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量密度教案设计.docx

    • 资源ID:2553303       资源大小:31.6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量密度教案设计.docx

    1、测量密度教案设计测量密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2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学会量简的使用方法,即用量简测量液体体积的办法,以及用量筒测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办法4通过使用天平,加深对某些题目的理解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正确使用天平、量筒能做到尽量周全2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并且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尽量做到仔细、客观、认真,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大有好处的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教学难点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教学方法1实验法:

    2、会通过实验,间接地利用公式测量物体2观察法:用正确的方法给天平和量筒读数教具准备天平、砝码、量筒、水、铁块、铜块、铝块、细线、花岗岩、刻度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1、问:什么叫物质的密度?怎样计算物质密度?2、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问:要测这铁块的密度,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器材测量?记录哪些量?怎样求出铁块的密度?3、再出示一块任意形状的石块和装在小碗的盐水问:能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的密度和小碗里的盐水?用刻度尺不行,那么用什么仪器来测定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出示量筒,指出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

    3、来测量。二、新课教学今天,我们来动手做一个实验,测物体的密度同学们先分组(三人一组)大家看自己的实验台上,有这样一些实验器材:天平一架,砝码一盒,量筒一只,烧杯中装有水、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另外还有一根细线,一块花岗岩,一副三角板,刻度尺今天我们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投影一、测铝块、铁块、铜块的密度二、测水的密度三、测不规则物体花岗岩矿石的密度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说出测量方法测三种金属圆柱体的密度分为几步:(1)先用天平测出铜、铁、铝各自的质量(2)接下来测三个物体的体积测体积时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如下图所示:将物块竖直放置,然后如图所示,将其夹到中间,最后下面用尺子测

    4、量,即可得圆柱体的直径d ,所以这个圆柱体的横截面积即可知道然后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圆柱体的高,根据公式V (2d )3即可得物块的体积以上是一种方法,另外还有第二种方法,即上节课讲过的,采用体积差的方法测它的体积:即先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水,记下示数V 1,将物块全部浸入水中,再记下这时的示数V 2所以囱块的体积即为V 2-V 1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够测出物质的质量即可得体积,最后还得用质量m 除以体积V 即可得到物质的密度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如何来测不规则物体(如花岗岩)的密度呢?基本上与测铜、铁、铝的方法一样,只不过在测岩石的体积时应采用浸入法,即第二种方法因为岩石是不规则物体,用三角板和

    5、直尺法测量时,由于形状不规则,所以很难测出它的体积,因此用第一种方法不合适如何来测水的密度?先测出一定量的水的体积,将水倒进量简中,观察示数观察示数时应注意问题:应使视线与液面的凹面相平,这样可以减小误差,如右图测出体积后,接下来测水的质量由于测质量时水不能与天平相接触,因此应间接测水的质量 可以先测一个空烧杯的质量M 1,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2,那么水的质量M=M 2-M 1.这样水的质量和体积已全部测出来了,二者一除即可得密度还可以把上面的烧杯换成量筒取一只量筒,先测出它的质量M 1,然后往量筒中装水,测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M 2那么水的质量M=M 2-M 1同

    6、时,由量简中液面的示数直接把水的体积读出来,两者相除即得水的密度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一下以下几种物质的密度(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时指点学生遇到的问题)三、总结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教师补充评价四、课后作业五、课后反思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7、;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实例分析概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8、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行新课1、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

    9、,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0、与力的方向有关。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

    11、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例题加练习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找出作用点;3.找出受力方向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5.标出数值和单位;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五、力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这说明了什么?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因此,力

    12、的作用是相互的。2、应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教师总结。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7.1 力一、力的概念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单位:牛顿,简称牛(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四、力的示意图五、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测量密度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