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32层高层大体积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 资源ID:2768422       资源大小:33.6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2层高层大体积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

    1、32层高层大体积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平利县中兴佳苑棚户区 改造工程筏板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陕西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7、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9.中华人民共和国及陕西省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施工工艺标准及文件; 二、工程概况平利县中兴佳苑棚户区改造工程,位于平利县城

    2、关镇,东西长46.75m,南北宽28.80m,地上三十一层,地下一层,平板式筏形基础,剪力墙结构,结构使用年限50年。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板式基础。垫层混凝土采用C15混凝土,0.00m以下混凝土基础及外墙为C35 P6抗渗混凝土,。基础板厚1.5m建筑总高度72.50m,总建筑面积m2, 三、 技术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的收缩应力和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而产生的裂缝。因此控制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控制裂缝的产生,重点控制水泥的水化热和降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本工程砼采用商品砼,施工前进行运输

    3、路线核实,对砼搅拌站进行确认,确保砼供应量及供应速度、供应质量。1、为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外加剂:根据混凝土的要求剂特点不同,可采用减水剂、缓凝剂、防水剂、膨胀剂、防冻剂等一种或多种混合剂,但采用外加剂时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试配工作,并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按配合比的要求严格控制用量。2、混凝土水灰比宜控制在0.4左右,最高不超过0.5。粗骨料适宜含量为1000kg/m3左右。砂率宜控制在42%左右。3、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严格管理的强制式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

    4、在25以内,依照运输情况计算混凝土的出厂温度和对25的温度要求。4、本工程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四、温度计算1、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附录B公式B.1.4,Tmax=WQ/C式中:T(t)混凝土龄期为t 时的绝热温升();W每m3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 m3);Q混凝土水化热(kJ/kg);C混凝土的比热,一般为0.921.0kJ/(kg.);混凝土的重力密度,24002500(kg/ m3);m与水泥品种、浇筑温度等有关的系数,0.30.5(d-1);t混凝土龄期(d)。根据建筑施工手册和本工程配合比报告材料,水泥W取值287;水化热Q取值3

    5、d为314,7d为354,28d为375;混凝土的比热C取值0.97;混凝土重力密度取值2400,根据浇筑时温度约10取值0.318。e为常数,取值2.718。则根据上述公式和数值计算T(3)=28.42T(7)=41.24T(28)=46.22Tmax=46.23混凝土中心温度T1(t)=T0+T(t)式中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0混凝土浇筑温度();t龄期降温系数,可根据建筑施工手册表10-83查得,底板厚度不足1m按1m计算,根据温度随时间t变化结果绘制曲线图如下。可知在龄期可知在龄期6d时中心温度最大,为T1(6)=10+39.370*0.29=21.422、混凝土养

    6、护计算保温材料厚度= 0.5hi(T2-Tq)Kb/(Tmax-T2)式中:保温材料厚度(m);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0.065(取棉毡);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T2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下50-100mm处);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Tmax经计算的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T2-Tq取15;Tmax-T2取20;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经计算,=0.01m。3、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1/i/i+1/q式中: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i各保温材料厚度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代入数据得:=1

    7、/0.01/0.065+1/23=5.074、混凝土虚厚度计算h=k/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k折减系数,取2/3;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代入数据计算得:h=2.33*2/(3*5.07)=0.306m5、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1+0.306*2=1.612m(底板厚度按1m计)6、混凝土表面温度T2(t)= Tq+4h(H-h)T1(t)-Tq/H2式中:保温材料厚度(m);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0.065(取棉毡);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T2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下50-100mm处);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Tmax经计算的

    8、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T2-Tq取15;Tmax-T2取20;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1.3;经计算,=0.01m。3、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1/i/i+1/q式中: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i各保温材料厚度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2K)代入数据得:=1/0.01/0.065+1/23=5.074、混凝土虚厚度计算h=k/ 式中:h混凝土虚厚度(m);k折减系数,取2/3;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代入数据计算得:h=2.33*2/(3*5.07)=0.306m5、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1+0.306*2=1.6

    9、12m(底板厚度按1m计)6、混凝土表面温度T2(t)= Tq+4h(H-h)T1(t)-T2(t)混凝土表面温度();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h混凝土虚厚度(m);H混凝土计算厚度(m);T1(t)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1(t)和表面温度(T2(t)如下表。混凝土温度计算结果表t(d)36912T1(t)()20.221.417.414.1T1-Tq()10.211.47.44.1T2(t)()16.317.014.612.5T1(t)-T2(t)3.94.42.91.6由上表和前文计算相关结果可知,根据上述配合比拌制浇筑的混凝土,在采用0.01m

    10、厚即一层棉毡保温层保湿养护的环境下,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50,混凝土内外温差25,混凝土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20,降温速率2/d,符合要求。五、施工准备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特别在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因此需要从材料选择上、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等关键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施工。另外考虑到本工程楼地下一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为冬季施工,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及养护工作同样重要,养护及保温的具体措施详见冬施方案。5.1、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温度据资料

    11、统计平均温度约30。(2)选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控制石含泥量,含泥量不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采用级配良好的粗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较高,同时可以减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3)细骨料:采用中砂,平均粒径大于0.5mm,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对粗骨料及细骨料架设暖棚,保证其温度0。(4)粉煤灰:采用级粉煤灰。(5)水:拌合用水采用饮用水。5.2、混凝土配合比(1)混凝土采用由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2)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

    1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地下室大体积抗渗混凝土的设计。(3)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4)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还应符合抗渗混凝土对水泥最小用量及混凝土含砂率的要求。5.3、现场准备工作(1)基坑土方开挖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及时浇筑基础垫层,基础垫层强度符合要求,按设计做好筏板地下防水工程,并做保护层。(2)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及电梯井、集水坑的模板安装应分段尽快施工完毕,并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进行隐蔽工程验收。(3)基础底板上的电梯井、积水坑基坑支模采用胶合模板和钢管扣件支固定体系支模,并用

    13、25(二级)的钢筋将槽钢与相关基础部位的底板钢筋焊接牢固,拉筋间距控制在800mm范围内。(4)将基础底板结构设计标高利用水准仪将其高度(同一标高)测设在柱、墙钢筋上,并用红色油漆作好标记,便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标高控制。(5)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事先与建设单位联系,请建设单位向供电部门了解近期施工现场的供电情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6)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后勤人员、保卫人员等昼夜安排值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7)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各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形状予以标识记录,对照施工情况逐个比对、检查,以免出现漏埋、错埋的现象。(8)认真检查各预留孔洞

    14、、电梯井、集水坑及地下室底板外侧壁砖胎模的支撑和加固系统是否牢靠,对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整改加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发生移位、倾斜等不良现象。(9)计量器具的准备:施工前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10)施工机具设备的准备:混凝土采用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运到现场,施工现场拟采用1台混凝土车泵浇筑,输送泵的出灰口处设置3-4台振捣器。(10)其他物资的准备:电子测温仪一台、测温线数支、塑料薄膜、草帘、对拉螺杆及混凝土表面抹平、拉毛用的器具等。(11)将基础底板内的渣物清理并冲洗干净。(12)检查钢筋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查模板的支设是否牢靠,稳固,是否符合方案

    15、的要求。(13)拟设混凝土泵车停靠点及商品混凝土运输车辆行走路线。5.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主要管理人员安排情况 本工程筏板基础厚度为1.5m,砼立方量约为1100m3,为保证整个筏板砼的连续浇筑。我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和施工班组,在整个浇筑过程中,人员具体分为A、B.两组,每班8个小时,轮流休息。人员安排如下:主管项目A班组B班组技术质量检测王玉山、杜军强杨振起、吴焕新标高控制王玉山、杜军强杨振起、吴焕新现场协调安全楼宏良楼亚宁坍塌度测试试块制作饶亚玲黄勇后台计量乔柏金楼晓侃模板值班张如龙张如龙钢筋值班俞国琴俞国琴砼浇筑值班虞国华虞国华电工张福新张福新总负责:楼颂春六、基础梁、底板柱墙钢筋加工

    16、安装1、基础梁、底板及柱、墙楼梯钢筋安装本工程所有结构钢筋加工均在现场钢筋场进行,基础地梁及基础底钢筋均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基础梁及基础底板钢筋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将地下一层柱、墙及楼梯钢筋插入(预先插入)基础底板的钢筋骨架中。柱、墙及楼梯插筋应保证其平面位置准确。基础底板钢筋及柱、墙插筋施工完毕并组织人员进行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进行基础梁、板钢筋加工安装的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施工。2、混凝土测温点布设为及时了解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情况,地下室基础底板钢筋上设置相应的测温线(具体平面位置详见2号楼测温点平面布置图)。混凝土测温管需在基础底板钢筋完成后同一位置采用扎

    17、丝和胶带将测温线绑扎在离筏板底20的钢筋上,探头设置在砼中。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每2h4h测温一次,在温度下降时可8h测温一次。在进行大体积内部温度监测的同时也需同时监测大气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工作待混凝土中心温度下降后停止测温。七、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模板施工 本工程大体积抗渗混凝土占地面积大,结构层厚1500mm、,集水坑和电梯井处井坑则更深,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数量多,所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电梯井、集水坑及地下室底板外侧壁的模板施工尤为重要,也是直接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的关键因素。结合本施工段实际情况,为方便基础模板施工,在电梯井、集水坑结构部位拟采用胶合模板及相应的钢管扣件

    18、支撑。电梯井及集水坑支模及砌筑情况如下图: 7.1、商品混凝土供应分析由于本施工段地下室一层结构面积相对较大,且底板结构相对较厚,大体积抗渗混凝土的需求量大,总方量约1100m3、,若该施工段混凝土施工按1台车泵一次性连续不间断浇筑考虑,需商品混凝土的日供应最大量为1000m3左右,为减少混凝土供应不足影响现场施工的现象发生,所以本施工段以后浇带分成两大块分开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7.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期计划由于基础底面积较大,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基坑的外露时间。从工程施工总体来讲,本施工段大体积砼施工总体安排是:计划采用1台汽车泵浇筑,具体各段计划时间为:序号施工段部位混凝土数量(m3)

    19、计划泵车(台)计划日泵送量(m3/天/台)计划时间(天)1东侧 1100170012西侧170017.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平面布设及泵管安装为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浇筑,明确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和浇筑顺序,在混凝土浇筑前项目经理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上述拟浇混凝土部位的混凝土泵车进行平面布设,以保证混凝土运输车辆行车方便,保证混凝土泵车泵送混凝土的过程正常化,从而保证混凝土泵车的日泵送混凝土数量与原计划数量基本持平或超量,以加快本施工段的施工进度。大体积抗渗混凝土采用平利县新泰混凝土供应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为加快施工进度,减轻劳动强度,节省脚手材料,提高基础底板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所以本工程大体积抗

    20、渗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辆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浇筑的方案进行施工。为方便施工,减少拆、装混凝土输送管的时间,拟采用汽车混凝土泵车泵送。7.4、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浇筑7.4.1、混凝土浇筑(1)本工程大体积抗渗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混凝土运输车将其运至施工现场,由于施工场地限制,由1台混凝土车泵进行泵送浇筑。(2)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为了确保底板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所以采用斜坡浇筑技术“由远至近,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浇筑,做法见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灌方式的示意图。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简化混凝土泌水处理,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结合。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

    21、00500mm,层与层之有意预留一定的时间间断,但层与层之间的砼接合时间应控制在砼初凝前完成。“分区定点、一个坡度(斜坡)、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进行施工,即采用自然流淌。根据划定区域,各台混凝土泵应分区配合施工。浇筑时先在一个部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动,然后在其坡面上连续浇筑,循序推进。这种浇筑方法能较好的适应泵送工艺,使每车混凝土都浇筑在前一车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确保每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间歇时间不超过规定的时间。也便于浇筑完的部位进行覆盖和保温。(3)混凝土浇筑需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6h,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在4h仍不能连续浇筑时,需采取应急措施。即当

    22、设计院同意留置施工缝时,施工缝留置在变截面处,施工缝位置留设12的插筋,间距500mm,长度为900mm,呈梅花形在混凝土表面布置。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表面予以凿毛,在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冲洗干净,润湿后在表面上抹1015mm厚与混凝土强度相同的一层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应加强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4)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输送泵的出灰口处配置34台插入式振捣器,因为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对较大,在1100mm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000mm远左右,1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3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5)由于混凝土坍落度相对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

    23、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6)泵送混凝土斜面浇筑及泌水处理因基础底板厚度较厚,混凝土的和易性较好、流动性大,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其基础底面和顶面之间的混凝土必将形成一斜面(如下图所示),随着混凝土灌筑该斜面也不断向前推进,为使大体积抗渗混凝土振捣密实,必须加强各混凝土斜面处的振捣。混凝土坍落度相对较大,在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泌水现象,为了不使混凝土泌水现象不至影响混凝土施工,必须及时进行抽水处理。(7)现场按每浇筑200方(或一个台班)制作2组试块,1组压7d强度,1组28d强度进行标准养

    24、护,1组28d强度进行同条件。(8)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按规范规定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2组,考虑本工程混凝土数量大,按规范规定取相当数量的防水混凝土抗渗试块。2、混凝土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每层混凝土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35mm-38.5mm)1.25倍;在每个浇筑带的前、中、后布置三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混凝土的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混凝土的密实度;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钢筋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振捣方向为:下层垂直于浇筑方

    25、向自下而上,上层振捣自上而下。同时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二次振捣时间控制在浇筑后的12h,对混凝土初凝时间作好控制,保证在下层混凝土部初凝前,上层混凝土能覆盖。当混凝土浇筑到靠近尾声时,将混凝土泌水排集到模板边集水坑内,然后用泵将水抽出,混凝土的泌水要及时处理,免得粗料下沉,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致使混凝土强度不均和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泛出为准。振点间距50cm,梅

    26、花型布置。振捣时禁止碰到钢筋、模板、预埋件等。底板泵送混凝土,其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要认真处理。随时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拍压三遍,搓成麻面,以闭合收水裂缝。在木抹子压第三遍时,麻面纹路要顺直,以南北向为纹路方向保证纹路一行压一行且相互平行。(1)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采用垂直振捣和斜向振捣;斜向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面成4045度的倾角。(2)混凝土的振捣要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先将混凝土表面振实,与下面的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时形成的空洞。(3)振捣器插点要均匀布置,可采取行列式或交错式,防止漏振。振实

    27、混凝土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每一插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秒。(4)混凝土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深度不应小于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在振捣过程中,将振动棒上下略微抽动,使上下振捣均匀。7.4.2、混凝土标高控制和表面抹平 地下一层底板结构混凝土表面标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测量人员应事先将设计标高(地下一层结构标高)以上1000mm的控制点利用水准仪将其测设在相应的柱、墙钢筋上面,并用红色油漆标示出来,便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标高控制,或采用8的钢筋,将其焊在底板筋上,间距控制在2000m

    28、m左右,然后将设计标高测设在钢筋上面并用红漆画在该标高位置处,标高以红漆线的下口为准。由于大体积抗渗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表面应分二次抹平,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质量。第一次抹平在混凝土振捣1h2h混凝土稳定后用2m长的刮尺初步刮平。第二次在混凝土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12遍然后抹平,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密实,避免产生表面收缩裂缝。7.4.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1)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线。测温线应按测温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预埋,预埋时测温线与基础结构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能使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

    29、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2)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三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点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3)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根据现场的实测温差的变化结果,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4)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外表面温度之差达到25度或以上时,并出现明显的温度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5)测温器具采用电子测温度仪测温。7.4.4、混凝土养护(1)为确保新浇注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混凝土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应覆盖养护,本工

    30、程为冬季施工采用四层覆盖,从下向上依次一层塑料膜,一层毛毯,一层彩条布,一层草帘子。(2)柱、墙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3)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事先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差,以控制裂缝的开展,并指导现场施工,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基础模板在混凝土温度上升阶段不得拆除,模板的拆除必须等到混凝土温度下降到与室外温差相差不到10度时进行。6.6混凝土浇筑应注意的问题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水平结构混凝土表面,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必要时,还应先用铁滚筒压两遍以上,以免产生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时


    注意事项

    本文(32层高层大体积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