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教案.docx

    • 资源ID:2747926       资源大小:26.1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教案.docx

    1、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教案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目录如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走进课外活动基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口算和估算(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3 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

    2、点】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教具、学具准备】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1:我想知道体育馆有几个区?学生2:我想知道A区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学生3:我想知道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点评:依次出现对话框,体现学习的顺序性。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学生1:A区有多少个座位?学生2: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

    3、多少人?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点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二、新课教学1 教学例1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口算48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4010+810。485+485。4825。1068。489+481。48扩大10倍,就是480。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

    4、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学生1:我发现每个算式中都有10。 学生2:我发现他们都是两位数乘10。学生3: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0就在这个数后面加一个0。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点评:重视计算方法的探索,把问题放手交给学生们去讨论完成。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交流比较中,更好地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2 教学例2(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

    5、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一共有多少袋面粉?(教师点击出现小男孩的对话框)教师:你能解决吗?从哪儿知道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学生1:我从图中数出来的。学生2:我用310得来的。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这些面粉的共重多少吗?(出现另一个对话框)你会列式计算吗?试一试。教师:这道题你准备怎么做?把你的算法先讲给同桌听一听。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大家听一听,可能有以下几种:学生1:2530,先算253,再用7510。学生2:253得75,在75后面添上一个0。学生3:2565。学生4:3055。教师:同学们想得好,计算得也很正确,有的同学把两位数乘整十数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一

    6、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也有的同学采用把两位数先乘一位数,再把积扩大10倍的方法。大家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教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第3页的算一算中的3道题(集体订正)。点评: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研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三、巩固学习(1)学生互相出题算一算。(2)看卡片算积,一个小朋友拿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说积。四、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2。【教学过程】(出示例2的情景图)教师: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是怎

    7、么数的?学生:每堆有10袋,3堆就有30袋。教师:如果要算出这30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行?学生:每袋面粉是多少千克?是25千克。教师: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怎样列算式?学生:2530=教师: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学生间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学生1:我认为应该这样算。我们上节课学过2510,2510=250,再乘上3,2503=750。学生2:我们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们是用253=75,再用7510=750。教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用到了我们前面例1学习的知识,让两位数与10相乘,直接扩大10倍。还想用你

    8、们的好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题吗?教师出示练习题:2120=4530=5032=学生做题时,教师察看作业情况。教师:你们又是怎么算这些题的呢?口算和估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3、例4。【教学目标】1 经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学习过程,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2 体会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价值,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以下题目:7820305620

    9、4090814350704050609050教师:你能将这些算式分一分吗?你准备怎样分?学生:我想把这些算式按“只有一个因数是整十数”和“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来分。教师:同意他的标准吗?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把这些算式分一分。学生将算式分类后汇报,教师板书:第1类第2类78202040305670409081506043509050教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1类算式。完成后选一道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学生口算后交流(略)教师:(指着第2类算式)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十数乘整十数。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索新知1 探索整十数乘整十数的

    10、口算方法教师:你准备怎样口算2040?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学生小组交流后汇报。学生1:我把40看成410,先算204得80,再算8010就是800。学生2:我把20看成210,先算4010得400,再算4002就得800。教师: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3:我这样算,先算24得8,再在8的后面添上两个0。教师:这种方法好。那为什么要在8的后面添两个0呢?学生3:因为20是210,40是410,实际上就是24的积扩大10倍后再扩大10倍,也就是扩大100倍,所以就在24的积后面添上两个0。教师:说得真好。同学们的这些算法都很好。大家运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请用

    11、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剩下的3道题。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2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出示例4的商品图)说说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出自己获取的信息。教师:体育老师准备为学校买11个皮球,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帮老师估算一下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先自己想想,并小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的伙伴。小组交流后组织汇报。学生1:因为买10个皮球要180元,所以买11个皮球要比180元多一些,大约要200元。学生2:1个皮球大约要20元,10个皮球就大约要200元。学生3:1个皮球大约要20元,11个皮球就大约要220元。教师:如果学校再买19副乒乓球拍大约要多少元?学生:可以

    12、把19看做20,所以大约要700元。三、巩固深化教师:今天你满意自己的表现吗?互相说说自己都有些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咱们带着今天的收获进入数学王国。1 猜一猜下面算式的积的末尾有几个0,并说说理由2730704086305080932060502 看卡片口算首先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估算,然后同桌利用卡片互相练习。3 估算5219,先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教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利用旧知识来解决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并且能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大家多想想,就会越来越聪明。笔 算【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

    13、师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1。【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 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算式卡片,3种颜色的灯,例1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提示课题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卡片贴在黑板上:255391013163020104047152931574教师:你会算这些题吗?你们以举手的方式来示意老师。老师手中有3盏灯,我们把全班都会做的题用绿灯表示,一部分同学会做的题用黄灯表示,都不会

    14、做的题用红灯表示。第一题,会做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根据情况贴灯)教师: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解决黄灯题和红灯题。(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点评:开始新课,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在计算中遇到新问题,用亮红、黄、绿灯的游戏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例1卷笔刀图)教师: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卷笔刀吗?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请每一个同学都猜测,并说说是怎样猜测的。)(2)学生进行猜测,说说想的方法。(3)教师:怎样才能证明你猜测的答案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答案呢?(要计算出1214=?)(4)教师:怎么算呢?我们没有现成的办法,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

    15、1214吗?点评:以猜测激发学生的兴趣,想要证明猜测的答案,从而引出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三、探索尝试,寻找方法1 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解决“1214=?”。2 小组交流整理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结果和方法,并整理。3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汇总解答策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致有以下一些方法。12+12+12=168(14个12相加)14+14+14=168(12个14相加)1227143414261210+1241220-1261410+1422014-814列竖式计算4 方法归纳,发现最佳方法教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412这道题。点评:这一过

    16、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观察、实验、猜测、矫正和调控,充满了欣喜,也充满了曲折,这些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不同学生的不同解法,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过程,这样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也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计算像“1214”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你认为哪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为什么?(在前面知识的铺垫下,应该是用竖式的比较多)5 研究竖式计算(1)教师:我们就一起来研究1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做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2)理解竖式中第1步的算理。教师用空白卡片将14中的“

    17、1”遮住,像这样124的题大家会算吗?试一试。学生得出48。教师:这里的48表示的是什么?(4盒卷笔刀的个数)(3)理解竖式中第2步的算理。教师:算出单独的4盒后又该算什么?(整十盒的)教师将“4”用写有“0”的卡片遮住,下一步怎样算?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用10去乘12,得120,表示10盒有120个卷笔刀。用1乘12得12,2对着4写,1写在4的前面。教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乘数十位上的“1”去乘12得12,这个“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呢?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因为用1乘12,1表示的是1个十,得到12个十,所以“2”写在十位上。竖式第2步求的是10盒卷笔刀的个数,所以“2”写在十

    18、位上。(4)理解竖式中第3步的算理。教师:大家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这个竖式算完了吗?学生:没有,还要把两项结果加起来。学生独立完成第3步。教师巡视。教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说一说1214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一会儿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请几个学生说。(5)教师:那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1:要注意数位对齐。学生2: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时,积的末位一定要写在十位上。教师简要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点评:重视计算方法的探索,把怎样计算1214的题目放手交给学生们来讨论完成。学生的想法有多种,在交流中能更好地理解算法和算理,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和自信。四、巩固练习,推广应用完

    19、成第8页试一试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五、交流收获,小结回顾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点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认识数学,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要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会数学的表示方式。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能自主探索,会合作交流。探索规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51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景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和从有趣的数的排列中发现数的变化规律的过程。2 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发现一些

    20、给定事例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团队意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用课件出示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情景,画面只出现一个红灯亮时,让学生猜一猜下一个发光的灯的颜色?教师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逐一展示,直到绝大部分学生能猜中。教师:你是怎么猜中的?学生1:3个灯依次按红黄绿的顺序依次不断地重复发光。学生2:教师: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发光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隐含着一定的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现规律”。(板书课题)点评:设计

    21、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猜测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着数学问题,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探索规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15页例1的情景图用画外音介绍汽车行驶情况。最后出现示意图:教师:从刚才的情景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1:汽车的速度是每时60 km。学生2:汽车行驶的时间为2时、6时和12时。学生3:教师: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1:可以求2时行多少千米?学生2:还可以求6时、12时分别行驶多少千米?学生3:教师:同桌合作,把刚才大家说的信息填入表格中。(教师指导学生认识表头,让学生明确所填内容。)每时行驶(

    22、km)60行驶时间(时)12612行驶路段(km)606学生填好后,选择一组同学到视频展示台前汇报。教师:请大家采用自己喜欢的观察方式,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6人一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每个小组要有专门的记录人员,每人都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各小组推荐1名同学汇报交流。)教师:刚才大家观察了表格中已有的数据,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各合作小组继续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情况。点评:“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该设计利于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比较,并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的规律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

    23、学分享获得成功的愉悦。教师:刚才大家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发现了表格中隐含的规律,请你用这种方法找一找下列算式的规律。(第16页课堂活动第1题)(1)820=160(2)312=36810=80612=7285=40912=108教师:要想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必须学会观察和比较,善于归纳总结,我们继续挑战自己吧!教师:小白兔在数学王国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塔。(教师把例2的4排数制成课件,一排数一排数依次出现)你能帮助小白兔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吗?小组合作讨论。学生1:排在两边的数是1。学生2:斜着看依次是1,2,3,4,5,6学生3:每一排比前一排多一个数。学生4:每排中间的数的位置在上一排两

    24、个数的中间。学生5:排在中间的数都是它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学生说到是前一排哪两个数的和时,课件上这3个数同时闪烁)教师:你能试着把第5排数写出来吗?第6排、第7排呢?写完后小组内交换检查是否符合前面的规律。教师:按这样的规律,你还能继续写下去吗?教师:刚才大家从已知的数推出了未知的数,可见发现并遵循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你能从下列算式中发现什么规律?可以怎样又对又快地算出结果?(第16页课堂活动第2题)7+10+13+7+10+13+7+10+13+7+10+7+10+13=点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该设计由学生发现规律到遵循应用规律,都是在充

    25、分展开交流活动,倾听别人意见,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作出的判断,利于学生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三、应用规律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也是有规律的。想一想,你能举出哪些例子?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教师:刚才大家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些规律,老师这里有一群数学娃娃(课件出示150的数),你能选出几个数来摆出一条规律吗?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再汇报。教师:今天,数学博士从数学王国中赶来,他从数学宝库中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题目,你们想不想和小博士比一比?请看题。课件依次出现第17页练习三的第1题,第2题,第3题。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点评: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该练习由

    26、易到难,由找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到创造规律,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四、小结升华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数学知识里隐藏着许多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刚才大家发现的这个数列(例2)的规律,早在几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就发现了,称作“杨辉三角”。大家可登录中国数学网了解“杨辉三角”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数学家在数学的许多领域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中国了不起!希望大家从小努力,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对于这个有趣的数塔,中间的数还可以怎样创设规律?大家下去继续探讨好吗?点评:介绍中国古代数

    27、学家的辉煌成就,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转化为从小学好数学的动力。最后的提问具有挑战性,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一)【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运动会入场式的画面,同时播运动员进行曲。教师:某地区的校际运动会开幕了,大家想去看看吗?(学生:想。)教师:首先我们来到团体操比赛现场。(课件出示例1的画面)二、教学例11 呈现信息。(课件出示例1的相关信息,不出现问题但把“训练”改为“比赛”)教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22所学校参赛。一所学校站了4列,每列18人。每所学校参赛人数差不多。教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所学校有多少人?22所学校大约有多少人?2 解决问题(1

    28、)学生独立解决第1个问题。(2)分组讨论第2个问题。讨论解题的方法。讨论估算的方法。全班交流。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估算的常用方法是将参与计算的数估计成与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来计算。3 分组活动:第21页上面的课堂活动。关键是要让学生先讨论出方法,交流,然后再动手操作。三、教学例2教师:运动会的组委会给运动员们送来了矿泉水。(课件出示:手推车推出25箱)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吗?如果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瓶,首先得明确什么?(每箱多少瓶)(课件出示:“3箱矿泉水共有36瓶”)教师:现在可以求出结果了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试算,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四、反馈练习第21页下面的课堂活动。学生先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评价、订正。五、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注意事项

    本文(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