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按劳分.docx

    • 资源ID:2428453       资源大小:65.6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按劳分.docx

    1、浙江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按劳分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学案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标要求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及按劳分配的地位(b);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难点)3.通过合作探究正确区分不同的生产要素分配方式。(重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2、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1)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试判断: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提示F。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要素分配。(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因必然性:a.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b.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意义: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

    3、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试判断:按劳分配为主体就是个人收入分配来源中按劳分配的部分占较大比重。()提示F。按劳分配在我国的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而不是在个人的收入分配来源中占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要素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请思考: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

    4、资收入是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多少?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是多少?提示国有企业中的工资及奖金属于按劳分配收入,个人专利转让费及房屋出租属于按要素分配。李某按劳分配收入是44 000元,按要素分配的收入是11 000元。2.完善按要素分配体制机制的意义(1)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2)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3)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

    5、发展。试判断: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津贴和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没有区别,都属于按劳分配。()提示F。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职工的劳动所得属于按要素分配。探究点一按劳分配河北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钢)是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的骨干企业。河北唐钢实行薪酬分配制度,全面构建起以“宽带薪酬”为主导的岗位工资分配机制和多元化的薪酬分配方式。所谓“宽带薪酬”是指:以岗位绩效薪级工资制作为公司基本薪酬分配制度,由岗位工资、操作技能等级工资、加班工资、岗位津补贴、绩效奖金5个单元构成,并着重对现行岗位系数工资制中的岗位工资、岗位津补贴、绩效奖金3个单元进行统筹配套改

    6、革。(1)唐钢中工人岗位工资和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2)唐钢为什么要实行“宽带薪酬”,而不实行平均分配?答案(1)都属于按劳分配。因为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而唐钢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其职工工资、津贴、资金都属于按劳分配。(2)按劳分配要依据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宽带薪酬”作为一种按劳分配的形式,充分衡量了个人的岗位和工作绩效,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平均分配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及其意义(1)按劳分配为主体存在条件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

    7、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经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客观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例1(金华十校期末考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李四在国有企业中获得的奖金钱某承包工程获得的经济收入张三在某外资企业获得的工资王某承包了集体土地经营所得A. B. C. D.答案D

    8、解析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符合题意。探究点二按要素分配小张大学毕业,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收入不菲。后来,响应国家“大众创业”号召,小张辞职创业,开了一家豆腐作坊。经营一段时间后,觉得作坊没有发展前途,他把自己的豆腐作坊作价入股了一家著名民营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自己也进入了这家公司工作,成为了一名员工。不久公司又花巨资购买了小李的一项专利技术,并以40万元年薪的条件聘任了一位高管小谢。该公司效益蒸蒸日上。(1)请依据小张的工作经历,分析小张获得的收入形式有哪些?小李的专利收入和小谢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形式?(2)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有什么意义?答案(1)在国企工作获得的工资、奖金

    9、属于按劳分配;将豆腐作坊作价入股民营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从该民营公司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小李和小谢的收入分别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1)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中家庭承包土地所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村办企业、街道办企

    10、业职工工资所得。(2)按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例2(2017浙江4月学考)下表为2016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主要指标调查数据,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指标绝对数(元)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8 5298.4其中工资性收入22 2077.5经营净收入6 5896.6财产净收入4 3376.3转移净收入5 39616.7注:转移净收入是和转

    11、移支付相关的收入。A.人均收入增长加快B.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的比重增加C.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再分配调节效果不明显答案C解析通过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分配方式多样,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体现了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C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在增长,但是增长加快无法体现, A排除;工资性收入增加,但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否增加,题中未体现,B排除;表中转移净收入增长比例最大,说明再分配调节效果显著,D与题意不符,排除。探究点三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下表是某国企软件工程师2017年全年的收入情况(单位:人民币元)工资奖金为某私企软件开发

    12、所得公司股票收益房租60 00040 00015 00020 0005 000(1)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为多少?非劳动收入为多少?(2)该工程师的劳动总收入为多少?答案(1)该工程师的按劳分配收入为60 00040 000100 000(元),非劳动收入为20 0005 00025 000(元)。(2)劳动总收入为60 00040 00015 000115 000(元)。注意区分几种常见的收入形式(1)区分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包括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取得

    13、的收入。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2)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经营性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即企业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

    14、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例3(2016浙江4月学考)下表为近三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收入增长率2013年2014年2015年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9.68.98.2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9.28.07.0财产性收入年增长率(%)1.46.912.9注:财产性收入是指运作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比重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居民投资渠道增加A. B. C. D.答案D解析不是居民收入增长变化的原因,排除;表述错误;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下降趋势表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符

    15、合题意;财产性收入年增长较快,表明居民投资渠道增加,当选。故本题选D。收入分配连续三年成最关注议题两会期间,超过1亿人次通过今日头条了解两会,并参与了相关讨论。2018年3月21日,结合新华社和人民网的两会热点调查,根据用户阅读行为统计而来的2018今日头条两会阅读大数据报告出炉。报告显示,“收入分配”以12.12%的比例成为今年两会最受关注的议题,而且已经三年连居首位。1.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但在不同的国有企业中的不同员工付出相同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有所差别。这是因为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经营效益有关与员工投入企业的资本、技术等紧密相联需要以企业的盈利作为物质基础需要让一部分人先富

    16、起来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的分配方式。员工投入的资本和技术取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不符合题意;“在不同的国有企业中的不同员工付出相同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有所差别”,说明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关,需要以企业的盈利作为物质基础。答案为B。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D.是初次分配中更加注重效率的体现答案B解析科研人员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获

    17、得的收益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故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而不是变革,排除;C说法错误,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内部,材料体现的是按要素分配的体现,而不是按劳分配,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3.瞧这一家子 李家大哥真能干,承包五亩冬枣园。转让十亩责任田,妻子开了快餐店。儿子国企技术员,工资奖金照样拿。炒股还把钱来赚,一家三口忙一年。挣钱多达一百万,生活和谐又美满。(1)李某一家三口人一百万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内容分配方式承包枣园获得的收入

    18、国企技术员的工资、奖金转让十亩责任田的收入炒股所得(2)简要回答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答案(1)内容分配方式承包枣园获得的收入按劳分配国企技术员的工资、奖金按劳分配转让十亩责任田的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炒股所得按资本要素分配(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A.社会总产品 B.生活必需品C.个人消费品 D.物质总产品答案C解析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

    19、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故选C。2.某村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迎来了第一个西瓜基地,一块块破碎的“巴掌地”被连绵起伏的现代化大棚取而代之,农民也有了像地租、工资等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土地流转是激活土地要素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地租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A. B. C. D.答案D解析表述错误,大力发展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表述错误,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不归每户村民所有,村民只拥有使用权;符合

    20、题意,农民也有了像地租、工资等更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地租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而是属于非劳动收入,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故本题选D。3.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动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6亩地以每年每亩1 100元转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1 200元;乙在一家中型国有企业工作,工资、薪金年收入30 000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3 000元。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A.1.55万元 B.2.4万元C.1.74万元 D.4.85万元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该家庭承包土地转包给他人获得的收入是按生

    21、产要素分配中的土地要素获得收入,为6 600元,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要素获得收入,为14 400元,乙在国有企业上班的工资、薪金属于按劳分配,乙的专利技术转让所得3 000元,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技术要素获得收入,则该家庭当年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6 60014 4003 00024 000(元),故答案选B。4.小琳的父亲是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月工资1万元;母亲是外企的财务人员,年薪20万元;叔叔开杂货店,月收入8 000元;姑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有机蔬菜,收入也不少。以上收入属于通过按劳分配方式取得的有()父亲的收入母亲的收入姑姑的收入叔叔的收入A. B.C. D.答

    22、案B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小琳的父亲是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姑姑承包集体土地种植有机蔬菜,二人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母亲是外企的财务人员,叔叔开杂货店,其收入都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B。5.2018年我国将不断推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强调用改革的办法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体现了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避免了知识产权侵权现象的发生A. B.C. D.答案B解析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改革完善知识

    23、产权制度,是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说法正确。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说法错误。中“避免”说法错误。故选B。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1.(2017湖州高一期末)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答案T。2.(2017杭州高一期末)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答案F。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现有的分配制度。3.(2017杭州高一期末)某国有企业工程师小李,把他的技术折价入股,所得收入是按资本要素分配。()答案F。 技术折价入股,是

    24、按照技术要素参与的分配。二、选择题4.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从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促成我国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A正确且符合题意。B、C都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的分配制度没有关系,排除D。5.“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A

    25、.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答案A解析这道题的关键词是“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数量”,而可分配的产品数量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即分配方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故A符合题意,可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错误。6.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B.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时间分配C.实行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

    26、分配的社会地位D.按劳分配是劳动所得归劳动者占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按劳分配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性质、适用范围、标准和意义。A项正确揭示了按劳分配的性质;B项对按劳分配的标准和尺度认识不正确;C项混淆了“平等分配”和“平均分配”;D项对分配内容认识错误。7.在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之所以在各种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因为()A.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的收入占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最大C.按劳分配彻底实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D.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收入来源越来越单一答案A解析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

    27、体地位,故选A。8.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可以让人民的收入形式多样化。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B.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C.社会财富还没有极大丰富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目前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这是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故选B。9.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转让一项专利技术获得5万元收入,炒股获得收入0.5万元。材料中小张获得的收入依次为()A.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C

    28、.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答案D解析外资企业的年薪为按劳动要素分配,转让一项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炒股收入为按资本要素分配。故答案选D。10.某省农村为了加快土地流转速度,组建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民不仅从流转土地中获得了收入,也从专业合作社中获得了工资收入。农民的上述两种收入分别属于()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A. B. C. D.答案B解析我国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农民从流

    29、转土地中获得的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是按要素分配;农民从专业合作社中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正确,答案为B。11.村民老王算了一笔账:自家有40亩地,以前以种玉米为主,遇到顶好的年景,纯收入也就3万多元;2017年,以土地入股一家农业合作社后,除了不用再费劲种地,可以坐享股金外,还能分红4万多元。下列对此经济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老王入股前后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农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转移农业合作社模式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水平农业合作社模式能促进按要素分配,增加农民收入A. B.C. D.答案D解析老王入股前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入股后

    30、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且入股后收入大幅增加,观点错误,符合题意;农业合作社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统一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符合题意;题中做法实现的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而不是所有权的转移,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观点错误。故选D。12.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29 760元17 000元B.49 760元20 000元C.48 800元20 000元D.44 260元3 000元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版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按劳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