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年级语文上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docx

    • 资源ID:2424773       资源大小:26.0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语文上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docx

    1、二年级语文上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7 古诗词二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忆、南、旧、如、阴、似、苍、低”8个生字,会认读绿线内的“胜、勒、庐、笼、茫”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并能根据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3.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素材】 1.唐朝诗人白居易相关资料 2.北朝民歌相关资料 3.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古诗词

    2、【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忆、南、旧、如”4个生字,会读“胜”字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1) 1.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指生回答。 2.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江南水乡,见过江南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7课古诗词二首中的第一首,领略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江南水乡的美丽。(课件出示2)

    3、 3.板书课题,齐读。(板书:忆江南) 4.学习“忆、南”,记忆字形: (1)“艺”换偏旁,就变成了“忆”。“忆”是心里的感觉,所以用“竖心旁”。理解“忆”的意思:(回忆、思念) (2)“南”要注意中间部分不是“羊”。 二、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简介相关知识 (1)简介诗人“白居易”。(课件出示3) 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了解“江南”(课件出示4):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

    4、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课件出示5)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水乡江南。 2.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3.教师范读。(课件出示6) 4.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句子长短

    5、不一)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叫长短句。词有各种不同的词牌,比如:“忆江南”、“渔歌子” ,还有“江城子” 、“西江月”、“浣溪纱” 等。 三、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边读边思考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7):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读,指正读音。(注意“谙”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4.交流生字的识记法。(课件出示8) 5.书写时应注意写什么?把每个字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6.作品反馈,看谁写得漂亮规范。 7.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

    6、值得回忆的呢?找出相关语句。学生再读再悟,理解诗意。(课件出示9)(板书:好)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过渡: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一)忆景(课件出示10)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胜”和“如”的意思。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部编版 (3)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板书:江花 江水) (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5)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男女生合作读。 (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

    7、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利用对偶句式,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2.江南的这些风景诗人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教学“风景旧曾谙”。(课件出示11) (1)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谙)“曾”呢? (2)理解“旧”的意思。简单渗透背景。理解“风景旧曾谙”。 3.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诗人也是那样的熟悉? 4.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师引读全词。 5.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课件出示12) (二)忆人 1.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创设情境。

    8、2.诗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江南的人)(课件出示13)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读能不忆江南? (指生有感情地朗读) 3.千言万语道不尽诗人对江南人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成最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 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诗人对江南景、人深深眷恋的情。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处,深情诵读全词。(课件出示14) 5.闭上眼睛,让我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回忆里。(背诵)(板书:忆) 五、赏读新词,拓展延情 1.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

    9、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 2.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课件出示15)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课堂作业新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忆江南,及白居易的其他两首忆江南。 2这么美的江南,这么美的词,请同学们用画画、作词、写导游词等方式表达你对这首词的喜爱吧。 3.品味下列语句,说说“如”的意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参考答案: 1.略 2.略 3.好像,好似。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10、皇都。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王涯春游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读绿线内的“勒、庐、笼、茫”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和书写“阴、似、苍、低”4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草原无比壮阔、四野苍茫的景象和游牧民族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教具

    11、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16)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再到大草原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17) 2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天空、草原、牛羊、蒙古包等) 3师:是啊,多美的画面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可是,中国古代的北朝有人用了简单的27个字就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课件出示18)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敕勒歌)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来试试。注意“敕”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勒” 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l”。 5. 简介(课件出

    12、示19):敕勒歌是我国在南北朝时流传在敕勒族的“乐府民歌”。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居住在我国甘肃、内蒙古一带,那里又称敕勒川。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轻声读古诗,画出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课件出示20) 出示生字:敕勒 阴山 穹庐 笼盖 苍茫 好似 低头 见牛羊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 强调多音字“勒、笼、似、见”的读音。(课件出示21) 5.把生字带入古诗,听录音读课文,对比朗读的区别,避免以唱带读

    13、; 6.师带读,生跟读,再次对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音读准。齐读。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学习第1、2句)(课件出示22):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1)你看到了什么? (2)猜猜诗中哪几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3)自由读这2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老师讲述大概意思; 敕勒: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阴山脚下静静流淌着敕勒河。天空就像一顶巨大的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穹庐:蒙古包的圆顶。 (4)“天似穹庐,笼罩四野”中

    14、“似”是什么意思呢?(好像) (5) 这两句话讲了什么?(交待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即在绵延千里的阴山脚下,描写了一幅壮美广阔的图画。表明了天的广阔与敕勒川的辽阔, 向四面望去,无边无际的田野与天相接。)谁愿意来读读这2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6)分小组赛读这2句。 4课件出示:天空、草原、牛羊。(课件出示23) (1)你看到了怎么样的什么?指名交流。 (2)在图片旁出示第3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谁愿意来读一 读这一句 (3)“苍苍,茫茫”都是指空阔辽远、没有边际的意思,你知道有哪些四字词 语也是这个意思?(如:无边无际、一望无际等)(板书:苍苍 茫茫 辽阔无

    15、边 ) (4)是呀!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当一阵劲风吹过,草丛中显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板书:风吹草低见牛羊 茂盛肥壮) (5)再读读第3句。 5诵读整首诗,试着背诵(课件出示24)。 6.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识记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指生认读。师生共同正音。(课件出示25) 2.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阴”和“阳”长得很像; “似”是“单人旁”加“所以”的“以”; 苍是“草字头”加“仓库”的“仓”; 3.在书写时,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阴”、”阳”要注意区分; “苍”的下半部分是“仓”,不是“仑”; “低”下面的一点不要漏掉。 4

    16、.练习书写。 5.交流反馈。 五、拓展延伸,小结全文(课件出示26) 1.我们领略到了我国北方辽阔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牧民们的生活。把见到的草原或诗中描写的草原变成一段语言写出来。 2.读一读描写草原的作品,画一画头脑中草原的样子。 3.课下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hu y jing nn r gu yn tinho s cn bi d tu ji sh2.读一读,再照样子说词语 苍 苍白 苍天 苍翠 南 低 3.品味下列语句。 (1)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风吹草低见牛羊。 参考答案: 1.回忆 江南 如果 阴天 好似 苍白 低头 旧书 2.南方

    17、江南 南下 低头 低下 高低 3.(1)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这就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板书设计: 忆江南 敕勒歌 江花 苍苍 茫茫 好 忆 (辽阔无边) 江水 风吹草低见牛羊 (茂盛肥壮) 教学反思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的是朗读在学古诗中的重要性。初读古诗时,要求学生自身对照拼音,做到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利用课件播放江南和大草原的风景,引导学生在图中了解

    18、诗句的意思,让学生的耳、脑、口、眼协调活动,从中感受到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和牧民富足的生活,从而渐入古诗意境。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也是引导我整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先从 “忆”、“好”入手,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及情感基调。再感受具体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图片感受,音乐渲染,资料供给,体验交流,将这两句读“胖”,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 读出这两个句子“滴水藏海”似的对江南风光的涵盖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

    19、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最后, “唱歌兼唱情”,和曲一首忆江南 ,在声韵悠扬中融化在山温水暖的江南风景中! 我认为,自己的设计理念正确,设计思路比较清晰完整,能基本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处理特殊的古诗词教学时,自己也比较大胆,能不拘一格地去解构、组合、拓展,呈现一堂“完整”的古诗词教学课,而非很抠门地“粘”着个别字、词不放,而忽视诗词的整体美及浑然天成的韵味。 不足之处有很多,大处败笔主要是“留白”不够。一堂好的语文课,肯定有一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在静中汲取、思考、品味,然后有更多智慧的生成,

    20、这样的情景与“热闹”的“师生互动”相得益彰,才能构成一堂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而我的课虽也有个别精彩的生成,但放手不够,不免显得有点畏缩。 希望自己能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深厚自己的文化功底,提升自己的课感,上出好的课!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古诗词二首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体会我国江南水乡和北方辽阔草原的美丽景色。【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江南风光,这节课我们一起北上,去塞外草原领略另外一种美丽。 2.首先,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

    21、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

    22、、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 顺势总结板书 2. 还能看到什么? 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牛羊怎么样?(茂盛 肥壮) 3.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 ) 动静结合的写法 ,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4.“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

    23、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5.“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天高地阔 辽阔无边 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 精彩片段 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草原,在远处有高高的青山,山下有很多的蒙古包。 生2: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草原上的草很茂盛,在那高高的山下,有很多圆顶的蒙古包。 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

    24、在图片旁出示这两句诗):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四行诗,想想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自由读这四行诗后想了一下举手,请一名学生回答。) 生1:我想知道“敕勒川”是什么意思。 生2:我不明白“笼盖四野”的意思。 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敕勒川是这个民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读读这两行诗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像想读? (再请一名学生读) 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

    25、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师:是呀,草原可真大啊!“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还有谁想读? (再请两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 (生非常兴奋!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你们都读得很不错!所以男女生都得第一! (学生欢呼起来) 师: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自由读读最后三行诗。 (学生自由读诗句,看课件。) 生1:诗人还看到天空蓝蓝的,很辽阔,草原上的草长得绿油油的。一阵风吹来,草被吹弯了,露出很多牛羊。 生2:诗人看到了蓝蓝的天空辽阔无边,

    26、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而且草长得很高,很茂盛。风一吹把草吹弯了,露出了成群的牛羊。 师:你们把这个画面描述得真美!肯定有很多的感受。想想,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生1:我体会到这儿非常美。 生2:我觉得这儿的牛羊肯定长得很肥,因为这儿的草长得很茂盛,牛羊吃得好就长得壮! 师:牛羊长得这么壮,这儿牧民的生活怎么样呢? 生2:他们每天能看到怎么美的景色,肯定很幸福! 生3:我觉得牧民的生活很富有,他们养的牛羊这么壮,一定可以卖很多钱。 师:对呀,能生活在这么美的大草原上是多么幸福的事呀!谁愿意把最后三行诗句读一读? (生抢着举手,请

    27、一名学生读) 师: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还有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老师听出你也很喜欢大草原,看!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让大家看到了这么多的牛羊! (很多学生都想读。) 师:你们有信心把整首诗读好吗? 生(异口同声):有! 师:好,自己先在下面练习练习,你们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可以和同桌读,还可以几个人表演读,最好能把这首诗背下来。 (学生在下面自由练读。) 师:谁先来试试?读得好,你们就把掌声送给他! (学生争要读。请34名学生配乐读) 师:看到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想读一下。 (学生听得很认真,听完后鼓掌) 师:我们来齐背这首诗,希望大家都能背出自己的感受,这样你们会比老师背得

    28、还要棒。如果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着书读。 (学生配乐齐背。) 师: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学生作画,师巡视。) (展示绘画作品) 备课资料 1.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

    29、等。 2.轶事典故 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藏书故事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家藏书。后擢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贬为江州司马。文宗即位,迁刑部尚书。武宗时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对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 有卓著的贡献。在整理集贤院藏书时,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藏书,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30、私家藏书颇富,建有藏书楼,名“池北书库”。他曾作池上篇,言其“罢刑部侍郎时,有栗千斗,书一车”。著有白氏长庆集等。他曾以自己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词语佳句类书白氏经史事类六帖(又名白氏六帖),分为1 367门。宋代黄鉴著杨文公谈苑记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抄录成书。”可见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资料时,就开始以类汇集。另编有元白因继集、刘白唱和集、洛下游赏宴集(又名洛中集)等。 3.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北朝民歌,以它特有的韵味和美学思想,在我国民歌史上独呈异彩。北朝民歌粗犷质朴、坦率真诚的

    31、民族性格美;贵壮尚武、尊强崇健的民族风格美;高高亢激越、豪迈奔放的民族情怀美,敬重女性、歌颂女杰的人性美以及词义贞刚、贵乎实用的美学观,构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美学特色。 4.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古诗词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u y jing nn r gu yn tinho s cn bi d tu ji sh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 (2) 同“现”,呈现。( ) (3) 熟悉。( ) 3.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 风吹草低见牛羊。 4.“风景旧曾谙”一句中,“曾”的意思是( );“谙”的意思是( )。 5.根据诗句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诗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句的意思是:_。(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样的美丽风景,我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 6.课外延伸。 描写山水风光的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语文上7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敕勒歌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