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策略.pptx

    • 资源ID:267110       资源大小:3.40MB        全文页数:15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策略.pptx

    1、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策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王辉2009-5-,主要内容,一、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和原则二、感觉统合训练策略,一、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和原则,(一)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1、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参加,以丰富儿童的感觉刺激。2、感觉统合训练者要凭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较好地诊断儿童的感觉系统在的问题,并选择和设计特定环境项目,刺激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同时,训练者还必须鼓励、诱导、甚至操纵儿童,来选择能促进脑发展的活动。,(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1、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找到儿童可以自己尽力玩的活动。2、训练中要尊重儿童对感觉

    2、刺激的需要和选择,用耐心培养儿童的兴趣。3、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4、训练过程中,给儿童以积极的反馈,培养儿童的自信心。5、训练内容因人而异,二、感觉统合训练策略,(一)滑板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方法:1、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 30秒钟。,2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3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

    3、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 移动。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张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 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 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4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5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

    4、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100次以上。尤其适用于严重前庭反应不足的儿童(旋转时手不过中线,而且很少引起头晕)。,6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 转等任何动作。,7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可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8滑板过河让儿童仰躺在滑板上,以背部为支撑点,颈、手、脚弯起向上,在手和脚可以够得着的位置上架一条绳索,让儿童可以用手抓住绳索并同时用脚钩住绳索,通过手和脚的协同运动

    5、带动滑板滑动。,9过隧道当儿童在滑板上的爬行动作熟练以后,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顺着通道的方向,逐步爬行前进。可以在通道的一端设置目标物(彩色气球、绒布小动物等),规定儿童拿取到一定数目后即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儿童的兴趣。尤其适用于本体感觉失调的儿童。,10火车厢接龙用积木围成一条曲折变化的通道,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排成长龙,后面的儿童双手握着前面儿童的双腿,由第一个儿童带领,顺着通道的方向前进。也可以由前面的儿童用双脚勾着后面儿童的颈部一起滑动。尤其适用于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的特殊儿童。,11滑板上投球让儿童趴在滑板上,滑板旁放一篮子小球(小皮球或乒乓球),前方

    6、23米处放置一只空篮子,要求儿童将球投到前方的篮子中。增进前庭平衡、颈部张力、手眼协调。可每天安排儿童投球200400次。,12滑板上水平推球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约30厘米,用双手对墙壁做水平推球,待球 从墙壁弹回后双手接住再推,如此循环反复。增进手部的本体感觉,促进眼手协调和双手的协调运动。,13滑板上抛球让儿童趴在滑板上,面对墙壁,距离墙壁23米,双手把一个小皮球或排球,往墙壁3050厘米高的地方用力抛去,等球弹回时尽力接住弹回的球。增进视觉的立体判断,特别有益于眼手协 调、左右手协调,改善前庭功能和整体感觉系统都很重要。,14双人推球比赛,当儿童对滑板爬行比较熟练以后,让

    7、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两人一组,进行水平推球、接球的活动。,增强眼球控制能力,改善视觉、听觉。,15双人拍球比赛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两人一组,各人手握球拍,进行拍球的对打游戏。可用乒乓球、小皮球、粘贴球等。增进眼球控制、身体形象、视-空知觉.,(二)滑梯,专用于感觉统合训练的滑梯的角度以30度为宜,高度为50厘米左右,为了配合滑板进行游戏,滑梯的顶端有一个约60厘米长的平台,滑板末端前面应留有足够的长度设置地毯。需将滑梯与滑板结合起来而设计感觉统合游戏。功能: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维持高度的平衡感觉;促进身体保护伸展反应的成熟;促进脑干体系的活跃化。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方法:

    8、1俯卧滑滑梯让儿童自己将滑板抱起,放在滑梯顶端 的平台上,身体俯卧在滑板上,头、手在前,脚在后,由指导者协助轻轻推动滑板,使滑 板由滑梯上自然地滑下来,也可让儿童自己 用双手抓住滑梯的两侧,同时用力往后拉,借用反弹力使滑板往前滑行,较快速地从滑 板的斜面滑下来。也可以采用头上脚下的方 式,从滑梯上倒着滑下来。延伸的活动:,推球可以培养儿童的有意注意力,锻炼眼球的注视能力,眼物距离的判断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取物可提高儿童的有意注意力、记忆力和运动企划能力。,扔物让儿童滑下滑梯前手拿小球,要求儿童在下滑的过程中将手中的球扔进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手眼协调,距离知觉)取物扔物序列活动当儿童从滑梯上滑

    9、下时,先让儿童从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抓取指定的小球或其他物品,再按要求扔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动作企划,手眼协调,距离知觉,有意注意),击打从天花板垂悬一个球,使儿童在滑梯上滑行时可以碰得到,或在滑梯旁悬挂一个或几个标识物,如小布娃娃,绒布小动物等,要求儿童在下滑的过程中用手中的木棒或纸棒或塑料吹气棒击打悬挂在一旁的标识物。穿帘在滑梯下面挂一个布帘或毛巾帘,让儿童滑下时掀开帘子穿过去。,推墙用塑料积木在滑梯前面堆成墙等障碍物,让儿童在滑下时推开。也可由两名指导者 拿着旧报纸在滑梯的末端形成一面墙,让 儿童滑下时穿破“墙壁”。穿隧道在滑梯上设置一个小隧道,让儿童滑下时穿过预先设置好的小隧道。,

    10、捡球从滑梯的前面丢球给他,要求他滑下滑梯后拾起前面滚过来的球。捡球抛球序列活动当儿童对上述接球活动比较熟练后,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儿童将捡到的球按要求扔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滑板和滑梯上所体验到的前庭和本体感觉的输入,可以纠正异常的触觉系统;减少活动过量或不安;集中注意力。,坐姿滑滑梯适用于较小的儿童。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蹲姿滑滑梯延伸活动同俯卧滑梯。立位滑滑梯可以增强儿童空间知觉能力、运动知觉能 力,强化前庭感觉、平衡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延伸活动:取物、扔物、取物一扔物、击打、接物。,4逆上滑梯俯卧逆行: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抓往呼拉圈或木棒,指导者拉着呼拉圈或木棒,由下往上将儿童和滑板拉上滑

    11、梯。或在滑梯的上端固定一条绳子,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绳子,交替往前移动,由下而上爬上滑梯的顶端。仰卧逆行坐姿或站立逆行实践证明,滑板和滑梯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阅读和行为表现。,(三)网兜吊缆,网兜吊缆的形状和放置类似于吊床,可固定于天花板上或铁支架上,可用细绳编织的网状材料制作,也可用浴巾、床单、帆布等材料制作。功能:强化儿童的前庭感觉;纠正儿童的触觉系统;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有意注意力。适用于前庭平衡不佳、触觉敏感或迟钝及身体协调不良的儿童。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摇篮游戏让儿童轻松随意地仰躺在吊缆中,轻轻地左右摇晃。可指定一特定的目标,让儿童仰躺

    12、在摇动的吊缆中注视目标,强化对眼睛控制的调整。吊缆秋千游戏让儿童俯卧或卷曲仰躺在吊缆之中,由指导者推动吊缆协助儿童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或旋转。吊缆的放置以距地面约20厘米为宜。,吊缆插棍游戏让儿童俯卧在吊缆中,前后晃动吊缆,在吊缆下方放置一套小木棍子和有着相应小孔的木板,要求儿童双手同时拿起小木棍按顺序插入孔中。坐立吊缆游戏让儿童可以坐在吊缆中,两手抓住吊缆的边缘以保持身体平衡。指导者晃动吊缆做前后左右的摇动或360度的大旋转。,5.直立吊缆游戏,让儿童直立在吊缆上,双脚撑住吊缆底端,双手扶住吊缆上面的绳索,以保持身体平衡。由指导者推动吊缆作前后、左右的摇摆和360度大旋转,对前庭平衡和身体形

    13、象 认知帮助较大。,(四)圆筒帽吊缆,专为感觉统合游戏而设计的圆筒帽,是一个有不对称形状底坐的圆柱,上端有一个用 来系绳子的挂钩,可悬挂在铁支架或天花板 上。悬挂高度以底坐距地面2530厘米为宜。功能:活化前庭固有感觉;强化触觉体系;矫正重力平衡。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1坐姿摇摆和旋转让儿童坐在底板上,双手环抱圆柱,身体紧贴圆柱,双脚以筒底边为支撑环绕圆柱紧紧夹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指导者在操作时,应控制好方向的变化和时间的间隔,时而左右,时而前后,时而作 360度以上的大旋转,此期间还应有数秒钟的间歇,这样可以促使前庭体系保持清醒,强化它对感觉信息的过滤及选择

    14、能力。,2站立摇摆和旋转让儿童站立在底板上,双脚夹住圆筒,双手握住上端的绳索,由指导者推动圆筒作前后、左右摇晃及360度以上的大旋转。还可训练儿童只用一只手抓紧绳索,伸出一只手来接或抓取物体,或是只用一只脚站立,伸出一只脚来踢目标物体,促进手眼协调及姿势运动协调,发展平衡能力及难度较高的运动企划能力。,3坐在圆筒帽上,让儿童双手握住上端的绳索,坐在圆筒的上面。可丰富前庭固有感觉。还可让儿童坐在上面做套圈圈游戏,促进手眼 协调、姿势运动协调、平衡能力及高度运动企划能力。,(五)四足位平衡吊缆,由两块木板和一根绳索构成。上下两块木板的四个角分别用绳索相联,由上面木板的中间用一根绳索作定点悬挂。功能

    15、:促进前庭固有感觉、平衡感及自我形象、视觉统合、眼球控制及运动感觉发展。尤其适用于重力感不良的儿童。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1、站立摇晃让儿童站立在上面,双手抓住绳索以保持身体平衡。可让儿童自由晃动或帮助他进行前后左右晃动或360度旋转。做360度璇转时,每次持续转动以不超过10圈为宜,转转停停对儿童前庭体系的苏醒帮助更大。,2、蹲、坐、跪、躺、卧,由指导者帮助做前后、左右的晃动或旋转。还可在一旁放置积木或小球、洋娃娃等玩具,让儿童在摇动时伸手去拿取。3、滑行游戏将四足位平衡吊缆上面的吊绳固定在可前后移动的滑道里。(1)(站、坐)滑行中击打目标、抛、接、投物。(

    16、2)俯卧滑行捡、拾物品。,(六)圆木柱吊缆,圆木柱吊缆是一个悬挂着的圆柱,内有实心圆木,外面用泡绵垫和布料覆盖,长度200厘米,直径 5060厘米,两端用绳子系紧,悬挂于低空中。功能:增加触觉刺激和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前 庭感觉输入、统合。增进平衡、视动协调、运动企划能力。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1俯卧环抱圆木柱,让儿童俯卧在木柱上,用双手双脚环抱着木柱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先让儿童趴在木柱上体会木柱 自然摆动的感觉,再由指导者推动木柱进行前后、左右的摇晃。摇晃3分钟,停下来休息3分钟,再 接着摇晃3分钟,如此循环58次,刺激儿童的前庭感受器,让儿童体会由静到动,由

    17、动到静的肌 肉反应和前庭感觉输入。延伸的活动:,把小绒布娃娃、积木、橡皮等散放在圆木柱下面的地垫上,让儿童俯卧在圆木柱上,摇晃圆木柱,要求儿童以他所能的任何方式紧抱着圆木柱,同时俯身把地上的物件捡起来。把小绒布娃娃、积木、橡皮等混装在一个纸盒中,将纸盒放在圆木柱下面的地垫上,旁边放置一个空纸盒,让儿童俯卧在圆木柱上,摇晃圆木柱,要求儿童以他所能的任何方式紧抱着圆木柱,同时俯身把一个纸盒中的小绒布娃娃全部取出来放人另一个空纸盒中。让儿童手中拿一个纸棒或木棒,在晃动的过程中对准目标物击打。,2骑木马,让儿童骑在圆木上,跟骑木马一样,大腿夹紧以保持身体平衡。这项游戏有助于姿势和平衡的建立。本体感觉不

    18、足,身体平衡能力差的儿童,一般不能自如地骑在上面进行活动,有的甚至连坐都不敢坐。延伸的活动:,让儿童骑坐在木柱的一端,用手抓住绳索协助 保持身体平衡,由指导者协助推动木柱进行前后、左右晃动。可在木柱的一侧设置一块木板,要求 儿童每摆动一次,就自己用脚蹬木板一下,借助 木板对蹬力的反作用力来保持木柱的摆动。也可让两个儿童背对着骑坐在圆木柱上,圆木柱两侧各放置一块木板,要求儿童自己用脚蹬木板,依靠木板对脚的反作用力推动木柱的摆动,且两个儿童蹬木板的力度要接近,才能保持木柱较好摆动,若力量相差悬殊,则木柱总是歪向一侧。,在圆木柱的一侧放置一个纸盒,里面装有积木或小球,要求儿童在晃动的过程中抓取指定的

    19、物品,并投掷到指定的位置。让两个儿童背对着骑坐在木柱的两端,进行上面的游戏,还可由一个儿童抓取目标物后交给另一个 儿童,由另一个儿童完成投掷任务,而后交换角色。,让儿童骑坐在木柱上,一手扶着绳索,一手拿一长棒,摇晃时,设法用手中的长棒将前方的目标物一一击倒。在不远处固定一条绳索,让儿童骑坐在木柱上,用手抓住固定在一侧的绳索的一端,带动木柱和身体运动。,3圆木柱秋千,让儿童抓住两侧的绳索,横坐在圆柱上自由晃动,也可像荡秋千样前后荡起来。延伸的活动:由指导者和儿童手牵手并排横坐在圆木柱上,让儿童另一只手抓紧绳索,可让圆木柱自由晃动,也可两人协同摇摆来,或借助手的力量和身体的左右摇摆使圆木柱左右晃动

    20、。像荡秋千样前后荡起.可在圆木柱秋千的前方放置目标物,如悬挂气球或绒布玩具等,要求儿童在荡动的过程中用脚趾部踢指定的目标物。,4立位秋千,让儿童站立在圆柱上,双手抓住绳索,保持身体平衡,让圆木柱自由晃动或由指导者协助进行前后左右摆动或旋转。延伸的活动:平衡掌握得比较好的儿童,可尝试只用一只脚站立,并用另一只脚去踢指定的目标物。若有较大的圆柱木柱,可两人手牵手站立在圆柱上,各抓住一侧的绳索,一起前后荡起来或进行左右摆动。活动量可由30200次不等,摇动方向可由固定到不固定。,(七)旋转轮盘吊缆,旋转轮盘吊缆是用绳索固定在一个圆形轮盘的中心点,将其悬挂在天花板上或铁支架上而组成的吊缆。轮盘距地面的

    21、高度以3050厘米,与儿童的膝部高度相近为宜。功能:强化前庭感觉和平衡反应的结合,发展关节、肌肉等的本体感觉;促进运动企划 能力的形成。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让儿童屈曲坐在轮盘上,双腿夹住绳索底端,用手抓住绳索,抬起双腿,任由轮盘自然晃引和旋转,或由指导者推动做旋转和摆动。延伸的活动:在摇晃和旋转中,递小球、小圈圈或玩具给儿童,让他伸手来接;让儿童手中拿着好几件东西,以尝试各种不同的肌肉感觉;,让儿童接过物品并将手中的物品抛向指定的目标;要求儿童将小圈圈套在指定的目标上,如红色的小圈圈套在红木棒上,绿色的小圈圈套在绿木棒上;让儿童用脚或腿夹住东西摇晃和旋转;设

    22、置一个色彩鲜艳的目标物,要求儿童在晃动或旋转中用脚去踢目标物。,让儿童坐在轮盘上,双手握住绳索,身体向前屈曲,向后退几步后迅速抬起双腿,使身体随着轮盘晃 动,还可用脚蹬墙,借墙壁的反作用力持续摇晃,通 过蹬墙时的力量大小和方向来控制摆动的幅度和方向。延伸的活动:指导者手拿小球或小圈圈等,让儿童自己借助墙壁的反作用力控制方向,荡到指导者身边并伸手拿取指导者手中的东西。,设置几个目标物,要求儿童自己控制方向,在晃动中逐一踢倒它们;晃动和旋转过程中,要求儿童伸手去拿放置在一旁的小圈圈,并将圈圈套在指定的目标上;(4)轮盘晃动和旋转时,要求儿童伸手去拿放置在一旁的小球,并将小球抛人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

    23、,(八)游泳圈吊缆,用34个游泳圈绑在一起,悬挂在天花板上或铁支架上做成吊缆,是比较容易在家庭内设置和使用的一种训练方式,可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吊缆的高度以摇晃时最低点距地面3040厘米为宜。功能:强化前庭固有感觉,促进平衡能力、手部肌肉及运动企划能力的发展。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1让儿童仰躺或俯卧在吊缆内,由指导者推动吊缆进行前后左右晃动及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延伸的活动:在吊缆内放置不同质地的毛巾、沙发垫、地垫等,让儿童体会不同的触觉刺激;晃动时递东西给儿童,让他注视并伸手来接。,让儿童仰躺或俯卧在吊缆内,用手抓住呼啦圈,指导者拉动呼拉圈进行牵引。把小

    24、球、绒布玩具、塑料积木、橡皮等散放在吊缆下面的地垫上,让儿童俯卧在吊缆内,摇晃吊缆,要求儿童在晃动中把地上的物件捡起来。,让儿童在晃动时将手中的球投入到指定的篮子或纸箱中去,或将小圆圈套在指定的木棒上,或将小木棍插入指定的小孔中去。让儿童躺在吊缆内,手持一长棒,摇晃时,设法用手中的长棒将前方的目标物一一击倒。6在不远处固定一条绳索,让儿童躺在吊缆 内,用手抓住固定在一侧的绳索的一端,带动吊缆和身体运动。,(九)平衡台(板),平衡台是底部为弧形、表面平整的木台,较小的仅容一人站立,较大的可以同时站立2 3人。功能:有助于统合平衡感觉、前庭固有感觉和视觉。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

    25、。训练方法:,1.平躺摇晃让儿童仰躺或俯趴在平衡台上面,手臂和腿放松,自然伸展,任平衡台自然晃动,或由指导者协助进行左右摇动。2匍匐摇晃让儿童匍匐在平衡台上,自己进行左右摇晃。还可在平衡台上放置物品,吸引儿童自己爬过来取。,3跪坐或静坐摇晃,让儿童坐或跪在平衡台上,由指导者左右摇晃平衡台。4平衡台互相扶持指导者和儿童共同站在平衡台上,两人面对面,手拉手,互相保持平衡。,5被动的平衡台站立摇动,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面,双脚分开,由指导者在台下缓慢摇动平衡台,使平衡台左右晃动。6主动的平衡台站立摇动让儿童站立在乎衡台上,双脚分开,重心交替从一只脚转移到另一只脚,自己控制平衡台进行晃动。,蜗牛平衡板

    26、,7平衡台上蹲起运动,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进行自主的摇晃时,由指导者发出口令并示范,让儿童随着做下蹲和起立的动作,以及伸手、屈臂等动作。,8平衡台上的移动,让儿童站立在平衡台上,先进行自主摇晃,然后指挥他移动身体,如往前进一步,往后退一步,向右转,向后转等等。平衡台游戏刚开始时,可练习摇动10-20下,以后逐渐增加,到60下时,平衡效果较容易发挥。再根据儿童的情况逐步增加到100或200下。,(十)大、小笼球,大笼球是直径60100厘米的弹性充气圆球。功能:促进前庭体系、本体感觉和平衡反应的发展,尤其适用于触觉反应过分敏感或迟钝的儿童。它也是测试儿童前庭平衡能力和重力感的重要工具。训练时间:每

    27、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1俯卧大笼球让儿童俯卧在大笼球上,指导者抓住他的双脚,将两腿平举,并做轻微的前后推拉和左右转动,前后左右快慢的变化,可以丰富儿童的前庭感觉,让他有更好的重力感调整。指导者也可以用双手压住儿童的腰部,让笼球做前后左右转动。,2俯趴小笼球,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儿童的腹部,让他趴在上面,双手双脚接触地面,自己操作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或转动,带动弹力球在腹部下面滚动,以强化儿童身体各部对重力的协调感。3仰卧大笼球让儿童仰躺在大笼球上,以腰部为支点,由指导者抓住儿童的双脚、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动和滚动。,4倚靠小笼球,将小型弹力球放在墙脚,让儿童颈、

    28、后背或腰部靠在上面,扭动身体使球在身体和墙壁之间滚动,或晃动身体使之受到挤压。也可将小型弹力球置 于儿童的背后或腰下,让儿童自己去滚动。,5坐上大笼球,将儿童扶坐在大笼球上,较小的儿童由指导者扶着儿童的腰部或手臂,进行前后左右推动。也可扶着儿童的身体,利用大笼球的弹性进行有节奏的上下振动。对大一些的儿童指导他自己扶着墙壁、桌沿或其他扶手保持身体平衡,移动身体使大笼球进行前后左右的转动或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用屁股在大笼球上作上下振动。,6坐小笼球,将小弹力球放在儿童的屁股下,鼓励儿童屁股使劲往下压,设法坐扁屁股下的弹力球,还可让儿童坐在球上做各种游戏,如跟儿童面对面坐在球上玩指眼、耳、口、鼻的游戏

    29、或拍手游戏等,及抛、接物品、套圈圈等游戏。,7大笼球压滚游戏,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地上,指导者用大笼球放置在他的身体上,慢慢地进行前后左右的滚动,或在上面进行轻轻压挤。尽量滚动和压挤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左右的滚动和压挤,对儿童脑干前庭网膜的觉醒有很大的帮助。,8俯卧大笼球抓东西,让儿童俯卧在大笼球上,保持身体平衡,将目标物(小球、积木、绒布娃娃等)放置于儿童前面,儿童向前滚动时用手可以够得到的位置,指导者扶着儿童的脚协助儿童前后左右滚动,帮助他按要求抓取到目标物。帮助发展儿童语言和自我控制能力。9大笼球上跳跃扶着儿童站立在大笼球上,先让他轻轻上下晃动,或双脚交替踩压,再扶他跳起来,体会

    30、落下去又弹起来的感觉。,(十一)球池,一个木制的或橡胶的池子,里面盛有各种颜色的塑胶软球或硬球,这种池子称为球池,也叫浮力球池。功能:可用于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强化前 庭平衡、身体协调能力及脑干部机能。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球浴(波波池),进入球池让儿童以他自己的方式进入球池,可以是轻轻地跨入,也可是用力跳入。藏身其中让儿童慢慢坐下或躺下,将身体全部藏人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加强对全身触觉系统的刺激和锻炼,以修正其触觉防御,强化触觉方面的本体感。,3球池中运动,在球池中转动手、脚,划动四肢或翻动身体,摆动头部、颈部,在浮力状态中,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站在球池

    31、中,作踏步运动或跳跃运动,承受不同重心及身体运动的感觉,可确定一个目标,规定儿童以某种规定的动作(站着走、蹲着走、爬行、单脚跳、双脚跳)或沿某条规定的路径达到目标;,在球池中藏一种或几种其他质地或大小的物体,让儿童寻找。可将儿童分成两组,让他们比赛,看哪一组找得快,找得多;还可在球池中作飞机起飞、火车开动、太空人漫步、抛接球等游戏,以强化他的运动企划能力。,4球池综合游戏在球池旁边放置一个高约1米的台子,上方悬挂3个皮球,红、黄、蓝三种颜色各1个,让儿童自己登上高台,由高台上跳下,先用手打击吊在球池上方的皮球,再跳人球池中。在距离球池较远处放置一个高台,在球池与高台之中的上方悬挂一根绳索,让儿

    32、童登上高台,双手抓住绳索,像荡秋千一样荡到球池的上方,跃人球池中。,将球池与吊缆游戏结合起来进行,让儿童先在吊缆上做各种动作,然后再从吊缆上跳下球池,对儿童的重力感、触觉反应及运动企划能力帮助都很大;可用塑胶颗粒、泡绵粒或旧报纸揉成一团团放人体积足够大的容器中代替球池,也可将干黄豆、绿豆、大豆、玉米粒等放人合适的容器中代替,发挥相同的功效。,(十二)羊角球,羊角球是带有两个把手的弹力球。功能:强化儿童的姿势反应和双侧的统合,促进高深程度的运动企划能力发展。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让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保持身体平衡,尽量用劲往下把球坐扁,再借助球的弹性

    33、进行上下振动。指导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身体自然屈曲,双脚蹬地往前跳动,同时用手握紧羊角球的把手,带动羊角球随身体一起往前移动(如图)。延伸的活动:,规定路线,让儿童沿指定的路线跳动,以使跳动的方向作前后左右及旋转等变化;规定跳跃的高度和距离,在地上设定标识,要求儿童跳过去;可让两个儿童一起跳,看谁跳动的次数多,也可规定距离,要求儿童往返跳若干次,看谁先完成;跳动时,指导者可以在旁边绕圈,让儿童看着你手中的彩旗等作视觉追踪,也可丢球给他看,训练儿童的眼球控制能力。,(十三)蹦床(跳跳床),许多儿童游乐场所都有弹性蹦床,用于家庭健身的小型蹦床或席梦思床垫也可发挥相同的作用。功能:促进前庭感觉的统合,培养平衡感,训练手眼协调。跳蹦床还有助于儿童的情绪稳定。训练时间: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钟。训练方法:,由指导者和儿童一起坐在蹦床上,利用蹦床的弹性,以身体为支撑进行上下摇动;对


    注意事项

    本文(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策略.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