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习资料.doc

    • 资源ID:2485903       资源大小:133.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习资料.doc

    1、零八年2.23焊接伸缩梁工伤事故 2008年2月23日15:00左右,在华越公司机械制造厂焊接车间,发生一起焊接伸缩梁工伤事故导致焊工李左脚踝骨骨折、右腿胫骨、腓骨骨折。一、事故经过2008年2月23日14:00左右,制造厂员工李接受焊接伸缩梁任务(伸缩梁为框架结构,焊接时为半成品,规格约为1360mm1320mm192mm,重量约为600kg)后吊起一件伸缩梁竖立放在焊接车间北侧的工作位置,伸缩梁与地面接触面积约为1320mm145mm,李全文在没有对工件做支撑、支护的情况下进行焊接作业,15:00左右当即将焊完第一件时,又在距离第一件西面约1700mm的地方以同样的方式摆放第二件,他站在两

    2、工件之间面向西焊接第二件时东侧放置的工件倾倒将其双腿砸伤,质检员王、铆工组长赵、焊工李发现出事急忙将已倾倒的伸缩梁抬起拉出李双腿,由于无法抽手焊工李将一根角铁支在工件下三人才将手抽出并立即通知制造厂领导,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伤员送至集团公司总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为左脚踝骨骨折、右腿胫骨、腓骨骨折,手术后住院治疗。二、事故原因分析1、对竖立焊接的工件未做防倾倒支护,工件放置位置及操作者站立位置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2、员工个人自主保安、互保联保意识差,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3、制造厂领导、班组长、操作工人的岗位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4、制造厂

    3、安全宣传、培训教育不到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三、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制定支架各部件焊接的支撑、支护具体措施,结合事故案例认真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及公司安全1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2、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学习,要求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谈体会、讲认识,通过学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严格正规操作。3、进一步增强职工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意识。4、从安全管理的深层次查找在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领导作风、安全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查处的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落实责任到人。5、充分好班前预想和“双周五”安全活动日,积极宣传有关

    4、安全知识及安全规程,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零七年12.25检修天车工伤事故2007年12月25日下午2:40左右,华越公司铸造厂在清铲组10T天车发生一起机电设备检修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7年12月25日下午2:10分左右,华越公司铸造厂维护组组长赵安排本组设备维护钳工解对清铲组10T天车抱闸进行检修,解未切断天车总电源的情况下,拉开操作室内天车控制刀闸,在未挂停电标识、无人监护的状态下登上天车顶部独自进行维修工作。清铲组组长王在2:30左右通知天车司机杨上车吊运废钢,杨上车后,合上天车控制刀闸,启动天车,由西向东将天车开向废钢存放处,停车后看到解捂着面部,从天车横梁上下来,随后杨将天

    5、车开回登梯处,将解送下天车。王将解送回小组并电话通知了厂长张。 2:47左右张接到王电话后立即赶到维护组发现解嘴部出血,立即将其送到集团公司总医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经医院诊断伤者为左脸部软组织贯穿伤,手术后又经CT检查为左下颌骨折,术后住院治疗。二、事故原因分析:1、天车检修,停电未挂“禁止合闸”警示标志,且未设专人监护,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班组之间工作安排不沟通、不协调,生产组织管理混乱,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3、岗位责任制不落实,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4、个人自主保安、互保联保意识差,是造成事故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按照“四不放

    6、过”的原则深刻反思、查找事故发生的根源,结合事故案例认真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2、在全体职工中谈体会、讲危害、举一反三、吸取教训,严格正规操作,增强全体员工自保、互保、联保意识。3、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全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期限、责任到人。4、继续深入落实集团公司159号文件精神和华越200760号文“百日安全反思整改活动”的各项措施,确保安全生产。零七年11.26挤伤右手拇指事故2007年11月26 日下午17:30左右,皮带机托辊组员工程在进行工作时因个人不慎发生事故,造成右手大拇指软组织缺损,一、事故经过2007年11月26 日下午1

    7、7:30左右,托辊组员工程在压装机床上正常作业(单人单岗),将托辊放在机床上,开启液压手柄,机床进入工作状态,此时为了衔接下一道工序,她又取了两盘轴承做准备,在看反正的时候,将右手中的轴承跌落,去取时压头离托辊的距离已很近,来不及抽手导致被挤,造成右手大拇指软组织缺损(正确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关闭液压手柄,然后取跌落的轴承)。发现情况后,组长马上和其他组员将其送往二矿医院,经检查诊断需送集团公司总医院治疗,后又送往集团公司总医院手外科,诊断为右手大拇指末梢软组织缺损,随后做手术。二、事故原因1、程作为一名托辊压装操作工,在液压手柄开启设备处于运行状态下本应集中精力操作,而是用手去取跌落的轴承,违

    8、反了设备运行中不能用手去接触设备和工件运动部位的规定,导致将手挤伤,属于典型的严重违章操作。精力不集中,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是发生事故的直接主要原因。2、组长蔡未组织好班前预想工作及日常安全培训造成员工安全意识差,对程违章操作未及时发现制止,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皮带机厂领导对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未对转岗人员进行应有的转岗教育培训工作,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检查、定置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 三、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制定托辊压装设备的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2、组织员工深刻学习岗位操作规程和事故案例,让每位员工都受到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3、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安全

    9、教育培训,增强大家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搞好自主保安和互保的自觉性。4、公司各生产单位、各班组利用“双周五”安全活动,以本次事故为例,深刻反思查找本单位、班组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杜绝安全事故。5、全公司要认真学习华越发2007 60号文件精神,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坚决彻底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零七年108摔伤事故2007年10月8日上午10:00左右,制造厂新车间发生一起摔伤事故,造成当事人张轻伤。一、事故经过2007年10月8日上午10:00左右,制造厂钳工组接到新车间焊接氧气管任务后,班组长邢安排张负责焊接,王、苗扶梯,贾扶地线,邢现场指挥。在作业现场王、苗将梯子(长5.5米)南北方向

    10、靠墙放置,焊工张感觉到竖梯位置离施焊位置较远,而且焊渣容易烧伤身体,就让王、苗将梯改为东西方向靠承重柱放置,后张再次要求将梯重新放置,降低坡度,由于坡度较小,现场指挥人邢,扶梯人王、苗等3人同时提出疑问,并作出口头制止,但张未听从劝告与指挥,令王、苗两人扶好梯,张上梯倒站在离地面大约2.5米的位置,开始打火试焊,时间大约11点,在打火过程中,梯子由于坡度较小,加上焊工张打火试焊时造成梯子的颤动,王、苗二人虽用力扶梯,但仍未阻止梯子的下滑,梯子在下滑过程中,碰上氧气管,将氧气管砸倒,跌在承重柱外,张摔倒在地,背部着地,头部碰在暖气管上,后送往医院检查。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骨、颈C4、5

    11、椎间盘突出,造成轻伤。二、事故原因1、张作为从事焊接作业20余年的老职工,承担过多次登高作业任务,登高作业既未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又不顾现场指挥人和扶梯人劝告,多次要求变换梯子位置与角度,竖梯角度不合适就盲目登梯作业,违反了“凡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帽和梯身与地面夹角以60为宜”的规定,安全意识淡薄,心存侥幸,违章操作是发生事故的直接主要原因。2、组长邢作为现场指挥人,明知登高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安全帽以及多次调整梯子方位与角度 存在安全隐患,虽口头提出制止要求,既未中断其作业又未采取强制停工措施,听之任之,监管不力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12、。3、王、苗两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互保联保责任心差,虽对梯子角度不合适提出疑问并制止,但未对梯子采取有效防滑措施,导致梯子滑倒是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4、制造厂对职工岗位安全操作和安全技能培训不到位,教育力度不够,对违章操作督查不力,管理不细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三、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培养职工严格按规程操作并形成习惯,增强大家识别安全隐患的能力以及搞好自主保安和互保的自觉性。2、各班组利用“双周五”安全活动,以本次事故为例,组织员工深刻的学习岗位操作规程和事故案例。结合实际工作,深刻反思查找自己在思想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走过场

    13、,使安全学习真正成为提高操作人员安全素质和端正安全态度的有效手段和途径。3、特别加强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超过地面2米,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4、采用梯子登高必须放置稳妥,并设两人以上扶梯,梯身与地面必须保证合适夹角(600左右)。5、特别注重多人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专人现场指挥,且指挥到位。分厂领导要现场监督,跟班上岗,协调指挥,确保万无一失。6、分厂领导安排生产的同时,必须强调、安排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安排跨组作业工作时一定要细致周到,双方组长要亲自将人交接到位,并明确专门指挥人,制定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外借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使用方必须确保外借人员安全。7、公

    14、司各厂要强化安全意识,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加大对登高作业这一安全薄弱环节的管理力度,加强对现场管理,真正把关爱员工的思想落到实处。 零七年8.17铸造厂铸铁中频炉积气放炮安全隐患事故一、事情经过2007年8月17日,铸造厂铸铁组进行7煤244、245的铸铝件梅花对轮生产。用中频炉熔化铝水,上午安全生产4炉次后,下午四时许,进行第2炉次生产,炉罐将满之时,炉内突然爆出气体,发出一声巨响,致使车间房顶灰尘大面积下落,整个车间烟尘飞扬,同时炉内铝水喷洒到炉台。二、事故原因1、冶炼操作工未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炉前操作,熔炼用石墨坩埚超炉次冶炼作业,造成石墨坩埚中间部位化穿与炉衬结合位置处产生气

    15、体无法外排,引起放炮,是事发的主要原因。2、由于多炉次冶炼,炉内氧化物没有及时清除干净,使大量氧化物积存,未能及时发现石墨坩埚化穿,是事发的次要原因。3、车间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不到位,操作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事发的又一原因。4、目前采用中频炉冶炼有色金属经验不足,无专项的操作规程工艺,又是事发的原因之一。三、事故教训和整改措施1、进一步完善中频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对熔炼有色金属这一空白一定要补充到位。2、要求中频炉在熔炼铝、铜时,13炉次后必须更换石墨坩埚,保证石墨坩埚的安全有效。3、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举一反三的安全生产整顿,组织员工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从中吸取教训。4、做好入

    16、炉料的充分发挥检查和入炉前的预热,保证入炉料的清洁干燥,杜绝隐患的潜入。5、定时检查设备设施,搞好每次生产后炉内的炉渣清理和修补工作,重点做好石墨坩埚和炉衬的完好性检查。6、做好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佩戴工作,加大现场查处力度。零七年5.12剪切下料安全隐患事故2007年5月12日上午10时10分,洗选厂铆焊一组组员石在机械制造厂202000机械式剪扳机剪切下料时发生安全隐患事故。一、事故经过:5月12日8:00上班后,由副厂长李与机械制造厂调度员贾联系使用剪板机。贾8:20通知下料组组长刘,刘安排剪扳机专责人石开启剪扳机并进行监管。洗选厂铆焊一组组长李9时左右接到剪切下料任务后,组织9人进行下

    17、料。在工作前口头做了注意挤压手的安全提示。指派3人划线,3人整理剪切后的工件。由白、罗、石、姬四人剪切下料。其中罗负责操作控制按钮,其余三人同时剪切。剪切下料为7制36SSJ1200皮带机H架上规格为806010的筋板,原料为80100010的长条形钢板。制造厂剪切机专责者石启动剪扳机后,针对洗选厂剪切组织混乱,多人同时参加剪切,操作不规范、不熟悉的情况口头提出了劝阻,但没有引起下料人员重视,石也没有采取强制措施加以制止。开工后不到30分即10时10分左右,石负责剪切的一块钢板由于没有压平就剪切,致使操作方向一端长约1000左右的钢板弹起,轻微划伤面部,石华在躲避时向后滑倒,脑后部撞到地面上受

    18、伤。经医院检查脑后挫伤。二、事故原因:1、石未经过相关的剪切下料操作规程学习和操作技能培训,不熟悉剪切工作基本规范要求,盲目参与下料,未将工件压牢就开始剪切,违章操作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2、组长李安排三人同时剪切,违反了剪板机操作规程中:“严禁两人在同一机床上同时剪两件材料”的规定,安排未经过专门培训学习人员操作控制按钮,违反了“剪板机应设专人操作”的规定。开工前未按规定认真落实班前安全预想制度就组织生产,违章指挥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3、洗选厂领导从未组织职工学习剪切下料安全操作规程即草率安排从事生疏的生产作业,又没有相应的安全措施,违章指挥组织生产是造成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4、参加剪切下

    19、料操作人员缺乏相关剪切下料安全操作知识和正确使用设备的知识,作业时安全自保、互保意识淡薄,操作中无专人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差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5、制造厂作为剪切设备的管理单位,对剪切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制止不力,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6、质量安全部对公司各单位长期以来剪切下料中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行为督查不力,考核不严、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强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增强每个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互保意识。2、认真落实班前安全预想制度,杜绝违反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作业和违章指挥。3、各级领导要坚决纠正“重生产,轻培训,轻教育”的思想,认真履

    20、行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跟班上岗。 4、加强对剪切等重点设备的安全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 零七年4.17摔伤左股骨工伤事故2007年4月17日上午华越公司综采修理厂发生一起工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4月17日上午组长安排乔等人在综采修理厂大吨位车间安装支架,到现场开工后缺少部分螺丝,乔负责准备。9时左右,当他走到车间西中部五跨偏北位置时,地面有安装天车时加油后遗漏流到地面的一层油泥。乔不慎脚踩上后滑倒,将左股骨胯骨处摔伤骨折,汇报领导后,送往医院治疗。二、事故原因:1、乔在行走时思想上麻痹大意,安全自保意识不强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和主要原因。2、车

    21、间组织清理卫生,清理不彻底留有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3、厂领导和班组长安全管理教育不到位,组织清理现场不全面、不彻底,排查考核不仔细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任何一点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要强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增强每个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互保联保意识。2、认真落实班前安全预想制度,认真排查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3、对生产现场进行认真清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零六年5.18 5 T天车掉下槽钢险些伤人的隐患事故 2006年5月18日上午10:40左右,机电设备修理厂液压车间发生一起5T天车掉下槽钢险些砸伤员工的安全隐患事故。 一、事故经过;

    22、2006年5月18日上午10:40左右,在机电设备修理厂液压车间掘进机组修理现场,赵、李、段三人正在焊乳泵堵头,维护组组长张、天车工张从车间西部吊空压机配件至阀组门口,行至指定位置时,20T天车碰到已经停用的5T天车,5T天车向东溜车,碰到北垮东部的10T天车,一根2.6米长的12号槽钢从5T天车上掉下,险些将在下面干活的李砸住,李由于受到惊吓,感到身体不适,送到二矿医院检查,血压偏高,在医院观察6小时后,回家休息。 液压车间的5T天车因吨位不够,已经停用一年多,今年初生产部设备安排,准备拆下来调往油缸厂使用,此项工程安排油缸厂负责。油缸厂4月15日由郭、张等人到液压车间跟工程,并于4月22日

    23、进行了首次拆除。当时工程负责人为郝,施工负责人为张,还有施工人员郑、武、张、李、王(未制定安全措施)。4月22日作业内容为拆除与母线的连接,拆除驾驶室平时维修用的槽钢、螺栓等。施工完后,张安排人员在天车上部进行了检查,未发现遗留东西后撒人,准备再抽时间吊下天车主体。 4月29日,液压车间因柱组天车葫芦出现故障,车间安排人员拆除了该5T天车的葫芦(未制定安全措施)。 二、事故原因: 1、油缸厂在5T天车拆除过程中,不熟悉设备结构,拆除不彻底,检查不到位,拆了检修架后,致使上面的槽钢处于无固定状态,在天车碰撞过程中掉下,险些伤人,是这起隐患事故的直接原因。 2、油缸厂在拆除5T天车施工中,安全意识

    24、不强,摸底不细,未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拆除内容要求,工程与施工负责人麻痹大意,责任心不强,检查、监督不到位是造成这起隐患事故的主要原因。 3、机电设备修理厂在隐患事故发生后,汇报不及时,现场保护意识不强,给事故分析造成困难,负有一定的责任。4、机电设备修理厂在4月29日拆除葫芦的过程中,领导思想不重视,未能制定施工安全措施,虽与本起事故无直接关系,但也属于违章,存在安全隐患。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特别注重多人多工种交叉作业的安全保障工作,专人现场指挥,且指挥到位。领导要现场监督,跟班上岗,协调指挥,确保万无一失。2、安排跨厂作业工作时一定要细致周到,生产厂双方要亲自将设备状况交接到位,

    25、并明确专门指挥人,制定安全措施,严格执行。 3、各单位要加强对起重吊运环节的安全检查管理,严格执行在起吊运输、专用吊具、吊夹的规范操作规定。4、加大对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 零六年11.21砸伤脚趾骨事故2006年11月21日上午,在华越公司机电设备修理厂发生一起工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06年11月21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机电设备修理厂支架一组钳工曹和张、王配合将前一天冲洗好的11块5600支架顶梁从冲洗区吊运到装架区。王负责在冲架区挂钩起吊,曹、张负责在装架区摘钩摆放。当吊运到最后一块准备摆放时由于位置狭窄且方向不对,曹随搬拉顶梁的侧护板调整摆放方向,侧护板脱落将其

    26、左脚砸伤,导致二趾骨粉碎性骨折,三四趾骨骨折。二、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曹作业时,思想上麻痹大意,未对顶梁和护板是否联接进行认真查看,调整顶梁摆放方向时不仅占位不当而且搬拉的位置也不符规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操作人员王从冲架区挂钩时,未做认真检查,也末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埋下隐患,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厂领导安全责任意识不高,管理不到位,片面强调生产进度和场地不足,主观努力和有效的防范措施不到位;组长康安排生产时,分工不明,检查不到位,盲目指挥转运,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4、操作人员张互保意识不强,在顶梁吊运到装架区时没有进行认真检查,也没有及时提醒,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三

    27、、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强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增强每个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职工之间的互保联保意识。2、班组长在安排工作时,加强安全预想,明确分工协作,杜绝盲目指挥。3、加强责任意识,每道工序的工作人员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仔细检查,对下一道工序负责。奥伦输送带厂零六年1016高压触电事故 2006年1 0月16日中午12点,华越公司奥伦输送带厂副厂长朱在配电室清尘过程中,不慎被6000V伏高压电伤。 一、事故经过: 集团公司升华供电中心于1 0月1 3日通知:10月1 6日8:301 8:00将停止奥伦公司馈出盘的供电,进行预防性试验。根据升华供电中心的停电时间,奥伦公司同时安排输送带

    28、厂在1 0月16日的8:3018:00也进行设备检修。16日上午输送带厂副厂长朱带领穆、吕对配电室进行清尘,大约在中午12点,朱再次对6000V进线刀闸瓷瓶进行清尘。突然这时穆听到呼救声后,到配电室外将厂长赵及副厂长杨和锅炉组长王喊来,穿上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用木板将朱挑离电源,将朱拉出配电室,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事故原因:1、升华供电中心没有按照停电通知的时间进行送电,上午11点在预防性试验完成后送电,在送电前、后都没有通知奥伦公司,存在着重大失误,致使奥伦公司的检修人员误以为线路上没有电,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奥伦公司没有按照电业安全规程的要求办理工作票手续,朱没有佩带绝缘用具也

    29、没有验电,同时接地线连接不规范,就进入6000v电源侧进行工作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加强与升华供电中心的有效沟通,及时联系配供电事宜。 2、严格遵守电业安全作业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3、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履行好安全联保、互保和监护的作用。4、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克服麻痹大意思想。5、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办理工作票,执行各项电业规程。6、安全质量技术部门要发挥职能部门安全检查监督管理作用,加强监督和检查。 零六年8.8支架柱窝划线砸伤脚趾事故2006年8月8日上午11时10分左右,华越公司洗选设备制造厂铣刨组发生一起支架柱窝划线砸伤脚趾工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

    30、06年8月8日11时10分左右,洗选设备制造厂铣刨组季在本组划线平台上,给ZF4200支架顶梁柱窝划完加工线后,欲将其放平校验尺寸,在翻动柱窝(约150KG)过程中,不慎将本人左脚拇趾第一关节砸伤,小组员工韩等人发现后,将其送往集团公司总医院治疗。经诊断,季左脚拇趾为粉碎性骨折。二、事故原因:1、季在翻动支架柱窝时向里翻,操作不科学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季操作时,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3、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人员互保意识不强,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一个原因。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1、强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增强每个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2、加大对“三违”的监督、检查、考核奖惩力度。零六年5.8无名指挤伤微伤事故2006年5月8日上午11时,机电设备修理厂职工范在组装4200支架尾梁时,不慎将右手无名指挤伤,造成微伤事故。一、事故经过:2006年5月8日上午,机电设备修理厂支架二组在承担组装4200支架扣尾梁连接千斤任务时,组长马与组员范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事故案例教育学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