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训练50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2340201       资源大小:46.71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训练50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

    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训练50真题带答案解析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训练50真题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友谊泥泞中一只扶持的手岔道口一个引导的箭头挫折时一句温暖的话迷惑时一个肯定的回答干渴时一杯清凉的水倦怠时一声惊蛰的春雷纯洁的友谊高山上的白雪生命的蜜和盐森林中的松柏(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_、_,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_、_。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_。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_、_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

    2、能_。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_,“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_,“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_。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哪一句?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

    3、面。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A.您笑着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把我带到座位上,对我说:“我是方老师。”B然后握着我的手,捏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C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1)通过这三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着重对方老师的_进行了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_的方老师。 (2)请对你难忘的一位老师进行一处重点的动作描写,并通过一个情境突出老师的特点。 4课内阅读。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1)这两节诗选自_,作者是苏联的_。 (2)这两节诗主要

    4、运用了_修辞手法来描写了美丽的白桦。 (3)“流苏”在文中指的是()。 A.花穗样的装饰物品B.披着白雪的树枝C.流动的物体。(4)请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续写。 5阅读天地。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1)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 (2)试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带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请简要阐述本诗所蕴含的哲理。 (2)下列对

    5、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以情寄景,由情入理。描写的自然景物清新质朴自然,生机盎然,欣欣向荣。B.本诗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形象中。C.长歌行是一首汉朝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乐府是汉朝的一个音乐机关。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然而,“少壮不努力”却告诉我们小时候不用努力,长大后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7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石灰吟_,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_。(1)把诗句补充完整。_,_。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 (2)在横线上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千锤万凿,_烈火焚身,_粉骨碎身,我_要留

    6、清白在人间。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8把诗句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对最后两句的理解。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_。_,万物生光辉。_,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_?少壮不努力,_!我对最后两句的理解:_9课外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首句用“_”和两个“_”字组合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渲染出诗人_。 (2)“_”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3)“_”以下全是想象,猜想重阳佳节到来的时候,亲人们也一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这样紧扣了诗题中的“_”字,也点明了第二句中提到的“_”的具体内容了。

    7、 (4)有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体会。 10课外阅读。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黄云:乌云。白日曛:曛,昏暗。太阳黯淡无光。(1)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北风、大雁和_。 (2)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 A.写景状物诗B.送别诗C.田园诗(3)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4)“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5)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怎样的情谊? 11课内阅读。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

    8、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吟”是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B.烈火/焚烧/若/等闲。C.粉骨/碎身/浑/不怕。D.要留/清白/在/人间。(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志”是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划线字词。 咬:_

    9、坚劲:_任:_(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13课外阅读(一)。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酒家:酒店。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1)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_路上行人欲断魂。_借问酒家何处有。_牧童遥指杏花村。_(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

    10、作的时间是_,天气是_,作用是_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14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 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草色B.鲜花(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和_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4)这首诗用了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和“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补全诗句

    11、,完成练习。 春 日胜日寻芳泗水滨,_。等闲识得东风面,_。(1)补全诗句。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咏物哲理)涛,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_”一词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从“_”一词可以知道作者是去踏青。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_”(诗句),由此发出赞叹:_,_。 16第二部分:阅读 古诗赏析。墨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_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_ 17读古诗,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唐王建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

    12、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1)根据解释,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小溪旁长着翠竹。_互相呼唤。_庭院中间。_(2)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_图景。 (3)本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_,第四句通过写作者的“闲看”来反衬_。 (4)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_的喜爱之情。 18诗文赏析,韵无穷。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1)_(朝代)诗人_(作者)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这是第二首,除了这两首诗,我还知道他写的诗句有:_,_。 (2)本诗通过诗人归乡后发现改变

    13、的“_”和不变的“_”之间的对比,流露出作者_的思想感情。 19阅读,完成练习。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供:从事。傍:靠近。(1)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_解:_(2)从“_”和“_”这对反义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劳作的辛苦。诗中农民干的活儿有_、_。 (3)诗中的小孩儿天真、活泼、可爱,从“_,_”两句可以看出来。结合注释,写出所填诗句的意思:_。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中的小孩儿太顽皮、太不懂事了。C.这首诗写

    14、出了农民在初夏繁忙时节紧张劳作的气氛。(5)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 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南宋 范成大B.北宋 范成大20阅读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题目中的“值”的意思是_,整个题目的意思是_。 (2)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怜”的意思是_。诗人猜想“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是(_)。A主人没有在家B叩击柴门的声音太小,主人没听见C主人担心自己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3)补充诗句。 _关不住,_出墙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_对这两句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A.如果说前两句是在写冷清,那么这两句就是在写繁华

    15、B因为没有受到主人的接待,所以诗人想象出一片繁华自我宽慰C作者景中寓理,告诉人们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D诗人觉得虽然柴扉久不开,但是能领略到美景也不虚此行21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_,花木成畦手自栽。_,两山排闼送青来。(1)补全诗句。 (2)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地点)上的诗。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4)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

    16、对“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 22课外类文阅读。 绝句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这首绝美的小诗,写诗人_的乐趣。 (2)诗句中“杏花雨”“杨柳风”可以用_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3)想象“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描述的画面,并写下来。 (4)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23美丽江南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_。南朝四百八十寺,_。(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填序号) (3)第句从_觉、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

    17、酒旗招展的景象。 (4)“_”和“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5)第句的描写角度是_,第句的描写角度是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24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就是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见”,读jin,见到的意思。D.这首词表达

    18、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B.七八个/星天外C.听取/蛙声/一片D.旧时/茅店/社林边(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4)诗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印象深刻?请从

    19、本诗中找出来。 (5)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25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逶迤:_磅礴:_云崖: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 26阅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逶迤:_磅礴:_云崖: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 2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死去元知

    20、万事空,_。_,家祭无忘告乃翁。(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_。_,家祭无忘告乃翁。(2)“元”同“原”,是_的意思;“翁”在字典中查_部,诗中“翁”指_。 (3)示儿是南宋诗人_临终时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牵挂的事是_。我还知道“_,_”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送别之情B.思归这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2)“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闯”的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

    21、黄河人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9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这首元曲的曲牌名是_,题目是_。 (2)下列诗句与本曲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D.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3)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_、_。 (4)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以“孤村”领起, 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表现秋的荒凉、萧瑟,表达了诗人落寞、忧愁的心情。B.青、绿、白、红、

    22、黄五色,多层次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C.“一点飞鸿影下”,描写“雁影”是为了以静衬动,赋予秋日生机之感,造成曲子情感由悲到喜的转变。D.“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这样交错写使原本寂寞、萧瑟的秋景变得多姿多彩。30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_坚劲:_任:_(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23、(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1 (1)扶持的手;引导的箭头;帮助;指引;温暖的话;肯定的回答;让人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清凉的水;惊蛰的春雷;满足人的需要,激励人的斗志,给人以力量;纯洁;不可缺少;万古长青(2)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诗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2)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第一节,仿写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

    24、,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1、扶持的手 2、引导的箭头 3、帮助 4、指引 5、温暖的话 6、肯定的回答 7、让人不怕挫折,勇往直前,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8、清凉的水 9、惊蛰的春雷 10、满足人的需要,激励人的斗志,给人以力量 11、纯洁 12、不可缺少 13、万古长青(2)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诗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诗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之有理即可。2 (1)草色遥看近却无(2)B(3)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

    25、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解析】【分析】(1)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记,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人们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理解这首诗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A、C正确 B: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3)描绘诗句展示的画面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即可。 故答案为:(1)草色遥看近却无 (2)B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 诗歌鉴赏 训练50真题带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