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通史模块集训二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2387007       资源大小:24.1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史模块集训二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含答案.docx

    1、通史模块集训二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含答案通史模块集训(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湖北两省联考)马克思写道:“为了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资产阶级曾不得不在英国两次赶走斯图亚特王朝”。可是英国社会却流传这样一句名言:“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得更安静更和平。”这是因为()A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B英吉利民族具有激进性C英国历史文化传统悠久 D英国政体实行三权分立解析:英王在英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才会有“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得更安静更和平”的谚语,故C项正确;英王“统而不治”并不是谚语“

    2、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得更安静更和平”得来的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英吉利民族具有的是渐进性和中庸性而非激进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和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而非三权分立制,故D项错误。答案:C2(2018厦门质检)据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上述规定()A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B实现了各州地位平等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D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解析:材料中“联邦政府”中央政府只能按照宪法征税,这有利于维护地方自主性,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

    3、方关系,非各州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的核心目的就是改邦联制为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答案:A3(2018承德联考)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A内容非常广博 B适应社会发展C实现权力制衡 D蕴含自由观念解析:1875年宪法是工业革命推进的产物,且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国11部宪法中唯独1875年宪法长寿,非内容方面来解释,故A项错误;民主政体

    4、都蕴含权力制衡,且1875年宪法参议院权力巨大,故C项错误;近代宪法都含有自由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B4(2018榆林模拟)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由此可见()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解析: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

    5、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答案:C5(2018泉州质检)下表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 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 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解析: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欧洲、美洲和非洲,故A项错误;黑奴贸易解释不了美洲居民的减少,美洲人口

    6、的减少主要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导致的,故B项错误;高产作物引进体现不了美洲和非洲居民的减少,故D项错误。答案:C6(2018德州模拟)19世纪初,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仍以教授神学为主,外加古典语言、数学和历史等学科。19世纪中叶后,两校都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自然科学学科。两校的改革()A在废除传统课程方面最为彻底B适应了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的需要C使得古典主义教学方式丧失市场D推动了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初,英国牛津和剑桥大学仍以教授神学为主19世纪中叶后增加了自然科学学科”,显然受到了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完成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废除”传统课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

    7、增加了自然科学学科”,不能说明古典主义教学方式就没有市场,故C项错误;早在16世纪伽利略就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D项错误。答案:B7(2018惠州模拟)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解析:根据材料“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孟德斯鸠相信法律秩序下的自由,故A项正确;材料主题是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与分权制衡无关,故B项错误;同理,材料不涉及封建专制与民

    8、主政治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自由不是不受任何约束,而是受法律的约束,故D项错误。答案:A8(2018日照模拟)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D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解析:材料中从使用“羁縻”到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说明在中外交往中原来的“天朝上国”的理念逐渐淡化,近代外交观念逐步确立,故B项正确;半殖民地化体现的是列强

    9、对中国的侵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对外国的态度,故A项错误;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故C项错误;近代民族意识觉醒体现在挽救民族危亡,与对外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B9(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民国初年政治不稳定,侧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故A项正确;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不能等同于立宪与共和的斗争,

    10、故B项错误;各派争夺内阁的斗争与一般国民无关,故C项错误;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说明内阁这种民主形式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答案:A10(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下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时间地点会议1934.12贵州猴场猴场会议1935.1贵州遵义遵义会议1935.6四川两河口两河口会议1935.9甘肃俄界俄界会议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B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C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D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解析:红军长征途中主要的威胁来

    11、自内部,也是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A项属于外部威胁,故A项错误;B项属于外部威胁,故B项错误;C项属于内部威胁,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属于外部压力,故D项错误。答案:C11(2018唐山调研)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解析:洋务运动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提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前期,国民政府采取

    12、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B项正解;“短暂春天”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8江西百所名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9201936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情况(单位%)。据表可知()年份新式产业传统产业19207.3792.63193310.3389.67193613.3786.63A.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B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C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D国民政府奖励发展实业解析:从此表中可以看出1

    13、9201936年中国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说明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故C项正确;表反映了19201936年中国新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减少的情况,说明不了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没有涉及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化,故B项错误;19201928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8安徽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

    14、以父慈子孝作为调节父子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从根本上服从于“父为子纲”。它片面强调“子孝”,否定子女的独立人格,维护了传统家庭中的不平等的尊卑制度。夫权逐渐强化,男尊女卑、夫主妻从等伦理也随之被强化。人一出生便被包围在层层的家庭关系中,个人是血缘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上以继宗庙,下以续万世。传统的政治以伦理为本位,伦理以血缘为原型,最终的原理是家庭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摘编自王苏试析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及其特征材料二工业革命首先给妇女走出家庭提供了特别机遇。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妇女们开始大量被现代经济部门雇佣,获得一定经济权利,并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妇女经济的独立为其独

    15、立精神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妇女而言,社会工作取代了其往日生活中家庭的基础性作用。改变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从而动摇了妇女家庭观念的基础,使家庭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夫妻趋于平等现象以及夫妻平等感的产生;妇女婚姻观的变化已摆脱由婚姻获得生存的命运,她们的自立使之可能甚至必然获得其婚姻的自由;生育观的变化冲出了教会所代表的中世纪生育观束缚,表现出新形势下的新观念,即要求并习惯于避孕和节育。妇女们从内心不愿再作原先传统社会家庭中男人们的家庭奴仆,也不愿再在家庭男权权威的专横下懵懵懂懂地虚度一生。从此,女权意识开始萌发,妇女也有了在家庭中和男子平起平坐的愿望。摘编自黄雪蓉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家庭观

    16、念在工业社会转型中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伦理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成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妇女家庭观念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一的信息从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家国一体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小农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二的信息从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经济独立、妇女独立精神意识开始形成、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夫妻平等感产生、妇女婚

    17、姻观与生育观发生变化等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有利于妇女的解放运动,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革,促进了民主制度的改善;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回答。答案:(1)特征:强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以及等级差序;注重家庭本位(将家庭视为核心,个人利益服从家庭利益);家国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家国的利益根本一致,不可分割)。成因:小农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2)表现:妇女由家庭走向社会,实现经济独立;妇女独立精神意识开始形成;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夫妻平等感产生;妇女婚姻观与生育观发生变化。影响:有利于妇女的解放

    18、运动,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改革,促进了民主制度的改善;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4(12分)(2018贵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下表是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40年代起开眼看世界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世纪6070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8年戊戌变法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摘编自人民

    19、教育出版社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分析材料,得出材料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论述近代社会的发展,选取某一角度拟定论题,如可从近代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结合材料中从洋务运动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在论述发展的同时,要结合史实分析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答案:示例一:论题: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历程阐述:随着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不同阶级不约而同地以经济强国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

    20、代化的进程。(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等方面进行阐述)示例二:论题: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阐述:随着列强侵华不断加剧,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导致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不断加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先后领导了反侵略、反专制、求民主的政治近代化历程。(主要围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方面进行阐述)示例三:论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阐述: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通史模块集训二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