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西省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语文.docx

    • 资源ID:2390164       资源大小:190.1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西省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语文.docx

    1、山西省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语文 2019年高三年级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语 文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回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3回答16题、1315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上无效。4本试题中凡需填空的位置有 标记,所填内容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除16题,1315题和填空题,其余试题也须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题上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机读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卷 阅读题甲

    2、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作者新考(节选)陈林20世纪90年代初,周文康先生在红楼梦学刊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即后四十回非后人续作的内证及其作者生年月日考辨和“天德二月坐本命”辨元妃“原型”生辰补考证。周先生在论文中提出,小说后40回明写元春“生于甲申,死于乙卯,存年四十三岁”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考辨一文由小说第86回所写元春生辰八字命理入手,用逆推的方式考证其“原型人物”曹寅长女、曹雪芹的姑母曹佳氏的生辰八字,周先生的结论是:“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辛亥朔,十五日丁卯,则其生辰八字为:壬申岁庚寅月丁卯日乙巳时。”在补证一文中,周先生将他所推导

    3、出来的曹佳氏的生辰八字与小说中算命先生对元春命理的论断相比照,认为两者“竟然基本相符,而且几乎不可思议的是,恰恰与其所论的元妃生年月日时干支八字不合之处一一对应,岂不值得持高鹗(或其他什么人)续补后四十回之说者深长思之?!”遗憾的是周先生所持的八字命理和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但是他的研究思路却给了我极大的启发。2003年我偶然得到了计算节气交接时刻的工具、照录清代历日数据的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以及三命通会,来破解200年来困扰无数红楼爱好者、专家学者的谜团。拙文关键在于揭示了120回小说情节之中的确隐藏并暗示了一个从1706年到1724年的真实年代序列。在拙文中,这个真实年代序列的推出,首

    4、先在于确证了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然后以元春真实死亡日期为基准,可以疏理出120回情节的真实年代序列。从后40回文本具体的描写来看,作者犯了一系列“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按照正确的数值计算,元春只活了31岁,而不是第95回所写的43岁;按照三命通会既定的“算命规则”,元春正确的出生时间绝不是86回所写的“甲申年丙寅月乙卯日辛巳时”,而是“某年正月(寅月)壬子日辛亥时”;从后40回文本提供的时间线索来看,元春正确的死亡时间也不是第95回所写的“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后的十九日”,而是“某寅年十二月立春后的年底或某卯年年初”。由于后40回的作者将第5回中元春判词“虎兕(兔)相逢大梦归”明确描述成了“

    5、寅年丑月立春交卯年寅月”这个特定时间。通过逐年查证自康熙最后一次南巡的1707年到程甲本刊出的1791年之间的历法资料,结合曹家史料进行综合判断,我们就可以发现:后40回所暗示的元春的真实死亡日期是“壬寅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723年2月4日)立春之后(二十九日当天或雍正元年癸卯年正月初一)”。由这个死亡日期逆推,元春真实的出生时间就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1692年2月18日),这个“八字”具有的命理特征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第86回所写的算命内容,并且这个“壬子日”不是“大年初一”而是“正月初二”。1周文康两篇论文所要论证的观点是 ( ) A红楼梦后40回明写元春“生于甲申,死于乙卯,存

    6、年四十三岁”是一个明显的常识性错误。 B曹寅长女、曹雪芹的姑母曹佳氏的生辰八字是:“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辛亥朔,十五日丁卯。” C共有120回的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其后40回并不是高鹗或者其他什么人续写的。 D曹佳氏的生辰八字与元春命理相比照,两者“竟然基本相符,甚至干支八字不合之处也一一对应”。2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所言周先生“研究思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根据后40回显露的明显错误进行辩证分析,寻找120回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内证”。 B从分析文学人物的生辰八字命理入手,并用逆推的方式考证其“原型人物”。 C寻找出续书作者“明显的常识性的错误”,然后再推导出元春真实的生存时间。 D

    7、采用比照的方法,将对元春命理的论断与曹佳氏的生辰八字相比照来推导结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文康在红楼梦学刊上连续发表的考辨补证两篇论文,正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缘起。 B作者认为周文康所持的八字命理和历法推算方法根本就是错误的,所以他推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C作者认为疏理出120回情节的真实年代序列,就可以确证元春真实的生死日期,并考证出元春的“原型人物”。 D作者用后40回所暗示的元春真实死亡日期,推断出她的出生时间是“壬申年壬寅月壬子日辛亥时”。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王方翼,并州祁人也,高宗王庶人从祖兄也。祖裕,武德初隋州

    8、刺史。父仁表,贞观中为岐州刺史。友人赵持满犯罪被诛,暴尸于城西,亲戚莫敢收视。方翼叹曰:“栾布之哭彭越,大义也;周文之掩朽骼,至仁也。绝友之义,蔽主之仁,何以事君?”乃收其尸,具礼葬之。高宗闻而嘉叹,由是知名。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迁肃州刺史。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方翼发卒浚筑,引多乐水环城为壕。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宅侧起舍十余行以居之。属蝗俭,诸州贫人死于道路,而肃州全活者甚众,州人为立碑颂美。会吏部侍郎裴行俭西讨遮匐,奏方翼为副,兼检校安西都护。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皆屈曲作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西域诸胡竞来观之,因献方物。

    9、永隆中,车簿反叛,围弓月城。方翼引兵救之,至伊丽河。贼前来拒,因纵击,大破之,斩首千余级。俄而,咽曲悉发众十万,与车簿合势,以拒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遣裨将分道讨袭咽曲等。贼既无备,于是大溃,擒首领突骑施等三百人,西域遂定。以功迁夏州都督。属牛疫,无以营农,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百姓赖焉。永淳二年,诏征方翼,将议西域之事。于奉天宫谒见,赐食与语。方翼衣有旧时血渍之处,高宗问其故,方翼具对热海苦战之状。高宗使袒视其疮,叹曰:“吾亲也。”赏赐甚厚。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贼平,封太原郡公。武则天临朝,以方翼是庶人近属,阴欲除

    10、之。及程务挺被诛,以方翼与务挺连职素善,追赴都下狱,遂流于崖州而死。 (节选自旧唐书良吏上)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方翼发卒浚筑 浚:疏通 B阴欲除之 阴:密谋 C属蝗俭 俭:歉收 D税其利以养饥馁 税:收取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王方翼“善政”的一组是(3分) ( ) 乃收其尸,具礼葬之 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 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 又出私财造水碾硙,税其利以养饥馁 又筑碎叶镇城,立四面十二门 方翼造人耕之法,施关键,使人推之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王方翼的好友赵持满因罪被诛,暴尸街头,无人敢

    11、收尸。王方翼出于朋友情义和道义,毅然前往法场,为朋友收殓了尸体,并依礼埋葬。 B王方翼在担任肃州刺史和夏州都督时,当地遭遇了严重的灾害,但他也都能找到应付灾害、保障民生的办法,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 C裴行俭向西讨伐遮匐,并兼任检校安西都护,又修筑了镇守碎叶的城池,在城的四面修造十二道门,修了五十天才完毕。 D武则天临朝后,想除掉王方翼。因受程务挺一案牵连,武则天借口将王方翼逮捕下狱。王方翼先被收监,后被流放崖州,最终死在那里。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州城荒毁,又无壕堑,数为寇贼所乘。(5分)(2)俄属绥州白铁余举兵反,乃诏方翼副程务挺讨之。(5分)

    12、(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钱塘观潮施闰章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注施闰章(16181683):字尚白,号愚山,清宣城(在今安徽省)人,官至侍读。轻舟:借指江中的弄潮儿。鸱夷:是一种皮囊。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借指春秋时吴的伍子胥。8颔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是如何描写钱塘江潮水动人心魄的声势的。(5分)9颈联是怎样来表现弄潮儿的形象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

    13、轼赤壁赋)(2)登斯楼也,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3)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请在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内打“”。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麦子的味道郭凯冰老邵是位城市园艺师。这个城市的美丽,让老邵感觉很自豪。因为工作出色,老邵还曾经被市长戴过红花。那朵大红花一直摆在老邵家的电视上方,老邵说,自己一辈子最大的荣誉,就是美化了这个城市。老邵理所当然地

    14、喜欢这份工作。园艺师天天接触的是什么呢?是那些花花草草啊。城市里到处钢筋水泥,灰硬的柏油马路,要是没有这花儿草儿,城里人还能感受到点灵气儿吗。老邵觉得,自己就是给这城市灵气儿的人。再说了,从乡下出来的老邵,要是不弄这花花草草,也绝对在这城市呆不下去。这年春天,老邵开始负责一种兰草的推广,这是市长出国考察带回来的。市长说,这种兰草能净化空气,能大大减少城市的空气污染。夏天来临的时候,城市里便到处开放着兰草深蓝的小花。那股芬芳,是极清洌的,让老邵想起了老家的田野。兰草种植很成功,老邵因此受到了表扬,还得了一千五百元的奖金。老邵就用这笔奖金,给要来城里的老父亲,买了一张席梦思床。老父亲一直呆在乡下,

    15、七十岁的人,走起路来还能震得地面呼扇。每顿饭一个大馍,要是麦收秋收田里忙起来,每顿还能多吃一个。老邵回家也爱吃馍,爷俩喝点小酒,兴致上来了,就比赛吃馍。老邵觉得家里的馍比城里馒头香,有麦子味儿,有柴草味儿,有烟火味儿。妻子就笑,说馍也是馒头,哪有这么多区别,这么多味儿。五月里,镇上统一征收村里的田做育花基地,村里人就不能种庄稼了,改做花农。市长为此还下乡做了工作,说如今麦子玉米大豆不值钱了,种花草能挣大钱,看着还美气。没粮食可种的老父亲呆在村里,看着那一片片长势很好的麦子被翻耕铲除,心里憋闷,就来城里散心。老父亲家里坐不住,每天吃过饭,就跟在工作的儿子身边溜达。城里很多人认识老邵,也就认识了老

    16、邵的父亲,就有很多人跟老父亲夸老邵:“老人家,养了个好儿子,你看,咱这城市打扮得这么漂亮,有你儿子的功劳哩!”父亲这时候搓着两手笑:“他有啥能耐,乡下长大的,谁不会种麦子呢!”周围的人就笑,这兰草,麦子咋能比呢?只有老邵明白,这兰草开花前的确像乡下的麦子啊,自己每天侍弄着城里的兰草,也像侍弄乡下的麦子一样尽心呢。冬天来临,所有的兰草都死了,可是隔不远,还绿着一丛兰草。城里人很奇怪,大冷天,人出来都怕冷,这兰草绿得可真是稀罕。老邵手下那帮年轻人,都问老邵种了新品种,咋没跟大家说。老邵红着脖子说,自己根本没种啥新品种。老邵父亲出来得更勤快,沿着街上的绿化带,一边走,一边看着那一丛丛绿。“这老头精力

    17、可真旺盛,到底是乡下人,勤快惯了。”认识老邵父亲的人都这么说。春天来临的时候,老邵领导挨批了。接着,老邵也挨批了:那绿了一冬天的草,竟然是长在乡下的麦子。作为一个地级城市,把麦子当作绿化植物,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老邵父亲被老邵的领导“请”去的时候,很理直气壮。他说,你们城里人爱种花就种花,俺管不着,可你们咋能把俺们乡下种粮食的地都用来种花呢?花再好,再挣钱,能吃?没了粮食,你们城里人能活,能看花草?这话很快传遍了这个城市,很多年轻人笑得肚子疼,更多的人想起了乡下的老家。于是,这个春天,更多的人在绿化带里的一丛丛麦子前留恋。真奇怪,知道它们是麦子的时候,许多城里人闻到了一股久违的香味,他们跟老

    18、邵一样,闭上眼,深吸气,很陶醉的样子。年轻人和小孩子很奇怪,他们也闭上眼,深吸气,可是他们什么味儿也没有闻到。那些陶醉着的人们说:“是田野的香味!”“是泥土的香味!”“是柴草的香味!”“是老家的味儿!”又一年,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路口,都有了个一米见方的特殊绿化点。中央竖一块牌子,上面一个大字:“根”。在牌子周围,蓬蓬勃勃长着骄傲的麦子,乡下的麦子!(选自2019中国微型小说年选)(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突出老邵因为受到领导表扬,激发了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所以对自己工作非常喜爱,如果不从事城市园艺工作,他很可能就回老家去了。B市长亲自下乡做工作,推广兰

    19、花的种植,目的是“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这体现了城市文化的现代性和进步性的一面,这种想法是应当肯定的。C老邵父亲反驳领导的话,让城市里很多年轻人笑得肚子疼,他们没经历过饥荒岁月,所以不认同老邵父亲的观点。作者强烈暗示了这一代人观念有问题。D老邵喜欢城市生活,他已经逐渐把“根”移到了城市,虽然他也眷恋着故土,但已经迷失在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之中了,所以他没有父亲的清醒认识。E许多移“根”到城市的人们陶醉在麦香中,他们一面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一面又怀念着故土的纯净美好,作者揭示出他们有点儿虚伪的心理。(2)“父亲这时候搓着两手笑:他有啥能耐,乡下长大的,谁不会种麦子呢!周围的人就笑,这兰草,麦子

    20、咋能比呢?”这段话中的两个“笑”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3)小说中老邵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结尾写到牌子上有一个大“根”字,探究其有哪些含义。(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分)华莱士1823年生于布里斯特耳运河附近小城镇埃斯克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少年时就迷恋植物学方面的书,从18岁起便开始做植物标本。达尔文1831年乘“贝格尔”号环球旅行归来用通俗读物的形式写的一个博物学家的航行日记,是他爱读的一本书,正如华莱士给贝兹的信中写的那样,他喜欢这本书的一切内容:无论是叙述的内容也好,还是叙述本身的风格。他

    21、还阅读了创造的痕迹,物种起源问题使他感兴趣。在读了达尔文航行日记的描写,他强烈向往能亲自看看热带的大自然。他在累斯特学校任教师后,同另一个年轻教师亨利贝兹一起于1848年乘帆船出发到巴西去,开始了从亚马逊河河口到里奥内格罗河汇流点的游览,并在一起工作了两年。他后来又去马来群岛度过了八年时光,走遍了全岛,对大自然进行了多年的考察,这为他后来很好地描写马来群岛的博物学提供了材料。当华莱士还在马来群岛工作时,就同达尔文有过信件来往,这是由华莱士在1855年伦敦博物学年鉴和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的。这篇文章叫作控制新物种出现的规律。文章所涉及的问题非常接近达尔文当时也在进行研究的问题。华莱士试图解决

    22、物种是从哪里以及怎样产生的问题。华莱士根据自己当时已有的丰富的个人经验和文献史料(其中占显著地位的是达尔文的航行日记)得出结论:同种的大批动物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或邻近的地方,也就是“相近性是同地理分布密切相连的”。他在古生物方面也得出结论:同一个地质时期或相邻的地质时期的生物,以及在同一个地区遇到的生物彼此非常接近。他把总的结论表述为下列不太清楚的规律:“每个物种的出现在地理上和年代上是同非常接近它的物种和先于它存在的物种的出现相一致的”。第二个结论说:“物种是按照先前的物种的结构形成的”。由此可见,华莱士很明显非常接近生物进化的思想。关于论文的命运,华莱士曾在1856年10月从苏拉威西写信问过

    23、达尔文。使华莱士感到不快的是,报刊上对论文却毫无反映。达尔文给他写了一封非常亲切的回信,信中指出,他对华莱士在年鉴上发表的那篇论文,几乎每一个字都同意,并且补充说,他已经对怎样区别物种和变种的问题研究了20年,但是这个题目太大了,在信中不便详谈。1858年1月4日,华莱士给自己的朋友贝兹写信说:“我非常高兴收到达尔文的来信,他在信中写道,他对我那篇论文几乎每一个字都表示同意。他现在正准备他的关于物种和变种的巨著,他用20年的时间为这一巨著搜集了资料。既然他证明了自然界中在物种和变种起源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他就可以使我不再关心这些而把自己的假说写下去,或者可能使我得出另一个结论,但是,在任何情况下

    24、,他的事实都将供我使用,我也可以对这些事实进行研究”。正如华莱士自己所讲述的那样,1858年1月25日,他到达了安波那岛以北的一个小岛特尔纳特岛,在这里,他患了严重的疟疾,在疟疾发作时,他无法工作,他考虑了各种问题,特别是他早已从事的物种起源问题。他此时想起了他在12年前读过的马尔萨斯的著作和马尔萨斯这样的想法:不幸、饥饿、疾病和战争妨碍着人的繁殖;他把这种解释用于动物。于是就明白了,动物中适应性好的就有活下去的可能,适应性不好的就要绝灭。他立刻感觉到,这种想法解决了物种起源问题和生物的适应问题。他把这种解释同博物学家拉马克的观点和创造的痕迹的解释加以比较之后,看到他的这种解释比其他那些解释更

    25、合乎情理。当天晚上,疟疾发作过以后,他把自己的思想大致写了出来,他还把它誊写了两个晚上;从而得到了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类型的倾向这篇论文。华莱士把它寄给达尔文,希望把“生存斗争”原则用于物种起源问题,这对达尔文和他本人来说,都是新鲜事。毫无疑问,达尔文在他所有的信中,无论对于生存斗争原则,还是对于最适者保存下来的原则,都只字未提。而华莱士是在脱离达尔文的情况下独立得出这些原则的。但是,生存斗争原则在生物学著作中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因为德坎多尔、赖尔和其他人都谈到过它。物种自然绝灭也是赖尔创立的。可是,重要的是把这个原则运用于新物种的形成。只有相信在变种和物种间没有原则性差别,变种能够变成物种

    26、,才能做到这一点。但是,关于这一点,华莱士在第一篇论文中只字未提。而达尔文给予华莱士的正是这一思想,华莱士在给贝兹的信中提到的达尔文那封信里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华莱士在第一篇论文里论述的只是物种,而在第二篇论文里,就明确地论述到能够转变成更高级的个体的变种,从这一点来看就十分清楚。这种思想对我们来说显然是很重要的。要是我们认为,不愿接受进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遍相信物种只是在一定的狭小范围内才发生变异。可见,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思想是华莱士完全脱离达尔文独立得出来的,这种看法必须在某种限度内说,因为关于物种和变种之间没有原则性差别的思想,则是达尔文提供给华莱士的。(摘编自阿德涅克拉索夫(俄

    27、国)达尔文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华莱士少年时就很爱读达尔文的一个博物学家的航行日记,这使他对物种起源的问题很感兴趣,从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达尔文是他的启蒙老师。B华莱士在1855年伦敦博物学年鉴和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控制新物种出现的规律,其中他试图解决的问题就是达尔文正在解决的问题。C达尔文在回复华莱士的信中说怎样区别物种和变种,这样的题目太大了,在信中不便详谈。这其实是他刻意找的托辞,回避谈论自己的理论观点。D华莱士在患了严重的疟疾之后,顿悟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他的这一思想是在脱离达尔文的情况下独立得出来的。E华莱士把“生存斗争”原则运用于新

    28、物种的形成,这是他独立创造的,但这种独立也是有限度的,因为许多博物学家都谈过生存斗争的原则。(2)华莱士是怎样研究得出“适者生存”的观点的?(6分)(3)“这种看法必须在某种限度内说”,指的是什么意思?(6分)(4)根据全文,探究生物界为何把生物进化论不命名为“华莱士进化论”,而命名为 “达尔文进化论”。(8分)第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连日来,为防止含高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污水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流入海中,东电堵漏工作刻不容缓,先后注入混凝土和可吸水膨胀物都未成功。 B影视商业在宣传和利益分配时总是舍本逐末,其实观众的感动

    29、源自剧本,但影视商业运作首先是包装明星,导演次之,而编剧似乎没多少价值。 C日本地震了,中国的老百姓突然掀起“抢盐潮”。为何谣言能不胫而走,引得老百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呢?这很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D在特价书市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定价低折扣”的伪劣图书。这些图书往往粗制滥造,胡拼乱凑,使人不忍卒读。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如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还没完事儿,奥巴马总统尽管表示不向利比亚派出地面部队,但国内争论不休,担心的是美国再背上一个包袱。 B我们浏览了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校园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积极建立教师博客群,让每一个教师都能秀出自我、秀出

    30、精彩,实现资源共享。 C云南盈江发生地震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初步统计,云南省各级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捐物5958万元(其中物资折款340万元)。 D“金哨”裁判陆俊走上了一条毁灭之路,究其根本,还是他放弃了职业的追求,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所造成的,最终让道德的底线彻底沦丧在利益的迷雾之中。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帘是古人居室习见之物,但在中国建筑中是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帘多以竹、苇制成,“ , ”,那必然是很雅洁的竹帘子。在现代,帘用得最多的地方是窗,古诗文中的帘其实更多的是指挂在门上的帘,“ , ”。帘在建筑中起“隔”的作用,且是隔中有透,

    31、静中有动,“ , ”。“帘”作为诗歌中的意象,更多的是与表达离情别怨、伤春惜暮的思想感情有关,“ , ”。“ , ”则有一种暗示的意味在里面。帘与恋音同,帘者恋也,也可说是帘的妙解了,“ , ”。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A B C D16阅读契诃夫打赌小说的故事梗概,简要概括其中的道理。(5分)一个银行老板和人打赌:谁能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住满十五年,不跟人来往,愿意输给他一笔巨款。一个文化人和他立了契约,住进了屋子。文化人需要什么,写张条子放在窗口,银行老板就派人给他送去。文化人的条子上写的都是他要阅读的书。文学、历史、传记、哲学、自然科学等书他都读。然而,快要期满时,他居然不要那笔巨款,毅然走出了屋子。17美国人比尔斯的魔鬼辞典用


    注意事项

    本文(山西省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语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