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经济学复习.docx

    • 资源ID:2347157       资源大小:164.3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学复习.docx

    1、经济学复习第一章1. 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古典经济学信奉经济自由主义,认为自由竞争市场的自发作用能够保证经济的协调和稳定增长,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与统一。古典经济学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认为国家只需充当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守夜人”。 提倡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2.凯恩斯革命的含义(1)以有效需求不足代替新古典学派的自动充分就业均衡论; (2)以宏观总量分析代替微观个量分析; (3)以国家干预政策代替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政策。 第二章1.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

    2、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供给定理(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弹性):指商品价格变化的比率所引起需求量变化的比率,是需求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变化影响商品需求量 。需求收入弹性分析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时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其他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比率与其他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比率的比值。2、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1)需求表和供给表方法:分别列出某商品的需求与供给表,再将需求表和供给表列在一个表中,得出均

    3、衡价格。d2)图形法:把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划在同一图中,其交点即为均衡价格P3、公式法已知:需求函数: 供给函数: 均衡条件: 可得: 4、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1)商品价格: (2)消费者收入: (3)消费者偏好:山西醋;四川、湖南辣椒消费。 (4)相关商品价格:牛肉、羊肉; (5)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 (6)消费者预期;其他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产品的价格; (3)生产技术的变动;(4)生产的成本; (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6)其他,厂商的目标。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完全理性:即“经济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以利己为

    4、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个体,(消费者和厂商)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第三章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随着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基数效用论提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假设,认为是不需证明的客观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于购买各种商品,实现了总效用最大的状态。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或多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边际替代率:是指消费者在保持同

    5、等的满足水平或效用水平,增加某商品一个单位的消费量时,必须放弃另一商品消费量的数量。 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等支出线):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有可能购买到的两种(N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与实际支付总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指低档的生活必需品,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这种商品具有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的特点。 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发现,在1845年爱尔兰大灾荒时,土豆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反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吉芬之谜”。 2、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在消费者的收入

    6、和商品价格是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1)当消费者购买二种商品X、Y时,均衡条件为:均衡条件 约束条件(2)当消费者购买N种商品时,消费者均衡条件为:(3)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的讨论 3、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假设 1). 偏好的完全性: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任意组合,能够明确说出自己的偏好程度。 5衣服8食品 (、) 6衣服7食品 2.) 偏好的可传递性 1只汉堡包 1瓶啤酒 1合香烟 1只面包 1罐可乐 就一定有: 1只汉堡包 1罐可乐; 1瓶啤酒 1罐可乐3.) 偏好的非饱和性:对同类商品,数量多的效用大于数量少的商品的效用,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 4

    7、、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点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给定消费者收入M,可得一条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与多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相切点决定的商品组合(X*,Y*),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即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5、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1)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线,离原点远的曲线效用大; (2)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凸向原点,斜率递减(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 。第四章1、生产要素:经济学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投入品称为生产要素。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

    8、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的条件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总产品的增量即边际产品在超过某一点后就开始递减。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等成本线:是在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生产者等量的成本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的组合,为在平面坐标系上的一条曲线。 2、3、一种要素可变时,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合

    9、理确定把图 分为三个区域:, :分界点在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 ,平均产量增加;边际收益递增阶段 。:边际产量MP0 ,增加要素投入,仍会增加总产量,尽管平均产量已经下降;边际收益递减阶段 区域: L增加没有疑问; 区域:肯定不会增加L到第三阶段;区域:具体增加到那一点,要根据其他因素确定: L4、固定成本曲线(FC) 产量变化,固定成本不变;为一条水平线。可变成本曲线(VC):过原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与产量同方向变化; 形状:产量为0时,可变成本为0;与产量同方向变动;最初陡峭,然后平坦,最后又比较陡峭。短期总成本(STC)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STC=FC+VC为F

    10、C和VC曲线叠加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AFCFC/Q 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变动规律是开始下降的幅度很大,以后下降的幅度越来越小。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AVCVC/Q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变动规律是:起初随产量的增加,生产要素的效率逐渐发挥,产量增加到一定量后,平均可变成本上升。为U型曲线。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的迭加。为U型曲线。 短期边际成本:在短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短期内,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所以,短期边际成本仅与可变成本有关。短期成本曲线:第五章2、市场的类型和特点市场类型厂商数量产品差异程度对价格控制程度进入行业难易程度类似

    11、市场完全竞争很多完全无差别没有很容易一些农产品垄断竞争很多有差别有一些比较容易零售业寡头几个有或无差别相当程度比较困难汽车、石油垄断惟一无替代品很大程度几乎不可能公用事业3、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1) 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众多的卖者和买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2) 市场上的商品是同质的,即不存在商品差别。 (3) 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可以进入或退出行业。(行业:生产同一种无差别的产品的厂商的总和) (4) 信息是完全的。市场上的每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掌握与自己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做出最优的决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4、垄断竞争的假设条件(1)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厂商生

    12、产有差别(垄断因素)的同种产品(竞争因素)。这些产品都是彼此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如康师傅方便面和华龙方便面。(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厂商数量非常多。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报复。(实际上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报复)(3)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进入或退出生产集团比较容易。(4)一个生产集团中各个厂商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 1、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规定不同的价格。例:同样学术杂志,图书馆订阅和学生订阅价格不同;垄断竞争的含义:垄断竞争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又叫不完全竞

    13、争。垄断: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被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寡头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寡头垄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市场形态。如美国、日本的汽车业。斯威齐模型(折弯需求曲线模型):寡头市场由少数几家寡头厂商所控制,寡头厂商的行为相互依次,且竞争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寡头厂商较少采取降价竞争,在成本变化不大时,寡头厂商保持商品价格稳定。为解释这种现象,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在1939年提出“斯威齐模型”。第六章1、边际物质产品:每增加一个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引起的物质产品总量的增量。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乘以价格; 边际要素成本(MFC):增

    14、加一个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引起总成本的增量。 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获得收益。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要素的价格,也取决于要素的产出,即产品的价格和出售产品的收益;研究要素价格的决定需研究: 要素的收益:要素收益要素的产出产品的收益(价格) 要素的成本(价格):需要同时研究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而产品市场的价格只需研究产品市场。3、劳动市场均衡和要素供给曲线将无差异曲线和要素约束线标在图中,令 W=W1,W2,W3,有W1W2W3,得三条预算约束线,与三条无差异曲线相交。切点得出满足劳动市场均衡的(T

    15、1,W1),(T2,W2),(T3,W3),劳动供给曲线表明,随工资水平提高,开始劳动供给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工资使劳动供给减少。可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工资率的提高对劳动供给有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工资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愈大,工人就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收入效应:工资愈高,劳动者生活好了,就越来越需要闲暇 当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时,随工资率的提高,劳动供给数量增加,劳动供给曲线为正斜率;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时,随工资的提高,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为负斜率; 当工资水平越来越高时,收入效应越明显,替代效应下降;第八章1、帕累托标准又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

    16、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W表示社会福利,Ui表示第i人的效用水平2、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产量组合是从生产契约曲线转换而来,满足生产帕累托最优状态,给定要素数量K、L,二个厂商正好使用完,实现总产量最大。生产无效率区域:该区域内产品所需生产要素K、L严格小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产品组合所需要素,该区域内产品组合所需要素给定的要素K、L,即给定的要素数量中部分没有用于生产产品,没有实现最大的产出;生产不可能区域: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区域。其产品组合(X、Y)所需生产要素给定的要素,该区域的产品组合(X、Y)产量,在给定的要素数量下,无法实现

    17、。3、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选一点E,产品组合为(XE,YE),把(XE,YE)在消费者A、B之间分配,作埃奇渥斯盒状图,把消费者A、B的无差异曲线标在盒装图中, 得出交换的契约曲线。消费者A、B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第九章1、市场失灵: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价格管制: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垄断厂商的价格、产量进行限制和规定。如各国政府对公用事业的价格和产量的管制。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个体(厂商或居民户)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个体产生带来利益或造成损失,而又没有支付赔偿或获得报

    18、酬,称为外部影响(外部性)。 外部影响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搭便车: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公共物品存在搭便车现象。2、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垄断、公共物品、外部产品和不完全信息。3、垄断厂商的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垄断厂商决策:垄断厂商按 MR MC决定均衡产量Qm,均衡产量Qm与需求曲线决定价格 Pm。一般情况下,垄断厂商的均衡价格PmACm 。此时,实现了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垄断厂商满足均衡条件时PmMCm ,此时消费者为多购买一个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高于垄断厂商多生产一个单位

    19、产品的增加的成本(MC);如果垄断厂商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 消费者以低于垄断均衡价格,高于MC购买该单位产品:垄断厂商利润增加;消费者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可实现帕累托改进,垄断厂商均衡状态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LTC=Q3-12Q2+40Q。试求:(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2)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和单个厂商的产量;(3)当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660-15P时,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解答:(1)根据题意,有:且完全竞争厂商的P=MR,根据已知条件P=100,故有MR=100

    20、。由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LMC,得:3Q2-24Q+40=100整理得 Q2-8Q-20=0解得Q=10(负值舍去了)又因为平均成本函数所以,以Q=10代入上式,得:平均成本值SAC=102-1210+40=20最后,利润=TR-STC=PQ-STC=(10010)-(103-12102+4010)=1000-200=800因此,当市场价格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Q=10,平均成本SAC=20,利润为=800。(2)由已知的LTC函数,可得:令,即有:,解得Q=6且解得Q=6所以Q=6是长期平均成本最小化的解。以Q=6代入LAC(Q),得平均成本的最小值为:LAC=62-126+40=4由于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等于厂商的最小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该行业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4,单个厂商的产量Q=6。(3)由于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且相应的市场长期均衡价格是固定的,它等于单个厂商的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所以,本题的市场的长期均衡价格固定为P=4。以P=4代入市场需求函数Q=660-15P,便可以得到市场的长期均衡数量为Q=660-154=600。现已求得在市场实现长期均衡时,市场均衡数量Q=600,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Q=6,于是,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厂商数量=6006=100(家)。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学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