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毛邓三复习提纲答案更改版.docx

    • 资源ID:2536905       资源大小:40.02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毛邓三复习提纲答案更改版.docx

    1、毛邓三复习提纲答案更改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内涵、历史地位)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论新阶段的报告,向全党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一)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初步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

    2、思想。2)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1940)等文章,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科学总结了革命斗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3)毛泽东思想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

    3、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二)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实践重,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酝酿产生阶段; (2)从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 (3)从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阶段;(4)从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11月

    4、中共十六大及其以后:邓小平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阶段。 科学内涵根据党的十四大报告的概括,邓小平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九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要求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3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指导方针; 4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并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5

    5、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的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要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和改革; 6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的理论。要求基本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分三步走,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关于社会主义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强调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及不断改善和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指出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统一战线和人民军队; 9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6、。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并按照这一原则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思想提出阶段(2000年2月2001年7月前)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党建工作时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思想体系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2年11月前)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三个代表思想深化发展阶段(2002年11

    7、月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1)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3)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四)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真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我国发展的长期实践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和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2、中国特

    8、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特点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2)邓小平理论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并科学揭示了这个对象的特殊矛盾及其运动规律;(3)邓小平理论中的各个观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已被或正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和辩证性。1、时代性。这一特征的集中表现是,邓小平根据和平和发展已成为现时代的主题,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共处的形式已由争夺军事优势让位于争夺综合国

    9、力,特别是经济和科技优势的新的历史条件,坚定不移地将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的决定性位置上,并把它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观点及理论的科学体系,充分地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向社会主义提出的时代要求。2、实践性。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实践性更有其特殊的含义。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新事业,我们只能在实干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其次,把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统一起来,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第三,这个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邓小平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战略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方

    10、针等,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勾画出了宏伟蓝图,对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3、人民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邓小平认为,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历史结论。4、辩证性。邓小平反复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理论不仅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且充满着辩证法。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5、党的思想路线7、信息网络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无论空间距离的远近,信息的传递都实现了点对点的即时交流,

    11、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事。资迅的及时互动交流,使远在偏僻的农业生产者也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在学习方面,通过网络远程教育,使求学者随时选择学习的时间,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工作方面,特别是政府部门推行网上办事方式,给予我们极大的方便,去掉了不必要的麻烦及节省大量时间。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作为拥有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态势的信息网络化也不能例外。伴随着电子网络的迅速扩张和网络社会的逐步崛起,传统的时空观念和生存体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将到来的网络社会并非是一片纯净的天空,一个数字化的乐园,它可能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制度的解构、文化的消解、人格的分裂,并成为形形色色文明垃圾的衍生地

    12、,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温床。所以作为新生代的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合理的运用网络资源。在信息社会好好的发展自己。我们坚信,只要人类社会协同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缔造出一个真正美好、和谐的网络社会!8、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既是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前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吸引外资。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巨大的市场。2.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3.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目前为

    13、止,我国仍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人口大国。同构成机遇的方面相比,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一些挑战。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构成挑战的情形显得更为复杂,其中有的已经显现出来,有的还未充分暴露。依据我们目前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全球化为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资本开拓了寻求更高利润的地域和空间,在经济实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使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我们不太可能有效的缩小这种差距。 2.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国家构筑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经贸基础,它们会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使我们在产业发展上仍然处于被

    14、动地位。发达国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投入外资会优先集中于利润率高和外向型的门类。 3. 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传递和同步性加强。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会更多的传导给我们,使我们的经济出现不利波动。4. 经济活动从来都不是孤立进行的。国际资本主义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和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P209、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P22-P26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首要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它贯穿在整个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之中。毛泽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邓

    15、小平承前启后,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泽民又进一步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只有深刻认识“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采取有力举措,才能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近代中国国情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落后,一个是挨打。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1)两大历史任务。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相互关系

    16、。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1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的性质P43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

    17、的性质: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独立自主权,也就是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殖民者控制,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制度,又有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因素在增长,从一定程度上看是历史的进步。) 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

    18、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同,“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

    19、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3、为什么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最凶恶的敌人”P46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未引导中国步入资本主义,而是侵略、剥削,阻挠中国正常发展。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落后状况,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为最大的压迫,因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这主要因为:帝国主义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最终从中国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具体来说:第一,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开设租界,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诸多权益。

    20、第二,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第三,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因此,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反帝斗争是贯穿始终的,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1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19世纪70年代,民用工业的兴起 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积累不

    21、足;缺乏技术和管理的基础;同封建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1)鸦片战争以前,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2)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分解着中国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和可能.(3)外商在华企业的高利润刺激了官僚,地主,商人的投资热情.(4)洋务派的倡导作用. 于是在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来了. 民族资产阶级,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没有太多联系,资本相较于官僚资产阶级或买办资产阶级势力较弱的一类

    22、资产阶级团体。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背景 制约中国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中被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逐步瓦解。扩大了商品及劳动力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及可能。 中国社会自身也在酝酿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主观动力。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民用工业的大量赢利刺激了地主与商人们开展机器生产的欲望。 诞生与发展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部分地主或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投资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基本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产阶

    23、级。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遂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民主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实业发展。由于没有了封建专制的阻碍,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力列强无暇东顾,加上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地位的提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1949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为:民族资本主义既有剥削工人阶级剥削剩余价值的一面;又有维护宪法(当时的宪法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爱国统一战线中,为团结社会阶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贡献。 特点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

    24、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革命性、妥协性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 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15、农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体 早在1925年,

    25、毛泽东就对韶山地区农村的经济政治状况及农民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分析,继而逐渐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当时,在党内普遍存在学习俄国“城市中心论”的革命模式,而毛泽东同志则较早地看到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他于1926年写成了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指出:农民是支持中国革命的一支巨大力量。1927年初,毛泽东在考察湖南五县之后,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肯定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批驳了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种种错误观点。针对当时许多人在城市里空谈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在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一文中大声疾呼:“要立刻下决心把农民问题开始研究起来,要立刻下决心跑到你熟悉或不熟悉的乡

    26、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只有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的积极性。革命的根本动力是工人阶级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而农民的阶级斗争是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此,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论述了农民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他说:“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农民这是中国工业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能够供给最丰富的粮食和原料,并吸收最大量的工业品。农民这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士兵穿起军服的农民

    27、,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5)基于党领导民主革命的实践,毛泽东在党的“七大”口头政治报告中又语重心长地指出:“所谓人民大众,主要的就是农民”,“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6)这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所作的最为透彻的说明。 二、农民是中国建设的主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又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

    28、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总人口的80,这就是我们的国情,它决定了我们的政策、策略和战略,决定了中国工业化的特殊道路。他认为,中国的贫苦农民中蕴藏着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性和历史主动性,无论是搞社会主义革命还是搞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依靠农民的支持。特别是谈到农民切身利益和巨大的社会变革时,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将是不可想象的。他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只有依靠这个伟大的同盟军,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认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着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力量,而且农

    29、民的状况如何,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他反复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在农民中的工作和作用,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力,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在领导合作化的过程中,他提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指出:“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人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他甚至把能否使群众普遍富裕起来提到能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上看待。他尖锐指出: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么,工农联盟就很不巩固了”。他在论十大关系中将照顾农民利益问题看作是我党的一个重要经验,同时检讨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他认为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受落后

    30、生产方式的限制,长期受私有理论的影响,有着分散、保守、自私等缺点,无法认识自己阶级的整体利益,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必须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和改造,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才得以顺利进行。 三、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农民的状况如何决定着革命的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今天,农民仍然是现代中国的最大社会群体,毛泽东在半个世纪之前论述的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理论仍适合今天的中国国情。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的农民问题,正确运用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突出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31、和作用。16、近代中国封建主义的特点及其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经

    32、济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无可奈何的选择与帝国主义合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又相互勾结(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P42-P43、P47)17、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因素答案一: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二、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三、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


    注意事项

    本文(毛邓三复习提纲答案更改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