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2.docx

    • 资源ID:253288       资源大小:112.17KB        全文页数:17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2.docx

    1、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的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外书报的习惯。3.使学生逐步了解查字典的意义,逐步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观察图画1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2 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二.小结要领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2、左右两臂自然平放目光课本保持距离眼睛课本距离一尺三.模仿评判1 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2 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四集体训练1 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2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3 复习要领,全体学生参与姿势训练。4 指名几个学生摆正姿势,朗读一篇短文。5 集体评判。6 学生齐读已学过的课文,看学生是否达到要求。7 小结。第二课时一 整体感知图画1 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2 简说图意。二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1 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2 这些同

    3、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 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4 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5 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三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1 观察左下方小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2 观察中间小图。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3 观察右边小图。

    4、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四小结。第三课时一 观察上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2 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 观察第二幅图。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4 观察第三幅图。5 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6 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二观

    5、察下边三幅图1 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2 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3 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4 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三小结。课后反思: 开学第一课习惯篇的教学,由于一改传统式的看图说话、模仿操练,以学生朗读活动替而代之,也给我自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在朗读活动中贯穿读书姿势的训练与读书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也随之高涨,朗读能力也在自己练习与欣赏同伴中不知不觉提高了。综观全课,在沉浸于教学快感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很多的思考。一、习惯篇教学要有“整体意识” 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拿起书来对着“习惯篇”就开讲。孩子们不是很感兴趣,自己也认为只是走过场

    6、,让孩子们知道一下而已。其实内涵并不如此简单,而教法更不能如此应付。在这一课“习惯篇”的教学前,我认真地通读了全篇教材,作了全面的梳理。梳理中发现,朗读背诵是本学期语感培养的重点所在,而教材的开篇也正安排了“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要求。这正体现了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有着强烈的整体意识。作为教者,让这种整体意识决定自己的教法,显得更为重要。这就决定我们不能仅仅把“习惯篇”当作说话课来教,也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课本上的几幅图,应该着眼于全册教学,甚至更远。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我让学生从全册书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去练习朗读。有选择必定也有通览、有比较,孩子们在通览、比较的选择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朗读。 二

    7、、在习惯实践中培养朗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低年段阅读要求中有这么一条: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朗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细化成:喜欢朗读,感受朗读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对于“勤于朗读背诵”这一习惯篇的教学,我的语文实践就是朗读比赛。学生在自主选择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朗读,又在比赛中大胆展示自我。朗读者不仅能熟练流利地朗读课文,有的还加上了适当的提示语,更有两位同学已经把青蛙看海、乡下孩子背得滚瓜烂熟,背诵起来声情并茂。这正是因为在朗读的实践中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而听者,也在欣赏别人朗读时,来

    8、了兴趣。记得课堂上采取的非点名,自愿者上台的方式。一开始寥寥无几,而到后来每次都有很多同学要求上讲台前朗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活动中高涨起来,朗读水平也产生了向优力,有了提高。三、在品质点拨中形成朗读习惯 有了兴趣,没有品质,朗读习惯得不到很好的养成,朗读能力得不到很快的形成。所以,课堂上,对于学生朗读品质的培养,时时处处注意点拨。孩子们会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课文的感受时,便适时告诉学生“读书时就是带着思考去读”。准备朗读时,不忘提醒学生身正、肩平这些良好的读书姿势。在同学们能做到这一点后,再往更高的品质引领,那就是“读书要专注”,如果说“身正、肩平”形于外,那么“专注”就是动于中了。专注,学生的注

    9、意力才会集中,思考才会有一定的效度,朗读才会真正变成一种乐趣,一种习惯,乃至一种优秀品质。识字1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臼”笔顺。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主要板书:识字一作业安排:课内: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课外:默写词语、朗读字词。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

    10、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2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二初步看图,读课文1 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2 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出示挂图,观察说话:1 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2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3 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4 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5 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

    11、,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的柿子,()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2.用“霜”、“稻”、“丰”、“收”扩词。六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与秋天的什么有关?第二组词语属于哪一类?第三组呢?七 指导书写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3.学生描红。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1. 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 按“梁、稻”的笔顺书空。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 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2. 体会“飘香

    12、”的意思。3.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4. 指名认读。正音。5. 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三指导读韵文。1. 按要求归类读。2. 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 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2. 在习字册上练写。3. 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教学反思:为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本课识字我重在让学生学会“读出画面”。虽然由于孩子的生活积累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得不是特别到位。但画面感还是在孩子的想象加模仿中产生了。“读成电影”是一个更高的要求,因为要通过朗读让相对静止的画面流动起来,这不仅需要朗读

    13、技巧,更需要孩子有生活经历作为背景。但经过此课的教学,我觉得词串识字教学确实要不断训练学生“读出画面,读成电影”,让孩子自己投入进“词串识字”的留白境界中,去想象,去感悟。识字2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 学会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2. 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主要板书:识字二。作业安排:课内:抄写字词、说出汉字的偏旁部首、口头组词、说话。课外:阅读韵文,默写生字词。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出示投影,指

    14、导学生看图学字词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1).这是什么地方?谁在指挥交通?(2).马路上有什么?(3).马路边上有什么?2. 学习生字新词。(1).图文对照自由朗读。(2).指名认读词语。(3).开火车读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3. 范读课文。4. 指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二再次看图,理解课文。1. 理解词语“警察”。2. 在图上让学生分别找出“黄灯、红灯、绿灯”。简介这三种信号灯的由来和作用。3. 说说图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4. 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5. 看一看,马路旁边有哪些单位。三说话练习1. 提供句式:马路上有(),有(

    15、),有()。马路两边有(),有(),有()。2. 要求以“大街上”为开头说一段话,可参照以上的句式。四学写生字1. 学生自学生字。2. 重点指导“街”、“通”的写法。3. 学生练习。4. 作业复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生字新词。二朗读课文1 提示:不能大这些词语读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2 训练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三学写生字1. 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2. 学习“尸”旁。3. 重点指导:商、局。4. 学生练写。四作业1. 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灯()绿()街()体()局()房()邮()2. 抄写词语。3. 组词。文()气()挂()

    16、邮()交()汽()蛙()油()综合性学习(作者:cjzhoumo)一、秋天有哪些特征?为什么称秋天为“金秋”?凉爽的秋天,天空一片晴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秋天的空气较冷,水分不容易被蒸发。秋天还常刮大风,风一来,空中的尘埃全被吹散了。因此,秋天的天空很晴朗。秋天到了,田野里的稻子成熟了,黄灿灿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树上的叶子黄了,风一吹,树叶落下来,像一片片美丽的黄蝴蝶在翩翩起舞。人们经常用“金秋”来描写秋天。硕果累累的秋天,有很多好吃的,“菱角”就是其中之一。它,一年水生草本。夏末秋初开花,白色或淡红色。果实可供食用及制淀粉,鲜嫩者可作水果。实践活动:二、搜集描写秋天景色的优美词句、精彩片

    17、断。示例: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果园里,硕果累累。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大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三、用自己的方式去找秋天,你可以写上一段话,可以画画-我找到的秋天:能力训练 基础练习: 一、填空。 “归”共笔,第三笔是。 “夕”是_结构,共笔,第二笔是。 “苇”是结构,部首是,第一个大写字母是。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不同的字再分别组词。 ()() 火禾 ()()

    18、三、看拼音写词语。 u li l wi yu un shu xin ( ) ( )( ) ( ) 四、先给下列汉字扩词,再各选一个词造句。 阳()()() 歌()()()能力提高: 一、选词填空。 菊花梨花荷花桂花棉花 秋天到了,公园里的()开了,五颜六色的,真好看。我家院子里的()也开了,香味扑鼻。 燕子鸽子大雁麻雀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和()飞往南方去过冬了。 二、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树叶落下来了。(一片片,金黄) 一片片金黄的树叶落下来了。 天空中飘着几朵云彩。(蓝蓝的,雪白的)湖面上飘荡着渔歌。(广阔的,优美的) 三、说一说,写一写,将词串的内容说具体,写出水乡如诗如画的景色

    19、。 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 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水乡真美啊! 识字3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主要板书:识字三。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 引导自学。请小朋友仔细

    20、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小结().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三同法学“灶、歪、尾

    21、”四复习巩固 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给生字找朋友。五读儿歌 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反馈检查。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五课堂练习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第二课时一 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二教学生字,正音。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教学新偏旁。 学生看笔顺、描红。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练写

    22、生字。 认读课后词语。 听写词语。识字4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 学会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教具学具准备:投影、字盘、生字卡。主要板书:识字四。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出示字盘,与卡片“辛辛“,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同学们,“辛辛”和“纟、讠”等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上面个字中的“辛辛”是声旁,“纟、讠”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

    23、字音。 读个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 .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举例理解“分辨、辩论”。三 游戏巩固用字盘辨字,并组词。四 学习儿歌 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注意停顿和重音 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理解: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五 学写生字 让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形声字。 指导书写:三部分靠紧,注意“辛”的变形。 学生练习。六 课堂练习 选字填空。辩辫辨瓣().你能分()出牛郎星和织女星吗?().这朵菊花的花()又细又长。().许林和李青为了一道题()论起来。().陈凡走路是小()儿一甩一甩的。 抄写词语。第二课

    24、时一 复习巩固 让学生转动字盘读生字,组词。 将字填入空格。哪是红梅花,请你来分()。这是红梅花,它有五个()。哪是韵母a,请你来分()。这是韵母a,圆圆脸蛋拖小()。二读背儿歌 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男女生分读。 背儿歌。三指导书写 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蛋”的写法。 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描红、仿影。四练习 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选字填空。哪那圆园袋蛋().小弟弟红通通的脸()真像大苹果。().林林的口()里装满了小石子。().昨天,妈妈带我到公()里玩了半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小军送给我的()本书真有意思。().()件衣服好看? 练习1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初步句式的训练。 初步写左右结构的字。 熟记成语。 朗读背诵诗歌。 按要求连贯地说几句话,写一句话。教学重难点:拼音训练、词句训练、写字训练、读背训练、说话训练。教具学具安排:小黑板。主要板书:练习。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 教学第一题 审题。().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教师讲清题目的要求。 指导。().指导读字母的呼读音或名称音。().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练习。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