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安全评估报告.docx

    • 资源ID:2416967       资源大小:200.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安全评估报告.docx

    1、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安全评估报告设计情况重点说明各种防护的设计与施工顺序说明。施工情况重点说明施工顺序、桥梁孔桩施工安排与进度情况、各类防护的施工安排与进度情况。监测情况:点位布置、监测频次、数据整理分析、结论。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安全评估报告1、编制依据1.1 根据京福客专安徽公司京福安质电传201212号文关于节后复工报告审批程序的通知有关要求编制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现施工阶段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报告。1.2 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规定。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

    2、0241号;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2007;现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业主相关要求;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1.3茶口亭隧道设计图合福施图(隧)47;1.4茶口亭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5茶口亭隧道进口段隧道及地表变形处理变更设计图合福施图(隧)修47;1.6 风险评估的阶段安排;目前我分部仅进行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2、工程概况茶口亭隧道进口位于安徽省休宁县五城镇巷坑村,隧道全长944m,茶口亭隧道进口段变更里程为DK340+125 DK340+193.5段,茶口亭隧道进口段地势陡峻,为Pt2m千枚状粉砂岩,全风化层深厚,节理发育,岩体破碎,浅埋偏压。

    3、受地形影响,施工临时便道修建在隧道进口前方,对原状边坡岩体产生了破坏,又防护不到位。配件和空压房设置在洞口右侧,30m范围内削坡斩脚,高度7m,未作临时支挡,且空压机房水下渗。洞内左侧DK340+145.55DK340+155段边墙初支变形明显,纵向喷砼裂纹已贯通,局部有脱皮现象,隧道右侧4m边墙范围内有纵向喷砼裂纹已贯通,脱皮现象。洞口段拱顶出现一条纵环向细微裂纹,洞口DK340+145.555右侧边仰坡变形,局部临空面坡体溜塌约20余方,经地表调查洞顶天沟至距暗洞口40米左右范围内地表发现多条平行羽状裂缝,可见裂缝5条,均分布在线路右侧,裂缝宽度最大为12mm。3、原设计情况茶口亭隧道进口

    4、DK340+125140.555段为隧道洞门,采用桥隧相连开孔式洞门结构;DK340+140.555145.555段为明挖段,采用偏压路堑式明洞(墙底开挖);DK340+145.555185.555段围岩级别为级,预支护措施为洞口长管棚,开挖方法采用四步CD法;DK340+185.555195段围岩级别为级,预支护措施为双层小导管,开挖方法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洞口及明洞边坡及回填后的仰坡采用骨架护坡,进暗洞前应对拱顶开挖线外23m范围采用喷锚网防护,同时对临时边坡和明洞仰坡采用喷锚网防护,锚杆采用22砂浆锚杆,L-4m,间距1.51.5m,梅花形布置;喷射混凝土采用10cm厚C25网喷混凝土

    5、,钢筋采用8,网格2525cm。DK340+123140.555段结构基础位于全风化层中,其中DK340+123+136.555段设计采用CFG桩处理,桩径0.5m,间距1.5m1.5m矩形布置,处理宽度18m,深度伸入强风化岩层不小于0.2m,加固后地基基本承载力应不小于350kPa;DK340+136.555+140.555段设计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换填,换填深度伸入强风化岩层不小于0.5m。4、变更后的设计情况茶口亭隧道进口取消桥隧相连结构,采用墙式洞门,隧线分界里程为DK340+141.955,洞口里程为DK340+145,隧线分界与洞口里程之间设置刚性基础。DK340+145DK34

    6、0+175段采用c型复合式衬砌断面,初支钢架采用HW175型钢,间距0.6m。取消拱部和边墙锚杆,拱墙采用3m超前周边注浆加固围岩。右侧边墙采用22的砂浆锚杆加固,长6.0m,间距1.21.2m。DK340+175DK340+193.5段由于拱部已进入强风化层5m左右,衬砌结构仍采用b型复合衬砌,钢架设计为22a型钢钢架,钢架纵向间距0.6m。DK340+145DK340+180段拱部覆土较薄,为避免拱部系统锚杆施作时干扰地表锚索(杆),设计考虑取消拱部系统锚杆。DK340+145DK340+165段由四步CD法调整为六步CD法,DK340+165DK340+185.555段仍采用四步CD法,

    7、超前预支护措施维持原设计。DK340+125DK340+193.5设计采用地表加固防护处理措施。在茶口亭隧道进口明暗分界DK340+145处横向设置3根抗滑桩防护(编号为、号)。其中左侧设置1根抗滑桩防护,桩长为23m,右侧设置2根抗滑桩防护,桩长为28m,抗滑桩尺寸2.75m(横向)3m(纵向),桩身均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浇。抗滑桩之间设置端墙,端墙结构厚度2.4m,端墙与衬砌及抗滑桩之间采用锚筋连接,使端墙、抗滑桩和衬砌成为一个整体。本隧道为单面上坡,为避免对前方桥台和锚固桩的冲刷,在洞口刚性基础内设置沟槽过渡,并引向线路左侧的横向水沟。横向水沟尺寸为80cm(深)60cm(宽),水沟壁

    8、厚30c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横向水沟流向左侧谷地,坡度不小于2%,尾部做成台阶状。隧道左侧DK340+145.555+148.305、DK340+150.555+153.305、DK340+160.555+163.305左侧距线路左中线14.93m处设抗滑桩(编号为、号)桩间距(中对中)为5m。其中、号桩长均为26m,号桩长为29m。桩身均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浇,抗滑桩截面尺寸2.75m(纵向)3m(横向)。DK340+150.555+158.305左侧距线路左中线14.93m处设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编号为号),桩身均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浇,抗滑桩截面尺寸2.75m(纵向)3m(横

    9、向),桩长为32m。桩上设两孔单支点预应力锚索,锚索共计2根。DK340+153.5+193.5段隧道顶设二四排承压板锚索,其中DK340+153.5+163.5锚索纵、横向间距2.5m,DK340+163.5+169.5锚索纵、横向间距3m,DK340+169.5+193.5锚索纵、横向间距4m。DK340+145.555+178右侧距线路14m左右自然边坡采用承压板锚索防护,沿线路方向锚索间距3m,垂直线路方向锚索间距4m,锚索设计长度为2236米,锚索孔深分别为22.236.2米,承压板尺寸:1.51.5m 。DK340+147.25+162.25桩顶一级堑坡设置长锚杆处采用框架梁锚杆结

    10、合基材植生防护,边坡坡率为1:1.5。DK340+147.675+149.625(型桩与型桩之间)原坡面采用全坡面挂网喷砼+桩间锚杆(共3根)。DK340+157.375+159.625(型桩与型桩之间)原坡面桩间回填设锚杆(共4根)。DK340+148.5+162.375桩顶边坡采用基材植生防护,边坡坡率为1:1.5。山坡边坡设置位移观测桩。隧道右侧冲沟回填黏土夯实,冲沟终点里程为DK340+321.7,洞顶DK340+155.5里程截水天沟回填粘土夯实,回填表面撒草籽防护。洞顶DK340+175附近在滑动线以外5m增设截水天沟。洞口段洞顶上方存在危岩落石,设计考虑在截水沟外约5m左右设置5

    11、m高,长为30m的SNS被动防护网一道。施工顺序:先进行右侧承压板锚索施工 右侧抗滑桩施工左侧边坡刷坡并及时进行锚索施工、防护 正面抗滑桩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 明洞结构施工 隧道洞身施工。5、施工情况目前我分部茶口亭隧道出口已开挖到DK340+218,进口采用六步CD法开挖,已暂停,步掌子面里程DK340+168,步掌子面里程DK340+162,步掌子面里程DK340+160,步掌子面里程DK340+152,、步仰拱支护及仰拱DK340+145.555+151成环。进口边仰坡清表工作已完成,右侧承压板锚索已全部成孔,左侧边坡承压板锚索还剩26根未施钻,预计2012年12月20日茶口亭隧道进口边

    12、坡承压板锚索将全部成孔。1、3号抗滑桩已开始施做锁口,洞口四根现浇桩已开始开挖。巷坑大桥2#墩桩基已全部开挖完成,预计12月25日完成灌注,1月15日完成2#墩承台施工。1#墩桩基正在开挖,目前已累计开挖94.4米,还剩235米,预计1月25日完成桩基灌注,2月20日完成1#墩承台。考虑到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加固与防护施工关系到茶口亭隧道进口出洞及巷坑大桥施工安全,所以茶口亭隧道出口掌子面达到DK340+195之后需待洞顶承压板锚索、抗滑桩及洞口现浇桩施工完成后,才能继续开挖出口段(DK340+195-165)。截止2012年12月13日,茶口亭隧道出口掌子面里程为DK340+221,至DK34

    13、0+195,级围岩还剩26米,按级围岩2m/天的开挖工率计算,预计到2012年12月26日掌子面里程开挖到DK340+195处。6、监控量测情况从2012年7月21日开始,对巷坑大桥1#墩大里程侧边坡布设了7个量测点,便道布设了6个量测点(B1B6)进行每天监测,2012年9月20日、10月14日、11月15日对1#墩大里程侧边坡又陆续增加了8个量测点,12月5日根据茶口亭隧道进口段隧道及地表变形处理变更设计图的要求,对巷坑大桥1#墩大里程侧便道边坡又增加了4个量测点(B7B10),点位布置图详见图1,每天进行观测。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截止12月13日,便道边坡上的B1号桩累计下沉量为-40.

    14、8mm,B2号桩累计下沉量为-38.3mm,B3号桩累计下沉量为-28.7mm,B4号桩累计下沉量为-41.1mm,B5号桩累计下沉量为-38.0mm,B6号桩累计下沉量为-36.7mm,B7号桩累计下沉量为-2.3mm,B8号桩累计下沉量为-2.9mm,B9号桩累计下沉量为-2.7mm,B10号桩累计下沉量为-3.4mm。图1 监控量测平面布置图7、沉降分析及图表根据目前对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进行观测的数据,得出各个量测点的变化曲线图如下:图为B1点的累计下沉为-40.8mm图为B2点的累计下沉为-38.3mm图为B3点的累计下沉为-28.7mm图为B4点的累计下沉为-41.1mm图为B5点的累计下沉为-38.0mm图为B6点的累计下沉为-36.7mm图为B7点的累计下沉为-2.3mm图为B8点的累计下沉为-2.9mm图为B9点的累计下沉为-2.7mm图为B10点的累计下沉为-3.4mm8、安全评估结论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现阶段通过监控量测数据分析,最大下沉值为41.1mm,符合监控量测规范要求不大于50mm,分析得知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可组织正常施工。


    注意事项

    本文(茶口亭隧道进口边坡安全评估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