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资源ID:2653167       资源大小:110.1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关知识,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要注意从理论本身的内涵和重大作用两个角度去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三要注意运用历史人物传记、专题文献片及对周围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采访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重点)2.三民主

    2、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难点)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或方案,但屡屡碰壁。(3)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4)流亡海外的孙中山,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2提出(1)1905年,孙中山等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3.内容同盟会纲领具体内涵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3、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4.评价(1)性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2)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3)局限性: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知识点拨图示法理解三民主义1下图是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其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权主义。2阅读教材P79“学思之窗”思考: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

    4、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提示(1)为了反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要进行民族革命;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要进行政治革命;为了避免贫富悬殊,解决民生问题,要进行社会革命。(2)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这三种革命是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具体阐释。二、三民主义的实践1指导革命:辛亥革命(1)过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2)意义: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2制定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

    5、时约法。(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意义: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捍卫成果(1)背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2)活动: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3)结果:都先后失败。3观察下面的三幅图画,思考: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提示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使他逐渐认识到,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

    6、、新力量。(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3内容(1)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评价(1)进步性: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

    7、的旗帜。(2)局限性:它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误区警示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革命目标上基本相同,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中国共产党除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外,还有最高纲领,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新三民主义则没有这些内容。4孙中山晚年为什么会提出新三民主义?提示(1)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2)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3)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4)孙中山个人与时俱进的精神。5孙中山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是什么?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提示(1)转变: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

    8、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重新阐发为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2)影响: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推动了第一次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主题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比较1三民主义的内容史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教你读史指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指出当时中国处于满洲贵族以及外国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一,分别说明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民族主义试图解决哪些问题?答案民权主义解决君主专制统治的问题,民族主义解决满洲及外国压迫的问题。史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

    9、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问题思考(2)从史料二看孙中山所提主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答案核心内容:土地国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史料(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分析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

    10、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史料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毛泽东问题思考史料中“这种三民主义”指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何“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答案新三民主义。原因: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在反帝反封建方面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一致的。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比较项目旧三民主义新

    11、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相同: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增加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相同: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相同: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记知识纲要 背核心术语1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

    12、级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它的指引下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成为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3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1“我们生在中国,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几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A推翻满洲贵族统治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鼓吹民族主义,建

    13、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可以看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核心目的是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2(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今革命虽告成功,然亦只可指种族主义而言,而政治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推翻专制政体,为政治革命着手之第一步,而尤要在建设共和政体。”根据材料判断,当时主要实现了()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 D三民主义答案A解析材料明确说到“政治革命尚未达到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平均地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题干是就革命的具体阶段分析,不是笼统地叙述三民主义,故D项错误。319世纪末美国国民运动(Populist 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乔治著有进

    14、步与贫穷一书,提出土地法、“单税法”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A驱除鞑虏 B平均地权C创立民国 D耕者有其田答案B解析抓住关键信息: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亨利乔治土地法、“单税法”等思想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应该是民生主义思想。4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D实行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由“1924年”“孙中山”“诸君担

    15、负责任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等信息可知,“这个办法”就是实行新三民主义,D项正确;A、B、C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可排除。5(2018泰安检测)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的文件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共同目的是()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实行全民族抗战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宣传新三民主义答案C解析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言论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目的就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故C项正确。 基础达标1(2018承德高二检测)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

    16、倡导个人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答案B解析民报宣传的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推翻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所以宣传“黄帝”就是宣传排满革命。2(2018锦州高二检测)“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族平等,消除贫富不均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答案B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民权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17、,实现民族平等;民生是为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而提出的,故B正确。3三民主义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答案C解析“吾党所宗”是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民权主义是十六字纲领中“创立民国”的内容。4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均,他时必有大冲突。”为此,他主张()A社会革命,平均地权B政治革命,建立民国C民族革命,推翻帝制D土地革命,废除剥削答案A解析孙中山的社会革命是主张“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

    18、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以此避免“欧美今日之不均”,故A正确。5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对当时革命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对其影响的阐述,正确的是()A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B造成了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C促成了民主革命团体的形成D感召了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答案A解析孙中山于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阐述了三民主义,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故A正确。61920年元旦孙中山写给中国国民党人的勉词:“唤起民众,导之以奋斗;实现革命,继之以努力。”这表明孙中山()A改变了革命的奋斗目标B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C对中国革命力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19、D认为国民党已成为代表工农大众的政党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既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元旦”,又要明确备选项的说法是否符合史实。“唤起民众”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了工农群众力量的重要性,与C表述一致。7(2017山西学业水平测试)孙中山说:“盖惟国民党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持全国农夫、工人之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也。”这表明他()A主张联合苏俄共同革命B认识到工农力量的重要性C认为民族主义已经实现D已经成为工农利益的代表答案B解析孙中山认为,中国国民党与民众结合后,中国民族才有胜利、自由与独立,故B符合题意。8“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

    20、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这句话反映出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君主专制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答案D解析题中引文强调:只要反帝就可以享有自由和权利,把反帝作为必要条件。9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A兴中会纲领 B同盟会纲领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其体现的重要原则是“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这与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一致,故选D项。10毛泽东说:“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

    21、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强调的是新三民主义()A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B符合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特点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D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联俄”表明孙中山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联共”和“扶助农工”表明孙中山开始联合工人和农民开展革命。新三民主义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也不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力提升11孙中山说:“譬如坐汽车的与开汽车的,坐汽车的是主人,他有的是权,不必有能开汽车的是雇员,他有的是能但是他并没有开到哪里的权人民

    22、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出一个目标来,就像坐汽车的一般。”此话反映了孙中山()A主张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B宣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C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D主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人民是民国的主人”反映了孙中山主张国家的主权属于民众,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无关。12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答案A解析由“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

    23、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看出作者强调的是民生主义的地位,它是政治经济的根本,A选项符合题意。1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B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C脱离了中国的现实D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答案D解析钱穆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集法西斯精神的优点,民生主义集苏俄共产政权的长处,民权主义集英美代议制的理论,体现了三民主义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故D项正确。14章太炎评价孙中山的民主

    24、革命:“言种族革命,则满人为巨敌,而欧、美少轻。以异族之攘吾政府者,在彼不在此也。若就政治社会计之,则西人之祸吾族,其烈千万倍于满洲。”对此,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做出的努力是()A建立同盟会B提出“三民主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材料认为满洲贵族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巨敌,而实际上进入近代后,列强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满洲贵族的影响。联系孙中山的思想发展历程可知,孙中山所做的努力是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因此选C项。15(2018长安一中月考)“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25、。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答案D解析由“孙中山晚年”可知,题中所指为新三民主义;由“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与旧民族主义相比,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由“多数之民众”可知,革命所依靠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为全体民众。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

    26、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二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民国合五族而成,凡五族之人,皆如兄弟,合心合力,以为民国之前途着想尽力。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演说词(1912年1月)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

    27、,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并简要指出他是如何实践的。(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主张的特点。(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孙中山的思想有何新变化?简要说明其变化的原因。答案(1)主张: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实践: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2)特点:将民族平等团结与反对专制相结合(或强调五族共和,共同反对专制统治)。(3)新变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或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主张国内各民族平等。原因:自身革命斗争失败的教训;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等。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