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16年级古诗词.docx

    • 资源ID:2458752       资源大小:44.72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16年级古诗词.docx

    1、苏教版16年级古诗词苏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词背诵篇目大全(课本出处、文学常识、简单注解和参考译文)1、江南(江南可采莲) (第一册第3课) 汉 无名氏2、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第一册练习4) 唐 李白3、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第二册练习1)4、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第二册练习4)5、锄禾(锄禾日当午) (第二册第21课)6、悯农(春种一粒粟) (第二册第21课)7、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第二册练习7)8、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第三册第3课)9、长歌行(百川到东海)(第三册练习6)10、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焕(第三册第17课)11、青松(大雪压青松)陈毅 (第三册第18课

    2、)12、春雨(好雨知时节)杜甫(第四册第1课)13、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第四册第1课)14、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第四册第9课)15、江南好(江南好)白居易(第四册练习7)16、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第五册第3课)1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第五册第3课)18、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叶绍翁(第五册练习1)19、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第五册练习6)20、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第五册第23课)21、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第五册练习8)22、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夏绩麻)范成大(第六册练习1)23、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牧(第六册练习

    3、2)24、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卢纶(第六册第8课)25、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第六册第13课)26、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第六册第13课)27、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第六册练习4)28、明日歌(明日复明日)(第六册练习8)29、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第七册第3课)30、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第七册第3课)31、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第七册练习1)32、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第七册第24课)33、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第七册第24课)34、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第八册第4课)35、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程颢(第

    4、八册第4课)36、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第八册第20课)37、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第八册第20课)38、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第八册练习6)39、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第九册第3课)40、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第九册第3课)41、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王士稹(第九册练习1)4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第九册第25课)43、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 辛弃疾(第九册第26课)44、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第十册第4课)45、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杨万里(第十册第4课)46、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第十册第2

    5、0课)47、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第十册练习6)4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第十册第23课)4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第十册第23课)5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第十一第4课)51、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第十一册第4课)52、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遣力) 陆游(第十一册第22课)53、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朱熹(第十一册第22课)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第十二册练习2)55、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第十二册第9课)56、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第十二册第9课)57、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

    6、)于谦(第十二册第20课)58、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王冕(第十二册第20课)59、马诗(大漠沙如雪)李贺(第十二册练习6)一、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解释:“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汉乐府:指汉代的乐府诗。二、古朗月行 唐.李白 五言古诗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

    7、镜,飞在青云端。解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了作者在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三、村居 清代.高鼎 七言绝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解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n):老鹰。东风:春风。四、咏鹅

    8、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掌:诗中指鹅的脚掌。拨:划动,拨开。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五、悯农 唐代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六、悯农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饿 死 。1悯:怜悯、同情。 2粟:(s)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3. 犹:仍然。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七、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渔者:捕鱼的人。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 3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八

    10、、静夜思 唐.李白,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释: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疑:好像。举头:抬头。【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九、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汉乐府民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释: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徒:白白地 。老大:年老。【译文】成百上千的河流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

    11、候能再向西回流?如果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了年老时只能徒然哀伤叹息。十、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此停留,故有此名。2白日:太阳。3依:依傍。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6穷:尽,使达到极点。7千里目:眼界宽阔。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十一、青松为陈毅诗作,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

    12、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十二、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乃:就。(2)发

    13、生:萌发生长。(3)潜:暗暗地,悄悄地。(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十三、春晓 唐.孟浩然的著名之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十四、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

    14、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游子吟 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临:将要。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谁言:一作“难将”。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

    15、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十五、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十五、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谙(音安):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这样美好的景色,怎么能让我不回忆起江南呢?十六、山 行 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

    16、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斜:此字读xi,为倾斜的意思。6、坐:因为。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8、远上:登上远处的。9、山:高山。10、车:轿子。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十七、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自从张继的枫桥

    17、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枫桥夜泊 (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目也作夜泊枫桥。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江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半夜敲钟的习惯。【译文】月落和乌啼那边暮色朦胧漫天霜色。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

    18、我乘坐的客船里。十八、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解释:见:古同“现”,出现,显露。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十九、郑燮【音xi】,又名郑板桥(16931765年),字 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清代著名诗人、画家。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后来因为为民众

    19、请赈得罪权贵,于是辞官不做,寄居扬州,靠卖画维持生计。他画竹子十分有名,是“扬州八怪”之一。竹 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jn),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原来。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磨炼。击:打击。坚劲: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东西南北什么风。二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2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陕西永济),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y):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以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便加倍思亲。遥想兄弟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少我一个亲人。二十一、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

    21、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梅花 (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墙角有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飘来阵阵的香气。二十二、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夏日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耘田: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未解:不懂。供:从事,参加。傍:靠近。白天

    22、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二十三、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清明 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借问:请问。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

    23、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二十四、塞下曲唐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石棱石头的边角。将军指的是西汉的飞将军李广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二十五

    24、、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疑:怀疑

    25、。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二十六、“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1)千秋雪(2),门泊(3)东吴(4)万里船(5)。(1)西岭:西岭雪

    26、山。(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3),泊:停泊。(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二十七、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滁ch州西涧 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ch)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椒三市县地。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独怜:独爱。黄鹂:黄莺,一种鸟类,叫声婉转动听。深树:树

    27、荫深处。春潮:春天的潮汐。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莺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二十八、明日歌(清)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个明天接着又是一个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啊!可是人的一生如果在等待中度过,那么,他将虚度光阴,一事无成。二十九、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山水小诗。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

    28、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h):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山水翠:一作“山翠色”,一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湖上风平浪静,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远远望去,洞庭湖中山清水秀。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洁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三

    29、十、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 平羌(qi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 10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

    30、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三十一、风唐 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解落:解散,散落。解:分解。 二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过:经过。斜:倾斜。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三十二、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照耀着,每家每户都在新年的时候取下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三十三、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16年级古诗词.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