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 资源ID:2423466       资源大小:30.0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1、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单元要点以及学法说明: 古代记叙散文,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或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第二单元主要包括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课文。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学习本单元需要注意反复朗读,细心体会。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 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

    2、展的一场外交斗争。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一词多义】 1、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深奥,微妙) (4)动刀甚微 (轻微) (5)周室卑微,诸侯相并 (衰败,衰弱)

    3、 2、若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假如) (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3)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3、辞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言辞,词句) (3)归去来兮辞 (一种文体) 4、鄙 (1)越国以鄙远 (边邑,以为边邑)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3)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 (4)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轻视,看不起) (5)鄙臣不敢以死为我 (谦辞,谦称自己) 【古今词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4、: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 【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夜缒而出,见秦伯 (在夜里)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面) 2、名词做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军) 3、动词做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4、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邻之厚 ,君之薄也 (加强,削弱) 5、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消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 6、意动用法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以为疆界)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以为边界)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2、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若舍郑以(之)为东

    5、道主 敢以(之)烦执事 3、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夫晋,何厌之有 【文言实词、虚词】 1、而 (1)夜缒而出(而,修饰连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而、顺承连词) (3)今急而求子(而,才,表顺承), (4)朝济而夕设版焉(而,表转折,连词) 2、以 (1)敢以(之)烦执事(以、介词、用、拿) (2)越国以鄙远(以、表顺承连词)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作为) 3、之 (1)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的标志)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结构助词,的) (4)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4、焉 (1)然郑亡,子亦

    6、有不利焉(语气词,不译)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为什么) 【重点句翻译】 1、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2、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3、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指晋国)增加土地呢? 4、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图,考虑,图谋。 5、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6、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以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7、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

    7、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是到不了这个地步的。 8、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 9、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能满足的呢? 【文学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5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烛之武,郑国大夫。 二 荆轲刺秦王

    8、【课文简介】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 【通假字】 1、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返回。) 2、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yu,喜欢,高兴) 3、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4、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5、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6、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8、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n xin)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n。 9、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1、荆轲奉

    9、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12、卒起不意卒,通“猝”,c,仓促,突然。 【一词多义】 1、见 (1)见陵之耻:被(表被动) (2)图穷而匕首见通现,看到 (3)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召见 2、诚 (1)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实在 3、顾 (1)顾计不知所出:不过,只是 (2)顾笑武阳:回头 (3)将军宜枉驾顾之:回来 4、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为表被动) (2)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3)为变徵之声:发出 5、说 (1)说尽心中无限事 (讲述,谈说)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3)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4)秦王必说见臣(喜欢,高

    10、兴) (5)师说(古代一种文体) (6)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古今词义】 1、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 古义: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故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古义:对待。 今义:遇到,碰以。 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 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

    11、不顾忌。 8、左右乃曰 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 金: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特指黄金。 【词类活用】 1、进兵北略地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函封之 (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3、前为谢曰 (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4、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5、左右既前 (同上。) 6、其人居远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7、使以闻大王(动词使动用法

    12、,使听到。) 8、太子迟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9、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状语,向上。) 10、群臣怪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11、箕踞以骂曰 (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12、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13、乃欲以生劫之(形容词作状语,活着。) 【特殊句式】 1、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3、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3、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4、省略句 (1)秦王购之

    13、( 以 ) 金千斤 (2)欲与 ( 之 ) 俱 ( 往 )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5、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文言实词、虚词】 1、发 (1)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2)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3)发尽上指冠 头发 2、故 (1)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3)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 (4)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 (6)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 (7

    14、)故人具鸡黍 老,旧 3、诚 (1)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 4、度 (1)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 (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 5、顾 (1)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2)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3)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 6.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2)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3)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4)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5)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6)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7.而 (1)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

    15、也 却,表转折 (4)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重点句翻译】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燕太子啊! (3)人不敢与忤视 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4)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 【文学知识】 1、战国策 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填人名)

    16、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是一部(填体裁)史书。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载了各国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背景材料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

    17、,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三 鸿门宴 【课

    18、文简介】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项羽和刘邦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斗争。本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交代鸿门宴的由来;第二部分是写鸿门宴上的斗争;第三部分是叙述鸿门宴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壁而范增破斗;刘邦至军诛杀曹无伤。作者通过这次宴会的全过程,生动的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应攻伐而有“妇人之仁”。 【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毋,通“无”,不要。 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9、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 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 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12.坐,通“座”,座位。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于坐 1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一词多义】 1、为 (1)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动词,是, (2)使子婴为相 动词,做,担当, (3) 窃为大王不取也 动词,认为, (4)谁为

    20、大王为此计 动词,出,制定, (5)且为之奈何 动词,对付, (6)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呢, (7)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替,给, 2、故 (1)故听之 连词,所以) (2)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3)故遣将守关者 副词,特意) 3、辞 (1)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2)未辞也(告辞,辞别) (3)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4、幸 (1)妇女无所幸(宠幸) (2)故幸来告良(幸而) 【古今词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21、。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词类活用】 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于是项伯复夜去。 5.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亡去不义。

    22、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6.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7.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9.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10.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13.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

    23、作的处所。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17.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18.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9.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20.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21.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2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2、省略句: (1)沛公军(于)霸上。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为(吾)击破沛公军。 (4)具告(之)以事。 (5

    24、)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6)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7)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8)还军(于)霸上。 (9)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 (10)竖子不足与(之)谋。 (11)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12)如彘肩上 3、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晋属今为之虏矣 4、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何辞为? 5、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长于臣。” (5)得复

    25、见将军于此。 【文言实词、虚词】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故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5. 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6. 若 若入前为寿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讵能若是乎 7. 然 沛公默然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8.于 向,对:贪于财货 比:长于臣。 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

    26、就此:不如因而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依靠、凭借:因人之力而敝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制定: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处理对付:为之奈何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11.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12.且 将:若属皆且为所虏 尚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况且:且焉置土石? 【固定结构】 无所:没有的

    27、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 如“为之奈何?” 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谁更)?表示比较。 如“孰与君少长?” 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 为所:被表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用来的。 如“军中无以为乐”。 有以:有用来的。 如“项王未有以应”。 何为:表反问。 如“何辞为?” 【重点句翻译】 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刘邦)现在进了关,没有掠取财物,没有宠幸妇女,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 2.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这个时候正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从(刘邦)一起死。” 3.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现在事情危急,幸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