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半夜鸡不叫.docx

    • 资源ID:2607021       资源大小:20.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半夜鸡不叫.docx

    1、半夜鸡不叫半夜鸡不叫 孟令骞耗时5年的研究结果,终于在2009年元月成书出版,命名为半夜鸡不叫。孟的外曾祖父便是大陆老幼皆知的旧社会剥削者代表“周扒皮”周春富。 这是一本特殊的家族史,之所以称之为特殊,是因为孟令骞虽为普通中国人,但他的家族历史却与整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有关。另外,一般的家族史只需平实将家中故事娓娓道来即可,而孟令骞的书除去同类书籍需要的大量采访外,还需要更多的对国史、党史、地方史志的考证。 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和新闻记者,孟令骞的整本书围绕着核心问题:“半夜鸡叫没叫”,“周春富是何许人”来展开叙述,抽丝剥茧地进行考证推理,又似一篇调查报道,不仅涉及家族史,还展现家乡在清末、民国、伪

    2、满、内战、土改等时期的风貌。 中共建政60年来,孟的外曾祖父周春富成为大陆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符号。在影视文学作品与似史非史的各种叙述中,周春富与“南霸天”、“黄世仁”、“刘文彩”并列为“四大恶霸地主”,在树立“新旧社会”好恶观念中,可谓为标志性人物。天南海北,在大陆民众儿时或是成年的印象中,身边总有绰号为“周扒皮”的同学。 “周扒皮”这人物,最初来自自传体小说高玉宝第九章。高玉宝是大陆本独特的作品,书名即主人公之名,也是该书作者的名字。按理说,文艺作品可以虚构,但此书人物均使用现实中的真名真姓。出于时代政治需要,最终该书被推向全国,摘入教科书,并曾在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 与其他文艺作品

    3、不同,高玉宝作者坚称书中所写为真实事件,而且多年来在大陆各种新旧社会对比性质的叙述、教育、展览中,高玉宝一书中的许多内容又常被作为真实的历史来看待。 周春富的后人则因高玉宝一书大受牵连。改革开放之前,与“四类分子(地富反坏)”的后人一样,历次政治运动中,周春富的后人成为被运动对象,备受歧视和冷遇。孟令骞结合叙事与考证,把从“周扒皮”开始的家族酸辣苦甜慢慢道来,并爆出高玉宝的成书过程,透露出此书幕后另有作者。 写书缘起 孟令骞,1970年生于辽南小镇永宁曾当过水手国企宣传干部、都市报记者,现居辽宁大连。 儿童时代的印象中,孟令骞时常到邻居家玩,邻家的孩子经常给他看课本中题为半夜鸡叫的篇课文。他当

    4、时觉得这个故事特有意思,不认识的字还向对方请教,在读到小玉宝用计痛打周扒皮时,他会与其他孩子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尽管他当时不太明白,为何一向吝啬的邻家孩子每次都会慷慨地借给他课本读这篇课文。 一次,在跟村里孩子吵架时,那些孩子突然指着他喊“周扒皮,周扒皮”,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母亲姓周,进而邻家孩子以往古怪的笑容也浮现在了眼前。孟令骞仓皇逃回家,问母亲“咱家是不是周扒皮?”母亲先是一怔,然后重重地给了他一耳光。孟令骞哭得很伤心,母亲搂住他,跟他一起哭了起来。 此后,孟令骞变得敏感、自卑甚至低人一等。上小学四年级时,打开新发的语文课本,孟令骞发现自己最不愿见的那篇文章半夜鸡叫赫然出现在课本中。上这一

    5、课前,孟令骞有一种大限将至的感觉,希望自己病倒,希望老师有事。没想到,上这一课的那一天,老师第一个便点了他的名字让他朗读课文。 据孟令骞回忆,他摇摇晃晃站了起来,含着泪水读完课文,两腮发烫。那一节课老师在讲什么,他已无心留意,但同学的窃窃私语他却听得很清。同学们都显得兴奋,因为他们亲眼目睹和证实了一个传闻。 时光一转眼到了2003年初,互联网早已兴起并普及,孟令骞在大连地方的门户网站“天健网”发了一篇5000余字的帖子名为故事和半夜鸡叫有关,讲述母亲家族的遭遇。论坛一下喧嚣起来,参与讨论者甚众,形形色色的观点和传闻纷纷登场。但这个帖子最终因为涉及敏感历史问题而被删除。 孟令骞说:“自己家的事知

    6、道一些,不过要让我把跟。半夜鸡叫有关的整个大背景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道个明白,那时的我也没这个能力。”高玉宝怎么从家乡走出去,外曾祖父的命运与时代有何关系,半夜鸡叫的故事如何走向全国7那时孟令骞对这些事也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和似是而非的概念。此事对他的震动很大,他决定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些问题,追寻逝去的岁月,考证细节的真伪。 孟令骞展开了一项行动,追溯并考证家族的历史。自打那时起,他出入于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旧书市场,采访亲属朋友和当事人,请教史志专家,刻苦阅读历史、政治、军事著作,甚至还学习与“鸡叫”有关的动物学、气向学以及农学知识。 周扒皮其人 半夜鸡叫中的地主周春富,是辽宁大连原复县(现瓦

    7、房店市)阎店乡人。在书中,周春富因“残酷剥削”长工而得“周扒皮”绰号。书中描述,周为催工人早点上工,半夜躲进鸡舍学鸡叫,引起公鸡打鸣,后遭小玉宝设计痛打,是其中最生动、著名的情节。 近年来,不少学者撰文指出,无论从农学、动物学还是当时农村普遍租佃关系的史实来看,这些细节都与事实相悖,孟令骞在半夜鸡不叫中更有进一步的论证。那么真实的周春富是何种人,孟令骞通过对家人和仍在世的几个周家长、短工的采访,得到了两个不同的印象。但不管怎么说,采访结果都与半夜鸡叫中所述之事相去甚远,这些也成为当地乡亲和史志专家的共识。 周春富当年也是闯关东的一份子,1911年落户于辽南,通过勤俭持家,不断攒钱买地,开了几个

    8、小作坊,成为殷实之户。周春富五子三女,在孟令骞的书中,儿女对周春富的“恶评”较多他家的长工短工反而对其印象较好。 周家儿女们有这样的印象,是因为周春富不仅对自己特别抠门儿,对家人更是如此。别家的女儿不用上山干活,而周家却不行。周春富反对儿女和雇工穿红戴绿,因为这样的打扮干活肯定怕沾灰,不会上劲儿。饭后如果碗中剩有粉条,周春富也会捞出来晒干留着下一顿吃。老头向儿女提倡:饭要吃八分饱,吃多了剩下的都成臭屎。除此之外,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不能过夜,因为这样女儿便会在家多吃一顿饭。 而对家中的长工和短工,周春富却是另一种态度。周认为,对人家不好人家就不会好好干活。在被访者的印象中,周特看重农活好手,对这些

    9、人比对亲人还亲:而他本人,也照样不分寒暑起早摸黑,天天忙活儿。 大陆民众常误以为长工,短工与东家是类似奴隶主与奴隶那种人身依附关系,其实在以前的大陆农札这是一种自由的雇佣关系,农活多的人家常会请人帮工,自己也帮别人家做工,甚至很多时候相互问是亲朋好友。 曾在周家做过长工的孔兆明,在“文革”期间被要求上台“忆苦思甜”,揭露“周扒皮”的“剥削故事”,但孔兆明讲着讲着却走了嘴:“我们当时在周家吃的是啥?吃的都是饼子、苞米粥,还有豆腐,比现在吃的好多了当时在周家一年能挣8石粮,可养活全家。”孔兆明于是被干部赶紧拉下台。 内战时,周春富曾两次被划成分,第一次被划为富农,第二次被划为双富农(因还经营小作坊

    10、),并被绳子蘸着水抽打而死。周春富死后,土改纠偏,周家最终被划成富农,周家子女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也总免不了被拉出来批斗。孟令骞近年从档案馆获悉,1947年12月至1948年1月5日,原复县全县在这次风暴中共有1900余人被处死。 很多年后,孟令骞得知毛泽东的家庭成分也是富农,并把此事告诉姥爷(即周春富的儿子周长义),姥爷感慨道:“咱家待扛活的也不薄啊怎么会,怎么会呢,人家毛主席会和咱一样成分?” 原本在中国农村,并无阶级意识,也没有地主、富农、中农、贫农的概念,实际上这些事物全属“舶来品”。近年很多大陆历史学者指出,当年土改时,从方法到概念,均效法苏联,相关的意识、话语被强行植入农村;中国农村原

    11、来以宗族、学识、财产、声望为根基的乡村秩序,均被阶级意识和话语所颠覆。周春富只是这一场暴风骤雨的运动中不幸的一个小人物,不过周春富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死后却成为“恶霸地主”的典型之一,闻名全国数十年。 当年还在世的几个长工短工,至今仍与周家有来往。其中刘德仪与周家交往深厚,根据他们还原出来的周春富形象,实际是一个满身尘土,一身布衣腰间缠着破布条,土得掉渣的“恶霸地主”。 半夜鸡叫作者另有其人? “战士作家”高玉宝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1955年出版发行后,多次再版,印行500多万册,成为中共建政后文学作品的发行量之最。 而半夜鸡叫作为语文教科书中的重要课文也一直存在到1990年代初,期间还被拍成木

    12、偶剧和课本剧。改革开放之后,同时代很多作家早已沉寂,而高玉宝仍经常成为新闻人物。据统计,高玉宝被全国20多个省,市,数百个单位聘为名誉主任,顾问、德育教授,校外辅导员,在全国各地进行过4000多场报告,讲述革命故事。其中,“周扒皮”与“半夜鸡叫”自然常是报告中最生动的故事,也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严格地说,这本书是高玉宝“画”出来的。1947年,正值国共内战,高玉宝从军后,仍是个文盲战士,他1948年写的入党申请书是一幅很有趣的画。中共建政之初,实施扫盲运动,推崇“工农兵文学”和“工农兵作家”,倡导“工农兵故事,工农兵写”。高玉宝经过识字速成班的学习后,很快脱颖而出。 1951年年底,署名为

    13、“荒草”的作者在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文艺报道了文盲战士高玉宝刻苦学文化和写书的事迹,解放军文艺还陆续刊出高玉宝小说的部分章节,我要读书和半夜鸡叫便是其中两篇。 随着文章被纷纷转载,高玉宝很快就被塑造成脱盲典范,成为热情讴歌新社会的著名工农兵作家、文艺战士。这些也是出于时代政治的需要。在民国时已成名的茅盾、巴金,曹禺等名作家,当时已写不出能体现“阶级对立,新旧社会两重天”的作品,反倒沉寂下去。 随着高玉宝的走红,“周扒皮”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大陆家喻户晓的人物。高玉宝本人曾20余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后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半夜鸡叫更成为忆苦思甜,进行革命教育的经典教材。 直到上世纪90

    14、年代,一些教改论文中,仍在探讨教师如何教授好半夜鸡叫这一课教师被要求通过对“周扒皮卑劣行为的形象描写”,循循善诱,引导思考,向学生“揭露地主剥削、压迫的罪恶本质”,认识“长工们反剥削、反压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反抗精神”。 孟令骞在搜寻史料时,从旧货市场淘到最初由解放军文艺丛书编辑部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高玉宝版本,发现后记中有荒草的我怎样帮助高玉宝同志修改小说的线索。孟令骞得知:荒草,原名郭永江,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2008年,孟通过四川资阳文艺网的一篇文章,取得了重大突破。文章介绍说,高玉宝长篇自传体小说,前13章12万字,为资阳的作家郭永江所著。 在半信半

    15、疑之下,经当地作协主席唐俊高介绍,孟最终找到了当地从事史志研究的作家王洪林,王与郭永江生前有密切的书信来往,资料丰富。孟令骞这才详尽了解到关于“荒草”其人与高玉宝的成书过程。 郭永江1916年出生,1940年前往延安,创作歌剧张治国,反映八路军大生产片段,后受到毛泽东接见。1951年,郭永江赴朝鲜采访,后与魏巍同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但到40岁便因病退休,70年代回故乡资阳居住,不久迁到资中,1984年居重庆,不幸于1993年去世。 郭永江临终前,在信中对王洪林说,当年高玉宝一书的前13章均为他所写。当时全军为配合扫盲,树立典型,让他帮高玉宝修改自传,但他觉得改不了,干脆代笔,并与出版社约定,以后每版书必附荒草我怎样帮助高玉宝同志修改小说,稿酬平分。 不过在反右之后,郭永江的后记和名字逐渐退出再版的高玉宝,郭永江从“帮助修改”到“提供辅导”,最后到彻底退出的过程,均是出于组织上的要求和当时的政治需要。但在他临终前,写信给资阳文献学会,声明高玉宝是他的著作。王洪林与孟令骞均感慨,荒草一生的著述颇丰,然而加一块还不如高玉宝有名,但署名权却长期旁落。


    注意事项

    本文(半夜鸡不叫.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