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诗经三首.docx

    • 资源ID:2472856       资源大小:36.8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经三首.docx

    1、诗经三首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2、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三首教案教学指要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 诗经离骚至汉魏晋诗歌的语言形式各不一样,

    3、本单元以语言的节奏作为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诸种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了解古代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诗歌容量逐渐加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逐渐复杂的过程。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最有思想艺术价值的国风,它们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诗,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教读诗经三首,应引导学生了解诗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写实精神;理解诗经的“六义”、重章迭句等特点。离骚是文学史上的名篇,由于时隔久远,会给鉴赏造成一定困

    4、难。理解字词固然重要,但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赏诗作的艺术手法艺术价值上。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学习无衣静女,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 2、 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3、 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 2、 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德育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

    5、的妙处。 2、 把握无衣静女中的重要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2、 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 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 3、 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 2、 诵读课文,粗通大意,概括三首诗的内容提要。 教学教程 一、解题 先请学生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谈谈对诗经的了解,然后教师补充总结。 诗经分为

    6、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又可分为卫、郑、秦、陈、桧、齐、曹、邶、唐、周南、召南等15国风,共160篇,是各诸侯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西周王朝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包括“大雅”、“小雅”,“大雅”用诸侯朝会,31篇,“小雅”用于贵族宴享,74篇。“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二、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1、 放录音 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2、 指名学生朗读 3、 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拍。 如 氓之/蚩蚩,抱布/

    7、贸丝。 4、 可再指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 5、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 岂日/衣? 反问语气,升调。 与子/同袍。 肯定语气,降调。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表现军情紧急,快连) (感叹,降调) 三、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1、 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 氓将(qiang ):愿,请。 咎(jiu ):灾祸。 贿(hui ):财物。 极度:标准。 德:心意、情意。 耽:沉溺。 言:1言既遂矣 助词,无实义 2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于”通“吁”,于嗟,叹息。 “泮”通“畔”,

    8、边岸。 “说”通“脱”,解脱。 无衣衣:上衣。 袍:长袍,相当现在的斗蓬或披风。 裳:下衣。 静女 俟:(si )等待。 娈(luan ):美好。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说”通“悦”。 怿(yi ):喜爱。 “归”通“馈”,赠送。 荑(ti ):茅草芽。 洵(xun ):诚然,实在。 2、概括三首诗的内容大意。 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 氓是一首叙事诗,经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 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表现了士兵们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

    9、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 静女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表现了男青年对女友的一往情深。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诗经中的三篇“风”,掌握了四言诗的诵读节奏,粗通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的具体内容该怎样理解呢?我们下节课共同探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氓的情节。 2、氓的艺术表达手法。 3、氓的女主人公形象。 4、氓中运用的对比方法。 教学步骤 一、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二、指名学生概括课文的内容提要。 三、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后,明确:氓全文共六章,是按“恋爱婚变决绝”这样的思路叙述的。 板书:恋

    10、爱(一、二章) 婚变(三、四、五章) 决绝(六章) 2、作者运用第一人称顺着婚恋三部曲的顺序来写,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明确:回忆和对比。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 学习“恋爱”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教师提问: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3)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现?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乘彼 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

    11、”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了结果。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明确: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结束。 (5)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明确:(板书)感情基调:热情、幸福 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6)要求学生朗读

    12、一、二节。 2、 学习婚变这一部分。 (1)小组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明确:议论、抒情。 (3)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比兴的艺术手法。 (4)提问:比兴的艺术手法我们在初中就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直,举一两例并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

    13、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紧承上节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6)提问:第三章在行文上有什么什么作用? 明确:由前两章的叙事转入这一节的抒情和议论,在读者心理上造成了明显的停顿和隔离。暗示着女主人公悲惨命运已经开始。 (7)提问:结合文章的三、四、五章

    14、考虑:女主人公用抒情兼认识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的原因,她的思想感情如何? 明确:(板书)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8)齐读这一部分。 3、 研习“决绝”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的选择?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这反映出她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板书)清醒、刚烈。 (4)提问:同学们可议一议,想一想,这一章用的是什么样的写法明确:对比 (板书) (5)提问:把什么同什么作了对比? 明确: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的结局作对比。 (6)关于运用对比的手法,在文中的其他章节还有多

    15、处,请同学们找一找,试举几例。 明确:氓婚前与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比。 (7)齐读第六章。 4、提问:从文中,我们可看出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板书)勤劳、温柔、坚强。 5、提问:女主人公在回忆往事和做出清醒的决择时,并没有做任何的修饰和渲染,那么,是如何表达的呢? 明确:直接陈述。 教师补充:也就是用了“赋”的表现手法。关于“赋”的手法的运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16、溅。” 6、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特点决定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时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的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的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 六、小结: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

    17、。第三章为全诗的转折,诗中肯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一炉而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韵律和谐,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作法则应遭到我们的唾弃。 七、作业 1、 课后练习一、二。 2、 背诵无衣静女教学指要 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手法及其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诗经离骚至汉魏晋诗歌的语言形式各不一样,本单元以语言的节奏作为教学重点

    18、,旨在让学生了解诸种语言节奏的划分方法,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了解古代诗歌从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发展进程;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也是诗歌容量逐渐加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逐渐复杂的过程。诗经楚辞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现实生活。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最有思想艺术价值的国风,它们大多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言志抒情诗,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教读诗经三首,应引导学生了解诗经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其写实精神;理解诗经的“六义”、重章迭句等特点。离骚是文学史上的名篇,由于时隔久远,会给鉴赏造成一定困难。理解字词固然重要,但还应把

    19、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赏诗作的艺术手法艺术价值上。诗经三首第一课时一、 解题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行人采诗说。孔子删诗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

    20、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风。是各诸侯的风土人情生活歌谣,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

    21、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铺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借物起兴)。”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

    22、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言诗:每句4字或以4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 , 其形

    23、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 关于三家诗:汉初,因为秦火(焚书坑儒),古文诗经几乎失传了,但由于诗歌便于记忆,仍能在人们头脑中保存下来。孝文帝刘恒时,燕人韩婴因传诗而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韩诗。孝景帝刘启时,齐人辕固生因传诗也被任命为博士,他所传的叫齐诗。鲁人申公弟子兰陵人王臧,以传鲁诗而为太子少傅。以上就是古人所

    24、称齐鲁韩“三家诗”,都是靠口传,然后用今文,即汉代隶书,记录下来的。毛公诗。毛公有两个:一是大毛公,名亨,鲁人,一是其弟子小毛公,名苌,赵人。孝景帝儿子河间献王刘德很好学,搜集不少古文先秦典籍。他任毛苌为博士,所讲的古文诗叫做毛诗。到了东汉,经学家郑玄(刘备,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给毛诗作笺注,并大力提倡,毛诗遂渐盛行,“三家诗”因而消亡了。今天通行的诗经就是毛诗,所以有的人把诗经称做毛诗。现存的“三家诗”,较完整的只有韩诗外传一书了。学习重点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 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今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

    25、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听取老师讲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一定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课文讲解一:氓教学要点 1、氓的情节。2、氓的艺术表达手法。3、氓的女主人公形象。4、氓中运用的对比方法。 一、导入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建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不平等逐渐产生并发展,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

    26、造成的巨大伤害。二、 讲解课文,把握结构【思路结构】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宛如长歌当哭般的呼号;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结构恋爱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婚变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

    27、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决绝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问题:作者运用第一人称顺着婚恋三部曲的顺序来写,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明确:回忆和对比。三、重、难点解决过程 1、 学习“恋爱”部分 恋爱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1)指名学生朗读。 (2)教师提问:在第一节中,诗作的叙事节奏颇似电影蒙太奇手法,选取了三个视觉效果极强的场面来表现。请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这三个场景。 明确:初次相逢 定情相送 约期相别 (3)提问:在这些场景中表现了两人什么性格?姑娘与心上人约定了婚期,在漫长的等待中,姑娘是什么样的表

    28、现? 明确:男青年急躁、任性,姑娘则温柔、体贴。 “乘彼 垣”等六句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的心理及表现。 “复关”大概是男青年的居住地。姑娘一会“泣涕涟涟”一会儿“载笑载言”,足见对男青年的思念及深情。恋爱中的姑娘是那样的天真、活泼、热烈。 【语言揣摩】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评析: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4)提问:“尔卜尔筮”等四句表明恋爱终于有了结果。

    29、这是一段怎样的姻缘? 明确:神灵显示,这是一段天赐良缘。“以我贿迁”,娘家以丰厚的嫁妆祝佑着女儿的幸福。姑娘带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嫁给了男青年。至此,一个完整的叙事段落结束。 (5)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这一段的感情基调如何 从女主人公的这段回忆来看,她的婚姻是否像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 明确:(板书)感情基调:热情、幸福 不是。从她的回忆看,二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6)要求学生朗读一、二节。 2、 学习婚变这一部分。 婚变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1)小组朗读这一部分。 (2)

    30、提问:这一部分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 明确:议论、抒情。 (3)提问: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比兴的艺术手法。 (4)提问:比兴的艺术手法我们在初中就学过,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举一两例并说说比兴手法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四章紧承上节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抛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的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注意事项

    本文(诗经三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