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生物热点 2.docx

    • 资源ID:2559032       资源大小:353.78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生物热点 2.docx

    1、高考生物热点 22010年高考生物热点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考点分析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繁殖、免疫、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在高考中,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社会热点和考点。二、模拟训练1. 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记作A(H1N1)或H1N1),也称H1N1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也是人类最常感染的流感病毒之一。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DNA和RNA C.DNA或RNA D.RNA2.引起人体患病并免疫的是H1N1那部分结构?A.表面蛋白质外壳 B.遗传物质 C.荚膜多糖 D.流感病毒基因3.H1N1病毒的变异速度比较快,主要的原因是( )A. H1N

    2、1病毒繁殖的速度快B. 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结构简单,容易发生突变.C. H1N1病毒传播的比别的病毒快D. H1N1病毒的致病基因是DNA,DNA的变异频率大.4.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流感病毒变异经常发生,只有极少数的变异可能导致其致病力、传播力和毒力的变化,目前发现的这种病毒变异是散发的、孤立的,个案病例之间没有关联性,病毒没有出现持续传播,病毒毒力和致病力没有增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B.流感病毒虽然变异经常发生,变异频率比较大,但因其病毒力加强和致病力增强的流感病毒还是少数。C预防流感病毒,只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减少发病率。D.

    3、注射H1N1疫苗后,就不会患甲型流感。5.目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在研制疫苗。疫苗的成分是A.蛋白质B.DNAC.少量的H1N1病毒D.灭活的H1N1病毒或者是H1N1病毒的蛋白质外壳。6.H1N1侵入机体后,机体也会产生免疫。该免疫是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7.注射疫苗后,人体就会产生一地的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注射疫苗后,H1N1病毒在体内繁殖时,被机体识别杀死,并产生了免疫力。来源:学科网B.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将其杀灭。C.注射的疫苗是免疫球蛋白,直接参与杀死H1N1病毒。D.注射疫苗后的个体只能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只针对于特定的某一种或

    4、某几种H1N1病毒,对变异的流感病毒有可能不能起到免疫。8.侵入机体后的H1N1病毒的繁殖速度比较快,产生了自身的蛋白质外壳。该蛋白质外壳是在哪里合成的?来源:学科网ZXXA.病毒的核糖体中B.病毒的细胞质中来C.机体的核糖体中D.机体的细胞质中二、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一、考情预测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成因:(1)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定义与种类。(2)温室气体的排放,注意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考察。(09北京卷)30.2、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影响:(1)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生物栖息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暖,破坏了生物的生活环境,对物种数量,种群密度变化,群落演替

    5、都有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影响。3、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1)全球气候变化与环保问题的联系。(09广东卷)13(2)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09上海理综卷)19二、真题再现1、(2009天津卷)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 C. D. 2、(09上海理综卷)1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

    6、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w w w.ks A沙尘暴频发 B火山爆发 C温室效应加剧 D湿地内物种减少3、(09广东卷)13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4、(09江苏卷)27(7分)全球气候变暖,使许多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导致物种的减少,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

    7、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lOO100300数量(株)1206232166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关系。5、(09北京卷)30.(16分)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

    8、验。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氮元素以N2、NO3-和 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 两类生物大分子。(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

    9、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三、模拟练习1.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数据显示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加,大自然已经展开对人类的报复。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

    10、有稳定的经济效益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A B C D2.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水体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今年7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经多方努力被及时处理而保证奥运比赛的正常进行。去年5月的太湖“蓝

    11、藻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关于上述两个自然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 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 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3广州南沙区拥有 200 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南沙湿地生

    12、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4某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洪水过后,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某生态工作者,为了加速当地生态资源的恢复,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并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大量增加本地生态系统的种群数量 B.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C.外来物种入侵该地区后可能会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外来物种入侵将丰富本地物种基因库5、 (7分)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旨在减少CO2的全球排放量,生态学家研究出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

    13、CO2的排放,“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 。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3)举2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有哪些生态效益? 。 (4)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三、两会热点关注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一、考点分析:现代生物技术是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包括基因工程、细胞

    14、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大体系组成的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由分子遗传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它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将具有遗传信息的基因,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剪切、组合、拼接,然后把这种人工重组的基因转入宿主细胞内进行大量繁殖并表达,以创造新的生物。基因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重组DNA技术开辟了在短期内改造生物遗传性状的新天地,它填补了生物种属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克服了常规育种的盲目性,使人类有可能按照需要来培育生物新品种、新类型乃至创造自然界从来未有过的新生物。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如转基因作物,克隆“多莉羊”、单克隆技术

    15、、基因身份证、干细胞技术等,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及伦理道德问题问题,如“克隆人”,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抗虫农作物对生物多样性的伤害等。近几年的江苏、上海、广东、天津等各地的高考题中多次涉及本知识点的考题。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也是高考的导向。本部分知识点比较零碎,考查范围广泛,在复习备考时,首先牢记各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多关注社会热点,比如今年的“两会”、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转基因安全问题,克隆人问题等,学会联系知识点和社会热点的联系。二、真题再现1(09安徽卷)4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发现和发展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片段

    16、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融合基因,再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真核生物细胞内,表达出的蛋白质就会带有绿色荧光。绿色荧光蛋白在该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是A追踪目的基因在细胞内的复制过程B追踪目的基因插入到染色体上的位置C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D追踪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2(09浙江卷)3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3(09广东理基)45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

    17、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三、模拟练习1“三鹿奶粉事件”中的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其分子式为C3H6N6,含氮量为66%左右。长期食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会损害生殖系统,形成膀胱、肾部结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牛奶和三聚氰胺,后者不会生成紫色复合物B三聚氰胺与氨基酸组成元素相同,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可提高含氮率,使劣质食品

    18、通过质检机构的检测C少量三聚氰胺在动物体内代谢形成含氮废物,可通过肝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D三聚氰胺在细胞内可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2面对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是( )A坚决抵制转基因生物 B不加区分,全盘接受C应停止有关的实验 D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3某药厂欲测试所生产的综合维生素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副作用,于是征求到了2000名受测者(男性900名,女性1100名),每人每日服用一颗该药厂所生产的综合维生素,六个月后,药厂派出医务人员对全体受测者进行副作用调查。以下哪一项为上述测试过程的最主要缺点 A受测人数太少 B六个月时间太短C缺少对照组(控制组) D不同性别的受测人

    19、数应该完全相等4“黄金搭档”含多种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因具有能改善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保障青少年体格和智力正常发育等保健功能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下面能正确体现其保健作用的叙述是( )A.人体对钙、铁、锌、硒等无机盐的吸收与水关系不大B.补铁将有助于对缺铁性贫血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治疗C.血钙过低的成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症、肌无力等疾病D.维生素不是能源物质,但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5.中国政府的“四不原则”是针对A生殖性克隆人 B设计试管婴儿 C转基因动物 D治疗性克隆6(2010安徽安庆四校联考)能充当生物武器的生物是( )A炭疽杆菌 B乳酸菌 C大麻 D酵母菌72002年

    20、,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D无任何实际意义8科学家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所以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死亡基因”。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程序性死亡可能是nuc-1基因激活的结果 B如能激活癌细胞死亡基因,则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C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受阻是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中的nuc-1基因不会表达 9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因发表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

    21、的论文的造假行为,被处以最高处分撤销教授职务。胚胎干细胞是哺乳动物或人早期胚胎中的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干细胞,再进一步分化形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医疗性克隆可以克隆器官,治疗疾病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D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进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当她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都正常10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用于治

    22、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C“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酸碱度有关,与污物或衣物的性质无关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1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对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要提高警惕12.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研究道德,其中不正确的是A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B对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

    23、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42便会死去的菌株C对外源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试验,并销毁重组生物1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在今后有可能得到解决14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但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结果防护林成为残败的“灰色长城”。其失败的原

    24、因主要是违背了A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5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四、遗传育种一、考点分析 遗传育种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该部分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点有:1、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点和局限性2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3、重组DNA技术(又叫基因工程)4、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二、模拟训练1下列关于育种原理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育种的过程是

    25、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方向与自然选择有所不同B育种的过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方向与自然选择相同C能够创造出新品种甚至新类型的重要方法是诱变D育种是对变异人工进行定向选择的过程2. 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处理获得番茄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B无籽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籽果实C三倍体西瓜无籽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D无籽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3. 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到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由到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6、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4.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 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 (1)从理论

    27、上讲,F2群体中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中纯种依次为_ 种。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 _。 (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 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 _再导入受体细胞,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一般是通过 _是否表达予以确定。 (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为 _ 。 (4)用此方案培育的这种品种不一定是纯合体,若要快速获得紫色低酚抗虫棉的纯合体,可通过 _育种,具体操作方法是: 五、传染病与免疫一、考情分析:针对人类的传染问题,能联系到我们学习知识点的主要在两个大方

    28、面(一)传染病的病原体1、细菌的结构、种类和致病原理,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比较。2、病毒的结构、种类和致病原理。(二)人体的免疫防御1、人体免疫系统组成,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及其功能发挥。2、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比较)4、抗体、淋巴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的考察。二、典型例题:1.(09全国卷)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2.(09浙江卷)2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

    29、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3.(09重庆卷)4.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4.(09广东卷)28.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 均使感染者发烧,

    30、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 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 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5.(09上海卷)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A. 白化病 B. 炭疽病C. 结核病 D. 狂犬病6.(09上海卷)27.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A. 基因组变异过快B. 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C. 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D.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7.(09上海理综卷)六、(本题15分)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近几年爆发了非典(SARS)、情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繁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生物热点 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