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品添加剂总结课件资料.docx

    • 资源ID:2780540       资源大小:54.97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品添加剂总结课件资料.docx

    1、食品添加剂总结课件资料食品添加剂总结名词解释:1.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或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 配料:是指生产和使用中不列入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其相对用量较大,常用百分数表示的构成食品的添加物。3. 发色剂:在动物类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化学物质与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作用,而使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这种物质称之为发色剂或呈色剂。4 食品增稠剂通常指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 5 HLB:表示乳化剂对于油和水的相对亲和程度,在食品行业中HLB值一般取1-20,“1”表示亲油性

    2、最大“20”表示亲水性最大。W/O:36 O/W:8186 单离香料:也称为天然等同香味物质,用合成的方法得到的或从天然芳香原料经化学过程分离得到的物质。7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指人类每天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而对健康无任何毒害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每千克体质量摄入的质量(mg/kg)表示。8 漂白剂:食品在加工或制造过程中往往保留着原料中所含的令人不喜欢的着色物质,导致食品色泽不正,使人产生不洁或令人不快的感觉.为清除杂色,需要进行漂白,漂白所用的物质称为漂白剂.9 疏松剂:指使食品加工中形成膨松多孔的结构而制成的酥脆的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

    3、剂和生物膨松剂。10. 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11. 食品抗氧化剂: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12. 食品着色剂: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13. 乳化剂: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14. 防腐剂: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增殖作用的物质。为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添加剂。简答题:1. 常用的增稠剂有哪些?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分类海藻胶:

    4、海藻酸钠 琼脂 卡拉胶植物胶:阿拉伯胶 果胶 田菁胶微生物代谢胶:黄原胶 蛋白质亲水胶:明胶 酪蛋白纤维素、淀粉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淀粉 羧甲基淀粉钠增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赋予流变特性,改变质构和外观;具有溶水性和稳定性,使食品冻结过程中生成的冰晶微细化,并含有大量的微小气泡;凝胶作用;起泡和稳定泡沫的作用;粘合;成膜;保水作用2. 写出面包、火腿香肠、果汁饮料、冰激凌、豆腐、果酱和果冻中可能加入的食品添加剂,作用分别是什么?(每个加工制品至少写出两种添加剂)面包:黄原胶(使焙烤的食品能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改进了食品的质量) 丙酸盐(主要用于糕点的防腐)火腿香肠:红曲米(染色剂)

    5、 烟酸胺(增强火腿香肠的色香味,也可用于食品营养强化剂)果汁饮料:亚硫酸钠(主要用于漂白,也可用于防腐和抗氧化) 果胶(增稠剂,稳定剂)冰激凌:焦糖色素(天然色素) 海藻酸钠(作为稳定剂应用于冰激凌生产)豆腐:硫酸钙(在豆腐加工中作凝固剂) 植酸(改善豆腐的质地和风味,对保质有一定效果)果酱:山梨酸钾(防腐剂) 萝卜红(天然色素)果冻:栀子黄(天然色素) 麦芽酚(具有增香和调香的作用)3.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方法与步骤?ADI和E的确定方法?ADI:每日允许摄入量(日允量):指人类每天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而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质量(mg/

    6、kg)。ADI=MNL/100E:最大使用量:指某种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最大添加量。确定方法:根据动物毒性试验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MNL)根据MNL定出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每日允许摄入量(ADI)=MNL/100将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乘以平均体质量求得每人每日允许摄入总量(A)根据膳食者调查,搞清膳食中含有有该物质的各种食品每日的摄食量(C),然后即可分别算出其中每种食品含有该物质的最高允许量(D)根据该物质在食品中的最高允许量(D)定制出该种添加剂在每种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E),原则上总是希望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标准低于最高允许使用量,具体要按照其毒性及使用等实际情况确

    7、定。步骤: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LD50)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细菌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或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小鼠精子畸形分析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传统致畸试验 短期喂养试验:30天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4. 漂白剂是指能使食品中所含的着色物质分解,转变为无色物质的添加剂,同时它能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食品免于褐变。分为还原性漂白剂及氧化性漂白剂。5. 亚硝酸在分解成NO时,也生成少量硝酸。产生的硝酸有三个不利的作用,一是与亚硝基反应,二是抑制亚硝基肌红蛋白的形成,三是将部分肌红蛋

    8、白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因此在使用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同时,常加入L-抗坏血酸盐等还原性物质,来防止肌红蛋白的氧化,同时它们还可以把褐色高铁肌蛋白还原为红色的肌红蛋白,以助护色。6.食品原料、辅料、添加剂,主要区别是什么?食品原料:指做食品的主要原料,没有规定量的限制食品辅料:辅助物质,如定型、加色等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和天然物质7.面包采用哪种防腐剂?为什么肉制品的仿佛不采用苯甲酸及其盐?面包采用丙酸盐防腐,因其对霉菌抑制效果明显,且对酵母无作用因为苯甲酸及其盐的在酸性条件下才有防腐作用,在PH4时防腐效果最佳,而肉制品的PH范

    9、围一般为6左右,故不可用8.如何合理使用防腐剂:(1)注意防腐剂的有效pH值 (2)防腐剂的溶解与分散:方法是选用可溶性的防腐剂;先溶解于溶剂中后添加再均质。加热溶解再添加后均质。 (3)防腐剂的协同作用:几种防腐剂共用,可以提高防腐效果。 (4)与热处理并用 (5)适当的增加食品的酸度 (6)确定防腐剂的加入时机 9.抗氧化剂:果汁饮料:L-抗坏血酸及钠盐全脂奶粉:维生素E油炸食品:茶多酚鱼类罐头:丁基羟基茴香醚(BHA)10.具有“协同作用”的抗氧化剂茶多酚和柠檬酸等有良好协同作用,在植物油中和维生素E也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11.如果你是企业的技术人员,要生产一种油脂抗氧化剂,要考虑哪些因

    10、素进行配制?根据油脂产品的特性,选择不溶于水,而易于溶于油脂的抗氧化剂,同时要注意增效剂和复配作用。12.水溶性天然色素的特征耐光 耐热 耐酸性 颜色随PH变化而变化13.影响卡拉胶和果胶的成凝胶因素 卡拉胶仅在有钾离子(k-型、L-型)或钙离子(L-型)存在时才能形成具有热可逆性的凝胶果胶的甲氧基含量越高,凝胶能力越高,以7%为界限14.影响增稠剂效果的因素(1)分子质量:分子量增加,形成网状结构的几率也增加,黏度也大。(2)增稠剂的浓度增加,黏度增大。(3)pH值直接影响增稠剂的黏度。(4)温度升高则黏度降低。(5)增稠剂的协同效应:有些增稠剂复配具有增效作用(CMC与明胶;卡拉胶、瓜尔豆

    11、胶和CMC;琼脂和刺槐豆胶),但也有是减效作用(阿拉伯胶可减低黄其胶的黏度)。15.维生素C在腌肉食品中有什么主要作用与发色剂复配广泛地用在肉制品中,能阻断亚硝胺的合成,不仅利于亚硝酸钠的发色作用,还可以防止亚硝胺的合成,降低癌症发病率。(1)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2)防止肌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的高铁离子。它和磷酸盐及柠檬酸复合作用时,发色效果更好。食品着色剂: 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称着色剂,也称色素。 按来源分可分为食品合成着色剂和食品天然着色剂两大类。 按结构分:食品合成着色剂可分为偶氮类着色剂和非偶氮类着色剂;天然着色剂可分为吡咯类、多烯类、酮类、醌类和多酚类。 按

    12、着色剂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毒理试验程序:试验阶段内容目的观察期急性毒性一动物口服直接喂养中毒计量,确定LD50值,毒性强度分级48hr遗传毒性(积蓄毒性)二30d添加喂养致畸(培养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30d亚慢性毒性三90d少量长期喂养代谢、繁殖的影响,间接提供ADI值90d慢性毒性四长期喂养致癌、遗传的影响,确定MNL值至23代食品添加剂讲义(了解)概论1、定义: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食品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

    13、剂食品加工助剂:为了使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能顺利进行,还可能用某些辅助物质。如:助滤、脱色、提取溶剂等。食品配料:是公认安全的物质,无需进行毒理评价,用量比较大,一般在3%以上,如盐、糖、大豆蛋白、奶油、淀粉等。2、作用: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提高食品的储藏性(防腐剂、抗氧化剂),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乳化剂、增稠剂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防腐剂、搞氧化剂、食品营养强化剂);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利于食品加工;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有利于原料的综合利用3、毒理学评价程序LD50:也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

    14、中毒死亡一半的投药剂量,以mg/kg表示。它表明了食品添加剂急性毒性的大小。MNI:也称最大耐受量、最大安全量或最大无效量,是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ADI:每日允许摄入量(日允量):指人类每天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而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每公斤体质量摄入的质量(mg/kg)。ADI=MNL/100E:最大使用量:指某种添加剂在不同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最大添加量。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LD50) 第二阶段:1、遗传毒性试验(细菌致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或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小鼠精子畸形分析和睾丸染色体畸变分析

    15、)2、传统致畸试验 3、短期喂养试验:30天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4、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原则:(1)一定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2)鉴于有些食品添加剂具有一定毒性,应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及使用量。(3)食品添加剂不应破坏食品的营养,也不得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4)不能用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和掺假等活动。(5)用于食品不得分解产生有毒物质,用后能被分析鉴定出来。(6)选用食品添加剂还要考虑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易储存、运输。 防腐剂1、定义: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增殖作用的物质。为

    16、了抑制食品腐败和变质,延长贮存期和保鲜期的添加剂。 2、作用机理:(1)改变结构、细胞膜的渗透性,破坏微生物生理平衡。(2)干扰细胞中酶的活力。(3)使蛋白质变性。(4)胞原生质部分的遗传机制产生效应。 3、分类:安全性比较: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苯甲酸。 一、苯甲酸及其盐类1、物理性质:(1)苯甲酸100升华,在常温下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2)苯甲酸钠是白色的颗粒或结晶粉末,极易溶于水。2、抗菌性能:主要抑制酵母菌和部分细菌,对霉菌的效果较差。随PH值变化大,是酸性防腐剂,pH5有抗菌性,pH4效果好,中性食品没有防腐。3、作用机理:非选择地干扰细胞中酶的结果。

    17、苯甲酸亲油性大,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体内,进入的苯甲酸分子,能抑制细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4、使用范围:酱油、醋、果汁、罐头,果酱、软饮料等。5、(1)苯甲酸水中溶解度低,加适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用90度以上热水溶解转化成苯甲酸钠后使用。要直接用苯甲酸,先用乙醇溶解后再加入到食品中。(2)苯甲酸可以和对羟基苯甲酸酯合用,防腐效果更好。二、山梨酸及其盐类1、理化性质:(1)山梨酸光、热稳定性好,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植物油中。双键多在空气中易氧化。(2)山梨酸钾易吸潮氧化分解,极易溶于水,可溶于丙二醇、乙醇中。2、抗菌性能:主要抑制酵母菌、霉菌、好气性细菌有较好效果。而对乳酸菌无效。它是酸性防腐剂,

    18、在pH6有抗菌性,在偏碱性的食品中基本没有防腐作用。3、防腐作用机理:对酶系统的作用:与微生物的酶系统的巯基相结合,从而破坏酶系统。4、适用范围:酱油、醋、果汁、罐头,酱菜、果酱、人造奶油,葡萄酒等5、使用方法:山梨酸要用乙醇或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溶解后再加入到食品中去。山梨酸钾直接溶解于水中后按量加入。与苯甲酸、丙酸及盐复合使用产生协同作用。三、丙酸盐(主要对霉菌有良好的效果,对酵母无作用。)丙酸钠:主要用于糕点的防腐,使用量2.5g/kg(降低化学膨松剂的作用)丙酸钙:主要用于面包。四、对羟基苯甲酸酯类1、防腐性能:防腐效果随着脂肪烃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其毒性随C原子增多而减弱,其溶解

    19、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减弱。 2、对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好于苯甲酸和山梨酸,对G+有致死作用。3、在pH中性条件下仍有良好的防腐功能。4、熔点:脂肪烃链长的增加熔点也同时降低5、缺点:水中的溶解度小,用量大时有麻涩现象。 五、脱氢乙酸1、理化性质:脱氢乙酸:无臭,几乎无味,在水中溶解度小,溶点109-112度。脱氢乙酸钠:呈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3%,2、抗菌性能: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作用强,是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2-10倍。 3、适用范围:对产酸菌抑制能力较弱,用于酸乳制品、酸菜和泡菜产品,抑制杂菌的生长。 六、双乙酸钠1、理化性质:它是乙酸钠和乙酸的分子复合

    20、体,白色晶体,带有醋酸的气味,易溶于水。 2、使用范围:用于谷物和油炸薯片,最大使用量为1.0g/kg;用于膨化食品调味料。 七、乳球菌肽(乳酸链球菌素)1、抗菌作用:对大多数的革兰氏阳性菌及其芽孢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对霉菌、酵母菌,革兰氏阴性菌几乎无效,它可以有效的抑制乳酸菌和肉毒杆菌的生长。2、溶解度:在酸性时大,在中性时难溶。3、稳定性:酸性条件下对热相对稳定,但在PH4时加热120迅速分解。最适pH为6.5-6.8。4、适用范围:可广泛用于罐头和植物蛋白饮料中最大用量0.2g/kg,在干酪、奶制品、肉制品中的最大使用量0.5g/kg。对肉类的保鲜是一种新型技术。八、富马酸及富马酸二甲酯有

    21、特殊的酸味和弱涩味,在冷水中不易溶解,易溶于乙醇。 富马酸的防腐性能优于丙酸钙,主要用于面条、面包、凉拌菜。 选用防腐剂的注意事项(1)根据食品的特点不同选用不同的防腐剂 (2)根据食品中腐败菌的特点选用不同的防腐剂 (3)根据食品防腐剂的特点进行选用 (4)防腐剂的用量一定要根据国家的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的最大允许添加量进行。 (5)对于有汁液的食品,可以灵活掌握 (6)对于进行浸泡使用的防腐剂,要注意其用量。如何合理使用防腐剂(1)注意防腐剂的有效pH值 (2)防腐剂的溶解与分散:方法是选用可溶性的防腐剂;先溶解于溶剂中后添加再均质。加热溶解再添加后均质。 (3)防腐剂的协同作用:几种防腐剂

    22、共用,可以提高防腐效果。 (4)与热处理并用 (5)适当的增加食品的酸度 (6)确定防腐剂的加入时机 抗氧化剂1、定义: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2、作用机理:(1)提供氢原子来阻断食品油脂自动氧化的连锁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2)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3)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通过螯合形式使金属离子钝化。 一、油溶性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定义:能溶于油脂,对油脂和含油脂食品能很好的发挥抗氧化作用,防止其氧化酸败。机理:能够提供氢原子与油脂自动氧化产生的自由基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阻断油脂的链式

    23、自动氧化过程。二、抗酶促氧化反应机理对于氧化酶的酶促反应所引起的食品的褐变,则通过添加还原性的抗氧化剂来抑制。此类抗氧化剂可以消耗食品中的氧和抑制酶的活性,达到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目的。三、增效剂的作用机理并未直接参与抑制氧化反应的进程,而是通过螯合反应以降低金属对油脂氧化的催化活性,以及它们可以向在自由基连锁反应中所生成的抗氧化剂自由基基团提供氢。3、分类油溶性抗氧化剂一、丁基羟基茴香醚(BHA)1、物理性质:有酚的臭味和刺激气味道,熔点5765。BHA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且有挥发性。有较强的抗菌能力,用0.015%可阻止寄生曲霉孢子的生长和阻碍黄曲霉毒素的生成。2、抗氧化性能:放出

    24、氢原子阻断油脂自动氧化。(1)油脂中加入0.01%可提高油的稳定性4倍时间,与柠檬酸使用,可提高9倍。(2)在焙烤、油炸食品中保持活性。当PH大于7时,是稳定的。(3)在肉制品中加入,可以稳定肉中的色素,抑制脂肪的氧化。3、使用范围: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饼干、罐头、腌腊肉,最大使用量为0.2g/kg。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1、物化性质及抗氧化性能:无臭无味,熔点69.570.5,与金属离子反应不变色,对热稳定,但是有升华性,价格低廉,为BHA的1/6。自身发生自动氧化而实现抗氧化作用。稳定性高,抗氧化能力强,遇热抗氧化效果也不受影响,不像没食子酸酯那样遇铁离子发生呈色反应。复配使用

    25、效果好(VC和柠檬酸)。2、使用方法:BHT与BHA和柠檬酸复配使用= 2:2:1也常用BHT、BHA、柠檬酸抗坏血酸复配,能显著提高抗氧化效果。三、没食子酸丙脂(PG)1、化学性质:对热较稳定,易与铜、铁离子发生呈色反应,变为紫色或暗绿色。 2、抗氧化性能安全性能高。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BHA、BHT强。在面制品中的抗氧化力弱于BHA、BHT。由于易呈色,与BHA、BHT复合使用。 3、注意事项:避免用铜铁金属。和柠檬酸、酒石酸复配可增效作用,防止金属离子的呈色。四、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1、理化性质:几乎不溶于水,熔点128.5128.5度。 2、抗氧化性: (1)特丁基对苯二酚添加于

    26、任何油脂和含油食品均不发生异味,油溶性好。 (2)抗氧化性能优于PG、BHA、BHT。不与铁离子着色,具有良好的防霉、抗菌作用。 3、应用范围:油脂和含油食品,干鱼制品,方便面,饼干,腌肉水溶性抗氧化剂一、L-抗坏血酸及钠盐1、物理性质:白色略有黄色的结晶式粉末,无臭,味酸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空气中易氧化,对热和金属离子不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遇光颜色变深。3、抗氧化性能:有强的还原性,防止因氧化引起的果蔬制品的变色、褪色、风味变劣等还可以抑制水果、蔬菜中酶类褐变。 4、应用范围: (1)果汁及碳酸饮料。防止果汁的氧化褐变。(2)水果罐头中防止氧化变味,用量为250600PPM。(3)可

    27、以保持冷冻食品的色泽、风味,一般用浸渍的方法添加。 (4)酒中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保持酒的风味和色泽。L-抗坏血酸钠:水溶液呈中性,可以用于中性的食品中去,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二、异抗坏血酸及钠盐1、物理性质:和L-抗坏血酸基本相同。2、化学性质:L-异抗坏血酸几乎没有生理功效,耐热性差,还原性强,抗氧化性优于L-抗坏血酸,在肉中与亚硝酸盐配合,可以提高肉制品的发色效果。 3、应用范围:广泛用于肉类、鱼肉制品、鱼贝制品,果酱、果汁中。 4、价格低:生产成本为抗坏血酸的1/3。 异抗坏血酸钠:和L-抗坏血酸钠的性质基本相同,抗氧化能力强。主要用于蔬菜水果保鲜;是肉制品的发色助剂,和烟酰胺同时在肉类

    28、腌制时有较好助色作用。 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是重要的螯合剂,用于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保护食品的色香味。四、植酸(肌醇六磷酸):是米糠、麦麸等谷物中含磷的有机酸。 抗氧化性能:主要在于它的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还可以作为鲜肉、鱼类保鲜剂。 五、维生素E1、物理性质:一种黄褐色黏稠液体,无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对热稳定,空气易氧化。 2、抗氧化性能:不如PG、BHT、BHA、TBHQ强,但它的稳定性好,相对而言更耐光和热。3、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奶粉、奶油和油炸食品中。 六、米糠素(谷维素)易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水,对油脂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七、茶多酚1、理化性质:是一类多酚化

    29、合物总称,主要成份是儿茶素(占60-80%)、黃酮、花青素、酚酸4类化合物。是茶中提取的抗氧化剂,易溶入水、乙醇等,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 2、抗氧化性能:在脂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防止食品褪色,并且能杀菌。和柠檬酸等有良好协同作用,在植物油中和维生素E也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3、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油脂、糕点、油炸食品、方便面中 食品抗氧化剂使用注意的事项(1)针对食品的特性选择不同的抗氧化剂(2)应注意使用增效剂和复配作用 (3)金属离子和光照对食品氧化影响很大。 (4)正确使用,可以添加、喷雾,食品内包装 (5)氧气的处理 着色剂1、定义: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食用

    30、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2、着色机理:不同物质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光。如果一种物质能吸收可见光(400-800nm),那么该物质就会呈现一定的颜色,其颜色是被吸收光波长的互补色。3、分类一、合成食品着色剂:利用有机物合成某种颜色的色素。(1)特点:着色力强、色泽鲜艳、不易褪色、稳定性好、易溶解、调色、成本安全性低.(2)分类:偶氮类着色剂、非偶氮类着色剂色淀:是由水溶性着色剂沉淀在允许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其着色部分是允许使用的合成着色剂,基质部分多为氧化铝,称之为铝淀。二、天然着色:利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制取的色素。(1)特点:着色力弱、稳定性差、容易变质、难以调出任意色调等缺点,一些品种有异味、异臭;安全性高,着色自然,有些具有维生素的活性。(2)分类多酚类衍生物;异戊二烯衍生物;四吡咯衍生物;酮类衍生物;醌类衍生物;其他色素常见合成色素一、芥菜红1、物理性质:呈紫红色粉末,无臭,可溶于水,在水中呈现玫瑰红色,不溶于油脂。2、化学性能:耐光性、耐热性、耐盐性、耐酸性(对柠檬酸、酒石酸等稳定)、着色性良好,遇碱变为暗红色,还原性差,耐菌性差,不适于在发酵食品及含还原性物质的食品中使用。3、着色性能:在浓硫酸中成紫色,稀释后成桃红色,在浓硝酸中成亮红色,在盐酸中棕色发生黑色沉淀。着色力弱。4、使用范围:可用于除发酵制品和油脂含


    注意事项

    本文(食品添加剂总结课件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