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学.docx

    • 资源ID:2746318       资源大小:42.59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学.docx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学 xxx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指导教师xxx院部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2心理学1班完成时间2016年5月xxx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学生姓名:xxx院部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名称:12心理学1班指导教师:xxx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2、的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2本人完全了解xx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意xx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3xx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作者签名: 日期:二一 年 月 日摘 要 【目的】为了研究作为教师预备军的顶岗实习生实习期间工作量的现状和教学效能感现

    3、状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生为对象来进行研究。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78%。测验采用“教师工作量调查问卷”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俞国良等人编制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进行施测。对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1.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不能一概而论。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总体适中,36.1的实习生认为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因自身工作性质,每个人对适度工作量的认识不一。 2.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得分普遍较高,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高于

    4、个人教学效能感。3.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在学科、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个人教学效能感与总体教学效能感在是否班主任和学习成绩上差异显著。4.每天工作量(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集体备课、联系家长)集中在9小时左右的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较高。5.每天备课时间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总体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6.每天备课时间、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时间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对总体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有一定相关性。每天备课时间、每周联系家长或家访时间对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一定预测作用。

    5、关键词: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教学效能感;相关性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s workload situa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Method In this study,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sampling,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in Education Science Elementary E

    6、ducation of Hunan First Normal College post teaching intern as the object to study. It was distributed by anonymous way 2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156 copies, of which 122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recovery rate was 78%. The test uses Teacher workload questionnaire and Yu Guoliang, Beijing Nor

    7、mal University, who compiled Teaching Efficacy Scale in Surveying. All data are used SPSS16.0 software fo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Results1. Post teaching intern workload can not be generalized.Post teaching intern workload moderate overall, 36.1% of interns believed heavy workload and work pressure

    8、. 2.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 teaching efficacy scores were generally high, and the 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 is higher than the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3. The post teaching intern teaching efficacy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cipline and origin of student.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9、and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icac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whether the teacher in charg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4. The daily workload concentrated in about 9 hours post teaching intern teaching efficacy higher. 5. The daily preparation time and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

    10、ve correlation, 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sitand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icac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6.The daily preparation,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sit to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predict, the 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

    11、sit to overall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predict. ConclusionPost teaching intern workload and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relevance. The daily preparation,weekly contact parents or family visit time to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has some predict.Key words:post teaching interns; workload; teaching ef

    12、ficacy; correlation摘 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 前 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21.3 研究假设 2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 关于顶岗实习生的研究概述 2 2.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研究概述 3 2.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概述 4 2.3 问题提出 6第三章 研究方法 6 3.1 研究对象 6 3.2 研究工具 17 3.3 数据处理方法 8第四章 研究结果 8 4.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现状 8 4.1.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描述分析 8 4.1.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

    13、能感的现状描述分析 11 4.2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及其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12 4.2.1 每天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关系 12 4.2.2 每周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 13 4.2.3 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关系 14 4.2.4 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14第五章 讨论 15 5.1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分析 15 5.2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分析 16 5.3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讨论 16 5.4 对策与建议 17 第六章 结束语 18 6.1 结论 18 6.2 不足与展望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致谢 25 第一章 前 言1.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

    14、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教师,社会亦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分数论成败”的今天,学校和家长们仍然以是否能取得好的分数来评价教师。教师是面对学生的最直接的指导者,因而学校和社会将更多的责任交给了老师,教师的角色变得越发复杂和困难。同时,教师的日常工作量不仅是复杂的也是繁重的。因此,教师工作方面的问题日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近年来文献研究发现,当今教师普遍感觉工作量多,压力较大。教师工作量过多会导致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进而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效能感1。如今,在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带动下,顶岗实习变得越来越普遍,逐渐成为了教育实习的主流模式。而

    15、顶岗实习学生作为教师队伍的预备军,他们在实习阶段对自我教学效能感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教育态度,会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队伍的发展水平。因此,在本研究中,我将致力于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和教学效能感二者的特点及其关系的探讨,以期望研究结论能够为保障实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教师职业提供指导,同时为提高其教育质量提供建议。本文中顶岗实习生仅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高招四年制免费师范生,即12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是本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效能感最初来源于班杜拉(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理论。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

    16、能否胜任将来任务的主观判断与评估”,从其本质上来说,“它既是能力,也是信念。”教学效能感的高低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2。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师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教学效能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的是在职教师,然后探讨其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并给以切实的改进措施。然而,作为教师后备军的顶岗实习生

    17、却被忽视了,他们如何认识教学效能感,有哪些因素影响他们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师范院校是如何采取措施来帮助这些顶岗实习生理解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效能感?这些都是前人研究的薄弱之处。1.2.2实践意义(1)通过对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分析当今顶岗实习生的教学效能感状况,分析该现状的原因,对提高顶岗实习生效能感提出合理建议,同时增加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与幸福感,有利于今后教学素质的提高。(2)通过提出提高教师效能感的建议,对于改进顶岗实习生工作、使顶岗实习生更加以积极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3)通过对顶岗实习生效能感和教学工作量的相关性分析,找出其联系,为学校管理者提供一

    18、定的依据通过确定合理的工作量提升实习生的教学效能感,从而使实习生对自身的工作量有个正确的看法,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工作。1.3 研究假设 基于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假设:(1)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2)工作量适度,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较强。第二章 文献综述2.1 关于顶岗实习生的研究概述“顶岗实习”是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正在探索和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师教育实践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农村地区教师的继续发展,也给师范生提供了提升专业素养的发展机会3。而顶岗实习生作为在职教师预备军,也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顶岗实习生与在职教师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教学经验的多少,有无编制,

    19、是否为学校正式教师(人事局和教育局有备案的学校正式老师),文中教师均指在职教师。关于顶岗实习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的影响方面,涉及这方面的文章颇多,均指出顶岗实习为师范生提供了充裕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具有更多的从教责任感,这对师范生专业素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 。通过对顶岗实习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涉及到顶岗实习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其中有关于顶岗实习维权文章的研究( 杜一鸣,2011; 李志凡,2013) ;还有在对顶岗实习模式本身的特点、优缺点的描述研究( 薛文飞,2011) ;还有近几年比较少的关于顶岗实习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这方面的文章等

    20、等。但这些大多都是关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相关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等院校顶岗实习生的研究很少,且涉及的具体学科的顶岗实习研究也很少,例如: 与英语学科相结合的顶岗实习5。而且,其中很多文章发表的刊物都不是特别的权威,还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2.2 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研究概述工作量是指分配给雇员的多少工作或工作时间,本文中是仅指教师工作量和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一)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的研究由前人相关研究可知,在关于教师工作量的现状研究中,很多是针对高校教师工作量的研究,可能是因为公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相关文件。1981年公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

    21、作量(含教学法研究工作量)科学研究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等。肖鸿曦(1987)认为有了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教师就有了劳动指标,可以对自己的劳动、学习、娱乐和休息作出合理安排,从而更好地发挥劳动积极性6。但白林(2004)和张爱中(2011)认为教师工作量考核存在着考核制度不够健全、考核标准不够科学、考核指标体系滞后等问题。同时,学者们对高校教师工作量制度也提出了一些有效性建议。霍天强(2010)认为,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教师工作的性质,将教师工作量分为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含教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量和管理工作量等四部分比较适合7。刘国华(2011)则提出要平衡教师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22、,要鼓励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科学合理地量化教师的工作8等等。(2)关于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研究1.研究方法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研究大多釆用调查研究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师现状调查、生活状态调查以及工作量的调查研究等方面。李杰江、胡少伟(2001)认为大多数教师的备课时间较少。事实上,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有限,却又要兼负大量的行政工作。这造成了世界各地不少教师工作量越来越大,教师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沉重。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已经远超过了国家法定工作时间,教师的工作量大已经成为了普遍事实。2.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研究在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初中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受“工作时间”界定的影响较大。欧洲国

    23、家对工作时间的界定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时间和课间时间。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最短的是法国,有540个小时;最长的是保加利亚,有1080个小时。第二类是: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是有具体规定的,多数国家教师每年的规定的工作时间有1000个小时以上。工作时间最短的是马耳他,有963个小时,最长的是葡萄牙,有1603个小时。并且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初中教师的工作量出现了上升趋势9。在国内,研究者得出当前我国教师工作时间现状是:1989年,吉林省浑江市教育科研所调查实践证明:小学教师最辛苦,“八小时之内”不停歇,“八小时之外”不得闲。杜文平(2006)研究表明新课程改革

    24、使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工作负担更重。赵志纯,吕筠(2007)认为教师的职业内在动机越高其投入的工作量也相对越大。农村小学教师周课时量显著高于初中和高中教师。杨坤据(2010)对于公办小学班主任的研究显示,公办小学班主任繁琐的事务太多,太杂,心理压力大,心理焦虑严重。希望能统筹安排,科学分配教学事务,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钻研自己的专业。3.教师工作量大的原因研究杨和稳、周本圣(2010)认为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的原因,既有国家政策与制度、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也有学校管理、教师自身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吉林省浑江市教育科研所研究结果建议:确立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要从工作时间和教育

    25、质量两方面考虑。(三)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工作量的研究都是针对在职教师的工作量进行研究,而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方面仍缺少相关的研究。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在职教师工作量的比较,顶岗实习生工作量的现状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2.3 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概述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否胜任将来任务的主观判断与评估,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和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1 。(1)教学效能感的结构研究俞国良,辛涛(1995)参考 Gibson 编制的教师

    26、效能量表和 Ashton 等编制的 个人教学效能量表及相关资料,自编教师教学效能量表,通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心理结构考察,所得的结论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Ashton的教师教学效能感模型相一致,教师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维度10。(2)教学效能感的意义研究最早对教师教学效能感进行研究的是Arraor和Berman,他们在“教师教学效果评估研究”课题中的研究表明,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阿希顿、韦伯的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水平低的教师一般是倾向于定向控制,他们经常采用粗暴的惩罚性的管理策略来控制学生的行为。效能感水平高的教师,他们并不试图控制学生

    27、的行为,他们只为学生提供行为信息,并鼓励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建构。林崇德,申继亮(1996)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核心成分,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教师素质的高低11。杨敏生(2009)认为,对教师效能感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方面和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3)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因素研究辛涛等人(1996)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通过影响教师行为进而对学生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与成绩起作用。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教师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氛围、学校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教师人际关系等,教师自身因素包括

    28、价值观及自我概念等。辛涛等人(1994)的研究表明,工作发展的条件和学校的客观条件对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影响;工作发展的条件、学校风气和师生关系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明显的影响。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社会大环境、学校周围的环境,以及学校中的某些因素,如教师的教育观念科学与否、学校中的人际关系状况等等。(4)教学效能感的提高途径 从我国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出发, 郭媛(2007)提出可以通过干预效能信息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如立足于课改,鼓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立足校本,创设多种活动方式;立足管理,优化学校环境氛围;立足科研,提高教师学术水

    29、平和研究能力;立足自身,进行恰当的教学效果归因等等。(五)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的研究目前,关于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说就比较少了,解慧霄(2015)研究表明,顶岗实习学生教学效能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不大。总的来说顶岗实习生学生教学效能感的得分水平普遍较高12。原因是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师范教育在无形中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教育在改变学生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这也是目前我国教师,甚至是顶岗实习学生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普遍较高的原因之一。2.4 问题提出目前,关于教师工作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只有少数研究中小学教师群体。国内外对于教学效能感

    30、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结构、意义、影响因素和提高途径等方面。而关于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两者相关的研究,目前通过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此类研究相对缺乏。通过对顶岗实习相关文章的分析,可以总结出涉及顶岗实习的文章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也越发广泛。这些文章大多都是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等院校顶岗实习的研究很少,而且很多相关方面的文章发表的刊物不是特别的权威,还可以进行更有深度的研究。顶岗实习符合时代的需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研究领域很广泛,需要更多的学者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由此,本研究立足于教师预备军顶岗实习生,从实践出发,对顶岗实习生工作量做调查研究,丰富了不

    31、同工作种类工作量方面的研究。同时将工作量与其教学效能做相关性分析,找出其联系,为合理确定顶岗实习生工作量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提高顶岗实习生教学效能感提出建议。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生为对象来进行研究。通过不记名的方式共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200份,收回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回收率为78%。根据被试样本的特征将其分别依性别、学科、学习成绩、家庭来源、所教年级、是否班主任等项目,将其统计结果分析如下表所示:(见表3-1)表3-1 被试样本的统计学特征(N=122)被试特征水平人数百分比()性别男女31192.597.5学科文科理科626050.845.9学习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以下21604117.249.233.6生源地城市乡村28942377是否班主任是否279522.177.9班级个数1个2个3个4个4个以上434315111035.235.212.39.08.2所教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33141921154106


    注意事项

    本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生工作量与教学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