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小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ocx

    • 资源ID:2393486       资源大小:32.3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小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ocx

    1、国小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研究国小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漫画是近年来相当受到儿童欢迎的大众图文产品,然而因为政策的关系,漫画并没有受到鼓励与展,产业分级也不理想,本土漫画发展停滞,导致日本漫画倾销。而儿童面对这样的大众图像产品,又经常会不经意的表现在视觉艺术活动创作上,如果我们可以运用学校教育的机会,经由课程及图像的分析、设计,协助儿童学习图像表现的可能性,能够激发出儿童内心所存在的旺盛创造力。本文首先简述中外漫画的大致起源,并从漫画论文研究论述与参考数据中分析漫画图像的表现形式,并依此设计高年级儿童漫画图像教学简例,提出高年级儿童漫画图像教学策略如下:1、培养学生欣赏漫画图像

    2、的能力。2、多方面引用漫画作品来源并制作鉴赏教材。3、鼓励儿童自发性创作及分享漫画。4、结合不同领域的艺术媒材实施漫画图像教学。在外来文化的强大压力下,如何激发孩子们最独特的创意表现,提升全民美感意识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希望,也希望经由漫画图像的教学,可以让儿童结合兴趣去表现自己的美感及创造力,并提出建议如下:1、持续研究漫画应用于视觉教育或图文教育领域。2、多鼓励本土漫画及图文表现人才的培养。3、导正社会对于漫画等通俗文化的印象。1、 绪论1、 研究动机与目的在现代廿一世纪中,各种多元的大众文化媒体刺激笼罩在儿童的生活环境中,电视、电影、计算机、网络、电子游戏、卡通动画、漫画、文学读物、图画书

    3、绘本等,每一种媒体都在传播着不同的讯息故事,而儿童在面对这么多样的信息刺激时,其实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模式,并解读其中的乐趣(2004 邓羽秀)。面对现今社会如此复杂的信息环境,对于孩子的视觉艺术教育方面,我们能否发掘出更多样的可能性,引导孩子去分类及吸收各种大众文化所产生的符号或画面,解读之后转化成为孩子的经验,而我们是否可以将通俗的大众文化运用在视觉艺术教育gl4上,以儿童经常接触的漫画来看,到底是属于文学的一环?还是视觉艺术的分支?到现在并没有一定的说法,因为漫画就是具有结合图画及文字,再加上读者的想象力填补的一种独特表现媒材。儿童的视觉成长过程是先注意图像的符号,最后才学习理解文字,而

    4、这也正是漫画会对于儿童造成如此强大吸引力的因素。在过去对于儿童阅读漫画一直存在着正当性的质疑,觉得会影响正常学习成就,戕害儿童纯洁的心灵成长,如果我们不去讨论漫画的教育意义或社会价值,只纯粹以一种图画结合文字的表现媒材去思考漫画的图像运用在视觉艺术教育上的策略,我们可以引导儿童认识或欣赏漫画图像的魅力,分辨及解读良好的漫画画面及粗糙的漫画画面,藉以提高儿童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并应用于艺术活动及生活之中。因此,根据此动机,提出以下的研究目的:(一)、探讨与漫画有关的研究理论。(二)、分析漫画图像的表现形式。(三)、设计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的教学简例。(四)、探讨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2、 研究

    5、方法以文献分析法整理漫画相关书籍、论文,分析归纳后探讨漫画的发展简史,并探究漫画图像的表现元素,设计符合国小高年级学生漫画图像教学之课程设计,最后提出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的策略。3、 研究范围及限制本研究范围以国小高年级学生所进行之视觉艺术课程为设计区块,考虑高年级学生对于漫画媒材的识读能力较佳,并不探讨漫画的阅读指导,社会价值或产业现况,仅就漫画图像形式的角度,撷取适合视觉艺术欣赏教学的部分并设计课程简案,发展学童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不实际进行教学活动实验。4、 名词解释(一)、漫画是一种结合图画、文字、图框的文本创作,常以幽默、讽刺、夸张为主要表现风格,主要可分类为单幅漫画、四格漫画以及连环

    6、漫画,题材多元,无论是科幻、幽默、社会写实、运动、或讽刺评论的内容皆有作品,单幅及四格漫画经常登载于报章杂志,连环漫画多以出版成书贩卖,近年由于网络世界发达,亦有许多漫画作品于网络平台发表。(二)、大众文化泛指精致文化之外的次级文化,经常具有商业行为,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地区上的文化。大众文化的内容主要由散播文化物品的工业,例如电影、电视、出版社等媒体塑造。流行文化并不只是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物的总和,而是由社会上接触这些产物的人与传播媒介的互动所产生的。(三)、图像欣赏教学引导学生透过视觉文化艺术品体会美感价值及自我表现,通常以精致艺术(美术)及大众艺术(大众文化产物)为教学活动内容。课程实施包含表

    7、现活动、审美活动及生活实践活动三方面的整合教学。透过各种包含视觉要素以及视觉形式原理、心理原则等教学课程,去解读、理解图像所表现的美感或传达含意,增加视觉美感的涵养,以利学生分析与接受视觉文化,本文中所提及的视觉欣赏、艺术鉴赏等皆包含在内。2、 文献探讨一、漫画历史简介漫画是一个新兴的表现媒材,或许有人可以将远古时代人类文明的洞穴壁画当作是漫画的开始,但是实际上提到漫画二字的出现,东、西方的的解读不一,以下整理东西方漫画的相关资料:中国漫画大事记1、北宋时称栖息于黄河边的水鸟黑面琵鹭为漫画,这时候的漫画指的是一种名词。2、清乾隆年间杨州八怪金农(1687-1762)在其冬心先生杂画题记中提到五

    8、月家乡杨梅成熟,离家多年后他漫画折枝数颗,以解乡愁,这里的漫画是指随性、写意的作画,这里的漫画是一种动词。3、1907年天津出版人镜画报,内有讽刺画、滑稽画、随意画等形式的漫画出现。4、1910年上海申报发行,报上每日刊载讽刺漫画。5、1918年沈泊尘创办的上海泼克,是中国最早的漫画专门杂志。6、1925年上海丰子恺发表子恺漫画,是中国近代创作漫画的第一人,从此确立中国使用漫画的专有名称。7、1936年第一届全国漫画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日本漫画大事记1、十二世纪鸟雨憎正(1053-1140)的鸟兽人物绘画,运用中国水墨笔法,表现日常题材,充满趣味,后世之人仿效其画风,并将作品风格称为鸟羽绘,日本

    9、漫画业界奉为祖师爷。2、1814年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1760-1849)出版北斋漫画,带动了日本漫画的流行,并正式将漫画一词运用在画作中。3、1862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发行日本笨拙漫画杂志,内容有时事及风俗漫画。4、1900年代东京泼克等漫画杂志发行。5、1912年冈本一平成立东京漫画会,定期举办漫画展,并推行欧美漫画。6、1923年桦岛胜一所作阿正的冒险成为日本第一位漫画偶像。7、1946年代开始,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将电影拍摄的手法运用在漫画创作上,造成日本现代漫画风格的产生。西方漫画大事记1、十八世纪开始,英国霍加斯(1697-1764)的讽刺画、肖像画揭开了近代漫画的序幕。2、哥雅(

    10、1746-1828)的蚀刻讽刺版画更可视为欧洲漫画风格的前导者。3、十九世纪中,欧洲各国出版许多漫画杂志、报纸,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讽刺、幽默漫画,大多以石版画制作,以法国杜米埃(1808-1879)为佼佼者。4、1845年英国笨拙(Punch)讽刺杂志发行,掀起批判漫画的风潮。5、1895年美国Yellow Kid(黄孩子)成为第一位连环漫画明星。6、1900年代美国故事漫画(Comics)兴起。7、1920年迪斯尼卡通人物诞生,成为新偶像。8、1930年起泰山、超人等肌肉人物漫画造成风潮,流行至今。9、1960年李奇登斯坦(1923-1997)以撷取当代漫画家作品画面进行重组、安排的方式进行漫

    11、画绘画系列作品。台湾漫画大事记1、1905年台湾泼克发行。1、1945年台湾光复,报纸刊载漫画蓬勃,漫画具有社会教育的功能性。2、1953年3月学友杂志创刊,台湾第一本儿童漫画刊物,并带动台湾漫画杂志兴起,增加漫画家的发表舞台。3、1963年漫画周刊(原漫画大王)停刊,自1953-1963年间为台湾漫画的黄金时期,名家倍出,创作力旺盛。4、1962年行政院通过编印连环图画辅导办法,漫画出版前需先审核通过。5、19671987年由国立编译馆接办漫画审查工作,从此造成本土漫画创作之断层期,大量日本盗版漫画崛起。6、1980年台湾中生代漫画家再起,多位名家接续台湾漫画创作生命力。7、1985年时报出

    12、版欢乐漫画半月刊,举办第一届全国漫画大擂台,本土漫画家再起高峰。8、1992年新著作权法实施,漫画版权受到重视,但本土漫画以无力抵抗日本漫画的长期侵略。9、1998年台北市立图书馆中仑分馆成立,是国内第一座漫画博物馆,目标为提升市民漫画鉴赏立及推动漫画教育。(本研究整理,洪德麟,1994。邱稚亘,2004。)由上表的分析可大略了解,世界漫画的发展历史约百年,但如果对应于历史传统上纯艺术的功能,原本所谓的艺术活动只是一种技术的表现,目的是为了宗教的信仰倡导,或是宫廷贵族装饰的需要而生产,最后渐渐产生艺术家的自省,发展出纯粹的艺术作品,虽然如此,艺术也是有商业市场的考虑,以现今的社会环境观点,大众

    13、文化也是一样,为了商业的考虑与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制作,进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消费产品,获得欢迎而营收良好,才能支持更多更新的风格产生,而大众文化的另一特征就是流行性,流行过后就开始消退,消退的时间越慢便会成为经典的文化。二、漫画相关研究本研究的出发点即是如此,既然儿童对于漫画等大众文化产品如此的喜爱,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岂能将之摒除在外,无论是传统的精致、纯粹艺术,或是快速、廉价、多元的大众艺术,都是我们要援引、归纳、并设计成为视觉艺术教材的一部份。特别是要强调儿童最易贴近的漫画产物,我们如不协助儿童了解、欣赏其图像的美感价值,则儿童便会在如此复杂、多元的漫画图文产品类型中迷失而无法咀嚼,甚至影响其

    14、人格思想的发展。(一)、漫画在教育上的研究利用漫画的趣味性及对儿童的吸引来进行国小教育的辅助活动,相关的研究近几年也增加许多,郑如雅2003年论文以卡通漫画为主题的国小视觉艺术教学研究中强调,以卡通漫画为主提的视觉艺术教学是受到大部分的学生所欢迎的,根据其教学的结果建议视觉艺术教师多进行以此为主提的视觉艺术教学(郑如雅,2003)。而她将卡通的欣赏及漫画的创作融入在教学活动中,藉由引起学生的兴趣达到视觉艺术教学所强调的活动目标。而邓羽秀2003之漫画在儿童教育上的应用论文中提到,漫画对于儿童的吸引力相当大,但是我们并没有教导儿童如何去选择判断其中的内容,只要透过指导儿童可以在漫画中增进阅读的能

    15、力,认为可将漫画结合各科教材成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因为漫画并建议培养儿童正确的漫画识读能力(邓羽秀,2003)。她是以儿童文学的观点来研究漫画的文本议题。(二)、儿童绘画与大众文化的关系陈美秀2001年儿童绘画表现与大众文化关系之探讨:国小高年级学童自发性漫画创作之多重个案研究中发现,儿童受到大众文化的刺激而引发创作的动机,他们从中撷取视觉表达的资源,透过借用、模仿、简化与改造的过程达到图像表达的精炼,因此建议儿童绘画教学与九年一贯美术课程应1、培育儿童解读媒体影像。2、营造绘画模仿的适切环境。3、协助儿童澄清大众通俗文化的意涵。4、大众文化艺术融入美术课程。5、多元评量儿童的绘画表现(陈美秀,

    16、2001)。而这种儿童自发性的创作是创造力的最好表现,我们应该把握时机引导发展。(三)、国小美术教师对于漫画影响儿童美术学习的态度如林幸桢2005年国小美术教师对于漫画影响学生美术学习之态度分析从国小美术教学的执行者,国小老师的经验背景去研究漫画与教学的关系,发现国小视觉艺术老师对于学生模仿漫画图像于美术作品中,及将漫画融入视觉艺术教育课程的问题呈现正向认同的思考,而年龄越低及越具有专业美术背景的美术教师有更丰富的漫画欣赏及模仿经验的趋势,但是也提到不同漫画态度的教师对于这两件议题持差异性的看法(林幸桢,2005)。所以如果教师本身对于漫画媒材的特性不甚了解,也无法认同孩子的模仿行为,但是越有

    17、专业美术背景的教师反而能以自身的经验去理解大众文化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四)、漫画与艺术的相关研究2005年陈箐绣于国科会艺术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中所撰漫画同人志(漫画迷)社群的艺术文化现象之研究省思一文中,提及长期研究漫画同人志社群活动的艺术文化现象,艺术教育不应忽略流行文化所潜藏的美感经验与学习价值,而因为时代变迁的关系,艺术教育已经面临了派典移转的时刻,也包括大众文化内含的美感经验与学习价值(陈箐绣,2005)。另外,2004邱稚亘流动的疆界-以漫画为例看民初上海高阶与通俗美术的分类与界线问题之论文,是透过西方输入中国所产生的漫画图像产品为例,去探讨高阶美术及通俗文化的分类及界线问

    18、题,漫画之中也会有高阶美术形式的投射,这是在探讨纯粹艺术及通俗文化之间的关连性,实际上是很难完全区隔开来(邱稚亘,2004)。因此,不论是民间社群自发性的同人志活动或是通俗文化产品,与精致、高阶艺术的分界是否能够如此的明确界定,而彼此之间素材、精神的流动早已超出定义性的规范,我们不需也无法将通俗文化的创造力摒除在艺术表现之外,也能将精致艺术的思维应用在通俗文化中。但是真正去探讨如何应用漫画本身的图像特性去进行视觉艺术教学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也就说明了身为艺术教育者若无法了解漫画的意涵与形式便无法适当的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也无法善用漫画对于儿童的吸引力。因此,如何将青少年学生的主动创造力及美感经验重

    19、新的放置在视觉艺术教育的结构体系中,是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的,这也是本文所要去研究的。三、国小高年级儿童绘画发展(一)、儿童生理知能发展与绘画创作关于儿童绘画的发展理论,许多学者都认为,国小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一个过渡的阶段,他们介于童趣及成熟的认知及表现之间。在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中,1112岁是由具体运思期进入形式运思期的阶段,可以正确的知觉美感特质,例如线条、形状、色彩等,也能分析作品的形式,并且开始进入写实绘画及个人创作思想。Lowenfeld认为高年级学生是写实萌芽期进入拟似写实期,较能注意事物的细节、性别不同,并朝向强调视觉形式或色彩情感的表现方式。Eisner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是

    20、再现阶段,对于绘画不再只是情感的表现,会追求技法的正确,这时候透过学习才能增进未来的发展。所以高年级的儿童适合接受漫画图像的引导教学,因为他们已经渐渐具备写实的观念,对于空间的透视感也比较能注意到,观察广泛或复杂的漫画图像比低年级的儿童更能体会,而本文所建议教学的漫画图像是针对高年级儿童所设计。(二)、社会文化观点与儿童绘画表现而Feldman认为艺术的发展也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文化对于儿童的影响不见得少于知能的发展。Arnheim以知觉发展的理论说明儿童的的艺术创作是表现他所看到的东西,经由知觉的再创造,画出他所认为的真实物(陈美秀,2001,页812)。因此,除了以心理及生物学的观点来划分不

    21、同年龄阶段儿童该有的绘画表现,我们还需考虑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孩子在创作时并不一定是在模仿我们所谓的真实,也有可能从其本身所经验的大众文化当中直接撷取、模仿图像至作品中,而高年级的同学在这样的表现上占较高的比例,所以我们可以运用漫画图像欣赏教学于国小高年级儿童。四、漫画图像表现分析漫画是一种包含了图画、文字及图框的视觉表现,虽然发展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但是随着大众媒体的日益发达,传播流行的速度更是无远弗届,并且穿越了国家的隔阂。他不像纯粹艺术一般,创作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成就个人的美感或精神价值,还必须经过印刷、出版、发行的流程,以期造成更多的影响力与商业活动。正因为与纯艺术的目的不同,也就造

    22、成漫画作品的质量较难管控,如果只重视艺术价值,可能会失去商业市场,但如果只追求读者口味,就会成为低劣的图画产品,以下先探讨漫画的各种图像表现模式。(一)、线条图像漫画是一种图形画,而线条正是组成漫画的基本要素,线条是由无数小点所组成,无数的线条交织便形成一个面,无论是运用什么工具描绘线条,线条的连贯、疏密、方向组成我们所看的画面,但因漫画是经过印刷制版后刊登于报纸、杂志、书籍等,尺寸也会略有缩小,因此某些线条的趣味或设计不一定能全为读者所发现,但是富有变化的线条还是能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趣味。有时候为了增加阅读时动作及时间的快速或集中,会在中心点周边加上许多放射状的直线或是跟着人物移动的方向加上

    23、许多直线,称为效果线,可以增加视觉接收讯号时的动作感。(二)、人物图像人物即是指漫画的角色,也就是电影中的演员一般,无论是以真实人类,或是拟人的动植物,甚至是不存在于现实的幻想角色,都是漫画表现中的重要图像,随着漫画家所使用的风格、技法不同,人物的设定也大异其趣,有写实风格,将绘画素描技巧带入漫画中,强调真实感。也有讽刺型,强调人物角色的某些特质,大鼻子、小眼睛、暴牙等,藉由人物的扭曲达到幽默或是代替作者发表感想的效果。当然针对欣赏对象的年龄层或性别,也会有可爱型、美少年、美少女,或是成熟型的角色出现。无论是日本或者是欧美国家,漫画的产业中皆会因为读者的喜好而产生许多漫画明星,影响力甚至历久不

    24、衰。儿童在接触漫画人物时,会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印象深刻,甚至尝试模仿、借用、改造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图像,而这种图形可能会被运用在美术活动的作品上。(三)、空间背景图像由点、线、面所组合而成的漫画画面,除了人物具有存在感,画面中的背景、道具也能够具有存在的空间感,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视觉艺术发展正进入拟似写实期,虽然肉眼可以观察到世界空间的变化,但是要能透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出空间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漫画的画格中可以没有限制的去移动观赏的视点、角度,透过欣赏漫画的不同图像空间表现能容易拉近孩子对于空间观念的认识。(四)、图框图框是漫画特有的画面框架,在图框之中是漫画本文的表现范围,其目

    25、的是要引导欢赏者的眼界视点及范围,因此,单元格漫画只有一个图框,四格漫画有四个图框,连环漫画则视故事的需要而增加排列图框。对于欢赏者来说,图框是分别及连接画面故事内容的依据,图框的大小没有一定,可依故事需要而决定,大图框有震撼力,可强调故事重点或展现背景,小图框可有效聚焦,使读者注意某些细节。连环漫画因为故事篇幅较长,所需要的图框数目也多,如何良好安排图框的顺序关系到观赏者的理解度。若排列过于复杂、狭小,则看起来费神耗力,无法连贯故事画面,笔者曾于视觉艺术课程让五年级学生尝试创作一页连环漫画,在无参考图例的前提下,许多学生常会规划出许多特殊造型的图框,例如放射形或不规则多边形,造成阅读上的困难

    26、,这就是平时在观赏漫画时并没有注意到图框的功用。连环漫画因为印刷的需要,有一定的大小格式,通常会有内、外圈的范围,内圈由图框与图框组成,外圈是稿纸的边界,内、外圈皆成长方形。有时候因为画面效果需要,必须要将某一图框加大,超过内圈的范围到稿纸边界,或是强调某个人物的重要动作表现,而将其一部份肢体超出图框范围,这就是在漫画图像表现中的出血效果,能够消除图框的固定感而延伸出更大的视觉空间或画面动势。(五)、阅读断裂填补连环漫画由有意义的方格组成,在图框与图框间存在着断裂,读者用已知或者相信的观念,将图框之间的空隙缝合,使这些不连续的图像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动态及故事(古采艳,1997)。 漫画的观赏主

    27、导权,取决于欣赏者的意志,你可以选择快速进行,或是细细品味,就像阅读一本小说,可以将自己完全融入故事情境,或是暂时抽离,我们可以说同一篇漫画的内容经过不同的观赏者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而这跟欣赏一件艺术品是一样的。(六)、图框巷通常在连环漫画的图框与图框之间,会留下一段空间以区分图框中的画面,由于我们的眼睛知觉影响,图框间的距离短的会比长的先吸引我们视点的移动,因此在连环漫画中通常左右格的图框巷较窄,上下格的图框巷较宽,这样可以引导我们的视觉正确的移动,等到眼睛熟悉之后就能够记忆成为固定模式方便漫画的观赏动作。而将图框巷涂黑代表目前进行的故事情节之外的另一时空,通常所指的是回溯过去的时间。(七)、

    28、文字图像漫画中的文字除了旁白之外,其余多是人物间的对话,而这些对话是存在一种称为对话框(对话球 ballon)中,而这种球体的一端会拉出一条线或是一个角指向说话的角色,如果球体的一端是用许多点代替角或线,这在漫画中是代表人物的思考过程。漫画中的文字除了阅读的功用,还能成为图像表现的一种,对话框的线条特性会影响我们阅读文字时的感觉,线条平滑、完整表示使用一般口吻讲话;线条发抖、断续表现出紧张、罪恶感;线条像闪电一般夸张、强烈代表语气加重等。(八)、拟音(状声字)图像漫画中有文字及图像,但是也可以表现出声音的感觉,这时就要利用到拟音字,例如美国漫画中以英文字母的组合音代表爆炸或叫声,在中文漫画中也

    29、常会以注音符号代替难以形容的声音符号,拟音字的大小、型态表现出声音的音量及音质,不过这一点必须要由读者来配合才能体会想象。(九)、夸张图像超出常理的造型或动作,呈现在画面中,可能是人物的比例加强,巨大的头颅,短小的身体、四肢,当我们的眼睛看到这种强调的部分,就会被该部分的重量感吸引住,也就成为画面的重点,这是在漫画中常见的图像表现方法,但是如何夸张才能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并没有一定的公式,有赖创作者的美感知觉。现代社会中,人类的视觉经验已经被各种电影或电视快速、丰富的声光效果强力养成,加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几乎任何夸张画面人类都可以创造出,而这些想象力的泉源不就正是漫画所带给人的启发。(十)、图像

    30、完形依据完形心理学派的理论,人类的眼睛在观看图形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分析及找出图形间的关连点,并朝向简洁化处理,例如有四个点我们会联想成四边形,三个点会联想成三角形等,而我们的视觉知能会把这个形象合理化,而不会复杂化,这个简化的目的是为了协助大脑执行记忆的动作,方便我们联想所看到的影像投射到大脑记忆皮质中(王秀雄,1991),因此漫画图像中所出现的简略线条并不会造成我们视觉理解的错误,反而许多漫画家会利用这样的视觉效果表现难以处理的情境至观赏者的脑中。漫画具有连续性的效果,即使缺乏完整的资料,我们还是可以进行知觉上的合理推测假设,但是他并不像电影、电视或者卡通动画,每分钟所出现的画格如此的多,让

    31、我们的眼睛不断的接收讯息,我们反而可以主动决定接收视觉讯号的时机,以改变视觉知能的感觉。(十一)、黑白图像根据英国视觉心理学家佛弄博士(M.D.Vernon)的研究,人类的视觉在辨认物体的存在时,主要是以明度最重要,其次是色彩及形(王秀雄,1991)。漫画的主要创作方式是黑白画面,这固然是因为印刷的考虑,而无法经常出现彩色,但是黑、白的表现反而更容易让观赏者抓住图形的精髓,体会作者所表现的空间感,并由于每个人对色彩的敏锐度不同,不一定能感受色彩的感觉,排除色彩的图像有时更能聚焦于图形的乐趣,加上现代漫画中常有贴网的作法,不同明度、花纹的网点纸贴附在图像上,会造成不同的明暗深浅的明度关系,这也是

    32、为什么我们在观赏漫画图形时并不会担心没有色彩而影响画面的识读。3、 教学策略研究一、漫画应用于教育上根据以上文献探讨,我们可以知道,大众文化应用于视觉艺术教学,是符合现代社会的趋势,能丰富视觉艺术教学的素材范围,而漫画是一种典型的大众文化产物,受到儿童喜爱,我们可以试着以漫画图像为视觉艺术教学的策略活动之一,拉近孩子学习艺术的距离,协助儿童澄清各种讯息接收的价值及培养美感的思考。另外,由于漫画图像结合文字的特性,在教育上经常将其归类为儿童文学教育的一环,希望透过图像引导增加儿童了解文字叙述,或是将漫画应用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辅助工具上,例如教科书中的插图,或者是课文的内容解释,以及教学应用的题型等。1983年由邓有立主持的中华卡


    注意事项

    本文(国小高年级漫画图像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