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暑假作业.docx

    • 资源ID:2755824       资源大小:68.36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暑假作业.docx

    1、暑假作业文言文练习(一)(2013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李贤,字原德,邓人。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因陈边备废弛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将。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位,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徐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帝忧军官支俸多,岁入不给。贤请汰老弱于外,则费省而人不觉,帝深纳焉。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

    2、用其言,四方得苏息。七年二月,空中有声,帝欲禳之。贤言君不恤民,天下怨叛,厥有鼓妖。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逼草奏释己罪。赖王翱救,乃免。贤密疏请擒贼党。得疏,帝大喜。裹伤入见,慰劳之。贤因言,贼既诛,急宜诏天下停不急务,而求直言以通闭塞。帝从之。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帝不豫,卧文华殿。会有间东宫于帝者,帝颇惑之,密告贤。贤顿首伏地曰:“此大事,愿陛下三思。”帝曰:“然则

    3、必传位太子乎?”贤又顿首曰:“宗社幸甚。”帝起,立召太子至,谗竟不行。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是年春,日黯无光,贤言:“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自宣德至天顺间,选宫人太多,浣衣局没官妇女愁怨尤甚,宜放还其家。”帝从之,中外欣悦。五月大雨雹,大风飘瓦,拔郊坛树。贤言:“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成化二年冬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法:仿效。B虑中饱而不贷 贷:给予。C贤乘间复具陈达罪 具:提供。D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 衔:怀恨。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贤忠诚

    4、耿直的一组是(3分)()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天时未和,由阴气太盛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贤忠诚能干,很受皇帝信任。景泰年间上书言事,颇被采纳;英宗复位以后,也很听从他的意见;宪宗即位后,他照样得到了重用。B李贤善于进谏,他常借天象劝谏皇帝改正错误。天空发声而皇帝想禳灾时,日黯无光时,五月大雹大风时,他都借机指出皇帝的错误。C李贤富有同情心。山东发生饥荒时,他反对徐有贞的说法,坚决请求放赈;他同情宫女疾苦,请求皇帝放回浣衣局中那些没官妇女。D李贤曾两次遭遇

    5、危险:曹钦谋反时,李贤被逼迫起草了赦免曹钦的奏章;门达因李贤进谏而借袁彬的案件陷害他,贤几乎不免于难。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帝难之。(5分)(2) 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5分)(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站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刑国公,陪葬昭陵。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

    6、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命,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卧治,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

    7、未既也。”后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閤中。”及善即移病馀月,后不复问。叹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密赞其谋赞:赞成 B太子谢之谢:道歉 C时二张怙宠怙:依仗 D以老病致仕致仕:辞官,退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是() 皇太子

    8、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臣苟奉命,非羽翼之美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卿年高,不宜事游燕,但检校閤中 及善数裁抑之ABC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及善认为,大臣们如果遵从太子的命令去翻跟头,不符合作为辅佐臣子的美行。 B高宗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又提升他任三品要职,让他身佩大横刀在自己身旁立侍。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陷害忠良,是祸乱的根源,应予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处死了来俊臣。 D当时“二张”依仗自己受宠,每次侍宴,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批评制止他们,这让武后很不高兴。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1)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译文:_(2)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译文:_(三)(哈三中2014年四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谢景仁,陈郡阳夏人,卫将军晦从叔父也。祖据,太傅安第二弟。父允,宣城内史。景仁幼时与安相及,为安所知。始为前军行参军、辅国参军事。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张法顺,权倾一时,内外无不造门者,唯景仁不至。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食未办,而景仁为玄所召。玄性促急,俄顷之间,骑诏续至。高祖屡求去,景仁不许,曰:“主上见待,要应

    10、有方。我欲与客共食,岂当不得待。”竟安坐饱食,然后应召。高祖甚感之,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及平京邑,入镇石头,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谓景仁曰:“承制府须记室参军,今当相屈。”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仍为从事中郎,迁司徒左长史。出为高祖镇军司马,领晋陵太守,复为车骑司马。义熙五年,高祖以内难既宁,思弘外略,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刘毅时镇姑孰,固止高祖,以为:“苻坚侵境,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倾动根本。”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应天人之心,匡复皇祚,芟夷奸逆,虽业高振古,而德刑未孚,宜推亡固存,广树威略。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陲,伐罪吊民,于是乎在。平定之后,养

    11、锐息徒,然后观兵洛汭,修复园寝,岂有坐长寇虏,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时从兄混为左仆射,依制不得相临,高祖启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前例,不解职。景仁性矜严整洁,居宇静丽,每唾,转唾左右人衣;事毕,即听一日浣濯。每欲唾,左右争来受。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王义真妃,景仁女也。十二年,卒,时年四十七。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 节选自宋书 谢景仁传【 注 】 璧人:爱妾。即君夫比较疼爱的侧室。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内外无不造门者 造:拜谒B 芟夷奸逆 夷:铲平C 德刑未孚 孚:使 信服D 伐罪吊民 吊:拉拢2以下各组句子

    12、中,全部表明谢景仁受高祖赏识器重的一组是( ) ( 3 分) 年三十,方为著作佐郎 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 以为大将军武陵王遵记室参军 依仆射王彪之、尚书王劭前例,不解职 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葬日,高祖亲临,哭之甚恸A B .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 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谢安对他有所了解。谢景仁博闻强记,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桓玄常常和他交谈,不觉疲倦。B 谢景仁与高祖一起吃饭酒食尚未做好,景仁受到桓玄宜召。高祖多次请求离开,景仁认为桓玄应该等待,最终陪高祖安稳地吃完,才应诏前去。C 义熙五年,高祖打算向外开拓,将要攻打

    13、鲜卑。刘毅当时镇守姑孰,坚决劝阻高祖。谢景仁直接批评刘毅迁腐和短视,支持高祖的主张。D 谢景仁生性谨严整洁,居室干净素雅,每逢咳唾,总是转过头来吐在左右侍者身上,咳吐以后,即允许侍者盥洗一天。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尝诣景仁咨事,景仁与语悦之,因留高祖共食。( 5 分)( 2 )高祖雅相重,申以婚姻,庐陵王义真妃,景仁女也。( 5 分)(四)(哈师大附中2014年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宽和有度量。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州,自号大乘,众五万人。隆之以开府中兵参军与大都督元遥讨之,获法庆,赐爵武城子。累迁河内太守。隆之以父遇

    14、害,常怀报雪,因持节东归,图为义举。遂与高乾等夜袭冀州,克之,乃推为刺史。及齐神武自晋阳东出,隆之遣子子绘随高乾迎于滏口。 中兴初,拜吏部尚书。韩陵之役,留隆之镇邺城。未几,征为侍中,封安德郡公。于时朝议以尔朱荣宜配食明帝庙庭。隆之议曰:“荣为人臣,亲行杀逆,岂有害人之母而与子对食之理?”以参议麟趾阁新制,又赠其妻祖氏范阳郡君。隆之表以先爵武城子转授弟子孝琬,朝廷嘉而从之。后为斛斯椿等所构,逃归乡里,齐神武召赴晋阳。 魏孝静立,除吏部尚书,寻加侍中。元象初,除冀州刺史,嘉开府,累迁尚书右仆射。及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阴招冀州豪望为内应。诏隆之驰驿慰抚,遂得安静。隆之首参神武经略,奇谋皆密以启闻

    15、,手书削稿,罕知于外。卒于齐州刺史,赠司徒。神武以追荣未尽,复启赠太保,谥宣懿。神武后至冀州北境,次交津,追忆隆之,顾冀州行事司马子如,言其德美,为之流涕。令以太牢就祭。隆之历事五帝,以谨素见知。凡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一为仆射,四为冀州刺史。每临冀部,州中旧齿咸曰:“我封公复来。”其得物情如此。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十二注:尔朱荣:北魏权臣,曾讨伐权倾朝野的胡太后(明帝之母)以清君侧。配食:被祭祀的次要对象。旧齿:耆旧,旧臣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后为斛斯椿等所构 构:诬陷,陷害 B阴招冀州豪望为内应 豪望:豪门望族,世家大族C奇谋皆密以启闻 启:开启,打

    16、开 D每临冀部 临:到,来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封隆之屡获封赏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 )隆之以开府中兵参军与大都督元遥讨之,获法庆 遂与高乾等夜袭冀州,克之以参议麟趾阁新制 诏隆之驰驿慰抚,遂得安静一为仆射,四为冀州刺史 州中旧齿咸曰:“我封公复来。”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封隆之多有战功,曾与大都督元遥讨伐法庆,并将之擒获;也曾和高乾夜袭冀州获胜,并被推举为冀州刺史。B.封隆之立场鲜明,在朝廷议论认为尔朱荣应该配食明帝庙庭时,封隆之陈述事理,明确反对。C.封隆之德行美好,齐神武在后来到达冀州探望司马子如时,追忆封隆之

    17、美德,还为之落泪。D.封隆之为人宽和有度量,为臣谨素。作为臣子,很受皇帝赏识;作为一方官员,深得部属拥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隆之表以先爵武城子转授弟子孝琬,朝廷嘉而从之。 (2)隆之历事五帝,以谨素见知。凡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五)(2014创新导学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李憙字季和,上党铜鞮人也。父佺,汉大鸿胪。憙少有高行,博学研精,与北海管宁以贤良征,不行。累辟三府,不就。宣帝复辟憙为太傅属,固辞疾,郡县扶舆上道。时憙母疾笃,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遂遭母丧,论者嘉其志节。后为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过并州,州将毕轨敬焉,令乘车至阁。憙固谏以为不可,

    18、轨不得已从之。景帝辅政,命憙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憙到,引见,谓憙曰:”昔先公辟君而君不应,今孤命君而君至,何也?”对曰:”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明公以法见绳,憙畏法而至。”帝甚重之。转司马,寻拜右长史。从讨贯丘俭还,迁御史中丞。当官正色,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荐乐安孙璞,亦以道德显,时人称为知人。寻迁大司马,以公事免。司马伷为宁北将军,镇邺,以憙为军司。顷之,除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羌虏犯塞,憙因其隙会,不及启闻,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以功重免谴,时人比之汉朝冯、甘焉。于是请还,许之。居家月余,拜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及魏帝告禅于晋,憙以本官行

    19、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初,憙为仆射时,凉州虏寇边,憙唱义遣军讨之。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后虏果大纵逸,凉州覆没,朝廷深悔焉。以憙清素贫俭,赐绢百匹。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未尝私以王官。及卒,追赠太保,谥曰成。子赞嗣。少子俭字仲约,历左积弩将军、屯骑校尉。俭子弘字世彦,少有清节,永嘉末,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李憙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憙母疾笃 笃:严重。B.时人称为知人知:识别。C.及魏帝告禅于晋禅:禅让。D.后虏果大纵逸逸:逃跑。2.以下六

    20、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憙正直无私的一项是(3分)()乃窃逾泫氏城而徒还憙固谏以为不可不惮强御,百僚震肃焉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甚有声绩 辄以便宜出军深入,遂大克获及齐王攸出镇,憙上疏谏争,辞甚恳切A.B.C.D.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憙多次被征召,坚决推辞,不肯就任,有一次郡县扶他登车上路,他半路从车上跳下来,回到家中。B.李憙任并州别驾时,骁骑将军秦朗路过并州,州将毕轨想让秦朗乘车至官署,李憙坚决劝谏认为不能那样。C.李憙善于识别和举荐人才,受到了当时人的称赞,他所举荐的乐安人孙璞,因为有道德而名声显扬。D.凉州敌人入侵,李憙倡导起兵讨

    21、伐,结果未被采纳,后来凉州覆没,朝廷很后悔没有听从李憙的意见。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君以礼见待,憙得以礼进退。(3分)(2)朝士谓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竟不从之。(3分)(3)憙自历仕,虽清非异众,而家无储积,亲旧故人乃至分衣共食。(4分)(六)(2013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举进士,议以咏首荐。有夙儒张覃者未第,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众许其能让。会李沆、宋浞、寇准连荐其才,以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奏罢归、峡二州水递夫。就转太常博士。太宗闻其强干,召还。张永德为并、代都部署,有小校犯法,

    22、笞之至死。诏案其罪。咏封还诏书,且言:“陛下方委永德边任,若以一部校故,推辱主帅,臣恐下有轻上之心。”太宗不从。未几,果有营兵胁诉军校者,咏引前事为言,太宗改容劳之。出知益州,时李顺构乱,王继恩、上官正总兵攻讨,顿师不进。咏以言激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初,蜀士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士由是知劝。成平二年,夏,咏以工部侍郎出知杭州。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

    23、八九,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成,当仍旧法。”五年,真宗以咏前在蜀治行优异,复命知益州。会遣谢涛巡抚西蜀,上因令传谕咏曰:“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咏与青州傅霖少同学。霖隐不仕。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谒,阍吏白傅霖请见,咏责之曰:“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选自宋史张咏传,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 第:科举考中 B推辱主帅 推:追究 C不痛绳之 绳:捆绑 D复命知益州 知:掌管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议以咏首荐 若以一部校故B咏引前事为言 为乡里

    24、所称C遂敦勉就举,而三人者悉登科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D饥者八九 求霖者三十年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大致克捷时/寇略之际/民多胁从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使各归田里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张永德被惩办后不久,太宗就意识到张咏的意见是对的。 B当李顺叛乱的时候,张咏敦促上官正出兵讨伐,并

    25、为之隆重饯行。 C在歉收时,张咏主张对贩私盐的人从轻处分,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D真宗对张咏在四川的表现很满意,通过谢涛传达了对张咏的赞赏。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4分)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咏“惜才”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七)(2013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

    26、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敖叔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再拜 受赐,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 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镒。昔者子

    27、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伍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 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吕氏春秋孟冬纪第十【注

    28、】禨(j):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抟黍(tun sh):指捏成的饭团。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我死,王则封汝 则:如果 B. 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 知:巧诈 C. 见一丈人,刺小船 刺:用篙撑 D.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 抟:捏成团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 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B.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 C.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 D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 4.(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3分) 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4分)


    注意事项

    本文(暑假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