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从五粮液事件看公司治理在国企的实践.docx

    • 资源ID:265044       资源大小:96.8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从五粮液事件看公司治理在国企的实践.docx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届 专业 班级题目从五粮液事件看公司治理在国企的实践姓 名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年 月 日内容摘要公司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而来,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我 国公司内部的问题尤其多。我国公司制企业大多从原来国有企业的机 制上发展而来,原来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为:厂长(经理)是整个企 业的总负责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厂长拥有除国家 保留的对国有企业的某些决定权外,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业务执行权、 生产指挥权和对外代表权均集中于厂长(经理)一身。这种模式同市 场经济对公司制度的要求差距甚远,但它已

    2、经深深根植于人们的观念 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 度的核心,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 我国国企改革的进展,只有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才能进一步深 化国企改革,直至最终搞好国企。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精 神的指引下,国有企业不断深化,董事会制度作为建立完善的公司治 理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治 理机制已基本形成。尤其是国资委成立后在在中央企业推进董事会试 点,扩展了仅在上市公司和其他多元投资主体企业建立董事会制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和实践。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一般要

    3、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随着所有 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不断深化,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近日, 五粮液被证监会调查让五粮液集团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了声 势浩大的讨论。关 键字:五粮液;公司治理;国有企业Abstract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become the concern of countries in the world, because our country from a highly centralized planned economy from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market economy, time is no

    4、t long, so our internal problems, particularly over. Most of our corporate enterprises from the original mechanis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model of govern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irector (manager) is the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ntire enterprise, in bus

    5、iness management at the heart; director has In addition to the national reservation on the decision of som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business executive power, command and production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of director (manager) 1. Th

    6、is model of the company with a market economy system, a far cry from the requirements, but it is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minds, should influence peoples behavior and ways of thi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the core of the modem enterprise system,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SOE in China there are som

    7、e problems,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progress of SOE reform in China, only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 until the end.I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to deepen reform of state-owned

    8、enterpri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deepening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Board established a sound system as the cor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practice, was active exploration,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corporate gover

    9、nance mechanism has been basically formed. Especiall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ASAC in the central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pilot board of directors, expanding only in listed companies and other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multi-board system of investment,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conten

    10、t and practice.Reasonabl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generally require 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rights,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 Recently, Wuliangye by the SFC to investigate to Wu

    11、liangye Group embarked on a media air waves, triggered a massive debate.Key word: wuliangy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从五粮液事件看公司治理在国企的实践引言公司治理是指诸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主要包括股东、董事会、经理 层的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绩。公司治理讨论的基 本问题,就是如何使企业的管理者在利用资本供给者提供的资产发挥资产 用途的同时,承担起对资本供给者的责任。利用公司治理的结构和机制, 明确不同公司利

    12、益相关者的权力、责任和影响,建立委托代理人之间激励 兼容的制度安排,是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管理大前提。 公司治理如同企业战略一样,是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普遍忽略的两个重要 方面。公司治理的本质是:规范的公司治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有效的 企业组织形式。它自提出至今,已经成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及市场经 济主体运行的基本治理机制。我认为,其关键问题在于产权、决策权和收 益权之间的权衡,而产权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这是为什么国企的公司治理 问题与一般的企业有很大差异的症结所在。五粮液集团五粮液的实际控制人在1998年(五粮液当年上市)到 2003年的6年里,从五粮液上市公司拿走超过9

    13、7亿的现金,而五粮液的小股东 同期累计市场超额回报远低于行业竞争对手,甚至为负数。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 题集中表现在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一一也一度成为 市场的热点话题。尽管市场能够对五粮液利益输送的公司治理缺陷给出合理定 价,但市场纠正机制似乎并不能够有效约束大股东滥用控制权的行为。五粮液事件(一)五粮液事件介绍2009年9月9日上午,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出五粮液 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告。下午一点,股市开盘后,五粮液股票的跳水走 势如期而至,天量抛盘夹杂着无数恐慌散单瞬间涌出。然而在接近跌停板 的时候,几千手、上万手的巨量卖单,竟然被更为凶猛的买盘所吞噬,短 短半个

    14、小时成交就接近30亿元。当夜,深交所公开数据显示,空头前五名 均是机构席位,卖出金额高达11.97亿元,多头主力前五名也是两个机构 专席。it这家有着106只基金入驻和47万中小投资人的重要上市公司被立案 调查,大部分券商研究机构保持着沉默。根据理财周报事发第二天整理的 信息,在40多家券商里只有不到10家券商在研究晨会上给出了明确的买 入、观望的建议。据年报披露,2 0 0 8年五粮液的净利润是18亿元,同比增长23%; 但利润分配预案仅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而此前的2007年公司 未分一厘一毫,2006年每股也仅派发了 0.06元现金。公司上市11年总共 只有6. 6亿元的现金分

    15、红,流通股东只占3. 18亿元。因此,投资五粮液让 很多人黯然伤神。引起市场极度关注的五粮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事件,最后终于有了 权威说法。9月23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该案调查进展情况。五 粮液涉嫌三项违法违规行为,分别是: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证券投资行为及 较大投资损失,导致财务报表虚假记载;未如实披露重大证券投资损失, 而涉嫌虚增利润;披露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存在差距。该负责人明确表示, 相关调查仍在进行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清相关事实,并依法按程序做出行 政处罚。五粮液股票的市值从过去相当于两个茅台,变成了现在的只有半个茅 台。五粮液从一代酒王到被茅台赶超,究竟是什么成为了公司发展的绊脚

    16、石?(二)五粮液事件完全在给国企抹黑五粮液还有内幕交易嫌疑。据媒体披露,从2001年直到2004年,通过在成 都证券的账户疯狂自炒,除了申购新股之外均是五粮液自己的股票。数次大举买 入的时机均与五粮液的利润分配方案推出时间相吻合,涉嫌操纵股价和内幕交 易。令人称奇的是,疯狂自炒居然不合常理地出现巨额亏损,这笔损失被刻意隐 瞒,自然也就不可能追究幕后获益者。上市公司操纵股价,是对资本市场公平原 则的颠覆性破坏,使市场秩序荡然无存。五粮液的内部利益输送同样令人咋舌。内部利益输送动辄上亿元人民币。据 披露,五粮液计划用38亿收购普什公司,其中有10多亿元被王国春用于采购报 废设备,一天都没使用过。此

    17、外,投资超过10亿元的境外3D立体防伪包装项目, 该技术在境内未取得任何专利权且属于过期技术,而境内同类项目开价不超过1 亿元。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银基集团亦因涉嫌假出口、又欺瞒海关走私返回等违法 行为,进入香港证监会和廉政公署的视野。业内人士称,由于出口价格远低于国 内经销商出厂价(468元/瓶),这些以极低价格“出口”的五粮液,几乎绝大部 分均以走私的方式返回了国内,在国内低价倾销(比国内五粮液市场价低100元 左右),五粮液为什么价格总是上不去,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为了内部人的利 益,五粮液的权贵高管一手扰乱了五粮液的市场秩序,将税收与股民利益全都纳 入内部人腰包。(三)五粮液事件拷问监管

    18、部门的执政能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五粮液提出了 40万吨原酒的产能扩张计划, 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包括激光防伪等一批当时世界顶级的设备和技术。而如 今,40万吨的计划只达到了 10万吨,导致配套包装产能大量闲置。这其中 相关的关联交易资产非常巨大,但必须存在,因为“它是整体的企业,必 须全部过来,你不可能只要部分资产”。在金沙江下游五六公里远的北岸,是五粮液集团正在打造的豆坝重装 产业基地,总投资270亿元,一期投资120亿元。本来说去年将启动前期 工程,预计完成40亿到50亿元,而投资的主体正是普什集团。去年7月 份,宜宾市政府正式对外发布了豆坝重装产业基地的规划:项目将于12月 正式启动,以

    19、“机械制造、高载能产业和物流仓储产业”为主导,将成为 川滇黔地区最大的重型装备基地。作为项目投资主体,已经占到宜宾市财 政收入70%的五粮液集团,再一次被赋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沉重使命。这 让人不禁产生借消除关联交易之名,再次从股份公司抽血的疑问。据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唐桥关于公司未来发展规划的介绍,省委省 政府给五粮液集团公司提出的要求,是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可 见,豆坝工业园区270亿元投资总额的项目,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那么集 团资金缺口靠什么弥补,或许对收购资产评估的争论已经悄然演变成地方 经济发展与中小股东利益之间的碰撞。关心五粮液关联交易的人,恐怕没有谁不知道五粮液集团

    20、进出口公司 的。这家神秘的公司,每年以神秘的价格替五粮液完成产品的销售,分享 着原本属于投资者的利润。从它出生的那天起,造酒不如卖酒挣得多便成 了五粮液的一个传说。根据中信证券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通过代理销售五粮液,每瓶高达 100元以上的供销差价会产生每年20多亿元的代销利润。据中金公司去年 3月测算,2008年这家公司的五粮液酒销售单价为418元/瓶,而五粮液股 份公司供货单价约226元/瓶。股份公司不惜损失数十亿元的销售利润换取 的只是零库存。而且系列酒的销售并没有交出去,五粮液实现了零库存, 中低端系列酒留给了自己,一个产量小利润高,一个产量大利润薄,更加 让人不可思议。扩而不长的产能

    21、长期以来,很多投资者不断质疑,五粮液 的市场份额为什么一直在下降?据某报纸报道,在五粮液公司,一些新建的车间由于窖池年份不够, 出酒率很低,有的连一滴五粮液也酿不出来。因此,大多投资产能并没有 形成生产能力,它们都是当年40万吨产能扩张的产物。不论是关联交易还 是经营战略,不管是分红政策还是人事安排,五粮液上市以来11年间的一 举一动,都体现着背后大股东的影子,让许多执着的五粮液投资者饱受煎 熬。但愿这次证监会立案调查处理后,让上市公司五粮液浴火重生。二. 国企公司治理的中国特色研究(一)公司治理概述对公司治理过程的研究通常是沿着两个路径展开的,一是从公司内部治理结 构的角度研究公司的治理过程

    22、;二是从外部约束的角度研究公司的治理过程。前 一个路径涉及到公司内部治理过程的参与主体认定、不同参与主体行为模式的基 本假定、相互冲突的行为主体利益均衡机制的设计以及对不同利益均衡机制的有 效性的判断等内容,最终的目标是找到一种最优化的内部治理结构;后一个路径 则涉及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选择所受到的外部制约,这些外部制约因素包 括证券市场、产品及要素市场、各种法律规则、文化及社会伦理道德等等。按照zingales(1997)的观点,公司治理实际上是个系统,是“各种约束手 段的复杂集合,公司治理作为一个系统,他既包括了一整套内部治理结构,又 包括一系列外部控制机制;既包括相关文化、制度和合同

    23、,又包括存在于人们内 心新世界的道德、理念和信仰。内部治理结构由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其中 董事会是治理结构的核心。外部控制机制则包括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资本市 场等竞争市场约束机制,以及政府管制、中介结构、新闻媒体及法律法规约束机 制。图1如下(一)中国国企的公司治理模式与国外的比较1. 国有企业的三种法律形态从公司治理结构简历情况看。目前国有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种法律形态:第一类: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注册的公司制企业,包括国有独 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些企业依照该法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 但是除了上市公司外,大多数企业的决策权和执行权没有分开,内

    24、部缺乏有效地 制衡,公司治理依然存在着结构性、程序性等方面的问题。如实践中出现的管理 层向下“寻租”、控股股东对子公司过度控制以及大股东侵犯公众股东利益等, 大都是由于这种因素所带来的问题。第二类:是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注册的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中 国企业中的母公司绝大多数是这类企业。由于该法出台于我们国家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时代,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目前的现状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如在决策上实行 厂长经理负责制,政府机构、出资人、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 责不清晰,缺乏制衡等。由于这类企业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基础部存在,所 以,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由出资人代表直接任命企业负责人,由出资

    25、人负责企业管 理人员的业绩考核和薪酬、重大事项的审批等。第三类:是按照其他法律法规登记的企业,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 经营企业等。这类企业一般都是规模比较小。中央企业一般处于第三层级及以下 企业。2. 国内外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从巳建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其公司治理模式上看,由于国情、文化、传 统的不同受托责任体系和诉讼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不同,经过多年的探索,我 国已形成了不同于英美和欧洲国家的混合治理模式。在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 既有股东会,也有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都有股东 (大)会选举产生,且董事会成员与监事会成员不得兼职;我国国有企业有“经 营班子”或“

    26、经理层”的称谓,一般不设专门执行性组织机构,而是由总经理办 公室决定重大事项。欧美大公司则普遍成立执行委员会,一般由CEO兼任执行委 员会主席。从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方权利配置上看,首先,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仅履行监 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和检查公司的财务等职权,不履行选举高管人员、否 决企业重大决策等职权。其次,董事会的职权方面,我国的公司法直接规定了 10项职权,并规定公司章程可以规定其他职权。而欧美一些国家的公司法则规 定,除法律和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公司的一切权利都由董事会行使或者由董事 会授权行使:公司的一切业务活动和事务,都应在董事会指示下进行。再次,我 国公司法规定,董事长、执行董事

    27、或者总经理为约定法定代表人。而绝大数国家 则规定,经董事会授权,任何一名董事对外都可以代表公司。例如日本,韩国等 规定,董事会中有一名“代表董事二此外,关于董事的提名,在欧美,新加坡 等国家,董事是由董事会下设的提名委员会提名,股东如有好的人选,也要提名 委员会进行的比较、挑选,这是必经的程序。我国则是股东直接提出人选,在股 东(大)会上表决产生。同时,藻国的公司治理增加了许多中国特色的因素: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在权利配置以及组织结构上都需要充分发挥党组 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而国外没有相关问题。公司治理中,股东、董事、经理这些 重要的博弈参与者之间的权利配置,都属于

    28、公司治理中的灵魂,也是中国特色公 司治理的优势,各方面有机地结合,可以形成优于西方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模式。(三)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应用公司治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充其量不过三十年的时间,但却受到相当 的重视。我国在近几年来,伴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也逐渐将其作为微观经济的 研究问题之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成长起来的。在改革开 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企业被纳入行政系统,基本没有公司治理一说。所以 曾有一名著名日本学者断言:“中国没有企业”。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了渐进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我们一直在如何处理好政 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中寻找出路,国有企业治理徘徊于“

    29、实行国家所有权委托代 理”和“政府直接干预”之间。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代表出资者享有出资者产权,不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 动,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产权;外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在改制的过程中,国有 企业一般都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一般都设有三会一一股东 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国有企业治理形式上的架构比较完善了。三. 五粮液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大量问题从五粮液事件看,目前五粮液集团的公司治理结构在诸多方面出现了严重的 问题,包括相关法律制度和公司的体制不完善、对公司的监管不力、公司的运营 结构不合理等是五粮液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因为公司管理的“三 权合一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30、,中国股份制企业普遍出现了公司治 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五粮液的问题进一步要求各个公司对公司的治理结构进 行优化,形成适用于中国企业的合理公司治理结构。1、不完整的监管体系:相关法律存在漏洞,以及监事会缺乏独立性,使得公司 肆意践踏股民利益,无视股民的知情权五粮液违背了股民权利最基本的知情权,视股民权利于不顾,是违法的。证 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五粮液的行为,涉嫌违反了证券法第六十三条: 发行人、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规定。监管部门“无为”,导致五粮液长期用假账来骗取非法利润。证监会调查结果认 为:五粮液在2006年、2007年

    31、、2008年半年报和年报中,将部分重大证券投资 损失资金作为正常货币资金予以反映,未计提相应减值准备,未在财务报表中向 投资者公开信息,涉嫌虚增利润,在证监会介入调查后一再表明问题不大,给深 套其中的普通投资者造成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惨重损失。连续3年虚增利润,为 何没有人管、没有人查呢?证监会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年审是如何审的?应 该承担什么责任?到底还有多少上市公司像五粮液一样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违法 违规行为没有被发现?这其间欺骗过多少投资者?五粮液严重违法违规是事实, 奇怪的是这种违法违规行为能存在这么久,难免让人产生坏的联想:国资委监管 不力或者沆漆一气。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

    32、必须准确、真实、完整地披露信息, 主要是因为这些上市公司、行业巨头对投资者影响非常大,一旦信息披露不完整、 真实、准确,可能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如今,如果连一 个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都管理不好,能谈上公开、公平、公正吗?监管部门应该从 五粮液事件中汲取经验,严格、有效地管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2、混乱的体制:五粮液集团与五粮液股份,含混不清的母子关系突显体制问题 五粮液股份在1998年上市时,由于受到当时的上市额度限制,只能将部分 资产装入上市公司,而其他未上市的部分资产则被组建成五粮液集团。在其后的 经营过程中,由宜宾市国资经营公司控股的五粮液股份公司,集中于酒类生产的 主营业务;而由宜宾市国资委全资拥有的五粮液集团,在为上市公司提供配套生 产服务的同时,投资范围扩大到了物流、制药、装备制造等多元化领域,最终成 为由省国资委直管的四川省第六大国有企业。尽管被外界普遍视为代管五粮液股份的“母公司”,但五粮液集团实际上并 未持有上市公司的任何股权,因此也无法将上市公司收益纳入集团的经营业绩。 因此,不难理解,通过巨额关联交易转移利润就成为身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 却非“控股股东”的五粮液集团唯一的选择。在过去10年中,国有上市企业中也曾屡屡发生集团与上市


    注意事项

    本文(从五粮液事件看公司治理在国企的实践.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