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保康一中下学期月考 历史.docx

    • 资源ID:2645680       资源大小:31.1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保康一中下学期月考 历史.docx

    1、湖北省保康一中下学期月考 历史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刘 杰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A.万物本源和穷理的途径之争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

    2、位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2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 B.C. D.3“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恰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4唐宋时期我国古代“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里“三教合一”的主要含义是A.佛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儒、道哲学的影响B.道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

    3、儒、佛哲学的影响C.法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儒、道哲学的影响D.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5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6德国

    4、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B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罗马法制定的目的是维系罗马统治D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7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妇女 B.外邦人C.全体公民 D.奴隶8亚里士多德曾提出政体三分法:一人主治的君主政体,少数人主治的贵族政体,多数人主治的民主政体。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

    5、到顶峰的标志是A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C清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D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9下列有关中国明朝的内阁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制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它们都是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明内阁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而英责任制内阁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明内阁由皇帝任命,英责任制内阁则由首相提名任命明内阁是封建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英责任制内阁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A. B.C. D.10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公平、公正、合理的氛围;也促进了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建立,被西方誉为“第五大发明”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11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

    6、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12易中天在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是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指的是A.君主立宪政体 B.社会主义联邦政体C.联邦共和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13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这里“转折点”的意思是说A.权利法案剥

    7、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制度终结14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 B.C. D.15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

    8、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6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下列四首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作于1943年)A. B. C. D. 17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19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空想到科学”特点的史实是A.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B.巴黎公社的建立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十月革命的胜利18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工人阶级登上政

    9、治舞台 B.青年学生是先锋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及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一部法律文件对新的政治体制进行了设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它指哪本著作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资政新篇C南京条约 D天朝田亩制度211961年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指出:“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

    10、的障碍与会国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这次国际会议是A联合国成立大会 B日内瓦国际会议C亚非万隆会议 D不结盟国家政府首脑会议22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A.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实施马歇尔计划C.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320世纪70年代初蒋介石曾声明:“我们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

    11、,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不能表明( )A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B美国已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C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24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 B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C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 D中美关系26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

    12、。”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27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27%37%36%43%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

    13、8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292012年11月第八届珠海航展成功举办,中国航空产品的卓越表现,使“中国制造”拿到了300多亿美元的创纪录订单。航空业处于产业链的顶端,是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材料中“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主要说明了A.区域集团化趋势B.世界和平发展的趋势C.经济全球化加强D.全球政治军事政治

    14、合作的大趋势30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4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有这些(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包括其改进的策略,都完全可以由中国人在14世纪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中研发出来。但其时的中国人却没有加以制作或利用,以致后来这些机器由于无人使用而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推断在纺织业的领域中,中国传统的工业技术未能有进一步的开展,基本的阻力不在于缺少更高的科学知识,而在于那些促进工业技术的

    15、发明与进步更新的经济动力与智识思想力量的减弱。马克尔文中国历史发展的型式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少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三 当时(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达到饱和点,此时再想创新创业增加投资,不但无利可图,甚或会本钱无归(经济学上的“边际获利递减率”);因此富裕人家,多不愿其子弟外出“开创”新天地。而设计使其安守家园,娶妻纳妾之余,抽上大烟,胜于出外生事冒险(这也与明代专制政治和清代异族统治下法网严峻和地方势力的改变有

    16、密切关系)。在此情境下,“浪费人力的文化”逐渐成形:妇女裹小脚,坐八人大轿,妻妾奴婢成行,都是浪费人力的社会文化行径。与此对应,为节省人力而创设的各种机器,便变为“非当务之急”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中国古代科技与工业革命存在何种关系?(2分)(2)材料二中论及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你是否认可,为什么?(6分)(3)材料一和材料三在中国科技落伍的原因方面作了阐释,其共同认识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3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

    17、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以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个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

    18、前途演说中说:“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大有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材料三 美国中国两部宪法内容摘要: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为四年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1912

    19、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1)根据材料一回答,“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和“二万万五千万人”分别指的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在演讲中强调民族主义?(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历史原因,评价孙中山“平均地权”主张的积极意义。(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比较美国1787年宪法与

    2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异同之处。(10分)(4)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指出对孙中山民族主义、民生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认识。(6分)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鹅湖之会”和“朱、陆议论”,明确这是指朱熹的思想与陆九渊的思想之间的分歧。联系所学知识,朱熹强调万物本源是理,穷理的途径是格物致知;陆九渊强调万物的本源是心,穷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故本题选A。B项体现的是两者哲学范畴的不同,与题干“核心问题”不符,故排除。朱熹、陆九渊都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与C项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体现的是两者方法论的不同,与题干“核心问题”不符,故排除。2D【解析

    2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本题采用排除法,联系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经济背景是随着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即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崩溃,因此排除,故本题选D。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中“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道理方泱恰通透”得知只有深刻探究、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对“理”的认识,即“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本题答案为A项;B、C、D三项均属于心学,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故其主要含义是D项;其余三

    22、项表述均不符合题意。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中“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得知甲描述的是道家思想,强调一切要顺其自然;根据材料中“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得知乙描述的是儒家思想,主张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根据材料中“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得知丙描述的是墨家思想,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根据材料中“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得知丁描述的是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其余三项均不正确。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是以宗教”

    23、,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帝国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罗马帝国是奴隶制帝国,维护的是广大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D符合题意。考点:罗马法7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有关内容的识记。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雅典在国王伯里克里当政时,全体男性成年公民都可参加国民大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不是雅典公民,所以不享有这项权利。故选C。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8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标志君主专制

    24、空前加强,发展到顶峰。因此选D。A是宋朝集中军权的措施,BC是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但不是发展到顶峰。故选D。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9C【解析】试题分析:明朝内阁不是决策机构,也不是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是行政机构,掌握行政权。英责任制内阁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由内阁首相提名任命,故正确,错误。故选C。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0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科举制。依据所学,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B是监察制度,排除;A选关的依据是“军功”,D选关的依据是门第,与题干中的“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公平、公正、合理”不符,排除;科举制是

    25、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通过考试选官,相对公平、公正,故选C。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1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道路曲折反复,民主进程艰难曲折。12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出处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的政治体制资产阶级联邦共和政体。故答案为C项。13B【解析】试题分析:“光荣革命”前,权力重心在国王,“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权力向议会转移,故B项正确;A项“剥夺”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平衡”说法错误;D项中“终结”说法错误。1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26、联系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技术,即器物,故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思想,但没有涉及制度之争,故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C。1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联系所学知识,A项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不符合题意。B项以中国文明为尊,贬低西方文明,属于地主阶级顽固派,故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批判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故符合题意。D项强调民主与科学,属于资产阶级激进派,故不符合题意。16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在1936年,发生在1927年,发生在1949年, 发生在1943年,所以D正确

    27、。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17A【解析】试题分析:“由空想到科学”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理论到实践”是指巴黎公社的建立,“由理想到现实”是指十月革命的胜利,因此选A。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18A【解析】试题分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是领导阶级的不同,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原因是以学生、工人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故选A。考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A【解析】试题分析: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和“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从而明确这是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此本题选A。考点:民

    28、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辛亥革命2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此著作是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等,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历史进步性。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其余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不正确。考点: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不结盟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

    29、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和平共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惟一办法”即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之下不介入任一集团的斗争,而保持和平独立的宗旨,这符合不结盟国家诞生的背景,正确的选项是D项,联合国成立是1945年,排除A;日内瓦会议是在1954年,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排除BC项。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在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两国由于国家利益走向冷战,其中美国经济上实行的是马歇尔计划,通过该政策援助欧洲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以对抗反苏反共,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是美国在军事上的措施,C项是指194

    30、4年建立的世界货币体系,D项是1947年成立的,排除。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重返联合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可知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A项正确;“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中华民国政府与全中国人民,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可知CD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美国对中国的承认,所以B项表述错误。考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学生解答此题联系我国在50年代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封锁这一背景,该政策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封锁,正确的选项是A项,B项是指二战之后,排除;该外交原则不仅仅是针对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是在60年代初,排除D项。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25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保康一中下学期月考 历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