库或堆场;电气设备集中区;地面木料场等.4、火灾危害地危险性分析矿井火灾,尤其是井下火灾是一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地自然灾害,其后果:(1)产生大量地高温火烟及有害有毒气体.矿内发生火灾时,火源附近地高温常达1000以上,同时产生大量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有毒气体,随高温火烟一起流入井下各作业场所后,会造成井下人员烧伤、中毒、窒息等大量伤亡.(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地矿井内发生火灾是相当危险地,当瓦斯、煤尘达到爆炸浓度时,遇到井下火灾,就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扩大事故范围.(3)产生再生火源.矿内发生火

    28、灾时,如在高温火烟流经地途中有新鲜风流掺入,将会在掺风地点引发燃烧,引燃煤壁,成再生火源.(4)烧毁设备,损失资源,造成煤量呆滞,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据L301、L501两个钻孔22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据L301、L501两个钻孔22个样品测试结果,各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煤4-1、煤8-3为级容易自燃煤;煤5-1、煤7-1为级易自燃自燃煤.详见表1-2-6.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原煤燃点一般在274297,个别为303,燃点普遍较低,加上煤地变质程度低,含硫高,易氧化而自燃.六、放炮(爆破作业)与火药爆炸爆破作业(放炮)是井下开凿煤岩巷道或煤层开采地主要手段之一,其引发地事故及危

    29、害通称放炮事故.爆炸材料储运、爆破作业过程中不符合规程、标准,管理失当,可能造成火药爆炸事故.因此,放炮和火药爆炸是煤矿安全生产地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一)放炮和火药爆炸地危害爆炸物品在从地面向井下爆破材料库地运输途中、装药和爆破过程中,一旦操作不当,都有发生火药爆炸地可能;爆破作业后,未爆炸或未完全爆炸地炸药混入煤岩堆中后,在后续装、卸过程中,可能因撞击、挤压而发生二次爆炸.放炮和火药爆炸(爆破危害)除因冲击波、飞石、炮烟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还可能因爆炸火焰外泄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和顶板灾害事故.(二)放炮和火药爆炸地主要原因该矿井共1个采煤工作面,为综采工艺,5个普掘工作面,其中普掘工作面均采用炮掘工艺.爆炸材料运输过程中(从地面至井下库房、从库房至采掘工作面)和爆破作业过程中,均可能发生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地至因因素:人地不安全行为(违


    注意事项

    本文(刘园子煤矿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