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 资源ID:2430347       资源大小:762.1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

    1、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齐市地区普高联谊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环境保护。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表示收入和环境恶化

    2、程度关系。完成下列各题。1. 人类关系处在征服自然阶段的是A. B. C. D. 2. 从新中国成立初的开发北大荒,使之变成北大仓,到现在退耕还荒,保护北大荒,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态度的转变是A. 依赖自然一改造自然 B. 改造自然一征服自然C. 改造自然一善待自然 D. 依赖自然一善待自然【答案】1. C 2. C【解析】本题考查人地思想转变.【1题详解】征服自然阶段为发展经济,以生态为成本代价,所以收入越高环境质量越下降。选C。【2题详解】开发北大荒是改造自然,保护北大荒是善待自然。选C。读环境保护主题漫画,完成下列各题。3. 图1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 水污染 B. 臭氧层空洞C. 酸

    3、雨 D. 全球变暖4. 图2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危害描述,正确的是A. 排放氟氯烃物质旱涝频率增加B. 排放温室气体海平面上升C. 排放二氧化硫气体土壤酸化D. 冰川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5. 同图3漫画反映的属于同类型环境问题的是A. 荒漠化 B. 臭氧层的破坏C. 凌汛 D. 火山喷发【答案】3. C 4. B 5. A【解析】本题考查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影响.【3题详解】图示可知,酸雨会腐蚀地表建筑等。C正确。【4题详解】北极冰川消融导致北极熊生存环境受威胁,但设问为根本成因和危害,所以D不正确。B正确。【5题详解】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同属全球性环境污染,荒漠化属于大面积生态破

    4、坏,凌汛、火山喷发为自然灾害,不是环境问题。A正确。读“我国各省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其优势自然资源有A. 草场、煤炭、稀土 B. 煤炭、石油、天然气C. 风能、水能、生物能 D. 乳品、土地、有色金属7. 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A. 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 B. 大力发展种植业C. 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 D. 突出畜牧业优势【答案】6. A 7. D【解析】本题考查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开发和农业区位.【6题详解】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区之一,有广阔的草场资源,还有丰富的煤

    5、炭和稀土资源。A正确。【7题详解】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但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D正确。2018年1月6日,巴拿马油轮“桑吉”号与香港货船相撞,“桑吉”号沉没后,导致大面积原油密布在我国东海海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石油大量泄漏会导致水污染区域水生生物死亡原因有油膜覆盖阻挡光照油膜覆盖水面,水中缺氧 水污染严重,鱼类中毒 油比水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 B. C. D. 9. 石油泄漏的油污处理措施中,对水体环境影响最小的是A. 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 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 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 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答案】

    6、8. C 9.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洋污染及防治.【8题详解】泄漏的汽油主要覆盖在水面上,不会影响鱼类游动;光照主要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C正确。【9题详解】对水体影响最小的处理方式是尽量减少油污残留在水体中,并且对水体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方式。B正确。【点睛】石油泄漏的油污处理措施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物理法主要是围堵和回收海面上残留的石油,与其他处理方法如燃烧法、吸油材料、消油剂分解、生物降解等紧密配合,处理效率受天气、海洋状况以溢油类型的影响较大。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的主要特点是改变石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直接应用于溢油处理,也可以作为物理处理法的后续处理。人们不采取任何行动,

    7、由海洋对石油的自然净化过程。“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变暖发起的一项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倡导低碳生活。完成下列各题。10. 以下建议不符合活动初衷的是A. 召集亲友,欣赏星空 B. 围坐在黑暗中一起讲故事C. 使用大功率电磁锅,共享美食 D. 烛光下放松沐浴11. “地球一小时”目的是为了改善A. 光污染 B. 大气环境 C. 水污染 D. 生物环境【答案】10. C 11. 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环境问题【10题详解】材料分析得知,熄灯的目的是减少耗电应对全球变暖。使用大功率电磁锅,不符合活动初衷,

    8、C正确。【11题详解】“地球一小时”最主要的目标是遏制全球变暖趋势,改善全球大气环境质量。B正确。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 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 B. 栖息地破坏 C. 气候变化 D. 小行星撞击13. 下列属于物种锐减带来的危害是A. 生态破坏问题 B. 环境污染问题C.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 环境污染演化的问题【答案】12. B 13. 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12题详解】在10000年前,人类活动主要是原始狩猎,其对物种的影响主要是占有了原有物种的生活空间,破坏物种的栖息地;而人类到达北美洲后的10

    9、000多年以来,并没有明显的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和小行星撞击等大的自然变故,故A、C、D错,正确答案为B。【13题详解】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和草原退化、外来物种入侵等。正确答案为A。近年来,青海湖流域由于降雨和径流量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 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A. 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 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C. 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D. 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15. 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

    10、的措施是A. 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性B. 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C. 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扩大耕地面积D. 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答案】14. C 15.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14题详解】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影响其生态环境的主导因素是由于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少,故植被少,环境脆弱。【15题详解】青海湖周围应以适应当地的草原环境为前提,发展综合治理,故选D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连,共同承担供电任务。当有阳光时,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直接供给用户使用,并将剩余的电能输入国家电网,国

    11、家按照每千瓦时约0.4元进行购买;在没有太阳时,用户用电由电网供给。读“光伏并网发电原理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年中,相同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在下列地区发电量最多的是A. 内蒙古高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松嫩平原 D. 两广丘陵17. 国家大力推广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主要环境意义有A. 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B. 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C. 保护屋顶,减少漏雨 D. 反射太阳光,缓解光污染【答案】16. A 17. 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能资源的利用.【16题详解】内蒙古高原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较丰富。A正确。洞庭湖平原、松嫩平原和两广丘陵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A正确。【

    12、17题详解】目前,我国光伏并网发电的成本相对较高,国家大力推广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考虑的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B正确。崖柏属于国家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重庆、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生长在海拔1400 m左右的岩石浅薄土层中。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并经历崖风之强力吹刮,其形成了奇特、飘逸、灵动的造型,并有着醇厚的柏木香味。崖柏因而受到收藏界的热炒,遭到疯狂采伐,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 导致崖柏成为国家濒危物种的根本原因是A. 人的猎奇心理 B. 生存环境恶劣C. 数量比较稀少 D. 全球气候变暖19. 崖柏遭到疯狂采伐,造成的生态环境问

    13、题不包括A. 水土流失加剧 B. 土地荒漠化C. 臭氧层的破坏 D. 生物多样性减少20. 若不加以保护,则崖柏将有灭绝的危险,这体现了环境问题A.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B. 过程的不可逆性C. 发生的不可避免性 D. 规模的全球性【答案】18. A 19. C 20.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18题详解】根据“崖柏因而受到收藏界的热炒,遭到疯狂采伐”可知,造成崖柏成为国家濒危物种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猎奇心理(不合理开发)。A正确。【19题详解】崖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且生长在土层浅薄、多大风天气的山区。崖柏遭到疯狂采伐,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

    14、出现土地荒漠化现象。臭氧层的破坏的出现主要与人类大量排放氯氟烃类等化学物质有关。C正确。【20题详解】若不加以保护,则崖柏将有灭绝的危险,这体现了环境问题过程的不可逆性。B正确。叶绿素a是藻类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其含量的高低与该水体中藻类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也与水环境质量有关。因此,通过测定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状况。下图为某年杭州西湖水体中叶绿素a与水环境质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 据图可推测甲要素是A. 降水量 B. 光照强度 C. 气温 D. 营养物质22. 据图判断西湖水质一年中最差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3. 下列措

    15、施中,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湖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是A. 合理种养水生动植物 B. 引外部河水稀释C. 彻底清除湖底淤泥 D. 建设环湖截污沟【答案】21. C 22. B 23.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21题详解】藻类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即受光照、水温、氮磷含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叶绿素a是藻类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与光照强度和水温关系密切。图中甲要素在夏季数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说明其最可能是气温而非光照强度。营养物质的月份变化较小;降水量大会抑制藻类生长。C正确。【22题详解】据图可知,夏季西湖的透明度最低,叶绿素a值最大,故水质最差。B正确。【23题详解】合理种养水生动植物

    16、可以消耗水体中的藻类及湖水中的氮磷含量,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湖中藻类大量繁殖,同时还可以完善西湖的生态系统。引外部河水稀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西湖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但水温一旦适宜,藻类仍会大量繁殖;若引水的水质较差,可能会加剧西湖水体富营养化。彻底清除湖底淤泥不符合实际情况;建设环湖截污沟能够防止氮、磷等物质进入西湖,但不能抑制湖中已有藻类的大量繁殖。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环保税开征、环保督察常态化、全面推行湖长制、实行“一证式”排污在已经过去的1月份,多项利好政策持续“加码”,给2019年的环保工作立下了良好的开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4

    17、. 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A. 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B. 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C. 从环境中获取大量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D. 保护自然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25.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这体现环境管理中运用了A. 宣传教育手段 B. 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 技术手段【答案】24. B 25. B【解析】本题考查环境管理。【24题详解】环境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涉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B正确。【25题详解】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这体现环境管理中运用了法律手段。B正确。第卷(综合题 共50分)二、

    18、综合题(共5小题,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若尔盖湿地是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也是黄河、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享有“高原之肾”的美誉。目前,湿地面积正在大面积减少,近80%的沼泽干涸,区内沙化面积扩大,本区生态退化速度极快,最严重的地方沙化面积每年以200%的速度递增。照此推算,20年后若尔盖湿地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沙漠。下图为若尔盖湿地图。指出目前若尔盖湿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答案】问题: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沙化面积逐渐扩大,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径流调节能力下降。措施:提高公众的法律及生态意识,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设立自然保护区;对已破坏湿地

    19、进行恢复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答对三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详解】问题:湿地面积正在大面积减少,近80%的沼泽干涸,区内沙化面积扩大,本区生态退化速度极快,最严重的地方沙化面积每年以200%的速度递增,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径流调节能力下降。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法律及生态意识,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设立自然保护区,减少对湿地的破坏;退耕退牧还湿,对已破坏湿地进行恢复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豚草又名艾叶破布草、美洲艾,隶属于菊科豚草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

    20、磷,造成土壤干旱贫瘠。豚草叶子中含有苦味物质和精油,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带有恶味。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下图为豚草景观图。(1)根据材料分析豚草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2)请你试提出防除豚草的合理措施。【答案】(1)豚草可混杂并侵入农田,造成土壤干旱贫瘠,影响农作物生长;豚草可混杂于牧场并掺杂在奶牛的饲料中,影响牛奶和奶制品品质;豚草传播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2)入工、机械防除;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防除;通过生物防治抑制豚草生长。(答对两点即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破坏。【详解】(1)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在土壤中吸收很多的氮和磷,造成土壤干旱贫瘠,影响农作物生长

    21、;豚草叶子中含有苦味物质和精油,乳牛食入可使乳品质量变坏,带有恶味,影响牛奶和奶制品品质;豚草还可传播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品质下降。(2)人工、机械去铲除,减少其数量;使用除草剂等常规的化学方法防除;植物替代是一种生态防除豚草的方法,替代控制的植物一旦定植后可长期抑制或排除豚草,即通过生物防治抑制豚草生长。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为国家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污染,比如空气污染、废水污染等。简析建筑工程产生空气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答案】原因:水泥、石灰、沙土等在搬运、搅拌环节中,出现大量粉尘进入空气,随空气流动进入人类

    22、生活环境,造成空气污染。措施:在施工中采取封闭式施工的方式;施工期间对施工周围的马路进行清理,并进行洒水处理;水泥、沙土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应进行铺盖处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建筑工程的空气污染。【详解】建筑材料在搬运和搅拌过程任意操作,产生的粉尘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负担。措施可从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式去改进,洒水减少扬尘,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及时铺盖,减少扬尘的产生。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大城市的城郊或新城区出现了畜牧业的集约化经营。与传统的农户散养不同,集约化饲养的畜、禽有更大量的粪便产生,而且大中型养殖场80%分布在人口集中、水系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和东部

    23、沿海地区,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分析城郊周围畜牧业的集约化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为缓解这些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措施。【答案】环境问题:牲畜粪便往往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寄生虫,容易造成传染病的蔓延;牲畜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牲畜粪便堆放占用土地空间,引发固体废弃物污染;粪便分解释放有毒气体,散发恶臭,污染大气。(任答三点)措施:建立严格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机制,引导畜禽养殖有序发展;建设畜禽养殖环保配套设施(如配建沼气池、将粪便制成粪丸还田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环境问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集中饲养的畜禽产生的粪便量大,且离人群、城市较近,饲养畜禽带来的环

    24、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较大,可以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角度进行分析。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排入水体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牲畜粪便的堆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粪便排出体外后,散发恶臭,污染大气。缓解畜禽发展产生的环境问题,要从畜禽的发展规模、分布以及粪便处理技术等发面分析,需要政府和养殖户共同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的发展数目和规模,对禽畜的粪便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无害化。【点睛】本题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和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和解决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银川以北)现有盐碱地127万亩,占银北地区耕地总面积的54%。下图示意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治理项目之一。(1)说明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化严重的原因。 (2)指出图示工程项目的主要作用。【答案】(1)银北地区地处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区,引黄灌溉提高了地下水位;地下水含盐量高,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在地表积聚而形成次生盐碱化。(2)完善和整治排灌沟系,利于旱涝灌排;减少地表水的下渗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控制地下水位,减轻次生盐渍化。【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盐碱化及其治理。【详解】(1)银川以北的银北地区地处宁夏平原灌溉农业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在地下水浅埋地段,引黄灌溉提高了地下水位,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蒸发而不断向地表迁移聚集。(2)图示工程项目为排水沟,可完善和整治排灌沟系,利于旱涝灌排;沟渠表面硬化,减少地表水的下渗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强排水能力,控制地下水位,减轻次生盐渍化。


    注意事项

    本文(黑龙江省齐市地区普高联谊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