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

    • 资源ID:2691610       资源大小:118.15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

    1、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教育心理学试卷库 A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D )A、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学方法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 A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3、依据外部或内部线索,可将认知方式分为场独立性和 ( C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发散型4、由于儿童心理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 ( B )A、抓好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适应儿童年龄特征5、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是 ( B )A、试误的过程 B、顿悟的过程 C、循序渐

    2、进的过程 D、刺激反应联结化的过程6、好奇心、求知欲,这是 ( A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生理的内驱力7、主张广泛使用发现法的心理学家是 ( B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布鲁姆 D、斯金纳8、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之一是 ( D )A、多维思维 B、去自我中心 C、思维的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9、学习动机的两种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 ( C )A、内驱力 B、诱因 C、学习期待 D、成就动机10、自我效能感最早的提出者是 ( C )A、桑代克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11、能力属于 ( D )A、可控因素 B、外部因素 C、不稳定因素

    3、D、不可控因素12、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 )A、自我实现的需要B、生理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的需要13、“死记硬背”,这是 ( C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14、“我要学”,这是 ( D )A、间接动机 B、外部动机 C、近景动机 D、内部动机15、“心理自我”开始发展和形成的时期是 ( D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年期 D、青年初期16、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 B )A、价值观的学习B、行为规范的学习C、能力的学习 D、个性的学习17、人格的核心是 ( D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4、D、性格18、影响自我效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个体的 ( D )A、兴趣 B、气质 C、人格特征 D、成败经验19、某儿童的智力年龄是9岁,实际年龄是6岁,其智商是 ( A )A、150 B、100 C、54 D、7520、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 C )A、认知差异 B、非智力因素 C、认知风格 D、人格因素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与教的系统包含的五个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 ( CD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教学环境 D、教学媒体2、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 ( AC )A、顿悟说 B、试误说 C、建构主义 D、操作条件作用说3、学生心理学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 A

    5、BCD )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4、自我意识包括的三种心理成分是 ( ABC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5、属于不可控因素的是 ( BCD )A、努力程度 B、能力 C、难度 D、运气6、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BC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7、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两类 ( AD )A、力求成功的动机B、认知的内驱力C、内部动力 D、避免失败的动机8、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 CD )A、自我中心 B、单维思维 C、思维的可逆性 D、具体逻辑推理9、学生心理的发展具有

    6、阶段性和差异性之特征,所以我们的教育要 ( BD )A、循序渐进 B、考虑到其年龄阶段C、抓好关键期D、因材施教10、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将学习分为 ( AB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潘菽。 ( )2、认知风格无优劣之分。 ( )3、6-11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 ( ) 4、建构主义主张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 )5、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联结。 ( )6、发现学习即意义学习。 ( )7、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顿悟的过程

    7、。 ( )8、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我努力,往往会提高后继学习动机。 ( )9、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 ( )10、学习是人所特有的,动物没有学习。 (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是错的。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中等,学习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高或过低,学习效率都不高。2、惩罚即负强化。这种说法是错的。惩罚与负强化是有区别的,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而惩罚是抑止或消除某种反应,即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8、;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短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六、论述题(共2

    9、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1、怎样根据学生认知差异因材施教?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 D 2 A 3 C 4 B 5 B 6 A 7 B 8 D 9 C 10 C11 D 12 A 13 C 14 D 15 D 16 B 17 D 18 D 19 A 20 C 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 CD 2 AC 3 ABCD 4 ABC 5 BCD 6 BC 7 AD 8 CD 9 BD 10 AB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 错 2 对 3错 4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六、论述题(共2小题

    10、,选择1题作答,共20分)(要点)1、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初创的时间是 ( )A、1903年 B、1879年 C、1950年 D、1970年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环境 C、教学媒体 D、学习

    11、过程3、小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阶段是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幼儿期 D、青年初期4、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的作者是 ( )A、潘菽 B、吴天敏 C、曹日昌 D、廖世承5、守恒形成是在什么发展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6、认为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学者是 ( )A、罗杰斯 B、斯金纳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7、为获得师长赞许而表现出来的学习需要,这是 (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避免失败的内驱力8、一般难度的学习任务,最佳的学习动机水平 ( )A、强 B、较强 C、中等 D、弱 9、生

    12、理自我基本成熟是在 ( )A、3岁左右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初期10、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罗杰斯 B、马斯洛 C、苛勒 D、阿特金森11、力求成功的动机占优势的学生,给其提供成功概率多少的任务最佳 ( )A、20% B、50% C、80% D、100%12、提供奖励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称之为 ( )A、强化 B、负强化 C、正强化 D、惩罚13、我国心理学家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 ( )A、品德的学习 B、态度的学习 C、人格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14、广义的学习是 ( )A、人所特有的 B、动物特有的 C、学生的学习 D、人与动物共有的1

    13、5、皮亚杰认为,711岁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6、人与人能力水平有差异,气质、性格不相同,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1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三个过程是:获得,转化和 ( )A、内化 B、评价 C、外化 D、物化18、认知方式又称之为 ( )A、认知差异 B、非智力因素 C、认知风格 D、人格因素19、桑代克认为,学习即 ( )A、联结 B、完形 C、反应 D、反映20、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何种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环境 D、物质环境二、选择题(

    14、多选,每小题20分,共20分)1、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征是 ( )A、自我中心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可逆性 D、思维的不可逆性2、属于联结学习理论的是 ( )A、试误说 B、建构主义说 C、顿悟说 D、操作条件作用说3、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 ( )A、机械学习 B、接受学习 C、意义学习 D、发现学习4、学与教的系统包括的五个要素是: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 ( )A、教学环境 B、教学媒体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5、成就动机中的三种内驱力是 ( )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的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本能的内驱力6、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是 ( )A、认识成分 B

    15、、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7、操作条件作用说将强化分为 ( )A、正强化 B、内部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强化8、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 ( )A、动机律 B、效果律 C、练习律 D、准备律9、根据学习动机的性质,可将动机分为 ( )A、高尚正确的动机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错误的动机10、维纳的三维归因模式的三维是 ( )A、可控性 B、稳定性 C、内外因素 D、自觉性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1218岁儿童的心理矛盾主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 )2、苛勒认为,学习即联结。 ( )3、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 ( )4、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是实际

    16、年龄除以智力年龄乘以100。 ( )5、性格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 )6、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会提高学习动机。 ( )7、认知方式有好差之分。 ( )8、广义的特殊儿童既包括弱智儿童,也包括超常儿童。 ( )9、少年期是指小学阶段学生。 ( )10、由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之特征,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 (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某人智商75,这说明他智力中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此人智商75.表明他的智力中下。人们的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平均值为100左右,智商75说明他的智力较差。2、对学生成败的归因,影响到学生后继的学习动机与行为。这种说法是对的。成败归因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动机

    17、,例将失败归结能力,则可能降低自信心,从而影响到学习的动机,若将成败归结于自我努力,则可能提高学习动机。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归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强度中等最佳,较难的学习任务,最佳的动机强度是中等偏弱;较易的学习任务,最佳的动机是中等偏强。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于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

    18、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五种要素和三种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1、试对某一学习理论进行阐释。2、试述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 A 2 D 3 A 4 D 5 C 6 D 7 B 8 C 9 A 10 B 11 B 12 C 13 D 14 D 15 C 16 C 17 B 18 C 19 A 20 B 二、

    19、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0分,共20分)1 AD 2 AD 3 BD 4 AB 5 ABC 6 ACD 7 AC 8 BCD 9 AD 10 ABC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1 错 2 错 3 对 4错 5对 6错 7错 8对 9错 10错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要点)1、任选一种学习理论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逻辑性强,语言表述较好,并能在阐释的基础上稍加评论。2、学生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之规律。(需阐述) C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1、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之为 ( )A、正迁移 B、负

    20、迁移 C、顺向迁移 D、迁移2、掌握了心理这个概念,再学习思维这个概念,这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符号学习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念水平分类,可将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 ( )A、顺向迁移 B、正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4、图片、幻灯、影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属于 ( )A、实物直观 B、语言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象直观5、认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是遗忘主要原因的学说称之为 ( )A、干扰说 B、动机说 C、压抑说 D、痕迹消退说6、短时记忆的单位是 ( )A、语词 B、概念 C、符号 D、组块7、技能属于 ( )A、活动方式 B、知识经验 C、心理特征 D

    21、、心理状态8、词汇的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原理学习9、心智技能又称之为 ( )A、动作技能 B、运动技能 C、智力技能 D、操作技能10、对认知的认知称之为 ( )A、元认知策略 B、元认知 C、认知策略 D、心智技能11、复述策略属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计划策略12、操作技能形成后,动作控制主要依赖于 ( )A、视觉 B、听觉 C、动觉 D、肤觉13、最先发现遗忘先快后慢之规律的是 ( )A、艾宾浩斯 B、冯特 C、桑代克 D、斯金纳14、原理的迁移属于 ( )A、水平迁移 B、特殊迁移 C、具体迁移 D、一般迁

    22、移15、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这是 (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心智技能 D、认知策略16、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 ( )A、发展心理官能B、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经验的概括化D、对情境关系的理解17、学习程度多少,记忆效果最佳 ( )A、50% B、100% C、150% D、200%18、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 )A、简缩性 B、展开性 C、观念性 D、内隐性19、由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要 ( )A、及时复习 B、集中复习 C、分散复习 D、复习方式多样化20、由先前的活动而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称之为 ( )A、正迁移 B、元认知 C、认知策略 D、定势二、选择题(

    23、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2、早期迁移理论包括 (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认知结构说 D、关系转换说3、操作技能的三个特点是 ( )A、客观性 B、简缩性 C、外显性 D、展开性4、根据反映活动的侧面不同,知识可分为 ( )A、感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理性知识5、知识直观的方式有 ( )A、语言直观 B、言语直观 C、实物直观 D、模象直观6、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D、原型外化7、元认知策略

    24、包括 ( )A、组织策略 B、计划策略 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8、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可将迁移分为 ( )A、正迁移 B、顺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负迁移9、认知结构的哪些特性影响到学习迁移 ( )A、清晰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包容性10、知识的概括包括 ( )A、感性概括 B、变式概括 C、理性概括 D、对比概括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顺向迁移即正迁移。 ( )2、操作模仿阶段,动作控制主要依赖于视觉。 ( )3、弹钢琴的技能属于动作技能。 ( )4、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 )5、“角”概念掌握后对“直角”概念学习的影响,称之为水

    25、平迁移。 ( )6、将遗忘的原因归因于未强化,这种学说称之为动机说。 ( )7、一般而言,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学习。 ( )8、调节策略属于认知策略。 ( )9、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技能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 ( )10、“语义联想”属于复述策略。 (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实物直观优于言语直观。这种说法是错的。三种直观手段各有优缺点,不存在某种直观手段最佳。直观手段的选择要考虑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因素。 2、学习迁移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后继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学习迁移不仅是指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后继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知识技能学习对已掌握的知识

    26、技能的影响;不仅是指知识技能方面的影响,还包括态度、方法方面的影响。五、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述常用的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等。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两种学习的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等。3、简述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经历了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这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四个方面不断变化和提高。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1、试述感知规律在教

    27、学中的应用。2、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 1 D 2 B 3 C 4 D 5 A 6 D 7 A 8 A 9 C 10 B11 A 12 C 13 A 14 D 15 B 16 D 17 C 18 A 19 A 20 D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 ABC 2 ABD 3 ACD 4 BC 5 BCD 6 ABC 7 BCD 8 AD 9 ABCD 10 AC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错 2 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 8错 9对10错六、论述题(共2小题,选择1题作答,共20分)(要点)1、

    28、要适当提高刺激物的强度;扩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刺激物在时空上按意义组合。(要展开论述)2、在教学过程中,要配合自己运用正例和反例,提供变式,科学地进行比较,启发学生自觉概括,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D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1分,共20分)1、“举一反三”,这是 ( )A、迁移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心向2、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这种迁移理论是 ( )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3、已掌握了技能这个概念,再学习心智技能,这是 ( )A、总括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4、前面学习的材

    29、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之为 ( )A、情绪抑制 B、逆向抑制 C、倒摄抑制 D、前摄抑制5、短时记忆的容量(组块)是 ( )A、57 B、79 C、35 D、596、知识直观的方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 )A、教具直观 B、语言直观 C、言语直观 D、图像直观7、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 ( )A、简缩性 B、展开性 C、观念性 D、内隐性8、识记过的东西未强化导致遗忘,这种对遗忘的解释称之为 ( )A、干扰说 B、痕迹消退说 C、压抑说 D、形式训练说9、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这是 ( )A、认知策略 B、监视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元认知策略10、由于遗忘是先快后慢,所

    30、以我们要 ( )A、及时复习 B、复习方式多样化C、分散复习 D、过度学习11、计划策略属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路12、操作技能模仿阶段,动作控制主要依赖于 ( )A、视觉 B、听觉 C、动觉 D、肤觉13、一篇文章中间部分遗忘得最多,这是因为 ( )A、前摄抑制干扰B、倒摄抑制干扰C、双重抑制干扰D、单项干扰14、变式是变换同类事物的 ( )A、本质属性 B、非本质属性 C、表面属性 D、表面特征15、认知策略属于 ( )A、程序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狭义知识 D、感性知识16、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同化说 D、关系转换说17、最佳的学习程度是 ( )A、50% B、100% C、150% D、200%18、共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 ( )A、水平方向的 B、一般的 C、概括的 D、具体的19、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 ( )A、操作技能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20、原理的迁移属于 ( )A、一般迁移 B、特殊迁移 C、水平迁移 D、顺向迁移二、选择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1、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斯金纳 B、班杜拉 C、布鲁纳 D、奥苏伯尔2、动作技能的三个特点是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心理学题库完整.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