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oc

    • 资源ID:2504569       资源大小:16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oc

    1、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实施-发布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ublic safety risk assessment(送审稿)GB/T -ICS 13.200C 659目 次前 言II引 言III1 范围12 术语和定义13 评估流程与工作形式24 前期准备35 风险辨识46 风险分析57 风险评价88 风险评估报告99 反馈与更新9前 言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GB/T 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ISO Guide 73:2

    2、009 Risk management Vocabulary风险管理术语(英法文版)、ISO 31000:2009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英文版)、AS/NZS 4360:2004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英文版)中相关条款内容的要求。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闪淳昌、丁辉、汪彤、代宝乾、谢昱姝、宋冰雪、王培怡、吕良海、刘艳、白永强、胡玢、赵明、阮继锋、张晋、董艳。本标准于

    3、年 月 日首次发布。引 言为有效预防、减少和降低公共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范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通用标准,注重普适性和兼容性,旨在风险评估标准化工作中起到纲领性作用。本标准提供的通用方法可为制定后续具体领域、具体类型乃至具体事件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评估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流程、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涉及公众生命安全和健康、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的风险评估工作。2 术语和定

    4、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事件 event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危害的事件。2.2风险 risk面临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2.3后果 consequence事件造成的影响或结果。2.4可能性 likelihood概率或频率的定性或定量描述。2.5风险水平 level of risk结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表示的风险量值。2.6风险等级 risk rating基于风险水平划分的风险级别。2.7风险准则 risk criteria评估风险等级时与之对照的参考基准。2.8风险辨识 risk identification发现、确认、描述风险的过程。2.9风险分

    5、析 risk analysis认知风险属性和推断风险水平的过程。2.10风险预测 risk estimation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和风险水平进行推断或赋值的过程。2.11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依据风险准则,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2.12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全过程。2.13风险处置 risk treatment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的过程。2.14次生事件 secondary event由初始事件诱导生成的其他事件。2.15衍生事件 derivative event由初始事件所派生且破坏人类生存和谐条件的一系列事件。2.16

    6、承受能力 bearing capacity对风险的承受和抵抗能力。2.17控制能力 control ability主观避免或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潜在损失的能力。2.18脆弱性 vulnerability自身存在着易受伤害和损失的因素,在灾害来临时表现的抗灾能力和恢复能力的适应程度和敏感性。3 评估流程与工作形式3.1 评估流程3.1.1 风险评估流程由前期准备、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反馈与更新等步骤组成。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如图1所示。3.1.2 为确保风险评估工作有效,应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处置。3.2 评估的工作形式3.2.1 风险评估分为自评估和检

    7、查评估两种形式。自评估和检查评估应相互结合、互为补充。3.2.2 自评估是指评估方对本单位进行的风险评估,可委托风险评估技术服务机构协助实施。3.2.3 检查评估是指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或所属上级单位组织开展的风险评估,可委托风险评估技术服务机构协助实施。检查评估也可在自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实施。风险分析前期准备风险辨识分析可能性分析后果确定风险水平反馈更新风险评价 与既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 进行风险排序,确定风险等级图1 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流程图脆弱性分析风险承受力风险控制力为风险处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形成风险评估报告4 前期准备4.1 目标与原则风险评估的目标是根据评估对象的需要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8、规范的规定,识别和分析风险,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最终使评估对象的风险达到可容许水平。评估方应根据评估目标、任务要求,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确定评估原则。4.2 评估范围依据评估对象、要求以及特定时间、空间特点,确定评估范围。4.3 现场调研,搜集资料4.3.1 调研资料包括:a)评估对象基本情况;b)国内外相关事件案例及分析;c)风险控制措施;d)应急救援能力;e)被评估方及受影响人群的风险意识;f)其他资料。4.3.2 现场调研宜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4.4 评估依据和方法评估依据包括:a)法律、法规、标准规范;b)政府文件、实施指南;c)其他。根据风险类型及风险评估的

    9、目的、范围、时间、预期效果及获取资料情况等因素,选择确定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评估模型、指标。4.5 工作方案风险评估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包括:a)团队组织:包括评估团队成员、组织结构、角色、责任等内容;b)计划制定:包括各阶段的工作时间、内容、形式、成果(含最终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与结论)等内容;c)风险准则确定。5 风险辨识5.1 风险辨识包含对风险源的发现和确定,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识别出评估范围内的各类风险,并及时更新。5.2 风险辨识范围风险辨识的范围应包括:a)常态活动、事件;b)非常态活动、事件。5.3 风险辨识程序5.3.1 编制风险清单分析调研资料,穷举可能存在的风险,列出风险清单

    10、。5.3.2 风险描述描述每一风险的类型、发生部位(位置或地点)、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影响形式、影响对象及其潜在后果。描述风险特征,包括致灾因子、承灾体状况、危险源等,条件允许时可进行风险区划。5.3.3 风险筛选结合风险评估的具体目标和范围,比较已有评估指标,筛选风险。5.4 风险辨识的内容5.4.1 公共安全风险辨识应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风险辨识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四类。5.4.2 自然灾害应根据自然灾害特点收集特定时段的自然灾害事件和气象、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的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灾害发生频率、发生强度、每年因灾死亡和受伤人数以及经济损失等指标

    11、,全面辨识自然灾害及其次生灾害导致的风险,确定风险来源、易发生部位(位置或地点)以及风险的影响形式和影响对象。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5.4.3 事故灾难应收集国内外同行业典型事件案例及相关事件统计、现有安全管理水平及应急救援力量等相关资料,分析可能引发事件的各种原因(自然、技术、管理、人为等原因),全面辨识事故灾难风险,确定易发生部位(位置或地点)以及风险的影响形式和影响对象。事故灾难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5.4.4 公共卫生事件应收集特定时段的公共卫生事件及卫生、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综合考虑地理、气象条件和影

    12、响人群特征,全面辨识公共卫生风险,确定风险的影响形式、影响对象及其潜在后果。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等。5.4.5 社会安全事件应综合考虑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变化对社会安全事件风险的影响。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5.5 风险辨识的方法应按照事件的特点和风险的类型选择适合的风险辨识方法。风险辨识时,可使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a)询问与交流;b)现场检查;c)查阅有关记录;d)检查表法;e)头脑风暴法;f)流程图法;g)系统分析法;h)场景分析法;i)历史个例排序;j)综合推断法;k)其他

    13、。6 风险分析6.1 分析内容6.1.1 风险分析中应涉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两个基本要素。6.1.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宜从风险固有属性和脆弱性(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进行分析。6.1.3 风险承受能力包括系统自身承受能力和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等,其基本分析步骤包括:a)明确受影响对象。根据风险识别阶段的分析结果,明确某一风险可能影响的具体对象,包括受影响的人群、设施、系统、环境等;b)分析各类受影响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各类情况分析报告、专家会商和专项调研等方式,分析各类受影响对象的物理属性、心理属性等特点,判断其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小。例如,对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从心

    14、理素质、防灾应急知识、经济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设施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从抗外力能力、安全设施是否充分等方面进行分析。6.1.4 风险控制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常态管理水平: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设施设备运行水平、工程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以及预测预警能力等;b)应急管理水平: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能力、应急资源保障水平(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水平)、应急恢复能力等;c)宣传教育培训:包括对系统内部人员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和对周边民众开展应急常识宣传教育;d)其他。6.1.5 风险分析内容主要包括:a)自然灾害结合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的自身特征,分析承灾体的风险承受能

    15、力、风险控制能力,确定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分析可建立指标体系,指标定量化应考虑承灾体的易损度空间差异。b)事故灾难根据风险固有属性、受影响对象(人群、设施、地域、政治)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确定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c)公共卫生事件依据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背景、流行规律、人群易感性以及各类监测数据,分析风险承受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确定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d)社会安全事件综合考虑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不确定因素,分析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确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6.1.6 风险分

    16、析时,还应考虑以下方面:a)事件是否会引发次生事件、衍生事件等;b)风险预测的可信度、预测前提以及假设的敏感性;c)专家意见的分歧;d)模型的局限性;e)其他。6.2 分析方法6.2.1 风险分析可采用定性、半定量、定量以及几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6.2.2 定性分析下列情况采用定性分析:a)作为初选,以决定此风险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b)使用定性分析便可做出决策,不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c)没有足够的资料和资源进行定量分析或无法赋值。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a)检查表法;b)类比法;c)现场调查法;d)德尔菲法;e)头脑风暴法;f)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g)经验分析法;h)其他。6.2.3

    17、半定量分析常用的半定量方法包括:a)风险矩阵法;b)层次分析法;c)影响图分析法;d)事件树;e)故障树;f)历史演变法;g)其他。6.2.4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可利用模型模拟、试验研究或历史数据外推等方法。常用的定量方法包括:a)概率法;b)指数法;c)灰色理论分析法;d)模糊综合评价法;e)计算机模拟分析法;f)其他。6.3 确定风险水平应采用适当的方法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判断事件对评估对象的影响,即风险。按以下范式计算风险:R=f(P,S)式中:R表示风险水平;f表示风险的计算函数;P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S表示事件后果的严重性。风险水平确定方法见图2。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数据不

    18、足数据充足头脑风暴法类比法.概率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后果严重性数据不足数据充足头脑风暴法类比法.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法. 图2 风险水平确定方法a)数据充足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应根据相关数据,采用概率法、指数法等定量方法进行确定。根据计算出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严重性,直接计算风险水平。b)数据不足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宜采用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进行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度量可参照表1、表2。表1 风险可能性属性的度量级别说明描述A基本不可能发生评估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极少发生B较不可能发生评估范围内未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偶有

    19、发生C可能发生评估范围内发生过,类似区域/行业也偶有发生;评估范围未发生过,但类似区域/行业发生频率较高D很可能发生评估范围内发生频率较高E肯定发生评估范围内发生频率极高表2 风险后果属性的度量级别说明描述1影响很小无伤亡、财产损失轻微,不会造成不良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2影响一般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现场处理(第一时间救助)可以立刻缓解事故,中度财产损失,有较小的社会舆论,一般不会产生政治影响3影响较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需要外部援救才能缓解,较大财产损失或赔偿支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良的舆论影响,产生一定的政治影响4影响重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

    20、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严重财产损失,造成恶劣的社会舆论,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5影响特别重大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巨大财产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舆论和政治影响注1:本表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注2:风险后果中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的确定是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进行描述的;若其他行业/领域对后果严重性有明确分级的,可依据相关规定具体实施。7 风险评价7.1 基本要求风险评价应将风险分析过程中得出的风险水平与预先设定的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并对各种风险进行综合排序,为进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7.2 确定风险

    21、等级a)数据充足时将计算出的风险水平与风险准则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宜划分为低、中、高、极高四个级别。b)数据不足时根据风险分析过程中推断出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严重性,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矩阵见表3。表3 风险矩阵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后果12345可能性A低低低中中B低低中中高C低中中高极高D中中高高极高E中高高极高极高图例: 低风险 中风险 高风险 极高风险7.3 判定风险结果低、中、高、极高四级风险宜对应可容许、不可容许两个层次。评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判定风险是否可容许。当风险可容许时,应保持已有的安全措施;当风险不可容许时,应采取安全措施以降低、控制或转移风险。

    22、8 风险评估报告8.1 风险评估报告是对评估过程的记录、汇总和整理,是领导决策和有关部门采取处置措施的依据。8.2 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宜参照下述内容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不同行业评估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或补充。a)导言介绍评估目标、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范围、对象)、评估过程、评估方法等。b)风险描述c)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分析d)风险可能性分析e)风险后果分析f)风险等级确定g)结论h)附件包括各具体事件的风险等级列表和必要说明等。8.3 风险评估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估过程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结论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8.4 报告评审a)专家评审评估单位完成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后,应组织专家评审。评审专家原则上不少于5人,宜包括本领域相关技术专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专家。b)审核评估单位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当开展自评估时,报本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核;当开展检查评估时,报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属上级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审核。9 反馈与更新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循环的动态过程,应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进行跟踪监控、定期更新,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互动与共享机制,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降到最低,保证风险控制在可容许范围内。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