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docx

    • 资源ID:2555663       资源大小:31.46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docx

    1、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2019届12月联考试题(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2答选择题(第I卷1 6题,第II卷15 17题)时,请将答案填在相应表格中。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14题,第II卷18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

    2、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卷 阅读题(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以韵为核心的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

    3、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

    4、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

    5、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1.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韵”是书法艺术

    6、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B“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D“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2.下列对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段阐释书法的意义,指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特殊土壤。B.第段阐明书法艺术的核心“韵”的内涵。韵不注重书写的技巧,更注

    7、重类似于诗的余味、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期望达到最终目的脱俗。C.第段中指出书法家追求以无所为的方式达有所为的目的。用超绝的风度才情挥洒成的书法,才能体现高雅的韵味。D.第段指出中国艺术自身有发展的规律,更注重精神体现。艺术家们放浪形骸,于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B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C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

    8、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2(3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7题(19分)徐有贞,字元玉,初名珵,吴人。宣德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时承乎既久,边备媮惰,而西南用兵不息,珵以为忧。正统七年疏陈兵政五事,帝善之而不能用。及土木难作,郕王召廷臣问计。埕大言曰:“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胡溲、陈循成执不可。兵部侍郎于谦曰:“言南迁者,可斩也。”珵大沮,不敢复言。是时用人多决于少保于谦。埕属谦门下士游说,求国子祭酒。谦为言于帝,帝曰:“此议南迁徐埕邪?为人倾危,将坏诸

    9、生心术。”珵不知谦之荐之也,以为沮己,深怨谦。因名有贞。景泰三年迁右谕德。河决沙湾七载,前后治者皆无功。延臣共举有贞,乃擢左佥都御史,治之。至张秋,相度水势,条上三策。有贞于是大集民夫,躬亲督率,治渠建闸,起张秋以接河、沁。河流之旁出不顺者,为九堰障之。更筑大堰,阅五百五十五日而工成。帝厚劳之。七年秋,山东大水,河堤多坏,有贞乃修旧堤决口,水患悉平。帝召见,奖劳有加,进左副都御史。八年正月,景帝不豫。石亨、张轨等谋迎上皇,以告太常卿许彬。彬曰:“此不世功也。徐元玉善奇策,盍与图之?”亨即夜至有贞家。闻之,大喜。令太监曹吉祥入白太后。时方有边警,有贞令轨诡言备非常,勒兵入大内。亨掌门钥,夜四鼓,

    10、开长安门纳之。乃升奉天门,有贞等常服谒贺,呼“万岁”。有贞既得志,则思自异于曹、石。石、曹大怨恨,日夜谋构有贞。诏徙有贞金齿为民。亨败,帝从容谓李贤、王翱曰:“徐有贞何大罪?为石亨辈所陷耳。其释归田里。”有贞既释归,犹冀帝复召,时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自负。及闻韩雍征两广有功,乃太息曰:“孺子亦应天象邪?”遂放浪山水间,十余年乃卒。 (节选自明史徐有贞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惟南迁可以纾难 纾:解除。B勒兵入大内 勒:强制。C阅五百五十五日而工成 阅:历经。D珵不知谦之荐之也,以为沮己 沮:诋毁。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11、) ( )A.帝善之而不能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珵不知谦之荐之也 均之二策C.有贞乃修旧堤决口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D.则思自异于曹、石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徐有贞忧虑国事,敢于陈明自己的政见。他有感于太平年代,边备懈怠而战事不止的现状,上疏陈说用兵之道,遗憾的是没有得到皇帝认可。B徐有贞善于治水,功劳卓著。他亲临一线指挥,治理河渠,建立水闸,修筑大坝,加固决口,最终平息了全部水患,受到皇帝的慰劳和嘉奖。C徐有贞与曹吉祥、石亨结下了仇怨。他们三人曾经联手拥立太上皇复辟,在新朝中,徐有贞与曹、石交恶,他受到曹、石的构陷而迁贬

    12、为民。D徐有贞相信天象昭示人事,以此决定行事。他被释放回家后看到将星在吴,自信可以再次建功立业;后来得知韩雍征讨立功后,放弃了这种追求。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1)谦为言于帝,帝曰:“此议南迁徐埕邪?为人倾危,将坏诸生心术。”(4分)(2)此不世功也。徐元玉善奇策,盍与图之?(3分)(3)徐有贞何大罪?为石亨辈所陷耳。其释归田里。(3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晓望杜甫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8.诗歌颈联的景色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予以赏析。(4

    13、分)9.尾联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甲:此地有崇山峻岭,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 (王羲之兰亭集序)乙: ,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固时俗之工巧兮, 。 (屈原离骚) ,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琵琶行)江间波浪兼天涌, 。 (杜甫秋兴八首) ,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3(2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1)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

    14、2)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像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

    15、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3)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

    16、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4)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

    17、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5)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6)“它在哪儿呀,奶奶?” (7)“什么,你说什么?” (8)“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9)“钟

    18、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10)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11)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12)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13)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14)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

    19、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11.文章题目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详写了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加以简析。(6分) 12.(一)文章开头用“张望”“终于”“一直猜想”

    20、等词有何作用?(3分)(二)请谈谈对第(4)段划线句“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含义的理解。(3分)13.请分析第(10)段中划线语句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4.作者在异地听到钟声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童年”,于是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对这一说法的理解。(8分) 第卷 表达题(84分)四(24分)1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执拗(ni) 泊(b)位 和(hu)稀泥 不塞(si)不流B.模(m)具 臧(zng)否 颤(chn)巍巍 怙恶不悛(qun) C.倾轧(y) 下颌(

    21、h) 道行(hng)深 汗流浃(ji)背 D.龟(jn)裂 训诂(g) 蒙(mng)汗药 宁(nng)缺毋滥 16.下面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终南捷迳 偏安一偶 瓜熟蒂落 鸠占雀巢B.韦编三绝 时乖命蹇 如雷灌耳 巨笔如椽 C.儒子可教 肥马轻裘 攻艰克难 沽名钓誉 D.自惭形秽 暗剑难防 无所适从 唉声叹气17.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习三中全会精神重在落实。各级监管派出机构要按照属地执法原则,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可宽容迁就,绝不可下不为例。B.淮河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部分河段镉浓度严重超标,最大污染团步步为营,逼近取水口。市政府要求各方

    22、全力以赴做好事件处置工作,确保取水口水质达标。C.中科院学者洪源认为,某国舰机频繁对我舰队进行挑衅,从应对敌方威胁角度来说,中国军舰火控雷达锁定敌方舰机,防止被突袭,那也是无可厚非的。D.抬头看天,云聚云散,云卷云舒。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18.下面语句中,仅有一句标点使用有误,其它四句均有语病,请改正错误标点并对病句进行修改。(5分)这次大会的志愿者在圆满完成服务工作后,认真思考了这段经历。他们认为:服务过程中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务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近日,长江流域出现了罕见的雾霾天气,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雾霾天

    23、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原创剧本少、主题雷同、过度追求票房和盗版打击不力等原因,将导致中国的电影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合肥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安全事故,要依法追究责任。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认为是无须设问的,答案也是确凿无疑的。题号修改意见1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6分)2019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城乡地区城镇农村某省南部某省中部某省北部人均收入(元)205528004762358363606增长率(%)10.59

    24、.48.911.712.7注:2019年,该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写出三点结论。(1) (2) (3)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4分)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 ,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 ;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

    25、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 。5(60分)2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作文。梁实秋是著名的文学大师,他和作家刘墉的交往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二人共同进餐时,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刘墉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这个有糖又有饭。”梁先生则笑着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26、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安庆一中 安师大附中 2019届12月联考参考答案马鞍山二中1.D(原文中说“韵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共同创设”不等于“共同的审美心理”)2.D(A项“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错,原文说“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B项“不注重书写的技巧”错,原文是“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C项“达有所为的目的”错,原文“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为作者评价,书法家们不以“有所为”为目的。)3.C

    27、(“尽快进入”错,原文为“慢慢地进入”)4.B(勒:统帅)5.A(A项均为连词,表转折,但是。B项主谓之间,取独代词,这。C项于是,就仅仅。D项介词,和介词,在)6.A(原文中说“帝善之而不能用”指皇帝认为很好但是没有采用。)7.(1)于谦在皇帝面前为他说话,皇帝说:“这是建议南迁的徐埕吗?他为人狡诈,恐怕会使诸生员心术变坏。”(“于帝”状语后置1分,“倾危”1分,“坏”使动用法1分,整体1分)(2)这是罕有的大功。徐元玉善于谋划奇策,何不和他一起图谋这件事呢?(“不世”1分,“盍于图之”1分,整体1分)(3)徐有贞有什么大罪?被石亨等人陷害罢了。还是释放他让他回家乡吧。(“为”1分,“陷”1

    28、分,“其”1分)8.作者选用江帆、木叶等典型意象,写出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1分)“地坼”,运用夸张手法;(1分)望江帆,闻木叶,视听结合;(1分)突出诗人的渺小与孤独(1分)。9.诗人荆扉独居,漂泊他乡,只能与麋鹿为友,(1分)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1分)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2分)。10.甲: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乙:辛苦遭逢起一经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偭规矩而改错 转轴拨弦三两声塞上风云接地阴 楚天千里清秋11.详写童年生活,交代出听到钟声的过程,突出幼时聆听“晚祈的钟声”受到震撼等特殊的感受。(2分)为后文在异地

    29、听到钟声感到“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作铺垫,使“我”对“童年”的感受更加真切。(2分)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新的理解。(2分)12.(一)流露出作者幼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2分)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作了铺垫。(1分)(2)此句话将听到的琴声和歌声幻化为触觉的风,(1分)形象地写出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和歌声后内心受到的洗礼,灵魂受到的震动。(2分)13.此处景物描写了一幅钟楼晚景图。暮色苍茫,晚霞满天,新月初上,钟声沉稳、悠扬,天地渺远无边。(2分)场景宏阔空远,圣洁清明。为下文中作者对故乡的新理解铺垫蓄势。(2分)14.

    30、作者童年时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晚祈的钟声”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这是他童年中重要的心灵印记。当久逝的钟声在异地突然响起,童年的生活印记一下就涌现脑海,从而产生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故乡”并不是一片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辽阔无比的心情,是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其实,我们在异地他乡时,都会因一个小的事物忆起对过去的某一段生活的回想,从而产生相应的、复杂的感受和心情,这种心情就应是一种特殊的“故乡”吧。15.B(A项和hu稀泥,不塞(s)不流;C项道行(hng)深, 汗流浃(ji)背;D项 训诂(g),蒙(mng)汗药)16.C(A项终南捷径,偏安一隅,鸠占鹊巢;B项如雷

    31、贯耳;C项孺子可教,攻坚克难;D暗箭难防)17.A(A项“下不为例”指下次不能援例,表示只通融这一次。B项“步步为营”指军队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行动谨慎,防备严密。不合语境。C项“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或理解。不合语境。D项“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不合语境。) 18.句尾添加“的感受”。“不仅”“而且”后的内容调换位置。删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事故”后添加“的单位或个人”。问号该为逗号。19.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存在明显不平衡。城乡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率高于低收入群体,地区之间的收入增长率与此相反。该省居民人均收入增幅明显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每点2分)20.不要惧怕命运的神秘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用你手中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掌握的(或: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句各一分,句2分)21.作文评分参考 提供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马鞍山二中届高三上学期联考 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