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 资源ID:2393535       资源大小:28.6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1、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2013-01-26 12:18 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剥落(b) 栖息(q) 周公吐哺(f) 蜗角虚名(jio) B笑靥(y) 龟裂(jn) 放浪形骸(hi) 运筹帷幄(wi) C粗糙(co) 浸渍(z) 呱呱坠地(g) 陨身不恤(y) D慰藉(j) 铁砧(zhn) 茕茕孑立(qing) 异曲同工(q)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2、A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 B大多数疾病的发生,是因为基因组的差异与调节基因的环境不协调而引起的,所以,要与我们的基因建立起和谐关系,善待自己。 C写作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要“会爱会恨”,同时也要敢爱敢恨,爱什么、恨什么,如何爱、如何恨,都是我们写作的内容。 D“弘扬传统孝道,体验亲情,学会感恩”大型报告会将于2013年1月26日在校大礼 堂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作演讲。3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

    3、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合称“前四史”,它们都是我国正史的名著。 B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兰亭集序陈情表等。陈情表中的“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C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王实甫,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D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戏剧代表作之一。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是(只填序号)(4分) 荔枝呈心脏彤、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 。 。 。 ,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旧记载有细长如指

    4、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 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5某中学高二年级准备开展“史记读书沙龙”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一则宣传语。(5分) 要求:联系该书内容;表达简明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40字。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留侯论苏 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

    5、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日: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

    6、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人,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苏轼文集)注:留侯:即张良,字子房,辅佐刘邦平定天下,被封为留侯。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7、分)A其间不能容发 间:中间,空隙 B句践之困于会稽 于:被 C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卒:通“猝”,突然 D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所以:的原因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本文围绕“忍”字,选取张良寻人刺秦、圯上受书和辅汉建功几件事,说明了张良最终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 B本文写了不少历史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的能忍。写荆轲、聂政、项羽以及郑伯是反衬;而写勾践则是正衬;写刘邦既是正衬又是反衬。C本文结尾用张良的“状貌”反衬他能忍的胸怀,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同时也是对上文的进一步引申阐发,含蓄而余味无穷。 D与史记中关于刘邦“有天下”和项羽“失天

    8、下”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刘邦的胜利和项羽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8用斜线“”给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6处)(3分)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甜译成现代汉语。(i0分)(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3分) (2)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3分)(3)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4分) 。三、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

    9、,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 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中的“飞将”原指谁?司马迁为他写的列传结尾引用一句赞扬他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受到人们敬仰的谚语是什么?(2)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的“满”字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3)请简要概括诗中这位边防将帅的形象特点。(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论语子路篇) (2)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司马迁史记报任安书) (4) ,衣食足

    10、而知荣辱。(司马迁史记管仲列传) (5)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6)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7)惨象,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l215题。司马祠和 谷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郭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

    11、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

    12、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

    13、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年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

    14、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圆的墓冢,读方的祠院。读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选自2003年6月18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2文章是围绕游谒“司马祠”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13第段中的“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4请赏析文章结尾画线的语句。(4分)15请联系全文,探究文中的“这是天问”中司马迁“天问”的深层意

    15、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618题。想象空间和现实空间王福仁 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空间不同于现实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空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

    16、无所谓想象力丰富还是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自然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 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像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之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

    17、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 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

    18、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所以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现代中国异城小说研究序,有删改)16第段中自幼目盲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6分)18请简要概括文中“想象空间”的含意。(6分)七、作文(70分) 19请以“朝前赶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 角度自选;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徐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

    19、8分)1.(3分)B(A.哺:b;C.殒;D.藉:ji)2.(3分)A(B.结构杂糅:将“是因为”与“是引起的”杂糅在一起。可删去“因为”。C.因语序不当造成了不合逻辑,应将“会爱会恨”与“敢爱敢恨”调换。 D.表意不明,“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3.(3分)C(王实甫不在元曲四大家之列;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4.(4分)。5.(5分)答案示例: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读史明志,鉴古通今。史学经典,请读史记!【所写的阅读宣传语必须针对这次读书沙龙活动的背景,宣传的对象是 “书”, (1分)宣传的目的是让人阅读史记。(1分)推介力、鼓动力都要具备。(1分)还要表达简明得体,至少使用

    20、一种修辞手法,(1分)不超过字数。(1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B(于:在)7.(3分)B(“写郑伯是反衬”错。写郑伯是正衬)8.(3分)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或者: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每处0.5分)9.(10分)(1)(3分)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也不愤怒。(“者”、“卒然”、“加之”各1分)(2)(3分)国君能够委屈自己,谦逊待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为他效命。【“下人”(屈己待人)、“信”(

    21、使信服)、“用”(为所用),各1分)】(3)(4分)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要不是张良,谁能够保全他呢?(“犹”、“其”、“全”以及“其谁全之”疑问语气各1分)(各句翻译句意不通顺的,要酌情扣分)附:留侯论参考译文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越常人的气度和节操,人之常情所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人被侮辱,就会拔出起剑来,挺身上前搏斗,这算不上真正的勇敢。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对他加以侮辱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十分宏大,志向非常高远的缘故。张良在圯上接受一位老人赠送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

    22、考验张良呢?再说,圯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成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秦国正很强盛的时候,秦王嬴政用种种酷刑来对付天下的读书人,那些住在家里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古代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试图在一次狙击中逞其志。在那时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那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张良有超过世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想采用荆轲、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圯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用傲慢无理的方法,来重

    23、重折服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轻人是可以教好的。”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他以表示臣服。庄王说:“国君能够委屈自己,谦逊待人,他的百姓必定信服他并为他效命。”于是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困于会稽山上而归降吴国,带着臣妾到吴国去做人质,在那里整整三年没有流露出任何厌倦与不满。(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勇。那圯上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圯上老人和张良素不相识,突然

    24、在郊野之间相遇,却傲慢地命令张良去替他干奴仆所干的事,张良却十分坦然地去做了,一点也没用惊诧愤怒的情绪,这就是秦始皇不能惊扰他的谋略而使其盲动,项羽无法使它激怒而去冒险的原因。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因为不能忍耐,所以虽然所向无敌,但他轻率地使用他的锋芒。汉高祖却能忍耐,保全他的锋芒,等待项羽衰弱了(再和他争锋)。这完全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为此发怒了,立刻从言语好脸色上显露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刘邦)还是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要不是张良,谁能够保全他呢?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1)(2分)(西汉名

    25、将)李广(1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分,错一处不得分)(2)(5分)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边关西山的夜晚,秋风飒飒,寒云飘飞,冷月洒照。(3分)一个“满”字,把那阴沉肃穆、战云密布的气氛渲染得更为浓重,更为形象。(2分)(3)(3分)对战争有高度的警觉和敏感;有刚毅果敢、斗志昂扬的豪迈气概;蔑视敌人,有战则必胜的信心。(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8分)(1)虽令不从 (2)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4)仓廪实而知礼节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6)禾黍秋风听马嘶 (7)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每空1分,错一字则

    26、该空不得分)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2.(6分)景仰司马祠:叙写孕育了司马迁的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前往司马祠:重点叙写了负载史圣精神的古道、牌坊和神道,体现史迁精神光照后世。(2分)拜谒司马祠:叙写了作者拜谒史迁墓碑、塑像、墓冢和墓柏的感受与思索。(2分)13.(4分)统领下文内容,(1分)暗示下文将要通过对墓碑、塑像、墓冢和墓柏这些司马祠“有形”的描写,来揭示各自负载着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1分)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1分)表明文章虚实结合的构思。(“有形”为游谒实景,“无形内涵”是对历史沧桑的回顾)(1分)14.(4分)这句话综

    27、合运用象征、拟人和排比等多种手法,(1分)连用四个“读”字,描写雄鹰俯瞰太史祠的景象,生动形象、多视角(多角度)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思和愿望(1分):司马祠所展现的史圣的精神人格如同一部揭示历史与透视现实的大书有圆、有方、有直、有弧,值得仔细品味和深刻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三种“手法”,答出任两种即可得1分)15.(6分)问上天:为何一生饱经磨难?问天子:为何不能广开言路?(为何对我施以宫刑?)问祖先:不能埋入祖茔是谁的悲哀?问世人:能不能理解我“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的良苦用心?问后人:我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我的著作能否扬善弃恶?)(每点1分,答出5点得满分)(本题是道半开放的评价

    28、型探究题,要紧扣题干要求,立足文本,参照所学,分条评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得6分,答出三点得4分,答出两点得2分,只答出一点可给1分)六、现代文阅读:议论类文本(15分)16.(3分)证明了(1分)“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空间来”的观点。(2分)17(6分)首先提出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有着根本的差别的观点;然后具体阐释二者的根本差别:想象空间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现实空间则是客观存在的;最后总结全段,得出“想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的结论。(每层2分)18.(6分)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

    29、造开拓出的超越现实空间的想象的世界。(每点3分)七、作文(70分)19.(70分)第一,评分标准:详见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第二,立意点提示:“朝前赶路”要由自己的灵魂(思想)来指导。无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盲目的人不可能获得人生的硕果。“朝前赶路”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正确的方向(即“赶路”必须明确“前方是什么”,为什么要“赶路”)。随大流是不可取的一种人生态度,随大流的人最后必定一事无成。要关注“朝前赶路”的过程。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要学会欣赏沿途美丽的风景,观看风景,享受人生,不要只是匆匆地赶路,目的并不是一切。人生是个单行道,错过的风景会让你追悔莫及。为了更好地“朝前赶路”,要不断回顾与反思。回顾,是对走过的路的小结,反思是将回顾提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总结经验与教训,以便更好地往前走。这是人生的智慧。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徐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